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期货
搜索文档
打造国际证券期货争议解决新高地 中国(北京)证券期货仲裁中心启用
金融时报· 2025-09-30 10:57
中国(北京)证券期货仲裁中心设立 - 北京仲裁委员会发起设立中国(北京)证券期货仲裁中心,标志着北京在构建证券期货专业领域争议解决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1] - 该中心的设立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完善专业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举措,旨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证券期货仲裁平台 [1] 证券期货行业仲裁试点背景与进展 - 中国证监会和司法部于2021年10月联合印发意见,支持推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开展证券期货行业仲裁试点 [2] - 自试点以来,上海、深圳的4家试点仲裁机构共受理证券期货类案件2600余件,涉案争议金额1000多亿元人民币 [2] - 仲裁具有专业性强、程序灵活、经济高效等优势,是国际通行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2] 各方支持与合作 - 中国证监会将从加强专业支持、推动仲裁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支持中国(北京)证券期货仲裁中心建设 [3] - 北仲与北京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业协会等六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旨在协同推进中心高标准运营,开创资本市场“多元共治”纠纷解决新格局 [3] - 北京市政府希望该中心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并在国际仲裁领域发挥更大影响力 [3] 《证券期货仲裁规则》核心内容与创新 - 北仲发布《证券期货仲裁规则》,共17条,围绕证券期货纠纷“专业性强、涉众面广、时效性高”的特点,确立“专业化、高效化、智能化”核心原则 [4] - 《规则》呈现六大创新亮点:拓宽适用场景、推进数智仲裁、完善调解机制、优化群体解纷、探索先行赔付、丰富规则配套 [5] - 《规则》旨在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加精准、灵活、高效的争议解决专业方案 [5] 发展证券仲裁的战略意义与国际趋势 - 中国大力发展证券仲裁符合大国博弈与资本市场发展需要,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约15万亿美元(超100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二 [6] - 发展证券仲裁是提升资本市场“软实力”的战略选择,并与国际趋势接轨 [6] - 美国证监会近期调整政策,允许上市公司通过仲裁解决股东争议,预示着美国大量证券纠纷可能从法院诉讼转向仲裁解决 [5] 当前仲裁实践特点与未来发展方向 - 当前中国证券仲裁实践覆盖范围有限,当事人多为私募基金、机构或成熟合格投资者,与超过2亿股民的结构相比,尚未有效覆盖最广大的中小投资者群体 [7] - 数据显示,中国约90%以上的股民资产规模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下 [7] - 未来证券仲裁应探索能够有效补充诉讼、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中国特色道路,而无须照搬美国模式 [8] - 中国(北京)证券期货仲裁中心将建设成为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专业化、高水平证券期货争议解决平台 [8]
打造国际证券期货争议解决新高地
金融时报· 2025-09-30 09:49
继深圳、上海之后,北京在构建证券期货专业领域争议解决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法治化水平方面迈 出关键一步。 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提出"开展证券行业仲裁 制度试点";同年10月,中国证监会和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开展证券期货行业仲裁试点的意 见》,提出"支持、推动证券期货业务活跃的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开展证券期货行业仲裁试点"。 2021年11月、2024年12月,深圳、上海证券期货行业仲裁试点先后落地。据悉,自试点以来,上 海、深圳的4家试点仲裁机构共受理证券期货类案件2600余件,涉案争议金额1000多亿元,为证券期货 行业仲裁试点积累了宝贵经验。 对于中国(北京)证券期货仲裁中心的设立,程合红表示,北仲在金融仲裁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 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证监会将从加强专业支持、推动仲裁员队伍建设、引导市场 主体选择仲裁、深化仲调对接等方面,支持中国(北京)证券期货仲裁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 纠纷化解能力。 "北京始终致力于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是服务国家金融战略的重要支撑, 北仲在处理金融争议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丰富实践 ...
