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业

搜索文档
南京今年已发行科创债超200亿元
南京日报· 2025-06-21 08:21
科创债发行情况 - 南京两家民营创投机构毅达资本和金雨茂物成功发行全国首批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 [1] - 金雨茂物发行1亿元3+2年期科创债,票面利率2.69% [1] - 毅达资本发行1.5亿元3+2年期科创债,票面利率2.33% [2] - 南京今年已累计发行科创债超200亿元,居全省首位 [1][3] 金雨茂物公司概况 - 江苏唯一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创投机构 [1] - 自2009年成立以来专注新材料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与生态保护、新医药与健康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1] - 截至今年3月底已设立超过60只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规模超200亿元 [1] 南京银行支持情况 - 南京银行牵头主承销金雨茂物科创债 [1] - 该行在南京地区科技企业贷款余额331.23亿元,客户6656户,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8%和7.2% [2]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5月7日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公告 [3] - 南京科创债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119%,占全省41.2% [3] - 南京先后落地多个全国全省首批首单直接债务工具应用案例 [2]
债市“科技板”加快落子 引导金融资源向“新”集聚
中国证券报· 2025-05-28 05:10
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 - 自5月9日科技创新债券上线以来,截至5月27日共发行137只科技创新债券,总发行量为3229.1亿元 [1] - 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三类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 [2] - 北京银行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将投向科创领域,包括发放科技贷款、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发行的债券等 [2] 政策支持与市场响应 - 近期出台《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等政策,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支持 [2] - 人民银行同证监会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降低债市"科技板"融资成本 [3] -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地方政府和市场化增信机构共同参与,采取缓释信用风险、担保增信的方式分担违约风险 [3] 金融机构参与情况 - 农银理财积极参与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投资,累计参与恒力集团、无锡创投、TCL集团等13家企业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合计投标量约30亿元 [4] - 中信银行表示科技创新债券的政策优化和发行扩容为优质科技主体点亮了"聚光灯",也为债市资金流向科技领域启动了"直通车" [4] - 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表示将持续完善配套支持机制,让"科技板"发挥更大作用 [4]
让政策红利惠及深圳更多科创企业
金融时报· 2025-05-22 09:58
科技创新政策支持 - 深圳发布《统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动方案》,聚焦支持"两重""两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出五方面15条措施 [1] - 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对接科技型企业和重点科技项目清单,提升对接率、尽调率和授信率,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方案强调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配套财政贴息政策,扩大科技信贷投放 [1] 深圳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2024年深圳科技型企业贷款达1.1万亿元,创投规模超1.5万亿元,科创债券、票据规模同比增长48.7% [2] - 深圳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支持"两重""两新",落地金额超300亿元,推动"科技初创通""并购贷""员工持股贷"等试点,其中"科技初创通"落地金额超27亿元 [2] - 深圳设立国资基金群规模超7000亿元,深创投为超2300家科技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推动中芯国际12英寸晶圆厂、华星光电T7等百亿级项目落地 [2] - 深港机构设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规模突破1.2万亿元,支持跨境并购与研发合作 [2] 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的策略 - 金融机构应做好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针对初创期企业提供研发贷、认股权贷款等,针对成长期企业提供专利权质押、订单融资等,针对成熟期企业提供Pre-IPO股权结构优化、并购贷款等服务 [3] - 金融机构应加大对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链供应链支持,为核心企业提供"研发贷+股权直投"组合金融方案,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产业链保理等金融支持 [3] - 金融机构应利用深港协同优势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推动深港征信互通,优化本外币跨境资金池、跨境投贷联动等服务 [4] - 针对科技企业出海需求,金融机构可提供跨境结算、跨境直贷、境外发债、外汇风险管理等一站式金融支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