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农机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工信部等八部门:面向工业领域老旧设备改造需求 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
第一财经· 2025-08-01 21:27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核心观点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涵盖老旧设备改造、智能装备突破、民生装备发展及未来高端装备研发 [1] 老旧设备改造 - 面向工业领域老旧设备改造需求,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支持企业集成应用智能部件(感知、控制、执行等),改造提升老旧、低效、高能耗在役装备 [1] 智能装备突破 - 面向国防军工和国家战略需求,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突破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矿山深部安全开采装备等智能装备 [1] 民生装备发展 - 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发展智能农机装备、医疗装备、纺织机械、食品机械、节能环保装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民生装备 [1] 未来高端装备研发 - 面向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产品等未来高端装备 [1]
工信部等八部门:面向工业领域老旧设备改造需求,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21:17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机械工业的智能化升级和高端装备发展 [1] 老旧设备改造 - 面向工业领域老旧设备改造需求,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支持企业集成应用智能部件(感知、控制、执行等),改造提升老旧、低效、高能耗的在役装备 [1] 国防军工与国家战略需求 - 面向国防军工和国家战略需求,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突破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矿山深部安全开采装备等智能装备 [1] 民生需求 - 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发展智能农机装备、医疗装备、纺织机械、食品机械、节能环保装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民生装备 [1] 未来产业发展 - 面向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产品等未来高端装备 [1]
打通农业科技创新堵点
经济日报· 2025-07-09 10:27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与进展 - 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1] - 黑龙江省通过"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每千克黑土有机质含量比4年前增加4.1克,集成推广74个高效增产技术模式 [1] - 浙江省推进"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今年将建成300个数字农业工厂,实现15种重点农产品"浙农码"全覆盖,加速AI大模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挑战 - 农业科研力量分散,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2] -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薄弱,难以将先进技术及时送达农民 [2] -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企业在研发中的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 [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措施 - 建立国家级农业科技统筹协调机制,聚焦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系统等"卡脖子"领域联合攻关 [2] - 扩大科技特派员队伍规模,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下沉一线,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科技推广 [2] - 强化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对承担国家级项目的企业给予奖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科技领域 [3] - 高水平建设农业高新区和科技创新中心,为初创企业提供研发、转化、推广一站式服务 [3]
深化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17
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成效 - 京津冀三地首次携手举办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标志着农业协同发展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1] - 河北蔬菜在北京市场占有率达42.5%,成为北京蔬菜市场供应第一大省 [1] - 协同打造种植、饲料、养殖、屠宰、深加工、物流仓储等全产业链条,产业化协作水平不断提升 [1] - 京津科技资源加速在河北转化,联合发布绿色节水、节本降耗、提质增效等高效抗逆主导品种和成熟适用主推技术 [1] - 共同支持雄安新区乡村振兴,打造"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智慧农业场景,促进智能农机装备、智能采摘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落地转化 [1] 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 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2] - 城市建设和生活生态发展的用地用水需求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2] - 农业产业存在同质化现象,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够强 [2] - 农产品品质与消费者需求有差距 [2] - 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河北现代农业发展还有提升空间 [2] -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转化渠道不通畅,"研发在京津、转化在河北、应用在全国"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还不成熟 [2] 未来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方向 - 推动京津冀共建更多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京津冀地区农产品应急供应基地 [3] - 共同培育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样板和区域农业品牌,提高区域农业整体竞争力 [3] - 深化休闲农业合作,提升京津冀休闲农业整体吸引力 [3] - 深入推进"净菜进京",持续扩大在京市场份额 [3] - 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共研,开展京津冀农产品产销形势季度会商 [3] - 发挥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作用,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3] - 河北将与京津合作突破一批适合河北盐碱地和气候特点的种源"芯片"关键技术 [3] - 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成果"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模式 [3] 京津冀农业生态环境治理 -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数据共享互通 [4] - 发挥京冀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强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面源污染防治 [4] - 持续开展农药化肥控量增效行动,调整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 [4] - 多渠道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4] - 推动白洋淀流域化肥农药控量增效、畜禽粪污防治提升工作 [4]
