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及生物科技

搜索文档
信达生物(01801):二代IO潜力可期,慢病管线开始商业兑现
东吴证券· 2025-05-06 14: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产品收入超24亿元同比增长40%+,主要因信迪利单抗等主要产品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新产品收入贡献加速提升;2024年提前实现Non - IFRS和EBITA盈利;预计2027年国内销售收入达200亿元,2030年5个管线进入全球III期研究 [8] - 慢病管线进入兑现期,公司有15款商业化产品、3个产品NDA审评中、4个新药分子进入注册临床阶段,25年慢病管线有望形成产品矩阵助力第二成长曲线 [8] - IBI363(PD1/IL2)价值凸显且国际化加速,有望在IO耐药等人群中取得突破,已获FDA两项FTD认证,开展多项临床试验,今年ASCO针对3个适应症口头汇报更新数据 [8] - 即将IND的潜力早研分子有口服GLP - 1小分子等多种 [8] - 基本维持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200.9亿元、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 - 2027年PE估值157/41/30倍,预计信达有望持续盈利、国际化进程加速,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206|9,422|11,491|15,178|20,089| |同比(%)|36.19|51.82|21.96|32.09|32.3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27.91)|(94.63)|574.47|2,187.99|3,026.89| |同比(%)|52.83|90.79|707.06|280.87|38.34|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62)|(0.06)|0.35|1.33|1.84| |P/E(现价&最新摊薄)|(88.03)|(956.18)|157.51|41.36|29.89|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港元):54.90 - 一年最低/最高价:28.65/56.10 - 市净率(倍):6.36 - 港股流通市值(百万港元):90,484.65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元):8.01 - 资产负债率(%):39.28 - 总股本(百万股):1,648.17 - 流通股本(百万股):1,648.17 [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11,080.79|13,779.86|18,755.65|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680.46|4,922.12|9,202.74| - | |应收账款及票据|1,223.89|1,223.17|1,539.14| - | |存货|883.89|995.50|1,070.26| - | |其他流动资产|6,292.55|6,639.07|6,943.51| - | |非流动资产|11,784.15|12,164.72|12,397.45| - | |固定资产|5,679.61|5,999.61|6,179.61| - | |商誉及无形资产|1,330.13|1,289.70|1,252.43| - | |长期投资|908.99|987.99|1,047.99| - | |其他长期投资|325.00|340.00|360.00| - | |其他非流动资产|3,540.42|3,547.42|3,557.42| - | |资产总计|22,864.94|25,944.58|31,153.10| - | |流动负债|4,924.06|5,753.03|7,822.97| - | |短期借款|605.10|705.10|579.10| - | |应付账款及票据|353.56|497.75|713.50| - | |其他|3,965.40|4,550.18|6,530.37| - | |非流动负债|4,236.00|4,286.00|4,385.00| - | |长期借款|2,532.35|2,582.35|2,681.35| - | |其他|1,703.65|1,703.65|1,703.65| - | |负债合计|9,160.06|10,039.03|12,207.98| - | |股本|0.11|0.11|0.11| - | |少数股东权益|0.00|0.00|0.00| -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3,704.88|15,905.55|18,945.12| - | |负债和股东权益|22,864.94|25,944.58|31,153.10| - | [9]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9,421.89|11,491.00|15,178.00|20,089.00| |营业成本|1,510.21|1,591.00|1,991.00|2,568.61| |销售费用|4,346.89|5,397.35|6,825.27|9,102.94| |管理费用|0.00|881.20|1,100.85|1,385.23| |研发费用|2,681.07