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装厨卫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这项补贴停止实施
第一财经· 2025-10-28 23:24
政策变动 - 深圳市于2025年10月28日宣布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因资金达到预算上限而停止实施 [1] - 全国多个省市包括湖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贵州、山西、重庆已暂停超长期特别国债补贴汽车置换更新政策 [3] - 自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全额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将切换为减半征收 [3] 补贴政策细节与市场反应 - 深圳市补贴政策根据购车价格提供补贴,购车价格15万元至25万元的新能源车补贴1.3万元/辆,25万元以上的补贴1.5万元/辆 [2] - 政策市场反应热烈,至2025年9月补贴预算额度紧张,每日补贴资格常被迅速抢完,导致深圳市追加安排资金预算 [2] - 部分地方政府如兰州、郑州推出接力补贴措施,通过扩大范围、增加名额、提高金额等方式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3] 行业影响与目标 - 补贴退坡和税率上调将抬高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对汽车市场竞争产生直接影响 [3] - 深圳市政策目标为到2025年底推动实现汽车以旧换新约16万辆,其中置换更新12万辆 [2] - 全国层面,截至2025年10月22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其中置换更新超660万份 [2] 产业发展阶段判断 - 业界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即将告别“政策哺育期”,进入市场驱动的新阶段 [3]
湖南调整以旧换新政策:消费券有效期缩至3天
搜狐财经· 2025-10-26 13:42
政策调整概述 - 湖南省商务厅修改2025年全省家电、数码产品及家装厨卫以旧换新活动规则 [1] - 政策调整旨在响应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具体举措 [1] - 除消费券有效期和商品交付环节调整外,活动其他执行标准仍按原细则执行 [1] 消费券规则变更 - 消费券有效期从原来的30天大幅缩短至3天 [1] - 例如11月1日领取的消费券需在11月3日23:59前使用,12月1日领取的券有效期至12月3日23:59,逾期自动失效 [1] - 调整目的在于提升消费券使用效率,加速政策红利兑现节奏 [1] 商品交付要求 - 要求参与活动的消费者与商家在下单后30日内完成送货或提货流程 [1] - 所有商品的最终交付截止时间不得晚于2026年1月10日 [1] - 提醒消费者与合作商家需密切关注时效变化,合理规划领券、下单及提货时间 [1]
湖南以旧换新消费券有效期缩至3天
搜狐财经· 2025-10-25 06:45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湖南省调整2025年家电、数码产品及家装厨卫以旧换新活动规则,核心修改点为消费券有效期从30天大幅缩短至3天[1] - 政策调整旨在提升消费券使用效率,加速政策红利兑现节奏[1] - 此次调整是湖南省响应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具体举措[1] 消费券使用细则 - 消费券有效期具体为:11月1日领取的需在11月3日23:59前使用,12月1日领取的有效期至12月3日23:59,逾期自动失效[1] - 消费者与商家需密切关注时效变化,合理规划领券、下单及提货时间[1] 商品交付要求 - 参与活动的消费者与商家需在下单后30日内完成送货或提货流程[1] - 所有商品的最终交付时间不得晚于2026年1月10日[1] - 除上述调整外,活动其他执行标准仍按照《2025年湖南省家电、数码产品和家装厨卫以旧换新实施细则》执行[1]
四川“十四五”时期扩大内需主要成就公布 消费投资两手抓 “双引擎”驱动稳增长
四川日报· 2025-10-17 08:26
消费市场表现 - 消费市场连续四年年均增长7.4%,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总量跃居全国第五位[3][4] - 汽车、家电数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换新量达1319万辆(件),带动消费超1327亿元,综合拉动比1:9.82[4] - “以旧换新”政策累计吸引2.6万家经营主体参与,惠及消费者1300万人,家电参与门店数量达5.4万余个、居全国第一位[4] 新能源汽车与大宗消费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由2020年末的17万辆增加至目前的180余万辆[4] - 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量中占比由2020年的4%提升至目前的40%以上[4] 文化演出市场 - 作为中西部地区营业性演出最大票仓,演出场次、票房收入等均居于全国第一方阵[5] - 今年1至9月共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10场,吸引观众210多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14.6亿元,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约100亿元[5] - 30余组具有较强市场号召力的艺人明确将四川纳入2025—2026年巡演计划[4] 住房与保障体系 - 全省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36.7万套、累计销售商品房4.2亿平方米[5] - 开工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7725套[7] 固定资产投资 - “十四五”以来全省项目投资年均增长10.5%,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万亿元[5] - 纳入国家102项重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万亿元[5] - 投资规模从2021年的4.5万亿元增长至今年的5.4万亿元[8] 基础设施建设 - 铁路运营里程近7000公里,已建和在建铁路覆盖全省21个市(州)[7] -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历史性突破1万公里,覆盖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7] 高技术产业投资 - 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0.8%[7]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通过国家验收,全省国家大科学装置达到10个[7] 社会民生与城市更新 - 改造老旧小区2.98万个,改造各类城市管网5.2万公里[7] - 建成养老服务机构2596家、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65万张,新增托位18.6万个[7] 安全能力建设 - 天然气年产量达到56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位[8] - 新建高标准农田1328.9万亩、改造提升444.3万亩[8] - 长江、黄河干流四川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8]
创意体验消费、文商旅体融合、政策持续发力,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新场景新玩法 带旺人气带火消费
四川日报· 2025-10-09 07:56