智能农机绘就“三夏丰景图”
科技日报· 2025-07-01 08:51
智能农机装备发展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春江院士团队研发了20余项智能农机装备,包括小麦收获机、玉米精量播种机、植保机器人等,形成完整的智慧生产链条 [1] - 团队攻克了农田环境感知、自主路径规划与避障、种肥药精准投入等关键技术,农机路径跟踪误差控制在±2厘米,玉米播种粒距合格指数达95%以上,播量误差小于1%,施肥误差不超过3% [1] - 智慧农场管控云平台作为"神经中枢",集成作业智能决策、远程监控、多机协同功能,可节约人工成本超30%,提升机组利用率20%以上,节省肥药投入30%以上,提高土地利用率1%-2% [1] 露地蔬菜无人化生产系统 - 团队在国内率先创建100%国产化的露地蔬菜全程无人化生产系统,覆盖甘蓝、辣椒、胡萝卜等大宗蔬菜,实现从耕整到采收全程无人化连续作业 [2] - 已在北京昌平金太阳、大兴源本香、平谷农业中关村等地建成多个典型蔬菜无人农场,形成立足首都、辐射全国的智慧农业示范样板 [2] - 系统构建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云服务平台覆盖全国31个省份、795个县市,服务6464家合作社和133家国营农场,推广农机智能终端10万余台,监管作业面积达2.2亿亩 [2]
高考志愿新选择 宠物、智能农机等专业划出“新赛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30 15:03
高校涉农专业新变化 - 湖南农业大学新增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 涵盖食品免疫学 营养与代谢调控 健康数据管理等模块 对接产业需求 [1][3] - 山东农业大学2025年新增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 服务农业现代化转型需求 [3][5] - 中国农业大学开设动物科学(伴侣动物)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 聚焦宠物产业人才需求 2024年扩招50人分两个班 [10][12][14] 专业设置驱动因素 -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响应"健康中国"战略 聚焦食品营养 膳食平衡 功能成分开发及健康数据分析等大健康产业领域 [3] -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基于农业转型升级需求 智能农机装备市场前景广阔 对接企业及科研院所人才缺口 [5][18] - 中国农业大学伴侣动物专业顺应宠物产业快速发展 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 宠物食品占主导 诊疗增速加快 [16][17] 培养模式创新 - 北京大学将人工智能融入农业教学 河南农业大学设神农创新班提升AI素养 华中农业大学推进"农业人工智能+"交叉融合 [9] -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课程融合自主导航 智能设计 自动化控制 物联网及农业机器人等核心技术 [18] - 中国农业大学伴侣动物专业课程包括宠物美容与健康 饲料加工工艺 马术与马文化等 培养复合型产业人才 [14][16] 就业前景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人才可从事智能农机设计 研发 应用及项目管理 就业覆盖企业 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 [20] - 伴侣动物专业毕业生可进入宠物食品研发 产品销售 经营管理等岗位 行业医疗 培训 行为训练等领域人才需求旺盛 [16][17]
“黑土粮仓”春耕忙——吉林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5-17 16:15
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 吉林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统筹发展科技农业 绿色农业 质量农业 品牌农业 [3] - 吉林省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 坚持"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发力良田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应用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3]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 吉林要打好良田基础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7] 盐碱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吉林省近年实施100余个盐碱地治理项目 新增耕地80余万亩 可实现粮食年增产近10亿斤 [7] - 2025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预计超过9000万亩 力争年内新增和改善水田17.8万亩 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 推广保护性耕作4000万亩 [13] - 公主岭市利用国债项目加快兴建高标准农田 修缮6公里沟渠 铺设4.2公里机耕路 [11] 智慧农业与科技创新 - 吉林省开展数智赋能大田作物单产提升试点示范建设 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智化转型升级 [16] - 吉林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94.7% 已建立智慧农场60个 将加快6个省级育种创新平台建设 [18] - 吉林省通过"吉农云"平台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数字村" 实现农田管理"天上看 云里算 掌上管" [18] 绿色农业与生态种养 - 吉林省已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余个 覆盖400余万亩耕地 [20][22] - 大安市联合乡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开展生态种养 产出高品质大米的同时收获稻田蟹 稻田鱼 稻田鸭 [24] - 梨树县青堆子村应用秸秆还田 测土配方施肥等黑土地保护技术 并利用牛粪堆沤发酵成粪肥还田 [22] 企业参与与产业升级 - 中化环境修复(吉林)有限公司参与盐碱地治理项目 2025年有6万余亩盐碱地改造和低产田改善计划 [9] - 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稻渔综合种养 建起现代化水稻加工厂并注册品牌 延伸产业链条 [24] - 吉林省将创建省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区 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县乡布局 [24]
托普云农成立科技公司 含智能农机装备销售业务
快讯· 2025-04-22 11:53
公司成立 - 浙江光合智界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陈渝阳 [1] - 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1] - 经营范围包含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制造 农业机械制造与销售 农作物栽培服务 智能农机装备销售 食用农产品初加工等 [1] 股权结构 - 该公司由托普云农(301556)间接全资持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