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rt Hangar Leasing

搜索文档
中国卫生集团(00673)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7-04 22:0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公司收入38,943千港元,较2024年的59,930千港元下降35.02%[3] - 2025年公司经营亏损67,126千港元,较2024年的41,967千港元增加59.95%[3] - 2025年公司本年度亏损67,821千港元,较2024年的42,497千港元增加59.59%[4] - 2025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13.91港仙,较2024年的8.45港仙增加64.62%[4] - 2025年公司全面开支总额69,564千港元,较2024年的45,951千港元增加51.39%[5] - 2025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3.8943亿港元,除税前亏损为6737.8万港元;2024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5.993亿港元,除税前亏损为4229.4万港元[23] - 2025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为38,943千港元,2024年为59,930千港元,其中医疗器材及耗材分销及服务收入2025年为27,216千港元,2024年为45,334千港元;提供医院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2025年为11,232千港元,2024年为14,081千港元;服务费收入2025年为495千港元,2024年为515千港元[31] - 2025年其他收入为16,689千港元,2024年为39,085千港元;2025年其他亏损净额为6,575千港元,2024年为24,689千港元[36] - 2025年融资成本为252千港元,2024年为327千港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2025年为93千港元,2024年为98千港元;银行借贷利息2025年为159千港元,2024年为229千港元[37] - 2025年除税前亏损涉及多项费用,如核数师酬金950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260千港元等;2024年也有对应费用,如核数师酬金880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39千港元等[38] - 2025年客户A1收入为5,364千港元,2024年为8,739千港元,两个年度无客户贡献集团总收益超10%[29][30] - 2025年添置非流动资产(预付款项除外)为3,297千港元,2024年为6,247千港元[27] - 2025年无形资产摊销为260千港元,2024年为39千港元[27] - 2025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17,642千港元,2024年为18,435千港元[27] - 2025年即期税项本年度拨备为574千港元,递延税项抵免为(131)千港元,总计443千港元;2024年即期税项本年度拨备为215千港元,递延税项抵免为(12)千港元,总计203千港元[41] - 2025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亏损为(67,790)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87,428千股;2024年亏损为(40,187)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75,474千股[41] - 2025年客户合约产生之应收贸易款项为21,779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549)千港元,净额为21,230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31,559千港元、(1,516)千港元、30,043千港元[42] - 2025年90日内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6,206千港元,91至180日为1,230千港元,180日以上为13,794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11,964千港元、3,308千港元、14,771千港元[43] - 2025年应付贸易款项1个月内为409千港元,1至3个月为1,757千港元,超过3个月为22,220千港元,总计24,386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1,879千港元、3,302千港元、26,365千港元、31,546千港元[43] - 2025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中,可赎回可换股累积优先股应付之股息为31,120千港元,可换股债券之应计利息为9,865千港元,应计法律及专业费用为7,115千港元,应计薪资为4,048千港元,其他为36,323千港元,总计88,471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0千港元、9,865千港元、14,743千港元、2,859千港元、34,967千港元、62,434千港元[43] - 2025年3月31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约12,765,000港元以人民币计值,2024年为32,960,000港元[4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约67,821,000港元,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7,345,000港元[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拥有未偿还银行借贷约5,418,000港元、应付贸易款项约24,386,000港元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应计开支约88,471,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为1,048,000港元[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约389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5990万港元减少35%[73] - 该年度集团毛利约92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1360万港元减少32%[73] - 就应收贷款及利息之预期信贷亏损确认减值亏损约1170万港元(2024年:1770万港元),2025年3月31日适用违约概率为100%(2024年:98.2%),违约时亏损率估计为52.05%(2024年:64.1%)[74] - 本年度股东应占亏损约6780万港元,上一年度亏损净额约4020万港元,亏损增加主因诉讼开支拨备400万美元(约3120万港元)[74] - 本年度每股基本亏损为13.91港仙(2024年:8.45港仙)[7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0万港元(2024年:400万港元),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净额分别约为1.146亿港元(2024年:1.29亿港元)及1730万港元(2024年:169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88(2024年:1.15)[10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以人民币计值银行贷款约540万港元(2024年:550万港元),按贷款基础利率减50个基点计息[106] - 