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笔记|多维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0:36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 国务院批复在十个地区开展为期两年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 [1] - 试点地区覆盖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等经济发展活力强、消费旺盛、软硬环境较好的城市群和都市圈 [1] - 试点方案总体结构一致但各有侧重,围绕激发技术要素、推进土地集约配置、引导人力资源流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增强资本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及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 [1] 土地要素改革 - 试点将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赋予试点地区更大土地资源管理自主权,依据人口存量和变化趋势匹配新增建设用地 [2] - 试点将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并创新产业用地供应体系,包括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 [2] - 试点将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和盘活存量土地,细化低效用地认定标准,推动城镇低效用地腾退退出,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2] 技术要素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构建统一技术市场规则体系,强化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等基础制度,完善技术确权、定价、交易标准 [3] - 政策将促进数据跨平台流通,推动各地区、各领域技术交易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发展国际技术交易 [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 [3] - “五统一”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市场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市场监管执法和要素资源市场 [4] - “一开放”指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行内外开放联通,不搞封闭运行,以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 [4]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及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在当前国际经贸不确定性背景下意义尤为重要 [4]
湖北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 研究打造新时代科技“汉交所”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13:28
科技“汉交所”的战略定位 - 遵循科技创新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和现代金融规律,科学务实谋划设计组织架构 [1] - 系统重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体系完备、治理完善的高能级、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 [1] - 目标是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 [1] 公益化管理服务层构建 - 地方政府职能定位是建好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湖北技术交易所) [1] - 高质量构建以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发布科技成果信息、承担交易合同登记为职能的服务层 [1] 市场化专业服务层培育 - 在尊重企业意愿基础上,大力优化整合省内同类国有企业资产、平台和业务 [1] - 高水平培育以技术交易撮合和创投孵化、科创路演等增值服务为支撑的服务层 [1] - 鼓励国内外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入驻,提供各类市场化科技创新服务 [1]
强化技术要素市场建设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效
中国证券报· 2025-07-28 05:07
技术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 上海技术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是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 [1] - 截至当前,上海技术交易所进场技术交易额达760亿元,进场技术成果数超过13000项,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先进制造领域 [1] - 预计2023年底场内技术交易额将突破1000亿元,未来随着技术要素市场建设推进,交易量将有质的飞跃 [1] 技术交易的核心挑战与解决方案 - 技术交易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确权体系和权属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制约场内交易规模扩大 [2] - 公司正推进"微短剧专板"建设,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版权确权问题,预计交易规模可能超过电影市场 [2] - 技术估值是世界性难题,因历史数据不足且交易不透明,公司正构建公共技术交易数据平台以支撑估值体系 [2][3] - 技术估值需综合数据、模型、场景等多维度,例如同一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价值差异显著 [3] 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融资案例 - 2023年1月通过"一价两证"服务完成上海首单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助力赛立维生物将研发管线转化为核心资产 [3][4] - "一价两证"模式包含技术权益登记和质押登记功能,为银行授信提供确权佐证,单笔融资规模在1000万至3000万元 [4] - 2023年上半年已完成3单类似质押融资,另有10单在流程中,有效解决生物医药企业研发资金需求 [4] 技术要素市场建设方向 - 技术要素市场与土地、劳动力等并列五大要素市场,其活跃度直接影响早期技术投入保障 [5] - 技术交易场所是中国特色制度设计,通过建立确权、确价及交易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配置 [5] - 当前国内三大技术交易平台尚未互联互通,需解决区域不平衡、规则不统一等问题以建设全国统一市场 [5] 人才与基础设施瓶颈 - 技术交易领域缺乏懂技术、产业、资本、法律的复合型技术经理人 [6] - 需加快人才培养并完善数字化底层平台建设,降低从业门槛以扩大科技服务业人力资源供给 [6]
如何做绿色技术交易的专卖店?对话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09:56
绿色技术交易平台的核心功能 - 上海技术交易所作为国家级技术交易平台,主要任务是构建技术确权和估值体系,增加技术流动性以显现技术要素价值[2]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021年被国办文件列为全国三大技术交易所之一,2023年上线绿色技术交易专板[5] - 绿色技术交易专板采用"专卖店"模式,将零散技术集中归类提升交易效率[6] 城市低碳发展的战略意义 - 城市占地球陆地面积3%却产生超70%碳排放,是绿色技术应用的核心场景[5] - 平台通过链接供需双方解决技术匹配效率低的问题,已建设五年确权估值体系基础[7] 绿色技术交易的市场机制 - 产权清晰和价格体系是技术交易两大基础,平台正探索垂类领域的确权估值体系[7] - 设计产品时需平衡合规与效率,参考科创板模式服务技术型企业[10] 企业参与绿色技术的驱动力 - 国家设备更新改造扶持政策和绿色金融政策有效降低企业"变绿"成本[8] - 金融支持可提升企业投入意愿,将社会责任外部性内化为经济动力[8][9] 绿色资金引入策略 - 需吸引占市场70%体量的银行间接融资进入绿色技术领域[10] - 通过建立确权估值体系增强资金信心,促进技术开发/使用/授权环节的资金流动[10]
对话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绿色技术交易需要金融强力补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8:48
绿色技术交易市场发展 - 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推广应用先进绿色技术并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 [1] - 绿色技术供需匹配效率较低,需提高流动性和资金投入以促进市场繁荣 [1] - 交易所通过提高技术流动性和财富效应吸引更多资金投入绿色技术领域 [1] 绿色技术交易专板 - 上海技术交易所自2021年起开展绿色技术交易,2023年12月设立绿色技术交易专板 [2] - 绿色技术特殊性在于外部性和认定标准不一致,需打通各部门互认标准 [2][3] - 推出"绿色技术快检评估产品"以形成全国统一的绿色技术认定标准 [3] 绿色技术交易数据 - 上海技术交易所绿色技术交易专板进场项目237项,进场成果服务426个,成交成果服务258个 [3] - 累计成交项目169宗,成交金额8.24亿元 [3] - 交易项目覆盖15个省市,涉及多所高校和央企 [4] 绿色技术分类与资金流向 - 绿色技术主要分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耗两类,前者体量更大 [4] - 市场资金更倾向于流向能源提效技术,降低能耗技术因投入高、回报周期长而资金不足 [5] - 2025年一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0.61万亿元,主要投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 [5] 金融支持绿色技术 - 绿色技术金融支持包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绿色债券 [6] - 上海技术交易所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绿色低碳企业预授信1.15亿元 [6] - 与绿色技术银行合作打造绿色低碳专利池,匹配专利技术与绿色债券、绿色产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