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冰雪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全国首笔业务落地深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07:06
NO.1 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全国首笔业务落地深圳 6月22日,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这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实 时办理跨境汇款。6月22日,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内地居民南向、港人北向汇款业务落地深圳。据了 解,跨境支付通是内地与香港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充分利用了内地与香港 成熟的快速支付系统,为两地居民提供更便宜、更高效、更方便的跨境汇款服务。两地居民只需在手机 银行"跨境支付通"功能模块,输入电话号码或组合输入户名和收款账号便可进行跨境汇款,同时还可根 据需要灵活选择到账币种为人民币或港币。 NO.2 我国介入式脑机接口成功实现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NO.5 我国OLED产值超千亿元,占全球市场半壁江山 6月21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OLED显示面板及模组产值规模超千亿元人民 币,同比增长38%,国际市场占比52%,市场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与此同时,一块小屏 幕,已经带来了超2000亿元的产业投资,直接带动超500家企业参与,解决就业超10万人。现在 ...
吉林省:力争到2030年,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产值超过50亿元
快讯· 2025-06-22 13:44
吉林省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培育方案 - 吉林省多部门联合出台《吉林省培育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实施方案》旨在加快培育该省冰雪装备器材产业 [1] - 方案支持骨干企业品牌建设 目标培育2—3个国内知名品牌 [1] - 计划建设冰雪装备产业园 实施精准招商 [1] - 力争到2030年实现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产值超过50亿元 [1]
2025年吉林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推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壮大“四个基地”和优势产业集群[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0 09:36
吉林市宏观经济分析 - 2024年吉林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633.23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06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90.6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842.50亿元(增长4.7%)[2] - 2024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2%,增速全省第一,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实现增长,累计盘活55户"双停"企业,新增产值40亿元[4] -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07个(总投资1845亿元),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83.3%和98.5%,产业投资占比达70%(提高23.3个百分点)[6] 吉林市产业结构与政策 - 实施"一个中心,四个基地"战略,推动化工、碳纤维、冰雪、清洁能源四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包括:化工产业产值增长20%(千亿级规模)、碳纤维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元(复材制品占比超25%)、冰雪产业打造世界超级滑雪大区(两大雪场接待游客均超百万人次)[8][9] - 2021年《吉林市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目标3500亿元,增加值800亿元,工业企业户数700户以上,五年工业投资累计1500亿元,民营经济占比超60%[11] - 2024年出台《支持碳纤维产业发展若干举措》,涵盖财政支持、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绿色化发展等8大领域,强化产业链协同[13] 化工产业 - 化工为吉林市第一大支柱产业,2023年石化行业营收下降4.8%,原油加工量925.3万吨(增长2.7%)[15] - 吉林化工园区2023年规上工业产值783亿元(占全市40%),其中化工产值770亿元(占全省50%以上),招商引资资金同比增长27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17] - 2025年规划重点包括:吉化转型升级项目投产(乙烯、丙烯腈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ABS产能全国第一),精细化工比重提升至45%,实施20个延链补链项目[9] 碳纤维产业 - 吉林市碳纤维原丝产能全球第一、碳纤维产能全国第一,2023年产量11.1万吨(增长38.3%),形成原丝—碳丝—复材—制品完整产业链[19][21] - 