2025年3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0.25(2024年:0.03),以债务除公司总资产计算[107]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用148名雇员(2024年:118名),总员工成本约1670万港元(上一期约1570万港元),1905万份购股权尚未行使[11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有四个可呈报营运分部,分别为医疗器械及耗材分销及服务、医院经营及管理服务、商业服务、功能性食品研发及销售[22] - 2025年3月31日,医疗器械及耗材分销及服务分部收入为2771.1万港元,业绩为 - 42.1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该分部收入为4584.9万港元,业绩为38.2万港元[23] - 医疗器材及耗材分销及服务业务年内收益约2770万港元(2024年:4580万港元),减少40%,年内亏损约40万港元(2024年:溢利40万港元)[76] - 医院经营及管理服务业务本年度收入约1120万港元(2024年:1410万港元),亏损约1420万港元(2024年:2020万港元)[77] - 商业服务本年度无收入(2024年:无),亏损约1470万港元(2024年:1060万港元)[80] - 功能性食品之研发及销售本年度无收入(2024年:无),溢利约100万港元(2024年:亏损1310万港元)[82] 各地区表现 - 两个年度集团收入均来自中国,超90%(2024年:90%)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预付款项)位于中国[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存在持续经营不确定性,能否持续经营取决于多项融资措施能否成功[9][11] - 公司董事采取措施改善集团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包括完成认购交易、供股交易、与现有贷款人磋商及取得潜在新资金[69] - 2025年4月30日,公司订立认购协议,预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70,000,000港元[71] - 2025年4月30日,公司建议供股,预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4,985,000港元[71] - 董事不建议向股东派发任何末期股息(2024年:无)[72] - 本年度中国经济复苏,集团面临业务下滑、应收账款回收难等挑战,董事会采取引进新股东和供股等措施[85] - 未来集团将聚焦核心业务,发掘合作和新业务机会,克服困境重拾增长[87] - 集团制定时间表实施补救措施,预计大部分措施4至6周内实施[96] - 预计认购事项及供股所得款项总额约8470万港元,净额约8090万港元,公司拟将净额用于偿债及营运资金[10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于2024年4月1日开始的年度申报期间首次应用新准则,对过往金额无重大影响,预计对本期及未来也无重大影响[15] - 已颁布的部分准则修订于2025 - 2027年生效,公司将在生效时采纳,预计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19] - 2025年3月31日,就可赎回可换股累积优先股应付股息4,000,000美元(相当于约31,200,000港元)存在争议[44] - 法院于2023年12月20日判决,驳回Capital Foresight就400万美元贷款票据向公司提出的申索,Capital Foresight已上诉,上诉法院将于2024年8月27日举行上诉聆讯[49] - 第2549 & 2569号诉讼中,法院认为公司未能证明相关事项,驳回公司针对所有三名被告的申索[4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400万美元(相当于3120万港元)贷款票据收益,因法院判决公司无偿还义务[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其他应付款项拨备400万美元(相当于3120万港元),因上诉法院裁定公司败诉[5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拨回约1630.6万港元,因诉讼时效届满或获债权人免除付款[51] - 或然代价非流动部分从2024年的2032.5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1486.3万港元,公平值变动为 - 517.1万港元[52] - 2022年集团收购北京佑康60%股权,代价约2716万港元,2022 - 2023年溢利保证分别不少于340万及680万港元[53] - 2023年集团收购Golden Alliance 51%股权,代价1.53亿港元,2024 - 2025年溢利保证分别不少于4060万及5452万港元[55] - 因Golden Alliance 2024年实际溢利亏损,公司于2024年4月23日行使第一退出条款[58] - 2023年集团收购津美100%股权,代价1.46亿港元,以发行免息承兑票据偿付[59] - 2025年7月3日公司与津美卖方达成和解,发行1200万港元新承兑票据并以1港元转让津美全部股权[6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或然代价公平值变动约517.1万港元[6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0,000,000千股,金额为10,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491,645千股,金额为49,164千港元[62] - 2024年7月12日,公司完成按每股0.80港元向6名独立第三方配售12,650,000股现有股份;7月17日,向Treasure Wagon Limited以相同价格发行12,650,000股新普通股[63] - 2025年7月3日,公司就津美代价及交叉违约条款订立和解契据,隆恒将以1港元名义代价转让津美全部股权给卖方[64] - 股本重组于2023年9月20日生效[63] - 公司就申索终止协议项下未偿还欠款及其利息起诉双滦政府及双滦医院,诉讼请求包括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本金及利息约人民币5910万元(约6480万港元)[79] - 交叉违约事件发生时,津美集团修订代价为估值金额或1.46亿港元(以较低者为准),永诚认为不应低于2030万港元[83] - 2025年7月3日公司等订立和解契据,隆恆以1港元向永诚转让津美全部股权,还需支付1200万港元并通过和解票据结算[83][86] - 2021年中衛健康投资博創基金,承担3000万元人民币出资责任,已付1500万元人民币,2024年终止交易,不再支付剩余1500万元人民币[88][89] - 2022年集团向明诚旺达提供初始贷款400万元人民币(约440万港元)[90] - 202
RTX's Raytheon Unit Set to See Sales Boost With Major Defense Contracts
ZACKS· 2025-07-04 22:06
Key Takeaways RTX's Raytheon unit secured major contracts, including a $1.1B AIM-9X Lot 25 missile order in June 2025. Sales for Raytheon rose 1.4% in 2024 and 4.7% in 2023, supported by strong demand for proven defense systems. RTX shares have climbed 45.3% over the past year, outperforming the industry's 17.8% growth.RTX Corporation ((RTX), a prominent defense contractor, plays a key role in a wide array of defense operations, with its Raytheon business segment offering a variety of weapons, including a ...
