Workflow
农机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高效转化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经济日报· 2025-11-06 06:00
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地位 - 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是“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的方向 [1]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是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的引擎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抓手 [1]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3% [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 已建成包含800多家农业科研院校、12万余名科研人员和40万余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 [1] - 农业领域仍存在“受制于人”、“受制于技”的“卡脖子”问题,在战略力量涵育、内容供给、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 [1] 强化农业科技战略力量 -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 - 强化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农业科技领军企业三类创新主体,形成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2] - 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实现科研力量和创新要素高效聚合 [2] 攻关关键核心技术领域 - 突破农业科技“卡脖子”困境需抓好种子、耕地和农机装备三大领域 [3] - 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筑牢种业安全防线 [3] - 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耕地质量,在土壤组学、有机培肥、污染防控、盐碱改良、旱作节水、灾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 [3] - 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应用,实现国产农机装备全面支撑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3] 完善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 需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以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价值 [4] -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科研任务从生产、需求、市场中来,科研成果到生产、用户、企业中去 [4] -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实现科研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贯通衔接,运用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专家大院等多元服务模式 [4]
潍柴动力(000338):系列点评七:25Q3业绩超预期,发动机龙头加速转型
民生证券· 2025-10-31 14:3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潍柴动力维持"推荐"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营收和利润实现同比和环比双增长 [1] - 公司作为国内发动机领域龙头,正通过延长产品线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加速转型 [4] - 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范围扩大,有望促进天然气发动机渗透率提升,带动中重卡内需复苏 [3]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705.71亿元,同比增长5.32%;归母净利润88.78亿元,同比增长5.6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574.19亿元,同比增长16.08%,环比增长3.11%;归母净利润32.34亿元,同比增长29.49%,环比增长10.27% [1] - 第三季度发动机配套量累计3.95万台,同比增长19.94%;天然气发动机配套量累计2.82万台,同比增长32.42% [2]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1.38%,同环比分别下降0.74和0.7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47%,同环比分别提升1.47和0.75个百分点 [2]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0.33、0.70、0.30、0.94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状况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发动机、整车、智慧物流及农机装备等业务均稳健发展 [3] - 2025年上半年发动机销售36.20万台,其中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累计销售超5000台,同比增长41.00%;数据中心用发动机产品累计销售近600台,同比增长491.00% [3] - 海外子公司德国凯傲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收入27.04亿欧元,净利润1.19亿欧元 [3] 行业与政策环境 - 2025年3月18日,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补贴范围扩大至天然气重卡和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营运货车 [3] - 我国国四重卡保有量达76万辆,假设以旧换新政策带来10%的置换需求,将直接拉动约7.6万辆的新增内需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269.24亿元、2372.4亿元、2443.57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3亿元、139.2亿元、155.2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8元、1.60元、1.78元 [4] - 按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14.44元计算,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0倍、9倍、8倍 [4]
信长星在镇江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调研时强调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凝心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镇江日报· 2025-10-31 07:25
江苏大学 - 学校为首批全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具有“工中有农、以工强农”的鲜明办学特色 [2] - 学校拥有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农机装备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2] - 未来发展需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上展现更大担当 [2] 慧创医疗公司 - 公司专注于脑科学领域的研究探索,涉及产品技术原理及临床试验 [3] - 脑机接口发展被中央《建议》专门部署,将为企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3] - 公司被鼓励在前沿技术领域大胆探索、持续攻关,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3] 沃得农业机械公司 - 公司展示了各式农机装备,包括通过信息化平台了解农机运行情况及无人驾驶农机演示 [3] - 公司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 [3] - 中央《建议》对推进高端智能、丘陵山区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作出部署,未来农业机械产业市场空间广阔 [3]
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
新浪财经· 2025-10-28 17:00