吉林化纤集团为全国唯一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原丝覆盖1K-50K系列,T300-T700级产品稳定量产,2022年12000吨碳纤维项目投产[19][21] - 2025年计划推动碳谷3万吨原丝二期、吉化万吨级碳纤维项目,建设"零碳"制品产业园,拓展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等应用领域,自用原丝比例提升至80%[9] 新质生产力发展 - 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同时布局低空经济、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1][24] - 强化创新引领,通过技术攻关、科技招商、成果转化等手段推动产业链提质,支持企业牵头重大科技项目[24] - 区域差异化发展案例:龙潭区聚焦数字化/低碳化转型(依托吉石化项目),舒兰市打造"大米城""钼城"等特色产业集群[13]
哈洽观察|从“四大经济新引擎”看老工业基地的向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5-21 09:23
数字经济 - 博实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具备多设备异常识别能力 农业无人机可处理农田墒情数据 显示智能设备正深度改造传统工业[3] - 黑龙江实现计算机品牌"辰光智联"从无到有突破 农业植保Q100无人机形成本地研发生产应用闭环[4] - 善行医疗推出智能心电衣 通过导电纤维面料实现医疗监测日常化 重构大健康产业边界[6] 生物经济 - 国投生物质燃料项目将玉米秸秆/稻壳转化为绿色能源 解决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同时开辟零碳能源赛道[6] - 黑龙江依托粮食主产区优势与完整医药产业链 实现玉米在食品/实验室/能源等多场景价值转化[8] 冰雪经济 - 黑龙冰刀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0% 受益于亚冬会举办带动冰雪运动热潮[16] - 哈尔滨乾卯雪龙推出城市元素文创滑雪板 探索冰雪装备与创意设计融合[16] - 爱威尔科技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虚拟雪场体验 推动冰雪产业向全时全域转型[18] 创意设计 - 灵思吾耀公司开发叶雕工艺 结合激光雕刻技术将圣索菲亚教堂等景观呈现于叶片[10] - "大齐真牛"IP衍生出冰箱贴/钥匙链等文创产品 以萌系形象赋能齐齐哈尔烤肉文化传播[12][13] - 波司登联名款羽绒服成为冰雪季爆款单品 显示设计赋能对传统产品的价值提升[18] 产业转型特征 - 四大经济板块均体现"技术+资源"双轮驱动模式 数字经济聚焦工业农业刚需场景 生物经济强化粮食转化 冰雪经济突破季节限制 创意设计激活文化基因[20]
冰雪装备竞相亮相 冰雪产业“热”力迸发——哈洽会上的冰雪经济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5-18 17:03
新华社哈尔滨5月18日电(记者孙晓宇)从传统技艺雕琢的冰雪器具到科技创新赋能的运动装备,从线 下实体展示到元宇宙虚拟体验……在5月17日开幕的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以下简 称"哈洽会")上,主办方设置了冰雪经济展区,以"冰雪经济 赋能龙江"为主题,集中展示中国冰雪资 源大省黑龙江的冰雪经济最新成果和应用场景。 近年来,凭借丰富的冰雪资源禀赋,黑龙江全力打造冰雪装备产业集群,将其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 强劲引擎。步入哈洽会冰雪经济展区,特色展品令人眼前一亮。在伊春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展位前,一 款长达6米多的驯鹿雪橇爬犁吸引众多参观者争相体验。这件作品以水曲柳为原料,制作过程传承非遗 技艺,采用榫卯结构,未用一颗铁钉。 "水曲柳素有木中'硬汉'之称,硬度高、耐严寒,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环境中也不开裂、不变形。"公司 董事长周力勇介绍,企业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依托林区伊春特色资源,打造出系列特色冰雪设施, 积极融入冰雪经济发展。 这 是第三十四届哈洽会哈尔滨乾卯雪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展位上展出的滑雪鞋、滑雪板装备(5月18日 摄)。新华社记者 孙晓宇 摄 哈尔滨乾卯雪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展位上,各类滑雪 ...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冰雪经济续写“四季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2 11:47
新华财经北京5月2日电(记者初杭、马锴、段续) 临近立夏,雪季的大幕缓缓落下,而冰雪经济的热 度并未随之消散。 记者在新疆、吉林、河北等地采访了解到,从休闲旅游到装备制造,从赛事经济到文化创意,各地探索 将"冷资源"转化为全年无休的"热经济"。 冰雪经济,正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天地,书写四季繁荣的新故事。 雪场转型"换季"不断档 "五一"前后,南方骄阳开始炙烤大地,而新疆乌鲁木齐的南山却沁着20℃的清凉。天山北麓的新疆丝绸 之路国际度假区滑雪场内,雪道上积雪犹在,周边的草地已吐露绿意。远处苍翠山谷深处,压路机轰 鸣,正在为雪场"换季"做准备。 4月28日,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迎来新的"活动季"。企业品牌负责人庄红说,除了彩虹滑道、山地 卡丁车等30余项度假活动外,4月底至暑期,度假区还将打造高空溜索、玻璃滑道、水上乐园等项 目,"实现地面、水面和空中的立体休闲娱乐"。 新疆地处山区的众多滑雪场夏季环境优美,已成为游客踏青、观光、避暑的好去处。冬季为滑雪爱好者 服务的登山缆车、餐厅酒店、道路交通等设施设备也不再是"忙半年、闲半年"。 从"雪季游"延伸到"全季游",各地新招不断。 黑龙江哈尔滨市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