推动证券期货纠纷调解工作从“有保障”向“更优质”升级
证券日报· 2025-09-30 06:52
新《调解规则》修订背景与目标 - 修订基于中证投服中心十年纠纷调解实践,旨在加强规范治理并依法高质量开展调解工作 [1] - 修订旨在健全制度体系、规范调解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更专业高效的权益保障渠道 [1] - 新规则推动调解工作从“有保障”向“更优质”升级,紧扣规范、高效、专业目标 [1] 新《调解规则》核心特色:调解范围与受理 - 明确受理范围涵盖资本市场全领域民事纠纷,包括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间的涉众型纠纷及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等的个案纠纷 [1] - 落实法定强制调解制度,规定相关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收到调解参与通知书应当参与调解 [1] - 精准界定不予受理的情形,为公众提供清晰指引 [1] 新《调解规则》核心特色:调解程序与效率 - 依据纠纷案由、金额及当事人数量等要素,在原有程序分级基础上增设“疑难复杂程序”,形成四级程序体系 [2] - 明确各类程序的调解资源配置标准,实现繁简分流、类案专办 [2] - 优化线上线下业务流程,多举措提供便捷服务,以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 [2] 新《调解规则》核心特色:调解管理与服务 - 增设“调解组织与调解员”专章,明确与全国各证监局、地方行业协会合作共建的35家调解站为属地服务网点 [2] - 调解站承担属地案件办理、跨部门对接、辖区调解员管理等职责,统一服务标识与工作标准 [2] - 强化对调解站人员、业务、财务的全流程管控及日常监督 [2] 中证投服中心历史业绩与未来规划 - 自2015年开展调解工作以来,累计受理各类纠纷超3万件,为2.3万名中小投资者挽回损失超43亿元 [3] - 其挽回损失金额占资本市场纠纷调解总量的五成以上 [3] - 公司计划以新版规则施行为契机,持续规范运作,完善调解机制,优化调解员队伍建设,发挥行业调解主渠道作用 [3]
投服中心全面修订调解规则 助推证券期货纠纷调解提质增效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01:46
◎记者 祁豆豆 近日,中证投服中心全面修订《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证券期货纠纷调解规则》(下称新《调解规 则》),紧扣"规范、高效、专业"目标,推动调解工作从"有保障"向"更优质"升级,主要凸显了三方面 特色: 二是完善调解程序,纠纷处理更高效。新《调解规则》依据纠纷案由、纠纷金额及当事人数量等要素, 在原有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小额速调程序的分级基础上,针对重大涉众型、复杂新型纠纷增设"疑难 复杂程序",形成四级程序体系,明确各类程序的调解资源配置标准,实现繁简分流、类案专办。同 时,优化线上线下业务流程,调解当事人可通过"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在线调解平台"实现调解申 请、证据提交、协商沟通、协议签署等全流程"掌上调解",亦可现场与调解员面对面沟通,多举措提供 便捷服务,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 三是强化调解管理,服务根基更扎实。新《调解规则》增设"调解组织与调解员"专章,在调解站管理方 面,明确与全国各证监局、地方行业协会合作共建的35家调解站为属地服务网点,承担属地案件办理、 跨部门对接、辖区调解员管理等职责,为投资者提供就近便捷的调解服务。同时,进一步强化对调解站 人员、业务、财务的全流程管控及日常监督 ...
