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础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1305个项目获得支持,资助经费5.82亿元 河南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获新突破
河南日报· 2025-09-06 07: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情况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达1305个项目 同比增长14% 超出2024年全年立项数 [1] - 获得资助经费5.82亿元 同比增长20.5% [1] 依托单位与申请规模 - 获批项目涉及61家依托单位 同比增长24.5% [1] - 项目申请量近1.7万项 同比增长17.8% [1] 高层次项目突破 - 河南大学获得青年科学基金A类项目资助(时隔两年再次获得) [1] - 5个项目获得青年科学基金B类项目资助(涉及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4家单位) [1] - 6个项目获得重点项目资助(涉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3家单位) [1] 项目类型增长 - 面上项目470个 同比增长24.7% [2] - 青年项目816个 同比增长8.1% [2] 基础研究支持体系 - 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规格成立 基金规模扩大至5亿元 [2] - 完善资助体系 探索优秀青年人才滚动支持机制 [2] - 深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联合资助 [2]
支持基础研究!上海16家国企联手
证券时报· 2025-07-30 22:59
启源公益基金会成立背景 - 全国首个国资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启源公益基金会"于7月30日在上海揭牌 [1] - 由上海16家国企联合捐赠发起 专门资助前瞻性、颠覆性基础研究及转化 [1][5] - 上海市国资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 理事单位包括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国盛集团等市属国企 [5][6] 基金会宗旨与定位 - 以"汇聚国资力量 激发创新活力 助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宗旨 [8] - 落实上海市委"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部署的具体举措 [3] - 重点支持青年人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的基础研究和概念验证 [8] 重点资助领域 - 攻坚"卡脖子"技术:支持具有颠覆性潜力的创新项目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上海三大先导产业 [9] - 探索"无人区"领域:资助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脑科学等前沿交叉学科的高风险项目 [9] - 贯通"转化链":链接创新场景、孵化器、产业基金等资源 打通实验室到产业端的最后一公里 [9] - 培育"生力军":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早期资助 用公益力量为人才"托底" [9] 首批研究项目 - 发布20个基础研究需求榜单 覆盖免疫治疗、AI药物设计、算力调度等前沿领域 [10][12] - 具体课题包括干细胞T细胞机制研究、AI材料电子结构数据库构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 [14][15] - 采用"揭榜挂帅"机制 将企业创新痛点转化为资助清单 [11] 合作网络建设 - 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15] - 联合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 [15] - 向基金会顾问代表颁发聘书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15]
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对话任正非
证券时报· 2025-06-10 08:28
华为面对外部挑战的态度与策略 - 面对外部封锁打压,公司采取"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务实态度 [3] - 昇腾芯片被警告风险,公司回应中国芯片公司整体表现不错,但单芯片仍落后美国一代,通过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群计算补单芯片等方法达到实用状况 [4] - 主要困难在于教育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中国在中低端芯片和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有机会,软件领域不会被卡脖子 [5] 华为对批评与表扬的回应 - 公司认为赞扬声音过多会带来压力,更希望听到真实批评以保持清醒,关键在于做好自身工作 [6] - 强调不应过度关注表扬或批评,而应聚焦于自身发展,这是公司成功的重要因素 [7] - 呼吁社会更多理解支持理论研究工作者,认为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7] 华为对基础研究的重视 - 强调基础理论研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基础研究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投入 [8] - 举例刺梨维生素研究和青蒿素发现,说明基础研究虽周期长但最终会产生重大价值 [9][10] - 公司年研发投入1800亿,其中600亿用于不考核的基础理论研究,1200亿用于需考核的产品研发 [11] 华为的战略性投入与合作 - 建立"黄大年茶思屋"非盈利网络平台,免费提供科技信息查阅,与院校开展基础研究合作 [12] - 对基础研究采取开放态度,不设时间要求和考核标准,给予科学家充分自由 [12] - 通过战略性投入建立长期发展机制,不追求短期效益 [12] 华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看法 - 认同社会主义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价值,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伟大壮举 [14] - 指出高铁等不赚钱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国有企业的社会价值 [14] - 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14] 华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观点 - 认为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发展将经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 [15] - 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包括数亿青少年人口、充足电力供应和发达的信息网络 [16] - 在芯片和软件领域,通过叠加集群计算和开源软件可以满足发展需求 [17] 华为对中国制造业和未来的看法 - 引用弗里德曼观点,认为中国制造业强大在于高质量、低成本、智能化生产 [18] - 指出算法掌握在各行业专家手中,中国制造业人工智能应用快速,将诞生众多中国模型 [18] - 认为国家开放统一的大市场将突破封锁,实现伟大复兴 [20] 华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 强调法治化、市场化环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19] - 企业应聚焦价值创造、技术突破和依法纳税 [19] - 和谐的发展模式将逐步释放经济活力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