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装备

搜索文档
深化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17
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成效 - 京津冀三地首次携手举办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标志着农业协同发展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1] - 河北蔬菜在北京市场占有率达42.5%,成为北京蔬菜市场供应第一大省 [1] - 协同打造种植、饲料、养殖、屠宰、深加工、物流仓储等全产业链条,产业化协作水平不断提升 [1] - 京津科技资源加速在河北转化,联合发布绿色节水、节本降耗、提质增效等高效抗逆主导品种和成熟适用主推技术 [1] - 共同支持雄安新区乡村振兴,打造"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智慧农业场景,促进智能农机装备、智能采摘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落地转化 [1] 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 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2] - 城市建设和生活生态发展的用地用水需求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2] - 农业产业存在同质化现象,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够强 [2] - 农产品品质与消费者需求有差距 [2] - 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河北现代农业发展还有提升空间 [2] -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转化渠道不通畅,"研发在京津、转化在河北、应用在全国"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还不成熟 [2] 未来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方向 - 推动京津冀共建更多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京津冀地区农产品应急供应基地 [3] - 共同培育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样板和区域农业品牌,提高区域农业整体竞争力 [3] - 深化休闲农业合作,提升京津冀休闲农业整体吸引力 [3] - 深入推进"净菜进京",持续扩大在京市场份额 [3] - 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共研,开展京津冀农产品产销形势季度会商 [3] - 发挥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作用,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3] - 河北将与京津合作突破一批适合河北盐碱地和气候特点的种源"芯片"关键技术 [3] - 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成果"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模式 [3] 京津冀农业生态环境治理 -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数据共享互通 [4] - 发挥京冀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强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面源污染防治 [4] - 持续开展农药化肥控量增效行动,调整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 [4] - 多渠道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4] - 推动白洋淀流域化肥农药控量增效、畜禽粪污防治提升工作 [4]
智能农机绘就“三夏丰景图”
科技日报· 2025-07-01 08:51
智能农机装备发展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春江院士团队研发了20余项智能农机装备,包括小麦收获机、玉米精量播种机、植保机器人等,形成完整的智慧生产链条 [1] - 团队攻克了农田环境感知、自主路径规划与避障、种肥药精准投入等关键技术,农机路径跟踪误差控制在±2厘米,玉米播种粒距合格指数达95%以上,播量误差小于1%,施肥误差不超过3% [1] - 智慧农场管控云平台作为"神经中枢",集成作业智能决策、远程监控、多机协同功能,可节约人工成本超30%,提升机组利用率20%以上,节省肥药投入30%以上,提高土地利用率1%-2% [1] 露地蔬菜无人化生产系统 - 团队在国内率先创建100%国产化的露地蔬菜全程无人化生产系统,覆盖甘蓝、辣椒、胡萝卜等大宗蔬菜,实现从耕整到采收全程无人化连续作业 [2] - 已在北京昌平金太阳、大兴源本香、平谷农业中关村等地建成多个典型蔬菜无人农场,形成立足首都、辐射全国的智慧农业示范样板 [2] - 系统构建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云服务平台覆盖全国31个省份、795个县市,服务6464家合作社和133家国营农场,推广农机智能终端10万余台,监管作业面积达2.2亿亩 [2]
高考志愿新选择 宠物、智能农机等专业划出“新赛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30 15:03
现在正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日子。记者发现,今年各大高校在涉农专业的设置上出现不少新变化,在培养方式上也呈现更多创新特点。 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 今年,湖南农业大学新增了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学制四年,毕业生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涵盖食品免疫学、营养与代谢调控、健康数据管理等知识模 块,与产业需求对接更加紧密。 在培养方式上,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北京大学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农业教学各个环节。河南农业大学新设神农创新班,强调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华中农业 大学开设"农业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农业、大生命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 中国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娄敏:这个专业是响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大需求而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聚焦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 膳食平衡调控、功能成分开发及健康数据分析等"大健康"产业关键领域。 山东农业大学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是今年新设置的专业,2025年起首次对外招生,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 宋占华:当前咱们国家的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大 ...