中证投服中心:推动证券期货纠纷调解工作从“有保障”向“更优质”升级
证券日报· 2025-09-30 00:06
新《调解规则》修订背景与目标 - 修订基于中证投服中心十年纠纷调解实践,旨在落实监管部门关于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推进金融纠纷调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1] - 修订目标是加强调解组织规范治理、依法高质量开展调解工作,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规范调解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1] - 新规则旨在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更专业、高效的权益保障渠道,推动调解工作从"有保障"向"更优质"升级 [1][2] 新《调解规则》核心特色:调解范围与受理 - 新规则明确受理范围涵盖资本市场全领域民事纠纷,凸显"全国性、全市场"调解职能定位 [2] - 受理纠纷类型包括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涉众型纠纷,以及投资者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基金公司等市场主体之间的个案纠纷 [2] - 规则明确相关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收到调解参与通知书应当参与调解,进一步落实法定强制调解制度,并精准界定不予受理情形 [2] 新《调解规则》核心特色:调解程序与效率 - 新规则依据纠纷案由、金额及当事人数量等要素,在原有程序分级基础上,针对重大涉众型、复杂新型纠纷增设"疑难复杂程序",形成四级程序体系 [2] - 新体系明确各类程序的调解资源配置标准,实现繁简分流、类案专办 [2] - 规则优化线上线下业务流程,多举措提供便捷服务,以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 [2] 新《调解规则》核心特色:调解管理与服务网络 - 新规则增设"调解组织与调解员"专章,明确与全国各证监局、地方行业协会合作共建的35家调解站为属地服务网点 [3] - 调解站承担属地案件办理、跨部门对接、辖区调解员管理等职责,实行统一服务标识和工作标准 [3] - 规则进一步强化对调解站人员、业务、财务的全流程管控及日常监督,夯实服务根基 [3] 中证投服中心市场地位与历史成效 - 中证投服中心是资本市场唯一的全国专业性调解组织,自2015年开展调解工作,2020年设立全资子公司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专门承担调解职能 [3] - 截至2025年9月,该中心累计受理各类纠纷超3万件,为2.3万名中小投资者挽回损失超43亿元,调解量占资本市场总量的五成以上 [3] - 中心构建了覆盖全市场的纠纷调解网络,建立相对完备的制度机制,带动提升了证券行业纠纷调解整体水平 [3] 未来发展规划 - 中证投服中心表示将以新版规则施行为契机,持续规范运作,完善调解机制,优化调解员队伍建设 [3] - 未来将充分发挥行业调解主渠道作用,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源头 [3] - 目标是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
法治日报 | 中国(北京)证券期货仲裁中心正式启用
搜狐财经· 2025-09-29 21:23
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行业发展 - "十四五"时期行业推动系统性高质量发展,制订相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50余部[1] - 电视用户规模合计超过30亿,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亿[1]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电视剧(含网络剧)约1500部,广播电视服务业总收入达1.49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1.9%[1]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在制订《微短剧管理办法》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1] 校园食品安全管理 - 教育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旨在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制度体系[2] - 要求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共同验收"制度,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确保食材来源可靠安全[2] - 指引涵盖食材采购、贮存管理、记录保存及从业人员培训等环节,并强调校长负责制[2] 非法社会组织整治 - 民政部公布8起非法社会组织典型案例,包括"中国收藏品交流协会"、"中国国际东盟应急救援中心滕州支队"等[3] - 案例中组织均未经登记,擅自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并设有层级化组织体系[3] - 2024年以来各地民政部门深入推进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维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3] 基层法治与平安建设 - 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开展反邪教宣传进社区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手册等方式引导居民抵制邪教[4] - 佳木斯市前进区人民法院加大执行力度,截至目前已强制执行到位金额1300万元[4] - 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检察院通过靶向发力抓问题整治,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4] 证券期货仲裁机制建设 - 中国(北京)证券期货仲裁中心在京启用,由北京仲裁委员会主办,旨在提升资本市场纠纷化解能力[17] - 新修订的仲裁法于今年9月12日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仲裁制度进入新阶段[17] - 北仲与多家证券交易所及行业协会签约,共同推动建立专业高效的证券期货纠纷仲裁合作机制[17]
中证投服中心全面修订调解规则 助推证券期货纠纷调解提质增效
新华财经· 2025-09-29 18:09
一是突出调解范围,纠纷受理更精准。新《调解规则》聚焦中证投服中心"全国性、全市场"调解职能定 位,明确受理范围涵盖资本市场全领域民事纠纷,既包括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涉众型纠纷,也包括 投资者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基金公司等市场主体之间的个案纠纷,并明确相关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收 到调解参与通知书应当参与调解,进一步落实法定强制调解制度。同时,精准界定不予受理的情形,对 生效判决已确认权利义务、中证投服中心已调解结案等情形作出明确排除性规定,为公众提供清晰指 引。 二是完善调解程序,纠纷处理更高效。新《调解规则》依据纠纷案由、纠纷金额及当事人数量等要素, 在原有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小额速调程序的分级基础上,针对重大涉众型、复杂新型纠纷增设"疑难 复杂程序",形成四级程序体系,明确各类程序的调解资源配置标准,实现繁简分流、类案专办。同 时,优化线上线下业务流程,调解当事人可通过"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在线调解平台"实现调解申 请、证据提交、协商沟通、协议签署等全流程"掌上调解",亦可现场与调解员面对面沟通,多举措提供 便捷服务,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 三是强化调解管理,服务根基更扎实。新《调解规则》增设"调解组织与 ...