农业发展战略 - 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目标是将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1] - 坚持农林牧渔并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林草产业 [1] 粮食与农产品供给保障 - 加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1] - 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占补平衡管理,统筹农用地布局优化 [1]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以提升耕地质量 [1] -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高端智能、丘陵山区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促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集成增效 [1] 农业经营体系改革 -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稳步推进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 [1] -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完善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1]
新视野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 -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关键动力,通过现代科技、创新模式和组织方式对传统生产要素进行深度优化和升级,构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现代农业体系[3] - 其本质是生产力要素的质态跃升与发展路径的范式革新,内涵表现为“新”与“质”的结合[4] - 由新型劳动者、优质劳动资料和新质劳动对象三要素及新型生产方式构成[3]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特征 - 生产要素革新:生物技术、数字技术、智能装备等新型要素深度渗透农业生产全链条[4] - 生产方式跃升:通过“数实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精准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新型生产体系[4] - 产业形态进化:催生智慧农业、生物育种、垂直农场等新业态,重构农业价值链[4]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质”特征 - 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突破传统农业“高投入、高耗能、低效益”的路径依赖[4] - 推动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绿色化转型,实现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和产业附加值的全面提升[4] - 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实现由经验依赖向数据驱动、由资源消耗向绿色集约的跃升[5] 发展机遇 - 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颠覆性技术突破机遇,生物技术、数字技术加速突破,合成生物学、农业机器人等技术广泛应用[6] - 消费结构升级催生高品质、个性化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倒逼农业向绿色、安全、功能化方向转型[6] - 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催生农业新业态,例如农业文旅、“农业+康养”、“农业+新能源”等跨界模式开辟新赛道[6] 面临挑战 - 面临观念冲突与创新风险,传统农业思维与新技术、新模式之间存在认知差距,部分主体对颠覆性技术接受度低[7] - 要素错配与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人力资本短缺问题突出,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抑制创新投入[7] - 技术转化与需求脱节,科技转化机制不畅,智慧农业设备因成本高、操作复杂难以推广[7] 发展路径:科技创新与体系构建 - 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产学研资源[9] -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种源、农机、生物育种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集中力量攻关突破[9]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强化市场导向和产业需求,推动科企共建平台[9] 发展路径:智慧农业与数据应用 - 借助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低空遥感等技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智慧农业系统,实现精准施肥、智能灌溉和灾害预警[10] - 在生产端建设智慧农场、植物工厂;在产业链后端发展农产品溯源、电商营销等新业态[10] - 夯实“天空地”数字基础设施硬支撑,创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软环境,破除“信息孤岛”[10] 发展路径:种业振兴与农机升级 -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通过资源普查、精准鉴定、平台建设等举措实现种源自主可控,例如北大荒集团每年可提供优质良种15万吨以上,在黑龙江垦区的供种覆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11] - 加快研发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农机,针对丘陵山区占比高、适用机械短缺的现状进行攻关,如重庆市计划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500亿元[12] - 推动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有效减少能耗与污染,促进绿色农业发展[12] 发展路径:因地制宜与区域布局 - 平原地区主攻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如黄淮海平原小麦机收率已超98%[12][13] - 丘陵山区发展特色种养与生态农业,如云南普洱依托立体气候打造咖啡全产业链[13] - 西北地区推广节水技术与设施农业,如甘肃张掖通过智能温室实现蔬菜周年生产[13]
“赛展结合”展示农业新成果
人民日报· 2025-10-27 06:19
展会概况 - 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于10月25日在陕西杨凌开幕 [4] - 展会吸引了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 [4] 展会主题与内容 - 本届杨凌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 [5] - 展会展示了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种源、农机装备等方面的研发进展 [5] - 展会通过农业机器人比赛等形式推广智慧农业创新成果 [5]
杨凌农高会吸引1800余家企业参展 “赛展结合”展示农业新成果
人民日报· 2025-10-27 05:59
展会概况 - 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于10月25日在陕西杨凌开幕[1] - 展会吸引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1] 展会主题与内容 - 本届杨凌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1] - 展会展示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种源、农机装备等方面的研发进展[1] - 通过农业机器人比赛等形式推广智慧农业创新成果[1]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
陕西日报· 2025-10-26 08:13
