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政策

搜索文档
群众工作札记 | 推动“两新”政策落地生根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16 08:29
"这次我换了辆新电动自行车省了500元,真的很划算!"近日,龙游县东华街道的王阿姨看着崭新的车 子,脸上满是喜悦。 面对补贴种类多、资金规模大、覆盖人群广等多重考验,我们紧盯资金争取、拨付、使用全过程,督促 县经信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等相关责任单位出台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配套细则20项,从制 度层面织密"防护网",防止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以前政策兑现资金发放周期需要45天左右,现在15个工作日就能到账了。"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一变化,得益于我们督促构建的责任单位协作联动机制。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强化部门协同,资金拨 付效率大幅提升。截至6月底,全县已使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债资金4071万元,直接带动消费3亿元,为 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股消费暖流的涌动,源于"两新"政策释放的强劲动能。作为稳经济促发展增量的重要抓手,自"两 新"政策实施以来,县纪委监委就聚焦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压责任、纠偏差、促整改"的全 链条监督,努力把"以旧换新"从纸面政策变为群众可感可知的生活实惠。 政策要落地,责任必须先上肩。我们立足监督职能,以推动责任落实为突破口,构建起"发改统筹—纪 检督导—部 ...
今年1至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
新华社· 2025-09-12 14:26
9月11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今年1至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2.7%和12.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 3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 在出口方面,1至8月份,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 比增长87.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及时出台,企 业新车型投放热情较高,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继续显效,汽车产业总体运行平稳。 ...
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2100万辆
新华社· 2025-09-11 15:50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唐诗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我国汽车 产销累计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与前7个月相比,产量增速持 平,销量增速扩大0.6个百分点。 中汽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近期,"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及时出台, 企业新车型投放热情较高,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继续显效,汽车产业总体运行平稳。(完) 1至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新能源汽车新车 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 ...
7月份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 企业盈利水平继续好转
新华社· 2025-09-08 08:38
制造业利润增长 - 7月份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 增速较6月份加快5.4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利润增长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3.6个百分点 [2] 工业企业整体盈利状况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 降幅较6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 [1] - 企业毛利润由6月份下降1.3%转为增长0.1% [1] -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为企业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1]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0.9%转为增长18.9% [2] - 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 [2] -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增长显著 [2] 企业规模分类盈利变化 - 中型企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7.8%转为增长1.8% [2] - 小型企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9.7%转为增长0.5% [2] - 私营企业当月利润增长2.6% 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2]
旧经济深蹲 新经济蓄力
华夏时报· 2025-09-06 05:17
一、经济延续较好修复态势 8月工业生产景气总体平稳,我们预计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或为5.5%。一方面,工业稳增 长着力于装备制造业保持积极态势,另一方面,"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从内需侧支持相关行业生产,同 时在中美关税豁免期内,出口对工业生产仍有一定支撑。 从高频数据上看,8月工业生产景气总体平稳。其中钢铁生产链条中,焦炉开工率,全国高炉开工率、 螺纹钢产量的同比及环比均有所回升;但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环比、同比均有所回落;PTA产量环比、同 比均有所放缓;山东炼油厂开工率环比回升,同比负增长;受气温升高影响,全国重点电厂煤炭日耗量 均值较上月回升较大。 工业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有助于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今年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实施新一 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充分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 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等。 我们认为,当前产能治理重点在提高重点行业标准、提高准入门槛治理落后产能,更侧重市场化法制化 手段,产能过剩行业本身产能利用率较低,产能治理过程中并非限制符合标准的产能生产,因此对工业 增加值的增速影响有限 ...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新动能持续增强