Lockheed Martin Expands Mars Ambitions With Next-Gen Mission Design
ZACKS· 2025-07-04 22:06
Key Takeaways LMT proposes a streamlined Mars Sample Return mission with a price tag under $3 billion. The plan includes a smaller lander, ascent vehicle and Earth Return Orbiter for faster, cheaper delivery. LMT has been involved in every NASA Mars mission and built NASA's first Mars lander.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LMT), widely recognized for its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 also holds a strong position in the space industry. Its space business segment, which plays a key role in areas such as satellite ...
锂电产业链周记 | 宁德时代联手问界布局“厂中厂”百川股份董事长突遭立案留置
新浪财经· 2025-07-04 22:05
宁德时代联手问界布局"厂中厂" 宁德时代印度尼西亚合作项目正式动工 据宁德时代(300750.SZ)官微,6月30日,宁德时代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的两条CTP 2.0高端电池包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宁德 时代在重庆布局的首个基地,并首次采用"厂中厂"合作模式,为问界系列车型本地化生产供应动力电池系统。"厂中 厂"合作模式是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直接集成到整车制造工厂内部。此前,宁德时代与赛力斯已将合作拓展至零碳领 域,联合打造并成功并网赛力斯超级工厂一期50MWh分布式光伏项目,为工厂提供核心绿色能源。 7月2日,宁德时代官微宣布,近日,由宁德时代子公司普勤时代(CBL)、印尼国有矿业公司ANTAM与印尼电池公司IBC 组成联合体,共同投资建设的印尼镍资源和电池产业链项目在印度尼西亚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未来总投资额近60亿美 元,规划年产电池可支持20-30万辆电动汽车,并将进一步拓展至储能领域。据印尼方预测,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创造 8000个直接岗位和35000个间接就业机会。 智通财经记者 | 高菁 锂电产业链本周大事: 欣旺达拟赴港上市 7月1日,欣旺达(300207.SZ)发布公告称,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打 ...