会议概况 -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于10月25日开幕 [2] - 会议主题为“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 [2] -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宣布开幕并发表讲话 [2][4] - 多位国家部委领导、国际组织代表及多国驻华使节出席开幕式 [2][3] 政策导向与战略重点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4]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4]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4] -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旨在提升农业生产效能、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4] 发展路径与核心举措 -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需坚持改革赋能、科技引领、人才为本、装备支撑、开放合作 [5] -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顶层设计 [5] - 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加强技术攻关,打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5] - 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搭建农业人才成长平台 [5] -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引导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市场化应用 [5] - 深入推进双多边农业经贸和科技合作,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 展会定位与活动内容 - 杨凌农高会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展会,是农业科技成果展示、转化推广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高能级平台 [6] - 本届农高会突出市场化办会理念,由多家国家级农业协会和杨凌会展集团主办 [7] - 展览展示分为室内展、田间展、云上展、海外展4个板块,展示核心种源、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优秀成果 [7] - 会议活动包括会议论坛、成果发布、投资贸易、赛事评奖板块,共举办25项重点活动 [7] - 开幕式上发布了《2025中国旱区农业技术发展报告》 [6]
从二十届四中全会看广东“三农”|南岭东风
南方农村报· 2025-10-24 15:01
二十届四中全会政策导向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等“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求 [3][4] - 全会再次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9]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14] 广东省“三农”战略定位 - 广东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是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以及重要阵地 [15] - 广东始终以排头兵姿态先行先试,于关键处落子,向高标准迈进,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 [16] -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 [26] 城乡融合发展实践 - 广东省委于2022年12月作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决定,覆盖全省122个县(市、区)、1613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 [28][29][30] - 该工程旨在扭转资源要素从乡村向城市净流出的局面,激活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32] - 通过农文旅融合促进发展,例如惠州龙门县在2025年10月1日至8日接待游客总量43.48万人次,同比增长11.69%,旅游收入约2.08亿元,同比增长9.11% [22][23] - 清远清新区三坑镇三和村通过整村资源打包流转打造特色民宿,2024年集体经济各项经营性收入达61.93万元 [38][39] - 广东创新提出以“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例如在茂名高州、云浮新兴、汕尾陆河等地通过媒体连接城乡,拓展农产品销路 [42][43][44][45] - 规划目标为到202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到2027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46][47] 东西部协作与成果巩固 - 惠州市在东西部协作中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7.78亿元,撬动社会资本95.3亿元,实施协作项目724个 [53][54] - 惠州与黔西南州共同布局建设“7+1+2”共建产业园区 [56] - 广东在东西部协作中开展产业共建,例如江门新会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开发“陈皮星油藤”产品,构建全产业链协作模式 [59][60] - 中山小榄帮助贵州六盘水盘州市打造刺梨产业带,协调790万元资金建设生产线和冷藏库,实现种植刺梨超3万亩,年产值超3亿元 [61][62] - 佛山顺德为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引进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今年向15个试点村集中发放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奖励75万元 [63][64] - 广东省内启动第二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下达30亿元省级资金支持,全省纳入“三类监测对象”的户数占全量脱贫人口总户数均在1% [69][70][72] 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应用 - 国家在“十五五”时期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支撑力 [77][78] - 广东省实施“粤强农装”工程,构建智能农机产业链创新体系,并将农机化指标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 [87][88] - 在韶关南雄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日处理量为240吨的稻谷烘干中心,能服务约600亩农田 [91][92] - 广东在四会、南雄、高州、海丰等地建设公共型稻谷烘干中心,整合资源实现年烘干服务能力40万吨 [93] - 针对山地丘陵地形,广东重点发展中小型农业机械,包括动力机械、水稻、蔬菜、水果等作物生产机械 [94][95][96] - 具体应用案例包括汕尾陆丰的甘薯移栽机、自走式杀秧机,广州从化的农业无人机,以及河源东源的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实现从育秧到收割全流程智能化 [97][98][99]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6年乡村振兴战略专项省级项目(第三批)入库申报指南》,项目类型涵盖农业科技与智慧农业 [102][103][104]
农高会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陕西日报· 2025-10-19 08:43
会议概况与国际化水平 - 本届农高会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1] - 截至目前乌兹别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白俄罗斯等国家和上合组织秘书处等国际组织确认参会 [1] - 预计参展参会国家和国际组织超过50个 [1] 会议论坛活动 - 继续举办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并发布后稷农业大模型等成果 [1] - 举办2025国际苹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 第十九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1] - 举办第五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暨乡村振兴论坛 [1] 展览展示安排 - 采用国内国外联动方式设置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展区 [1] - 举办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 先进农业技术合作交流展 非洲国家专题展等 [1] - 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海外展区展示国内名优农产品 农业技术及农机装备 [1] 经贸合作活动 - 继续举办农高会全球推介大会 [1] - 举办杨凌—斯里兰卡等多场双多边经贸对接活动 [1] - 在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展区举办产品推介 供采对接 电商直播等活动助力各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 配套服务支持 - 为满足国内外知名参展企业的个性化发布需求将提供专门的发布场地和发布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