东北证券· 2025-09-05 19:15
经济景气度与PMI数据 - 2025年8月制造业PMI为49.4%,非制造业PMI为50.3%,综合PMI为50.5%,环比分别小幅回升0.1%、0.2%和0.3%[1][15]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1.9%和50.5%,显著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1][16] - 制造业生产指数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8月达50.8%[15][17] - 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虽低于荣枯线,但环比微升0.1%[15][17] 工业利润与企业效益 - 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02万亿元,同比下降1.7%,但降幅持续收窄[2][40] - 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8%,高技术制造业7月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8.9%[2][61] - 私营企业利润增长1.8%,中型和小型企业利润均由降转升[40][64] - 营业收入利润率5.15%,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40] 价格水平与通胀表现 - 7月CPI环比上涨0.4%,核心CPI同比上涨0.8%,连续三个月扩大[3][75] - 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6%,环比降幅收窄[3][75]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对CPI上涨贡献超六成[76]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出厂价格指数49.1%,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16] 行业与结构分化 - 航空航天器制造利润增长40.9%,集成电路制造利润增长176.1%[61]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电子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87.9%[62] - 建筑业PMI降至49.1%,房地产投资与成交仍处低位[3][25]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PPI同比下降23.0%,环比降幅收窄1.9%[77][81] 高频数据与经济活动 - 半钢胎和全钢胎开工率稳定,PX开工率处于高位[99][106][109] - 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平稳,地铁出行量和航班执行量维持高位[99][115][119] - 乘用车批发零售延续回升趋势,电影票房表现积极[100][123][127] - 石油沥青开工率和水泥发货率保持平稳,基建提供支撑[100][150]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8月25日-8月31日)
乘联分会· 2025-09-03 17:05
2025年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8月全国乘用车零售195.2万辆 同比增长3% 环比增长7% 1-8月累计零售1,469.8万辆 同比增长9% [1] - 8月全国乘用车批发240.9万辆 同比增长12% 环比增长8% 1-8月累计批发1,793.4万辆 同比增长12% [1][7] - 8月新能源零售107.9万辆 同比增长5% 环比增长9% 零售渗透率达55.3% 1-8月累计新能源零售753.5万辆 同比增长25% [1] - 8月新能源批发129.2万辆 同比增长23% 环比增长9% 批发渗透率达53.6% 1-8月累计新能源批发892.6万辆 同比增长33% [1] 2025年8月零售市场周度分析 - 第一周日均零售4.5万辆 同比下降4% 环比增长6% [3] - 第二周日均零售5.9万辆 同比增长8% 环比增长10% [3] - 第三周日均零售6.0万辆 同比增长6% 环比下降5% [4] - 第四周日均零售9.5万辆 同比增长2% 环比增长15% [4] - 8月零售增速受2024年7月高基数影响 但下旬因开学季购车需求回暖 各地以旧换新政策重启推动市场平稳增长 [4] 2025年8月批发市场周度分析 - 第一周日均批发4.0万辆 同比增长16% 环比下降3% [9] - 第二周日均批发6.3万辆 同比增长22% 环比增长19% [9] - 第三周日均批发7.1万辆 同比增长2% 环比增长3% [9] - 第四周日均批发15.3万辆 同比增长12% 环比增长12% [9] - 厂商积极提升销量 出口形势较好 反内卷行动改善行业秩序 [7] 2025年1-7月汽车行业效益表现 - 1-7月汽车行业收入5.9万亿元 同比增长8% 利润2,737亿元 同比增长0.9% 利润率4.6% 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9%的平均水平 [7] - 7月单月收入8,275亿元 同比增长4.5% 利润293亿元 同比下降17% 利润率3.5% 环比下降明显 [8]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行业效益改善 但汽车行业利润改善滞后于其他消费品 [8] 中国汽车全球市场地位 - 2025年7月全球汽车销量773万辆 同比增长7% 中国占全球份额34% 较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 [9][10] - 1-7月全球汽车销量5,420万辆 同比增长6% 中国销量1,824万辆 增长12% 增速领先美国(3%)、日本(8%)等市场 [9][10] - 比亚迪位列全球车企第6 吉利第9 奇瑞第11 中国自主品牌全球份额提升 [10] 全球新能源市场格局 - 2025年1-7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37万辆 同比增长31% 中国占全球份额67.6% [10][12] - 中国纯电动车占全球份额64.3% 插电混动占全球份额74% 表现超强 [12] - 7月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达48.5% 远高于美国(10%)、日本(2%) 挪威(82%)、英国(30%)、德国(26%)紧随其后 [11] - 1-7月中国自主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市场份额达15% 较2024年9.2%大幅提升 [11]
港股异动丨汽车股普涨 比亚迪股份涨3%领衔 8月汽车交付出炉
格隆汇· 2025-09-02 10:56