|3,012.60|3,038.35|3,759.91| |其他费用|0.00|0.00|0.00|0.00| |经营利润|(755.87)|608.85|2,222.53|3,272.31| |利息收入|0.00|68.20|80.41|147.66| |利息支出|67.65|89.32|96.37|98.22| |其他收益|744.90|88.12|337.59|197.89| |利润总额|(78.62)|675.84|2,544.17|3,519.64| |所得税|16.01|101.38|356.18|492.75| |净利润|(94.63)|574.47|2,187.98|3,026.89| |少数股东损益|0.00|0.00|0.0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4.63)|574.47|2,187.98|3,026.89| |EBIT|(10.97)|696.97|2,560.13|3,470.20| |EBITDA|408.79|1,097.58|2,950.55|3,927.47| [9]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287.02|1,030.63|2,808.76|4,985.27| |投资活动现金流|(1,165.41)|(866.88)|(633.41)|(592.11)| |筹资活动现金流|(606.63)|230.68|53.63|(125.22)| |现金净增加额|(472.34)|407.11|2,241.66|4,280.62| |折旧和摊销|419.77|400.61|390.43|457.27| |资本开支|(1,705.41)|(750.00)|(670.00)|(600.00)| |营运资本变动|403.76|54.34|471.57|1,600.77| [9]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每股收益(元)|(0.06)|0.35|1.33|1.84| |每股净资产(元)|8.01|8.32|9.65|11.49| |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648.17|1,648.17|1,648.17|1,648.17| |ROIC(%)|(0.08)|3.61|12.22|14.42| |ROE(%)|(0.72)|4.19|13.76|15.98| |毛利率(%)|83.97|85.56|86.44|87.02| |销售净利率(%)|(1.00)|5.22|14.91|15.30| |资产负债率(%)|39.28|40.06|38.69|39.19| |收入增长率(%)|51.82|21.96|32.09|32.36| |净利润增长率(%)|90.79|707.06|280.87|38.34| |P/E|(956.18)|157.51|41.36|29.89| |P/B|6.86|6.60|5.69|4.78| |EV/EBITDA|148.00|82.86|30.11|21.53| [9]
复宏汉霖:海外类似药再下一城,关注ASCO大会创新药数据-20250502
天风证券· 2025-05-02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医疗保健业/药品及生物科技,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复宏汉霖生物类似药出海持续进展,Sandoz有望带动HLX13商业化成绩持续突破,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9日复宏汉霖与Sandoz AG签订协议,授予其HLX13在许可区域及领域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Sandoz AG至多支付1.91亿美元,含3100万美元首付款和开发里程碑付款,原研药伊匹木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额28.73亿美金 [1] Sandoz与HLX13 - Sandoz是全球生物类似药领导者,2024年生物类似药收入28.53亿美金,同比增长29%,复宏汉霖HLX13于2025年2月进入Ⅲ期临床,是全球首个进入Ⅲ期的CTLA - 4单抗类似药,有望带动公司海外类似药整体销售峰值扩展 [2] 类似药出海 - 复宏汉霖成立之初将“全球化”作为发展战略重要部分,在欧美市场已完成三笔授权交易,本次和Sandoz合作是2025年第二个类似药授权,当年首付款合计6400万美金,体现海外类似药出色能力 [3] 创新药 - 2025年ASCO大会复宏汉霖将披露HLX43、HLX22临床数据,HLX43已启动多项2期临床,将披露Ⅰ期实体瘤数据,HLX22有望改变一线HER2阳性胃癌标准疗法,将披露Ⅱ期update数据及Ⅲ期临床试验设计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总体收入分别为58.73/59.70/71.2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0%/1.64%/19.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27/7.97/11.22亿元,维持前次预测不变 [5]