总体消费表现 - 全省550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48.4亿元,同比增长3.9% [1] - 全省线下共发生消费金额812.16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零售消费金额519.66亿元,增长3.13% [1] 消费新场景表现 - 全省120个"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共吸引客流超1800万人次,销售额超55亿元 [1][3] - 成都东郊记忆国庆假期游客超过80万人次,假期前两日接待游客超21万人次 [2] - 雅安熊猫绿岛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从2.5小时延长至4.8小时,营业额同比增长15% [3] - 广元青溪古镇特色民宿入住率达85%以上 [3] 文商旅体融合活动 - 绵阳、德阳、自贡、巴中等地围绕"川超"举办消费活动,打造60余个观赛"第二现场" [4] - 乐山发放"激情川超·乐购乐山"等消费券1000万元 [4] - 凉山推出持赛事相关证件享餐饮专属折扣、景区门票优惠活动 [4] - 成都23个区(县)同步开展婚姻登记延时服务,推出"甜蜜消费券"和特色婚旅套餐,双节期间婚旅消费产业增长强劲 [5] 消费刺激政策效果 - 四川统筹4亿元资金发放"蜀里安逸"消费券,覆盖重点领域,让利规模超10亿元 [6] - 宜宾发放消费券3000万元,并推出"三免"政策(免费吃燃面、免费充电、免费品酒) [7] - 眉山房产汽车家装文化节咨询选购量同比增长超50%,活动期间带动成交金额超1.15亿元 [7] - 今年以来全省汽车更新申请量50.18万件,拉动消费868.74亿元;家电和数码产品换新申请量1104万件,拉动消费346亿元;家装厨卫"焕新"申请量116.73万件,拉动消费31.01亿元,合计拉动消费1245.75亿元 [7]
提振消费进行时 | 假期前四天广西交出亮眼消费成绩单
广西日报· 2025-10-06 10:06
假期消费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前4天,广西全区近200家重点监测零售、餐饮企业销售额(营业额)同比增长11.3% [1] - 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1%,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3% [1] - 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1.7%,较节前一周环比增长111.2% [2] 促消费政策与活动成效 - 广西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围绕“购在中国·AI尚广西——2025金秋国际消费季”组织多主题、多层次促消费活动,通过区市县联动、政银企协同、商文旅融合方式推进 [1] - 全区各地通过发放消费券和落实以旧换新政策激发消费潜力 [1] - 截至10月4日,以旧换新活动累计带动新车销售超18.7万辆、家电销售372.4万台、3C数码销售177万台、电动自行车销售25万辆、家装厨卫换新43.8万份,直接拉动销售额超419亿元 [1] - 汽车购新补贴活动自9月15日上线以来,累计申请补贴近1万辆,拉动汽车销售金额12.6亿元 [1] 重点商品销售情况 - 假期期间,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通信器材类、家具类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5%、16.6%、10.2%、11.4% [1] - 电动车、洗衣机、手机等商品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07.8%、116.9%、116.9% [2] 文旅与夜间经济带动效应 - 假期前4天到访广西的外地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8.5% [2] - 住宿业平台营业额同比增长52%,餐饮业平台营业额同比增长9.1% [2] - 夜间消费同比增长38.6% [2] 线上消费与新业态发展 - 假期前四天广西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0.2% [2] - 非实物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1.2% [2] - 在线餐饮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1%,在线旅游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1.1% [2] -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1% [2] 市场供应保障 - 假期前四天,全区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价格总体平稳 [2]
商都郑州跑出开放“加速度”
郑州日报· 2025-09-22 08:53
文章核心观点 - 郑州正通过制度型开放和产业升级,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跃升,构建“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1][3][7] 制度创新与开放优势 - 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挂牌8年累计形成39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4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2] - “整板货物空陆联运新模式”和“空运进出境货物‘区港直达直装’模式”入选商务部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并被全国推广 [2] -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和“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分别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第六、七批改革试点经验 [2] - 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形成30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并积极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3] 外贸表现与产业结构 - 前8个月郑州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3634.9亿元,同比增长27.7%,总量占全省的66.1% [4] - 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资类企业进出口779.1亿元,占外贸总额的28.4%,同比增长83.2% [5] - 前8个月全市共举办展览160场,围绕电子电器、家装厨卫等重点行业扩容消费品以旧换新产品种类 [5] - 加快产业延链补链,推动“一县一主链”,围绕汽车、食品制造、服装家居等优势产业助力企业出海 [5]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截至今年上半年,与郑州有进出口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226个,欧盟、东盟、日本、印度、美国为前五大贸易伙伴 [7] - 8月郑州15家民营企业赴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签订14项合作意向协议,总金额达29.48亿元,涵盖现代食品与加工、电子信息等行业 [6] - 8月下旬组团赴巴西智利开展经贸洽谈,9月在吉隆坡举办“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并签约13个重点合作项目 [7]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业务落地,丹尼斯大卫城、正弘城成为首批试点退税商店 [8]
