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科技
搜索文档
诺禾致源投资成立基因科技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1:55
人民财讯10月31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北京诺禾元启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于 洋,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生物化工 产品技术研发;电子产品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诺禾致源全资持股。 ...
让AI大模型读懂生命之书
经济日报· 2025-10-26 06:09
模型发布与核心优势 -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之江实验室联合发布全球首个百亿参数可部署基因组通用基础模型Genos [1] - 模型训练数据整合多个权威资源,使用全球范围内636个高质量人类基因组,覆盖不同人群以提升遗传多样性理解 [2] - 采用"混合专家"架构降低推理成本和资源消耗,提供12亿和100亿参数两个开源版本 [2] - 在致病性突变解读任务中准确率达92%,结合科学基础模型后准确率高达98.3%,超越现有最佳水平模型 [2] 行业应用前景 - AI大模型可重塑基因组研究节奏,助力科研、临床与产业三重跃迁 [3] - 科研侧AI能压缩寻找致病位点周期,为罕见病和复杂病机制研究导航 [3] - 临床侧AI可将基因报告转化为患者易懂文本,辅助医生进行快速合规的临床级解读 [3] - 产业侧AI推动研发从"试错式"转向"设计式",大幅降低新药研发的实验迭代次数和成本 [4]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 需持续扩充训练数据库,纳入更多疾病样本与遗传数据以提升复杂疾病解读能力 [4] - 需建立完善伦理与安全规范,明确模型临床边界,避免过度解读和隐私泄露风险 [4] - 应加强跨学科协同,推动AI与临床数据系统、生物实验平台深度融合,通过"预测+验证"反馈迭代优化模型 [4] - 实现基因组"读、思、写、用"闭环将打开生命经济下一扇大门,需要学界、产业界等多方共同努力 [4]
加速打造国际生物医药技术策源中心与研发创新高地
杭州日报· 2025-09-25 11:01
实验人员边实验边记录。 走进联川生物的实验室区域,透过玻璃,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全国各地送来的各种样本进行检 测分析,实验台上,不同颜色标记的离心管、微孔板和试剂盒井然有序地摆放着,每一份样本都被严格 编号,确保数据可追溯。高通量检测平台正批量处理着大量样本,通过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而 精确地获取基因组、转录组等多维信息。 联川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基因科技领域的科研服务类公司,也是目前全球少数几家掌握基因高通量合 成及基因捕获核心技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自2006年在钱塘区"安家"以来,便以"技术驱动科 研创新"为核心定位。"现阶段,公司主要依托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面向全国高校、科 研机构、医院的研究人员,提供各类型科研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潘石玄伟说,"我们主要是针对医 学、农学等领域的人体、动物、植物样本,提供转录组、表观调控、微生物与基因、蛋白与代谢等多组 学的研究服务,但开展这类服务,需要精准的仪器和配套试剂,有些组学服务的试剂目前仍需依赖进 口。" 高端仪器试剂产品通常为封闭系统,即在特定品牌、型号的仪器上进行基因测序,只能使用该品 牌、型号仪器配套的测序试剂耗材,而这一行业 ...
“数据黑灯工厂”、i99智健:华大基因(300676.SZ)正在让基因科技照进现实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4:41
核心观点 - 华大基因在26周年全球新品发布会上提出"健康美丽·人人可及"主题 发布多款基因科技产品与解决方案 推动公共卫生和个体健康管理向数据驱动、智能化方向升级 [1][2][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发布全读长SEQALL全基因组综合解决方案与BGI智惠医学系统 包含SEQALL、GeneT Agent和iGeneT Pro三大核心产品 [1] - 推出133111i多组学健康管理模式 采用"1基线+3管+3图+1镜+1生理+1脑科学"整合架构 实现从传统"千人一表"体检向"一人一策"精准健康管理转型 [1][2] - 建立GigaLab智惠实验室 通过机械臂和AI算法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无人值守 保障数据质量一致性并支持大规模推广 [2] - 推出i99智健平台 整合多源数据与智能算法 覆盖健康洞察至个性化方案定制全链路 推动用户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健康管理 [2] 战略布局 - 启动"华大时空智惠健康中心"建设 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有限公司及天津航医心血管医院合作 在深圳、武汉、天津形成南北中三地战略布局 [3] - 公司从1999年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起步 历经26年发展 从科研机构成长为全产业链科技集团 [3] 行业意义 - 提出"公共卫生大数据时代"概念 强调未来公共卫生需实现数据驱动与智能协同 解决传统模式滞后性和信息孤岛问题 [1] - 基因科技从科研应用延伸至实际生活场景 通过数字化生命云图和全周期健康管理改变健康产业形态 [2][4]
风雨燕飞翔——从上市公司活力看深圳提质向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06:16
深圳上市公司总体表现 - 截至2024年6月底深圳共有A股上市公司425家 较2020年同期增加128家 [2] - 2024年深圳实体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1967亿元 同比增长10.8% [3] - 2024年深圳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规模达1.14万亿元 同比增长15.9% [3] 重点企业案例 - 影石创新成为全景相机全球销冠 海外市场贡献超70%营收 年均毛利率超50% 目前市值突破1100亿元 [2] - 佰维存储2020至2024年营收增长约3倍 净利润增长约5倍 [3] - 盐田港2024年前7月进出口货值破万亿元 新增11个贸易往来国家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深圳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2700余家 被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5] -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为全球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车企 [5] - 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0% 每五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深圳造" [5] 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 深圳聚集超2300家低空经济企业 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5] - 已开通无人机航线近300条 完成载货飞行超170万架次 [5] - 中信海直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飞行 全程超300公里 [5] 具身智能产业优势 - 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 拥有34家上市企业和9家独角兽企业 [6] - 在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 深圳有7家企业上榜 [6]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 