研究所晨会观点精萃-20250929
东海期货· 2025-09-29 0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市场交易逻辑聚焦国内增量刺激政策,短期宏观向上驱动增强,后续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及国内增量政策实施情况 [3][4] - 各资产表现不同,股指短期高位震荡、谨慎做多,国债短期震荡、谨慎观望,商品板块中黑色短期震荡、谨慎观望,有色短期偏强震荡、谨慎做多,能化短期震荡、谨慎做多,贵金属短期高位偏强震荡、谨慎做多 [3] 各行业总结 宏观金融 - 海外方面,美国 8 月核心 PCE 物价指数年率维持不变,美元指数回调,全球风险偏好升温;国内方面,8 月消费、1 - 8 月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均低于前值和预期,内需放缓,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但节前市场谨慎,风险偏好降温 [3] 股指 - 受消费电子、人工智能和游戏等板块拖累,国内股市下跌,基本面数据不佳,政策支持但节前市场谨慎,短期谨慎做多 [4] 黑色金属 钢材 - 上周五钢材期现货市场冲高回落,成交量低位运行,临近假期减仓避险情绪增加,欧盟加征关税消息影响盘面,现实需求走弱但螺纹钢需求好转、热卷累库,钢材供给维持高位,节前大概率区间震荡 [5] 铁矿石 - 上周五价格冲高回落,铁水日产回升、钢厂补库延续,需求偏强,全球发运量回落、到港量回升,港口库存增加,短期触发实际负反馈概率不高,价格短期区间震荡,10 月下旬到 11 月存负反馈风险 [6][7] 硅锰/硅铁 - 上周五现货价格持平、盘面价格小幅回落,锰矿成交放缓,硅锰开工率和日均产量下降,钢厂 9 月采购基本结束、10 月招标在即,下游需求有望改善,兰炭市场情绪转好,盘面价格预计区间震荡 [8] 有色新能源 铜 - 美国、欧元区、日本和英国制造业 PMI 均边际回落,美元反弹,全球第二大铜矿 Grasberg 停产影响产量 27 万吨左右,但有复产时间表,降低市场炒作预期 [9] 铝 - 上周五铝价变动不大,多空优势不明显,预计短期窄幅震荡,铝社库因下游节前补库下降,预计节中库存累积,旺季去库不及预期 [10] 铝合金 - 废铝供应偏紧,再生铝厂原料短缺、成本抬升,需求淡季订单增长乏力,预计短期价格震荡偏强但上方空间有限 [10] 锡 - 供应端冶炼开工率低位回升,受云南部分企业检修和矿端偏紧影响,实际影响短期,11 月后缅甸锡矿将大量产出;需求端订单有所好转但终端需求疲软,本周库存下降,预计价格短期震荡 [10][11] 碳酸锂 - 周度产量增加、开工率 50.55%,澳大利亚锂辉石精矿报价不变,社会库存小幅去库,仓单库存增加,供需双增,基本面边际转好,行情震荡偏强 [11] 工业硅 - 周度产量下降,开炉数量减少,社会库存不变,仓单库存增加,周度产量维持高位但丰水期未累库,行情区间震荡 [12] 多晶硅 - 9 月产量约 13 万吨,10 月开工率预计下调,库存高位维持,仓单减少,供给高位、需求低迷,等待收储消息 [12] 能源化工 原油 - 俄罗斯供应风险增加、中东局势紧张,原油底部有支撑,但伊拉克北部出口恢复、OPEC 或增产,年底价格压力大,现货基准价格提升、贴水下行、成交放量,近 9 周结构改善 [13] 沥青 - 油价反弹带动沥青价格反弹,但旺季需求过去,过剩压力仍在,基差下降,社库和厂库去化有限,利润恢复、开工回升,后期关注跟涨原油幅度 [13] PX - 主力跟随聚酯板块偏弱震荡,前期利好基本计价,PXN 价差下降,PX 外盘震荡,PTA 加工费回升,PX 偏紧但聚酯回落,或偏弱震荡且有支撑 [13][14] PTA - 联合减产消息有计价但无实质减产,中期供应压力大,短期基差回升、加工费偏低,下游开工旺季回落,上方空间有限 [14] 乙二醇 - 港口库存偏低但企业库存偏高,新投产压力仍在,下游开工低于往年,去库力度有限,大概率低位震荡 [16] 短纤 - 跟随聚酯板块调整价格下降,终端订单季节性提升但幅度有限,开工反弹使库存有限累积,后续上升空间或有限,中期可逢高空 [16] 甲醇 - 