药师帮(09885.HK)5月2日收盘上涨9.01%,成交1122.19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5-02 16:36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5月2日上涨1 74%至22504 68点 药师帮股价当日上涨9 01%至7 14港元/股 成交量160 46万股 成交额1122 19万港元 振幅10 84% [1] - 药师帮近1个月累计跌幅2 24% 但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6 13% 跑赢恒生指数同期10 27%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179 04亿元 同比增长5 49% 归母净利润3001 3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00 94% [1] - 毛利率10 13% 资产负债率65 07% [1]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5 22倍 中值4 58倍 药师帮市盈率137 82倍 显著高于同业 行业排名第77位 [2] - 可比公司市盈率:精优药业0 72倍 金斯瑞生物科技1 03倍 百信国际1 49倍 东瑞制药2 86倍 正大企业国际4 39倍 [2]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中国院外医药产业最大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通过数字化赋能药企、分销商、药店及基层医疗机构 [3] - 2023年总GMV达469亿元 覆盖40 1万家药店和24 6万家基层医疗机构 渗透全国98 6%县域和88 4%乡镇 [3] - 月均活跃买家36 7万个 构建国内最大数字化医药交易与服务网络 [3] 股东动态 - 陈飞于2025年4月23日增持30万股 均价6 35港元 最新持股780万股 占比1 14% [4]
思派健康(00314.HK)5月2日收盘上涨11.62%,成交341.85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5-02 16:36
市场表现 - 5月2日恒生指数上涨1.74%至22504.68点,思派健康股价上涨11.62%至4.9港元/股,成交量73.04万股,成交额341.85万港元,振幅11.62% [1] - 最近一个月思派健康累计跌幅13.75%,年内累计跌幅19.45%,跑输恒生指数10.27%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思派健康营业总收入45.65亿元,同比减少3.11%,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减少26.57%,毛利率8.46%,资产负债率46.96% [1]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5.22倍,中值4.58倍,思派健康市盈率-9.49倍,行业排名第114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其他精优药业0.72倍、金斯瑞生物科技1.03倍、百信国际1.49倍、东瑞制药2.86倍、正大企业国际4.39倍 [1] 公司概况 - 思派健康是中国领先的医疗科技及健康管理公司,总部位于广州、上海和北京,主营健康保险服务、特药药房业务及医生研究协助三大业务线 [2] - 公司通过技术及数据赋能连接患者、医生、医疗机构、制药公司及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医疗健康数字化解决方案 [2] 公司动态 - 2025年4月30日公司以每股4.34-4.4港元回购12.48万股,金额54.66万港元 [3]
复宏汉霖(02696):海外类似药再下一城,关注ASCO大会创新药数据
天风证券· 2025-05-02 1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医疗保健业/药品及生物科技,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复宏汉霖生物类似药出海持续进展,Sandoz作为全球生物类似药领导者,有望带动HLX13商业化成绩持续突破,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9日复宏汉霖与Sandoz AG签订《合作与许可协议》,授予其在许可区域及许可领域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LX13的权利,Sandoz AG应支付至多1.91亿美元,包括3100万美元首付款和开发里程碑付款,原研药伊匹木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额为28.73亿美金 [1] Sandoz助力HLX13海外放量 - Sandoz是全球生物类似药领导者,2024年生物类似药收入28.53亿美金,同比增长29%,复宏汉霖的HLX13于2025年2月进入Ⅲ期临床,是全球首个进入Ⅲ期的CTLA - 4单抗类似药,有望带动公司海外类似药整体销售峰值进一步扩展 [2] 类似药出海优势 - 公司成立之初将“全球化”作为发展战略重要部分,在欧美市场已完成三笔授权交易,本次和Sandoz的合作是2025年第二个类似药授权,合计产生当年首付款6400万美金,体现海外类似药出色能力 [3] 创新药进展 - 2025年ASCO大会将披露HLX43、HLX22临床数据,HLX43已启动多项2期临床,将披露Ⅰ期实体瘤数据,HLX22有望改变一线HER2阳性胃癌标准疗法,将披露Ⅱ期update数据及Ⅲ期临床试验设计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总体收入分别为58.73/59.70/71.2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0%/1.64%/19.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27/7.97/11.22亿元,维持前次预测不变 [5]