占GDP比重达42.3% [6] 资本市场支持体系 - 2024年深圳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710.5亿元 增长4.2% 占GDP比重12.8% [7] - 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13.57万亿元 法人保险公司总资产7.3万亿元居全国第二 [7] - 2024年11家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IPO上市 募资93.92亿元 上市数量及募资规模均居全国第一 [8] 资本赋能案例 - 华大基因通过资本市场累计融资30亿元 实现多领域产业化落地 [8] - 越疆科技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获得深创投长期投资支持 [8][9] - 深圳专门出台方案引导耐心资本服务"20+8"战略性新兴产业 [9] 宏观经济表现 - 2024年深圳实现GDP3.68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10]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实现GDP1.83万亿元 同比增长5.1% [10]
风雨燕飞翔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04:08
深圳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 深圳共有A股上市公司425家 较2020年同期增加128家 [2] - 2024年深圳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规模合计1.14万亿元 同比增长15.9% [2] - 2024年深圳实现GDP 3.68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2025年上半年GDP 1.83万亿元 同比增长5.1% [8] 企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影石创新成为全景相机全球销冠 海外市场贡献超70%营收 年均毛利率超50% [1] - 佰维存储2020至2024年营收增长约3倍 净利润增长约5倍 [2] - 深圳实体产业上市公司2024年研发支出合计1967亿元 同比增长10.8% [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0% 拥有产业链企业2700余家 [3] - 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车企 [3] - 比亚迪深汕工厂实现每分钟一辆新车下线产能 [3] 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 深圳聚集超2300家低空经济企业 开通无人机航线近300条 [4] - 完成载货飞行超170万架次 成为全球首个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城市 [4] - 中信海直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300公里飞行任务 [4]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 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 上市企业34家 [5] - 拥有独角兽企业9家 摩根士丹利百强名单中7家企业上榜 [5] -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实现多场景复杂任务协同作业 [5] 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 2024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4710.5亿元 占GDP比重12.8% [6] - 银行业资产总额13.57万亿元 保险公司总资产7.3万亿元居全国第二 [6] - 证券公司23家 基金公司32家 均居全国第二 [6] 资本市场融资成效 - 2024年11家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IPO上市 募资93.92亿元 [7] - 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占比超50% 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7] - 华大基因通过多种融资方式累计融资30亿元 实现多领域产业化落地 [6]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 占GDP比重42.3% [5] - 政府引导耐心资本服务"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 [7] - 越疆科技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获深创投长期投资支持 [7]
“链博首发站”为首秀搭台
经济日报· 2025-07-19 05:58
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突破 -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发布行业首创BTR 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针对硅基负极材料协同问题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1] - 该技术使电池使用寿命提升20%,休眠容量保持率显著提高,存储性能提升超25%[1] - 硅基负极被视为突破锂电池能量密度瓶颈的关键技术方向[1] 生命科学领域创新 - 华大集团发布"免疫星图"检测服务(仅需5毫升外周血)和275克掌上超声诊断仪"EF6"[2] - 公司首次展示从基因解码到智能诊断的全产品矩阵,推动生命科技产业"中国方案"[2] - 通过链博会平台深化产业链协作,加速基因科技普惠化进程[2] 化妆品行业数字化升级 - 欧莱雅与中国条码协会合作推进化妆品二维码团体标准全球推广[3] - 重点构建"一码溯源"信任体系,完善全产业链数字化系统[3] - 目标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及产业可视化程度,增强国际竞争力[3] 餐饮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 麦当劳"一箱一码"技术已接入100多家上下游节点,盘点效率提升30%[4] - 2.0版本将扩展至可口可乐中国供应链,实现库存全链可视与精细化管理[4] - 通过数字身份证技术保障食品新鲜度,构建智慧供应链生态圈[4] 产业链协同发展趋势 - 链博会平台推动跨行业首发技术展示(覆盖新能源、医疗、消费品等领域)[1][2][3][4] - 链主企业主导产供链协同创新,加速国际标准共建与生态融合[2][4] - 参展企业普遍聚焦数字化解决方案与全链条效率提升[3][4]
联川生物北交所IPO:71岁副董事长周小川持股21%,拥有美国永居权
搜狐财经· 2025-05-13 10:03
联川生物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郎秋蕾、周小川。郎秋蕾直接持有公司17.23%的股份,并通过控制 联川投资间接控制公司10.32%的股份;周小川直接持有公司21.25%的股份;郎秋蕾、周小川合计控制 公司48.79%的股份。 瑞财经 刘治颖 5月9日,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川生物)北交所IPO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樊石磊、余波,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据瑞财社查阅,联川生物曾于2022年6月25日向上交所报送了科创板首发上市申请文件。出于自身未来 发行规划考虑,于2023年5月30日向上交所申请撤回了上市申请文件。 联川生物自2006年成立以来专注于基因科技领域,始终秉持"解读生命密码,书写生命故事"的愿景,以 自主掌握并创新底层基因技术为原点,致力于探索及拓展基因技术在各类场景的应用并推动最终产业化 的实现。 2022年至2024年,联川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2.35亿元、2.87亿元及3.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275.67万 元、5348.85万元及6005.67万元,毛利率分别为54.31%、51.74%、48.73%。 | 项 ...