豪放分红超20亿!这家公司要冲刺IPO
IPO日报· 2025-06-27 22:34
公司分拆上市计划 - 潍柴动力计划分拆子公司潍柴雷沃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潍柴雷沃已于6月20日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保荐机构 [1][2] - 潍柴雷沃由潍柴动力和潍柴控股分别持股61.1%和27.26%,两者合计控制88.36%投票权 [5][6]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潍柴雷沃专注于农机产品及智慧农业服务,业务覆盖农业生产全周期,包括智能农机装备和智慧农业服务 [6] - 2024年中国农机销售额前5大厂商占54.5%市场份额,潍柴雷沃以174亿元销售额排名第一,市占率21.2% [6] - 2024年拖拉机市场份额22.6%排名第一,轮式谷物收获机械、玉米收获机械、智能收获机械市场份额分别为53.5%、21.5%、66%,均排名第一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9.5亿元、146.76亿元、173.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2亿元、8.71亿元、9.57亿元 [7] - 2024年拖拉机板块收入90.57亿元,收获机械收入70.92亿元 [8] 历史发展与目标差距 - 潍柴集团2021年重组潍柴雷沃前身雷沃重工,目标2025年营收500亿元,但2024年营收仅174亿元,未达预期 [9] 上市历程与分红情况 - 2023年曾申请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但撤回,2025年转战港交所 [11][12][13] - 2021-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超18.5亿元,2025年6月再分红2.29亿元,近五年分红超20亿元 [14] - 报告期内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3.4%、80.44%、80.24% [14] 募资用途 - 本次港股IPO募资拟用于高端农机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生产线智能化升级、研发投入、海外业务拓展及营运资金 [14]
杞县税务局:税惠赋能“三夏”忙 政策服务助丰仓
搜狐财经· 2025-06-24 15:46
税费优惠政策 - 税务部门推出一系列涉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等领域的税费优惠政策 [1] - 杞县立农人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季度免税销售额达25万元 [1] - 农机产品销售免征增值税等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1] 研发激励措施 - 税务部门组建专班深入农机企业开展政策辅导 [1] - 开封政翰粮油机械公司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推出新型农机装备 [1] 涉农企业服务优化 - 杞县税务局组织召开农产品行业座谈会、交流会 [2] - 定期深入种植基地、交易市场、加工企业等提供税收政策辅导 [2] - 办税服务厅开设"绿色通道"窗口专门受理农企、农户发票增量业务 [2] 政策与服务结合 - 税务部门通过"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推动税惠政策落地 [1][2] - 税务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提供"一对一""一户一策"辅导 [2]
新华视点|抢农时 护丰收 多维度保障“三夏”生产
新华社· 2025-06-24 15:29
河北:科技赋能夏收夏种一体化高效衔接 - 衡水市通过智能化农机装备及跨部门协同机制实现"收割+播种"一体化高效衔接 [2] - 廊坊市投入1 7万余台(套)农业机械包括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等 [4] 黑龙江:智慧夏管护航保丰收 - 北大荒集团八五〇农场有限公司在虎林市广泛应用智能灌排设备于水稻田 [6] - 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在双鸭山市利用智慧农业管控平台设计巡航路线 [8] 河南:农业科技助力夏种生产 - 安阳市滑县小铺镇高标准农田采用无人驾驶精量播种机 [10] - 北大荒集团共青农场有限公司在鹤岗市使用无人机遥感系统对耕地进行多光谱遥感扫描 [11] - 鹤壁市浚县三十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规划播种路线 商丘市梁园区农技专家指导新型播种机进行玉米种肥同播作业 [12] 山西:无人驾驶技术赋能夏收"加速度" - 临汾市襄汾县南贾镇上鲁村麦田使用无人驾驶收割机 [14] - 襄汾县积极调配农业机械保障设备供应 [16] 新疆:1 4万台联合收割机助力夏收 - 新疆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多单位设立564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 开通148个高速公路绿色通道 [18] - 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巡查收购点确保流程规范与价格公平 [20]
赴港IPO!潍柴雷沃“转战”港交所
北京商报· 2025-06-22 18:33
上市计划 - 潍柴动力拟推动子公司潍柴雷沃赴港上市 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披露申请资料 [1] - 潍柴雷沃曾于2023年3月申请创业板IPO但于2024年4月撤回 此次为转战港交所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59 5亿元 146 76亿元 173 93亿元 2023年收入下滑主因农机销售收入减少 2024年回升 [4] - 同期年度利润分别为7 72亿元 8 71亿元 9 57亿元 呈现连续增长趋势 [4]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2%(1 912亿元/15 950亿元) 13 2%(1 939亿元/14 676亿元) 13 2%(2 302亿元/17 393亿元) [2] - 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2022-2024年分别为5 71亿元 6 77亿元 8 39亿元 占收入比重3 6%-4 8% [2] - 