港股汽车板块表现 - 比亚迪股份领涨3% 理想汽车和华晨中国均上涨1.3% 广汽集团、零跑汽车、长城汽车、蔚来汽车及吉利汽车同步跟涨 [1] 车企交付数据 - 零跑汽车8月交付5.71万辆创历史新高 小鹏汽车交付3.77万辆同步创新高 蔚来交付超3万辆 小米汽车连续两月交付破3万辆 [1]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37.36万辆 同比增长0.15% 环比增长8.52% [1] - 长城汽车总销量11.56万辆 同比增长22%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3.75万辆 [1] - 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12.98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49.89% [1] 行业前景预测 -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计2025年全国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0% 二月至七月已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1] - 内需与出口多元化推动区域车市结构变革 "两新"政策持续促进乘用车消费 [1]
崔东树:预计2025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0%
智通财经· 2025-09-01 17:11
全国乘用车市场增长态势 - 2025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0% 呈现2-7月国内车市强势增长特征 [1] - 2024年与2019年对比 东北和西北成为中国车市增长最快地区 [2] - 中西部车市好于东部车市 2025年7月中部地区份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5个百分点 [2] 区域市场结构变化 - 北方车市2025年7月份额较上年同期增加0.9个百分点 较2022年份额增5.6个百分点 [1][2] - 东北地区份额从2023年持续走强 2025年7月保持在5.9%-7%的较高水平 [1][2] - 华东地区7月车市同比下滑较大 华南地区表现较差 [1][2] - 北方省份如宁夏 内蒙古 黑龙江 辽宁 山西和吉林表现亮眼 [3] 新能源车市场发展 - 北方地区新能源增长较快 插混车型占比提升明显 [1][5] - 东部平原地区新能源车占比达50%以上 南方纯电动接受度提升 [1][5] - 海南和广西新能源车占比达60%左右 广东及江浙地区燃油车比例约50% [5] - 中西部和北方地区燃油车占比仍达60%左右 [5] 政策影响与车型表现 - "两新"补贴政策推动经济型车回暖 A00级和A0级电动车呈现强增长态势 [1][6] - 新能源车获得比燃油车更高的补贴优势 中低端新能源车购买热情释放 [6] - SUV在中西部地区需求旺盛 西北西南地区因地形地貌形成较强特征 [4] - 东部平原地区如山东 河南 河北以纯电动轿车为主力 推动私车普及 [4]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2025年自主品牌快速发展 豪华车份额下降明显 [7] - 合资品牌在大城市份额已小于豪华车 且下降较快 [7] - 插混车型在北方替代燃油车优势体现 纯电动在南方接受度提升 [1]
上市公司半年报彰显业绩向好 全年盈利有望逐季上行
搜狐财经· 2025-09-01 16:13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全市场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1943家公司实现营收和净利双增长 [2] - 企业盈利从预期修复进入实绩验证周期 整体景气度持续改善 亏损面显著收窄 [1] - 上市公司全年盈利将呈现逐季上行态势 四季度增速有望达到8%左右 [10][12] 板块分化与结构特征 - 创业板净利润增长11.18% 科创板营收增长4.90% 北交所营收增长6.08% [1] - 主板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新兴产业显示强劲增长动能 [1] - 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4.44个百分点 科技属性进一步凸显 [2] 行业盈利质量指标 - 食品饮料行业净资产收益率17.9% 家电行业16.23% 非银金融行业10.86% [2] - 有色金属 煤炭 石油石化 电信服务 银行等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均在8%以上 [2] - 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长3.27% 研发强度2.33% [2] 金融行业业绩表现 - 42家上市券商合计营业收入2518.66亿元 同比增长30.8% 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 同比增长65.08% [5] - 37家券商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行业呈现盈利高弹性特征 [5] - 银行业受益于净息差企稳和资产质量改善 全年净利润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12] 传统周期行业改善情况 - 钢铁行业重点企业利润总额592亿元 同比增长63.26% 平均利润率1.97% 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 [6] - 山东钢铁实现扭亏为盈 归母净利润1252.58万元 同比增加9.81亿元 [6] - 全国水泥市场平均成交价386元/吨 同比增长5.4% 生产成本下降20元/吨左右 [6] 消费与地产产业链复苏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家具类增长20.6% [5] - 核心城市二手房网签量同比增长12.5%至34.9% 北京8.9万套 上海11.7万套 广州5.6万套 [8] - 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至3.5% 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8] 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新 - 半导体设备制造利润增长104.5% 缺乏技术壁垒的中小企业逐步退出市场 [8] - 全市场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2] - 光伏设备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减少49.52% 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8] 消费新业态与政策效应 - 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高增长 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超30% [9] - 家电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均超9% 换"智"趋势显现 [9] - 游戏影视院线行业净利增速超70% 快递业5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0% [9] 上市公司回报与分红 - 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 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 [11] - 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 较上年同期略有提升 [11] - 央企贡献71%的分红金额 13家公司分红超百亿元 [11] 市场活跃度与资金面 - 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约1.36万亿元 同比提升近30% [5] - 融资融券余额环比增速维持高位 风险偏好逐步恢复 [13]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首次突破36万亿元 原保险保费收入保持增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