去年百家IPO上市,整体提质,四成业绩下滑。IPO无违规证明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5-12 17:09
2024年A股IPO市场表现 - 2024年A股共有100只新股上市,整体净利润合计189亿元,同比增加1.18%,优于剔除银行股及近两年上市新股的全A股上市公司-5.44%的净利润表现 [1][4] - 57家新股实现业绩增长,43家上市首年业绩下滑,其中2家下滑超80% [1][5] - 分板块看,深交所主板新股净利润同比上涨46.54%(国货航贡献大),创业板上涨6.22%,北交所上涨4.53%,上交所主板下滑8.74%,科创板下滑18.56% [2][3][4] 新股业绩分化情况 - 净利润下滑TOP10中,盛景微(-88.24%)、艾罗能源(-80.88%)、灿芯股份(-64.19%)位列前三,主要来自科创板和沪主板 [7] - 净利润增长TOP10中,珂玛科技(279.88%)、先锋精科(166.52%)、联芸科技(126.04%)领跑,创业板和科创板占多数 [8] - 43家业绩下滑公司中,深主板和科创板"变脸"比例超50%,北交所最低仅30.43% [5][6] 新股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9日,100家新股中8只破发,上海合晶(-25.68%)跌幅最大 [9][10] - 53只股票相比发行价翻倍,5只涨幅超500%,万达轴承以1021.99%涨幅居首 [11][12] - 涨幅TOP10中,林泰新材(636.07%)、珂玛科技(605.38%)、托普云农(504.41%)表现突出 [12] 最新IPO动态 - 5月9日健信超导(科创板)和联川生物(北交所)获受理,均来自浙江,2025年累计受理12家 [13] - 健信超导主营MRI核心部件,2024年营收4.25亿元(-5.58%),扣非净利5027万元(+12.36%),拟募资8.65亿元 [14][15] - 联川生物专注基因检测服务,2024年营收3.67亿元(+27.98%),扣非净利5666万元(+12.18%),拟募资3亿元 [16][17] 信用报告改革 - 2025年9月起专项信用报告将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办理时间从1-2个月缩至1天 [19] - 报告覆盖行政处罚等核心信息,支持全国互认和线上生成,企业可勾选5年以上记录 [19][20] - 改革后全流程免费,适用范围扩大至40个领域,显著降低企业上市成本 [20]
青岛自贸片区加快实施国家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新华网· 2025-04-30 09:44
文章核心观点 青岛自贸片区挂牌5年落实106项试点任务,在全国自贸片区中处第一梯队,通过制度创新、服务国家战略、聚力发展等举措推动高水平开放和产业发展 [1] 先行先试,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 聚焦大宗商品流通交易痛点,首创“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已完成7.8万平方米仓库改造,入选国务院试点推广名单 [2] - 围绕多领域深化改革创新,形成332项制度创新成果,97项获国家和省级认可推广 [2] - 借助数智化服务帮办代办超5万次,护航企业发展 [2] - 今年一季度新增企业1310户,同比增长45.23%,新增纳税主体970户,企业活跃向好,主导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3] 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国际贸易新生态 - 北方首个中日双仓联动项目投入运营,调货周期缩短,库存成本降低20% - 30% [4] - 出台九条措施支持外贸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外贸稳量提质 [4] - 挂牌5年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2.6%,2024年出口647.2亿元,同比增长26.7%,对RCEP和新兴市场出口增长显著 [4] 聚力发展,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 日本荏原环境工程项目投产,总投资1.2亿美元,预计年产值4.4亿元 [5] - 布局五大产业,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发展能级持续攀升 [6] - 构建特色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智能家电建成示范园区,三家互联工厂获评“灯塔工厂” [6] - 集成电路产业形成千亿元规模,42个重点企业落户,入选“中国集成电路园区综合实力TOP30”第17位 [6] - 基因科技产业吸引40余家企业落户,构建创新链条,入选山东省未来产业集群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