复宏汉霖:再启航,创新+国际化步入收获期-20250427
天风证券· 2025-04-27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医疗保健业/药品及生物科技 [6]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 当前价格为37.85港元,目标价格为61.59港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复宏汉霖创新转型持续推进,差异化PD - 1斯鲁利单抗优势显著,已有成熟出海经验,国际化成果兑现在即,创新管线及海外布局有望迎来收获期,看好公司发展 [4][5][6] 各目录总结 商业化完成闭环,创新/全球化步入新阶段 - 复宏汉霖是国内生物类似药先驱,利妥昔单抗是国内首个生物类似药产品,高级管理层实力雄厚,复星控股股权结构稳定,建议实行H股全流通有望改善流动性 [14][15][23] - 公司营业收入维持高增长,归母净利润持续提振,以生物类似药为基础创新产品加快放量,高效管控成效显著整体费用率有望下降,现金流回正经营现金流持续增长 [25][29][32] HLX43:竞争格局良好,针对PD - 1/PD - L1不响应或耐药患者 - 2L EGFR野生型NSCLC临床需求迫切,当前治疗方案仍以化疗为主,多项研究为后线治疗提供新希望,不同病理类型NSCLC有不同治疗路径,TROP2、c - Met等是治疗研究热点 [37][38][44] - 复宏汉霖引进宜联ADC技术平台,该平台优势明显,拥有独特酶消化特性,双方合作有望拓展ADC领域布局 [55][58][59] - PD - L1抗体广泛用于肿瘤治疗,但与ADC联系较少,全球共3款PD - L1 ADC进入临床,Seagen/辉瑞的PF - 08046054在Ⅰ期临床展示出良好疗效 [62][63][65] - HLX43针对PD - 1/PD - L1不响应或耐药患者,分子设计可扩大治疗窗,在体内药效研究中表现优异,有望成为公司管线中未来的支柱品种 [71][72][74] HLX22:具有改变目前一线HER2阳性胃癌SOC的潜力 -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中国胃癌发病人数占全球总发病人数的40%以上,HER2阳性胃癌占比10 - 15%,一线标准疗法为曲妥珠单抗+化疗 [76][79][82] - HLX22靶向Her2的domain IV与曲妥珠单抗不重叠表位,HLX22+曲妥珠单抗展现出优越疗效与稳健安全性,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有望重塑胃癌标准治疗 [83][84][85] 差异化适应症布局,斯鲁利单抗商业化持续加速 - PD - 1是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相关的重要分子,国内PD - 1单抗市场规模庞大、赛道拥挤,已有12款获批上市 [88][92] 出海经验丰富,国际化成果兑现在即 - 生物类似药方面,凭借潜在帕妥珠单抗全球首仿地位,2022年与Organon的授权刷新记录,帕妥珠单抗+地舒单抗2025年申报BLA [5] - 创新药方面,斯鲁利单抗1L ES - SCLC适应症于2025年在欧洲获批上市,预计海外收入2025年起逐渐展开 [5] 生物类似药为基础,最大化国内市场价值 - 生物类似药品种丰富,利妥昔单抗是国内首个上市的生物类似药,曲妥珠单抗双规格差异化优势明显,贝伐珠单抗或将受益于生物类似药集采 [37][38][39] - 国内地方性集采政策已出台,降价幅度相对温和 [36]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总体收入分别为58.73/59.70/71.2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0%/1.64%/19.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27/7.97/11.22亿元 [6] - 以DCF法估计公司市值,假设WACC为5.79%,永续增长率为0.5%,考虑港股折扣对应市值为334.76亿港币,目标价61.59港元/股 [6]
复宏汉霖(02696):再启航,创新+国际化步入收获期
天风证券· 2025-04-27 16: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医疗保健业/药品及生物科技,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37.85港元,目标价格61.59港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复宏汉霖创新转型持续推进,创新管线及海外布局有望迎来收获期,创新药斯鲁利单抗优势显著、HLX22临床数据优异、HLX43有潜在BIC潜力,生物类似药及创新药出海有望在2025年密集落地,看好公司发展 [6] 各目录总结 商业化完成闭环,创新/全球化步入新阶段 - 复宏汉霖是国内生物类似药先驱,利妥昔单抗是国内首个生物类似药产品,高级管理层实力雄厚,股权结构稳定,建议实行H股全流通有望改善流动性 [14][15][23] - 公司营业收入维持高增长,归母净利润持续提振,以生物类似药为基础创新产品加快放量,高效管控成效显著整体费用率有望下降,现金流回正经营现金流持续增长 [25][29][32] HLX43:竞争格局良好,针对PD - 1/PD - L1不响应或耐药患者 - 2L EGFR野生型NSCLC临床需求迫切,当前治疗方案仍以化疗为主,多项研究为后线治疗提供新希望,不同病理类型NSCLC有相应治疗路径,TROP2、c - Met等是治疗研究热点 [37][38][44] - 复宏汉霖引进宜联ADC技术平台,该平台优势明显,拥有独特酶消化特性,双方合作有望拓展ADC领域布局 [55][58][59] - PD - L1抗体广泛用于肿瘤治疗,但与ADC联系较少,全球共3款PD - L1 ADC进入临床,Seagen/辉瑞的PF - 08046054在Ⅰ期临床展示出良好疗效 [62][63][65] - HLX43针对PD - 1/PD - L1不响应或耐药患者,分子设计可扩大治疗窗,在体内药效研究中表现优异,有望成为公司管线中未来的支柱品种 [71][72][74] HLX22:具有改变目前一线HER2阳性胃癌SOC的潜力 -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中国胃癌发病人数占全球总发病人数40%以上,HER2阳性胃癌占比10 - 15%,一线标准疗法为曲妥珠单抗+化疗 [76][79][82] - HLX22靶向Her2的domain IV与曲妥珠单抗不重叠表位,HLX22+曲妥珠单抗疗效优越、安全性稳健,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有望重塑胃癌标准治疗 [83][84][85] 差异化适应症布局,斯鲁利单抗商业化持续加速 - PD - 1是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相关的重要分子,国内PD - 1单抗市场规模庞大、赛道拥挤,已有12款获批上市 [88][92] 出海经验丰富,国际化成果兑现在即 - 生物类似药方面,凭借潜在帕妥珠单抗全球首仿地位,2022年与Organon的授权刷新记录,帕妥珠单抗+地舒单抗在2025年申报BLA [5] - 创新药方面,斯鲁利单抗1L ES - SCLC适应症于2025年在欧洲获批上市,预计海外收入2025年起逐渐展开 [5] 生物类似药为基础,最大化国内市场价值 - 生物类似药品种丰富,利妥昔单抗是国内首个上市的生物类似药,曲妥珠单抗双规格差异化优势明显,贝伐珠单抗或将受益于生物类似药集采 [37][38][39] - 国内地方性集采政策已出台,降价幅度相对温和 [37]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总体收入分别为58.73/59.70/71.2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0%/1.64%/19.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27/7.97/11.22亿元,以DCF法估计对应市值为334.76亿港币,目标价61.59港元/股 [6]
【兴证张忆东(全球策略)团队】港股IPO的新篇章
张忆东策略世界· 2025-04-06 21:33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香港股市IPO市场复苏,募资总额同比大增,主要由科技和消费行业拉动,新股申购回报率回升 [1][2][3][8] 分组1:IPO市场整体情况 - 2024年香港股市IPO市场复苏,70家公司上市,募资总额881亿港元,同比增长90.24%,为2021年以来首次正增长 [1][2] - 2020年市场高峰时IPO年募资金额达3939亿港元,随后下滑,2023年为463亿港元 [1][2] - 2024年下半年市场回暖,第三、四季度IPO活跃,分别募资422亿和324亿港元 [1][2] 分组2:行业拉动情况 - 2024年港股IPO回暖由科技和消费行业拉动 [1][3] - 募资金额占比最大的是家庭电器及用品(37.5%)、软件服务(14.2%)、食物饮品(13.7%) [1][3] - 首次招股公司家数占比最多的为软件服务(19.5%)、药品及生物科技(9.8%)、工业工程(7.3%) [1][3] - 快速成长的科技和新消费公司如地平线机器人 -W、蜜雪集团、毛戈平、布鲁可、老铺黄金等成功上市 [1][3] 分组3:新股申购回报率情况 - 2024年新股申购回报率回升,上市首日收益率中位数2.4%,上市后20个交易日收益率中位数0.8% [1][8] - 2021 - 2023年新股收益率不佳,2021年上市首日收益率中位数0.0%,上市后20个交易日收益率中位数 - 6.2%,2022、2023年上市后3个月和6个月收益率中位数大幅为负 [1][8] - 2024年优质公司回报显著,如老铺黄金(+968.6%)、毛戈平(+116.0%)、地平线机器人 -W(+95.4%) [1][8]
和铂医药-B:稀缺抗体生态浩海扬帆,开启自研合作BD三重奏-20250302