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85 45%降至2024年80 24% 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4] 业务结构 - 公司定位为中国领先的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业务聚焦两大核心支柱 [2] - 支柱一为成套智能农机装备 覆盖农业生产全环节 重点发展高端智能化产品 [2] - 支柱二为智慧农业服务 融合IoT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作业决策 [2] 股权架构 - 潍柴动力直接持股61 1% 潍柴控股直接持股27 26% 两者合计控制88 36%投票权 [3][4] - 潍柴控股持有潍柴动力16 32%股权 并通过后者间接控制潍柴雷沃 [3] - 山东重工集团为潍柴控股全资母公司 形成三级控股结构 [3] 市场表现 - 潍柴动力股价自2024年3月高点17 71元震荡下行至6月20日15 27元 总市值1331亿元 [5]
黑龙江:全力打造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快讯· 2025-06-20 11:37
黑龙江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政策 - 黑龙江省工信厅牵头起草《黑龙江省支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 [1] - 政策目标聚焦建设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 [1] - 探索农机装备产品创新、熟化定型和推广应用新模式 [1] - 打造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并力争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1] - 强化农机装备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支撑作用 [1]
中国北京种业大会9月11日开幕,联动全年农时活动持续至10月
新京报· 2025-06-11 16:00
大会概况 - 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于9月11日至14日举行,主题为"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设置"1+7"个会场(通州主会场+7区分会场)[1] - 推出"1+1+1+10+N"系列精彩活动,包括主论坛、科技成果交流体验、10场专业论坛及全年农时联动活动[1][4] 主会场亮点 - 通州主会场聚焦生物育种、合成生物、智慧农业三大板块,展示抗蓝耳病猪新品种、基因编辑育种技术、生物培育肉、智能农业装备等前沿成果[2] - 首次由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举办,组织50个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200家品牌新主体,展示上千个玉米蔬菜新品种[3] 科技成果转化 - 举办百项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百项冠名发布及百家农业经济主体直播互动,推动供需精准匹配[3] - 形成"研发在京津、转化在河北、应用在全国"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加速玉米"五良"技术集成等成果落地[3][5] 专业论坛与活动 - 10场专业论坛覆盖玉米种业、微生物种业、畜禽种业等细分领域,由各区分会场承办[4] - 全年农时联动活动包括6月芳香蔬菜展、7月鲜食玉米采摘、8-9月玉米新品种观摩、10月特色蔬菜展示等[5] 北京种业全球影响力 - 北京建成全球最大西瓜玉米DNA指纹库,基因编辑工具、白羽肉鸡"沃德188"等7个物种育种水平居世界第一方阵[6] - 玉米品种占全国18%,转基因玉米大豆性状应用占全国73.3%,肉种鸭市场份额达80%[6][7] - 北京种业成果已输出至坦桑尼亚、巴西、俄罗斯等国家,涵盖蛋种鸡、转基因作物、蔬菜种子等领域[7]
周乃翔在聊城调研时强调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全力夺取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大众日报· 2025-06-11 09:02
农业政策与生产管理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1] - 扎实抓好夏收夏种夏管,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切实筑牢秋粮生产基础,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1] - 科学组织抓好小麦收割,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深入挖掘机收减损潜力,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1] - 抢抓农时压茬播种,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全力保障秋粮稳产丰产 [1] 农业技术与装备 - 加大农机推广运用力度,积极推广高产良种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助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1] - 完善粮食晾晒、烘干、仓储等设施,抓好夏粮收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效 [1] - 加强粮食生产、收获、储备、加工等各环节减损,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2] -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强化农资、供水、装备等支撑保障 [2] 农业服务与市场管理 - 落实粮食收储政策,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2] - 切实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夏种质量,细化田管技术方案,确保"种后即管" [2] - 加强气象精准预报和风险预警,落实农业防灾减灾关键措施 [2] - 加大农机安全、麦田防火等宣传培训,确保"三夏"安全形势稳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