三部门联合印发!优供给促消费稳出口,轻工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证券时报· 2025-09-20 09:04
政策核心目标 - 2025至2026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1] - 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 [1] - 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 [1] - 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1] 优供给任务部署 - 加快产品创新,开展消费品供需适配行动,依托人工智能精准挖掘消费需求 [2] - 加强质量保障,强化强制性国家标准约束,推动电动自行车、玩具、儿童手表等10类产品标准制修订 [2] - 每年完成300项行业标准修订,完善轻工标准体系 [2] 促消费措施 - 支持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围绕健康、养老、育幼、文旅等消费热点打造新增长引擎 [2] - 在家电、运动器材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研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品,培育工业垂类大模型 [2] 稳出口方向 - 支持家电、家具、皮革、照明、酒类等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 [2] - 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和海外综合服务站 [2] - 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形成多方共赢的投资模式 [2] 企业落实路径 - 企业需加强技术引领、突出优质优价、强化品牌建设、优化全球布局 [3] - 企业应积极响应政策、加快转型升级,主动退出低效产能,提升高端供给能力 [3]
优供给促消费稳出口 轻工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证券时报· 2025-09-20 01:52
行业定位与政策目标 -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 承担稳增长 促消费 稳定出口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任务 [1] - 政策主要目标为2025至2026年轻工业规模稳中有升 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 [1] - 计划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 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1] 优化供给与产品创新 - 加快产品创新 开展消费品供需适配行动 依托人工智能精准挖掘消费需求 [2] - 加强质量保障 推动电动自行车 玩具 儿童手表等10类产品标准制修订 每年完成300项行业标准修订 [2] - 加力品牌培育 支持家电 家具 皮革等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 [2] 促进消费与拓展应用 - 支持家电 家装厨卫 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围绕健康 养老 育幼 文旅等消费热点打造新增长引擎 [2] - 在家电 运动器材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研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品 培育工业垂类大模型 [2] 稳定出口与国际化布局 - 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 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和海外综合服务站 [2] - 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 形成多方共赢的投资模式 [2] - 企业需优化全球布局 主动退出低效产能 提升高端供给能力 [3]
轻工业稳增长方案为“强供给、促消费、惠民生”提供行动指南 有何“新”亮点?
央视网· 2025-09-19 11:44
发展目标 - 2025至2026年重点行业规模稳步提升且企业经营保持稳定 [1] - 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等新兴领域需快速成长 [1] - 推出300项升级创新产品并培育10个规模超千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1] 供给优化措施 - 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细分需求并开展消费品供需适配行动 [6] - 以"链长制"突破智能家电和生物制造等关键技术 [6] - 征集发布皮革和玩具等领域的优秀设计案例 [6] - 两年内完成玩具和儿童手表等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6] - 每年更新300项行业标准并推动家电和电动自行车等标准国际化 [6] - 在家电和化妆品等领域遴选品牌纳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 [6] 消费扩大策略 - 落实家电和家装厨卫等以旧换新政策 [8] - 推广绿色智能及适合老人和孩子的产品 [8] - 增加智能家电、养老服务机器人和健康婴童食品等新品类 [8] - 依托"网上年货节"和"三品全国行"等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8] - 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新业态并实现小单快反和个性化定制 [8] 出口与国际化 - 支持家电和家具等龙头企业加快品牌全球化 [11] - 借助"一带一路"加强与东南亚和非洲等地的合作 [11] - 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模式并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 [11] - 规范出口秩序避免恶性价格竞争 [11] - 推动工艺美术和茶等历史经典产业走向世界 [11] - 轻工业出口全球比重超过30%且长期位居世界首位 [17] 产业生态优化 - 培育家电和电池等领域的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 [13] - 推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并分批打造特色产区 [13] - 引导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并淘汰落后产能 [13] - 通过产融合作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 [13] 转型升级方向 - 在家具和制鞋等行业推广智能排产和智能配方等数字化方案 [16] - 建设轻工绿色工厂并推广低碳技术和可回收材料 [16] - 完善产品碳足迹标准并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16] 总体战略框架 - 围绕强供给、促消费、稳出口、优生态和增动能五大任务推动行业质量与数量双提升 [4] - 通过供需两端发力稳定传统优势产业并培育新增长引擎 [6] - 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和创品牌战略引导行业转向技术环保安全等高层次竞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