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旅游

搜索文档
“低空+旅游”:河南如何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低空旅游示范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4 14:24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 2025年以来低空旅游被多次纳入国家促消费政策,包括中办国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1] - 河南省政府提出到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达500亿元,重点推动"低空+旅游"融合,打造"一心一带四区"低空旅游布局[1] - 2023年国内低空旅游飞行小时数增至3万小时,参与人数突破60万人次,人均消费达5000元是传统旅游的5倍[3] - 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开展低空旅游项目,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2000亿元[3] 行业现状与特点 - 低空旅游由飞行体验、空中游览和非定期载客运输飞行组成,能带给游客独特的空中视角与沉浸式体验[2] - 行业与文旅、体育、农业等产业融合催生"低空+文化""低空+研学"等新业态[2] - eVTOL和智能调度系统等低空技术应用使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安全性持续提升[3] - "City Fly"取代"City Walk"成为旅行打卡新标签[3] 发展挑战 - 河南省仅有6个通用机场,远低于全国400余个的总量,且多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5] - 低空空域开放程度有限,飞行审批涉及多个部门,流程繁琐[5] - 产品主要集中在空中观光游览型领域,缺乏体验型产品,且未形成统一行业标准[5] - 大众消费观念不强,市场认可度不高,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突出[5] 发展建议 -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通用机场建设,重点覆盖5A级景区和偏远地区[6] - 推动通信导航网、空域管理网与低空智联网融合,优化空域资源配置[6] - 设立省级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推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的审批流程[7] - 开发差异化产品,降低消费门槛,打造"飞行+农事体验"等复合型产品[8] - 加强宣传推广,打造"中原低空之旅"统一品牌,推出精品线路[8] - 鼓励高校开设航空专业,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高素质飞行人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