天风证券· 2025-03-02 13: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和铂医药是专注免疫及肿瘤领域创新药研发及商业化的全球化生物制药企业 2018 - 2023 年主营收入显著增长 2023 年净利润转正 资金充沛 依托稀缺抗体平台 管线推进高效 BD 交易获全球顶级药企背书 发展前景良好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抗体平台全球新,自研合作双驱发展 - 和铂医药 2016 年成立 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及多元化合作拓展创新药研发管线 自有抗体技术平台 Harbour Mice®可生成双重、双轻链(H2L2)和仅重链(HCAb)形式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基于 HCAb 抗体平台开发的免疫细胞衔接器(HBICE®)能实现传统药物联合疗法无法达到的抗肿瘤疗效 [12] - 2018 - 2023 年公司主营收入从 0.1 亿元增长至 6.34 亿元 2023 年归母净利润转正达 1.61 亿元 2024 年净利润预计介于 730 万元至 2200 万元 收入主要包括分子许可费、研究服务费及技术许可费 增长来自与 Seagen、Cullinan 及科伦生物等企业的授权合作协议 [14][17] - 高管多为科学家出身 王劲松博士是主要创始人 曾在赛诺菲等任职 戎一平博士有约 20 年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发现经验 曾任职于赛诺菲、强生和罗氏等 郑雷博士负责全球商务拓展和资产管理 曾创立 Urica Therapeutics 陈侑晨先生负责财务与投资者关系 曾在多家公司任职 [19][21][22] - 和铂医药股权结构稳定 主要股东包括 Advantech Capital、君联资本和首席执行官王劲松等 2025 年 1 月拟购回不超过 4000 万港元公司股份 [22] 和铂医药打造全球领先的全人源抗体创新引擎 - Harbour Mice®抗体平台能产生经典的双重链双轻链(H2L2)形式及仅重链(HCAb)形式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H2L2 平台可快速且大规模制造典型两重两轻免疫球蛋白链抗体(H2L2) HCAb 平台能制造不同形态种类“仅重链”抗体 公司还自主开发 HBICE®平台 结合单克隆 B 细胞筛选平台 推动创新和可持续增长 [25] -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平台免疫原性低 安全性高 转基因小鼠技术是产生全人源抗体的重要平台技术 第二代转基因小鼠可对外来抗原产生更强免疫反应 和铂医药 H2L2 平台及 HCAb 平台是第二代转基因小鼠 目前全球三个获认可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平台 和铂医药的 HCAb 平台为其中唯一对外可及的抗体开发平台 [31][33] 聚焦自免肿瘤,管线推进高效步入收获期 - 和铂医药有超 10 种专注肿瘤与免疫性疾病的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前至临床后期阶段 自免管线中推进最快的是巴托利单抗(HBM9161)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抗体(TSLP,HBM9378) [38] - 巴托利单抗是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选择性结合及抑制新生儿晶体片段受体(FcRn) 拥有大中华地区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权利 2024 年 7 月其治疗 gMG 的 BLA 获 NMPA 受理 是首个且唯一一个在中国完成 I、II、III 期完整临床开发的针对 FcRn 靶点的创新药 治疗重症肌无力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优势 [41][44] - HBM9378/SKB378 由和铂医药与科伦博泰联合开发 靶向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 已在中国完成针对中重度哮喘治疗的 I 期临床试验 针对该适应症的 II 期临床试验即将开启 2025 年 1 月授权给海外公司 Windward Bio 总交易额 9.7 亿美元 海外临床有望快速推进 [49][57][64] - 和铂医药肿瘤管线丰富 近年同阿斯利康、辉瑞/Seagen 等开展对外授权合作 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是新一代全人源抗 CTLA - 4 抗体 具有良好特性 开展了针对多种实体肿瘤的全球开发计划 联用替雷利珠单抗在末线 MSS CRC 中显示出优良疗效 [66][68][69] - 2022 年成立诺纳生物 为合作方提供 I to ITM 全过程助力 已建立强大的抗体发现平台等多个技术平台 截至 2024 年 H1 已与众多行业先锋及学术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70][72] BD 交易屡获全球顶级药企背书,多个创新品种蓄势待发 - 和铂医药依托 Harbour Mice®平台 与全球主要制药企业和创新型药物公司建立广泛且频繁的合作关系 BD 数量及金额均处在行业前列 截至 2025 年 2 月 已与十余家国内外知名药企在 ADC、抗体、mRNA、细胞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授权开发 [4][7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纳入诺纳生物和和铂医药两款产品 HBM9378 和 HBM9161 的全球收入进行 DCF 估值 预测公司 2024 - 2026 年营业总收入为 2.60/4.17/5.66 亿元人民币(不考虑新增其他分子授权) WACC 和永续增长率分别取 11.08%和 1.50% 目标市值为 85.92 亿元人民币 对应股价为 11.22 元人民币(12.07 元港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