NAPCO Security Technologies(NSSC) - 2018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04 22:04
业绩总结 - 第四季度销售额创下273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8] - 年度总收入为9174.6万美元,较上年增长3.2%[53] - 经调整的EBITDA增长24%,达到1000万美元[53] - 每股收益从0.17美元上升至0.20美元,增长17.6%[48] - 公司在过去16个季度实现连续销售增长[48] 用户数据 - 经常性收入年化运行率为1470万美元,增长49%[48] - 公司在美国市场拥有超过10,000个经销商、集成商和分销商[5] - 学校安全市场的潜在客户为10,000所大学和100,000所K-12学校[41] 财务状况 - 现金余额为530万美元,负债为零[62] - 2018财年毛利率为38%[50]
NAPCO Security Technologies(NSSC) - 2019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04 22:03
业绩总结 - 第四季度销售额达到2960万美元,同比增长9%[33] - 连续20个季度实现销售增长[33] - 第四季度经常性收入增长44%,年化经常性收入达到2040万美元[33] - 财年销售额为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2%[33] - 净收入为1200万美元,同比增长60%[33] - 每股收益(EPS)为0.66美元,较上年增长61%[33] - 现金余额为800万美元,负债为零[33] 用户数据与市场驱动 - 学校安全和经常性收入是主要增长驱动因素[60] - 2018年记录到82起校园枪击事件,为1970年以来的最高记录[20] 管理层信心 - 公司拥有38%的内部持股比例,显示出管理层的信心[60]
NAPCO Security Technologies(NSSC)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04 21:59
业绩总结 - 2024财年第四季度销售额为5030万美元,同比增长13%[8] - 2024财年总收入为1.888亿美元,同比增长14.5%[75] - 2024财年经调整EBITDA为5880万美元,年增长率为70%[76] - 2024财年经常性收入为1500万美元,毛利率为90%[52] - 2024财年递归收入为757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40%[64] - FQ4经调整EBITDA为1840万美元,同比增长18%[60] - FQ4净收入为1350万美元,同比增长28%[60] - FQ4经调整EBITDA每股(稀释后)为0.41美元[60] 用户数据 - 2024财年经常性收入占总收入的40%[8] - 年度经常性收入的年化运行率为8400万美元[8] - 2024财年经常性收入增长率为27%[8] - 2024财年递归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3.2%[62] 市场展望 - 预计到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21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7.7%[12] - 美国住宅安全市场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9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2.4%[16] - 美国K-12学校市场约有131,000所学校,市场渗透率有限[57]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公司在安全市场的多重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学校安全和法规要求的火警报警系统升级[9]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可交易证券和投资总额为9770万美元[65] - 公司无债务,股东权益为1.79亿美元[65]
数据要素发展论坛在京举办,数智北京创新中心落户通州
新京报· 2025-07-04 21:57
北京市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建设成果也在论坛上发布,其融合数场、可信数据空间、区块链、隐 私保护计算等技术,初步具备数据主体灵活接入、数据供需全网检索、数据协同安全计算、数据流通全 域可控、数据利用全程可溯等能力,已接入各领域数据源5000多个。论坛还邀请北京、上海、成都、杭 州、大连、深圳、郑州七城市签署了《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建设合作协议》,发布了京津冀区域 协同数据标准化行动,举行了北京市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授牌仪式等精彩活动。 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方面,论坛聚焦AI大模型等领域高质量数据集需求,创新发布《人工智能高质量 数据集供给图谱》《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指南》《北京市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等成果, 组织多地数据标注基地及相关企业共同启动"数据标注产业伙伴计划",推动构建覆盖研发、生产、流 通、应用的高质量数据集开发利用体系。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7月4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据要素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 论坛主题为"以改革创新加速数据价值释放", 论坛通过探索数据"供、流、用、安"等发展趋势,促进 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数智北京创新中心"的共建 ...
和讯投顾冯珂:冲高回落!下周能破3500
和讯网· 2025-07-04 21:57
同时东大也提醒大家呢远离中东小霸王和波斯猫,再加上昨晚非农数据的出炉,7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已 经很小了,赌王呢已经没有必要再阻拦了,因此呢双方第二回合较量呢已经不可避免,所以下周数字货 币君君可控核聚变等主线,呢王者归来还会在券商的带领下呢继续上攻,目标呢继续剑指3500点。 今天大盘差点摸到3500点,但是之后又回落30点,差点变绿。这是为啥呀原因呢?和讯投顾冯珂分析, 第一,我之前直播时候呢反复提醒大家,3200~3500点呢是今年大盘的一个主要的震荡区间,到了3500 点附近呢就该减仓了。今天中午直播间呢我又再度重申了这个观点。第二,从去年10月8号开始,呢我 们一共经历了5次顶部的套牢盘,今天呢一下子就解放了今年5月14号、3月19号和去年12月10号的数万 亿的套牢盘,但是今天的成交量呢却没有突破1.5万亿。可以说今天是用力过猛,所以呢一定要回踩休 息一下。第三,之前市场呢有消息说,下周一的量化新规呢会把每秒交易从300次呢降到30次,今天下 午呢多个量化巨头呢对此澄清,所以市场的反应呢比较大,导致今天大盘呢收出了一个比较长的上影 线,那这样的话下周岂不是要危险了?并非如此,虽然呢今天大盘k线的走势比 ...
中欧电动汽车谈判只欠临门一脚
快讯· 2025-07-04 21:57
金十数据7月4日讯,谭主了解到,目前,中欧电动汽车谈判的技术部分已经基本完成,只欠临门一脚, 关键在于欧方能否展现出相应的政治意愿推动问题的解决。 (玉渊谭天) 中欧电动汽车谈判只欠临门一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