周度进口到港减少、港口系统提负,库存下降,内地供应增长但库存环比仍降,节前补库提振需求,国际甲醇开工下滑,价格预计盘整等待新驱动 [16] PP - 装置有重启预期,供应预计增加,下游需求旺季提升不明显,库存压力不大,但投产预期和高供应压制盘面,价格难有起色,关注旺季需求跟进情况 [16] LLDPE - 下游开工提升,农膜订单和开工恢复加快,预计节后转好,但供应压力大且有新增产能释放预期,过剩格局未变,关注农膜开工情况 [16] 尿素 - 国内尿素市场供需格局宽松,供应端检修装置复产,日产量预计重回 20 万吨高位,需求侧农业备货和工业需求均乏力,企业库存累积,国庆临近市场谨慎,价格预计底部震荡 [16] 农产品 美豆 - 上周管理基金净空持仓增加,短期受阿根廷谷物零关税出口冲击、美豆集中上市和中美关税争端风险影响承压,但收割进度偏慢、产区干旱恶化及作物评级下调使 10 月收割单产有调整空间,对 CBOT 大豆维持谨慎乐观 [15][17] 豆菜粕 - 阿根廷补采购降低明年一季度大豆及油粕缺口风险,今年四季度油厂到港大豆收缩,豆粕成本驱动估值修复行情条件成熟,节后美豆行情支撑稳定则豆粕反弹或延续;菜粕供需双弱,受豆粕主导 [17] 油脂 - 菜油进口供应不足,高库存持续去化,价格易涨难跌;豆油供需宽松,双节备货后有累库风险,基差偏弱;棕榈油四季度采购或减少,产区减产、供需双弱但库存低、挺价意愿强,油脂区间震荡行情为主 [18] 玉米 - 旧作库存低,新季玉米开称价格高、盈利预期强,华北收割受天气影响放缓价格反弹,销区市场暂稳,饲料厂库存低但补库情绪低,贸易商关注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上市期,期货主力对现货贴水幅度深,支撑强 [18] 生猪 - 双节前猪价持续走弱,10 月散户及二育存栏压力减少但整体供需过剩,双节备货结束后猪价季节性承压风险高,中期养殖端亏损不深、主动去产能不明显,四季度消费旺季时猪价或企稳反弹 [19]
证监会: 继续为证券期货行业仲裁试点机构提供专业支持和保障
经济网· 2025-09-28 11:50
监管支持举措 - 证监会系统将按照《关于依法开展证券期货行业仲裁试点的意见》为证券期货行业仲裁试点机构提供专业支持和保障[1] - 进一步加强对北京仲裁委员会等试点仲裁机构的专业支持,推动更多典型案例落地[1] - 支持试点仲裁机构加强专业仲裁员队伍建设,拓宽仲裁员选聘渠道[1] 纠纷解决机制 - 积极引导证券期货纠纷当事人自愿选择仲裁方式解决争端[1] - 在证券期货仲裁工作中依法加强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1] - 进一步深化仲调对接机制,推动调解组织与仲裁机构建立健全纠纷仲裁与调解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1]
中国新西兰证券期货 监管合作进一步加强
证券时报· 2025-09-27 01:23
监管合作 - 中国证监会与新西兰金融市场管理局更新签署证券期货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 标志着中新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合作进入新阶段[1] - 双方着眼资本市场发展和跨境合作工作需要 对2004年签署的备忘录进行更新[1] - 中国证监会已与67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期货监管机构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 建立了顺畅的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机制[1] 合作基础 - 中国证监会与新西兰金融市场管理局多年来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为双方资本市场领域合作营造了良好监管环境[1] - 本次备忘录更新对于进一步加强中新资本市场监管合作具有重要意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