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站

搜索文档
山东威达20250620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山东威达及其子公司上海拜骋、昆山斯沃普、济南一机、苏州德迈科等 [2][3][4][5] - **行业**:电动工具行业、新能源汽车换电站行业、数控机床行业 [2][5][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务结构与发展历程 - 业务分电动工具配件和新兴业务(新能源汽车换电站、数控机床等) [3] - 1987 年开始生产钻夹头,2001 年突破创科实业,市占率升至 50%左右,2004 年上市后横向整合配件领域,还布局越南和墨西哥基地;新兴业务通过收购企业进入多领域 [3] 公司业务表现 - **传统业务**:2024 年全球电动工具补库,公司主业向上;2025 年一季度国内电动工具产量和出口额分别增长 15%和 14%,2024 年钻夹头市占率 50%左右 [2][5] - **新兴业务**:蔚来与宁德时代合作新建换电站,市场空间预计增长 227%,子公司昆山斯沃普有望受益;济南一机受益“中国制造 2025”,一季度国内机床产量增长 17%,有望再成长 [2][5] 公司财务状况 - 2015 年以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正,截至 2024 年底在手资金约 20 亿元 [6] - 调整换电站收入确认方式提升盈利能力,2024 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提升约 6 - 7 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 3 亿元;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 0.57 亿元,同比小幅增长 [2][6] 公司发展潜力 - 传统配件领域产品迭代带来增量需求和供应壁垒;新兴领域换电站市场空间增长超 227%,数控机床行业景气上行 [7] - 股权结构稳定集中,融资并购协同发展,子公司互补优势明显 [7] 公司研发情况 - 2024 年研发费用率 5.24%,截至 2024 年底有 590 项专利,同比增 16 项,发明专利 111 项,同比增 15 项 [8] - 研发奠定电动工具配件龙头基础,实现从钻夹头隐形冠军到配件龙头、从传统到新兴制造企业转型 [8] 电动工具行业需求端 - 需求主要集中于建筑业,北美和欧洲占 75% [9] - 美联储等降息,全球建筑业有望回暖,终端需求改善 [9][10] - 2024 年下半年终端零售商补库,需求向上游传导;2024 年全球出货量 5.7 亿台,同比增 25%,国内 2.1 亿台,同比增 26%;2025 年一季度国内手提式产量同比增 15% [10] - 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北美和欧洲份额从 78%降至 75%,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 41%降至 27% [10] 电动工具行业供给端 - 整机市场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前七家份额超 70%,TTI 占 21% [11] - 产品质量和准入、快速迭代构成上游配件供应壁垒,迭代由无绳化与锂电化等三大趋势推动,龙头厂商研发投入增加 [11][12] 公司竞争优势 - 钻夹头市占率全球第一,2024 年达 50%,业务领域不断扩展,除电机外零部件可自主生产 [13] - 规模效益显著,2024 年直接材料及人工成本占比下降使毛利率提升 3 个百分点以上,原材料价格下行,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3] 各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 **电动工具配件业务**:子公司上海拜骋 2024 年营收同比增 4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 63%,拓展客户群体,产品覆盖多领域 [4][16] - **换电站业务**:子公司昆山斯沃普专注换电站制造;2024 年底中国纯电车保有量 2300 万辆,同比增 44%,渗透率超 40%;政策支持,蔚来新建 2000 座以上换电站,市场空间超 30 亿元,同比增长 227% [17] - **数控机床业务**:济南一机产品多、用户广,2024 年营收增长 20%,毛利率量价齐升,新签订单高于营收,在手订单丰富;2025 年一季度国内机床产量增长 17%,贸易顺差增长 44% [18] 公司未来资源倾斜方向 主业优势稳固下,有望倾斜资源给新兴业务(换电站和数控机床),利用 20 亿资金打开第二曲线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公司发展影响未详细讨论,但对电动工具市场影响有限,因实施受阻、公司提前布局海外基地、出口美国营收占比低且主要是零部件 [14][15]
山东威达(002026):公司深度研究:深耕电动工具配件,静待第二曲线打开
国海证券· 2025-06-19 23: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4][7][9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电动工具周期向上,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配件龙头优势稳固,新兴业务催化不断落地有望打开第二曲线,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和盈利能力持续增长 [4][9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电动工具配件龙头,拓展布局多极成长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电动工具配件龙头,2024年钻夹头全球市占率约50%,实现配件一体化协同生产并投建海外基地,2025年电动工具周期向上,海外基地投产有望使配件业务量利齐升,新兴业务催化落地有望打开第二曲线 [13] 1.1、钻夹头隐形冠军,融资并购拓展业务布局 - 公司深耕钻夹头近四十年,通过融资并购拓展业务布局,2001年突破下游龙头客户TTI建立领导地位,2004年上市后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形成“中国威海为核心,越南、墨西哥基地为两翼”的战略布局 [14][15] -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稳定,实控人杨明燕间接控制公司36%的股权,拥有13家子公司,各子公司协同发展 [18] 1.2、主业龙头优势稳固,新兴业务多点开花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电动工具配件、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行业三大板块,主要产品丰富 [21] - 2024年全球电动工具补库周期启动,公司电动工具配件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0%,占比回升至51%,但因换电站业务调整整体营收下滑,不过盈利能力大幅回升,2025Q1盈利能力维持高位 [24] - 公司现金流稳健,在手资金充足,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9.63亿元,有望用于进一步投资和业务扩张 [29] - 公司积极进行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1.16亿元,费用率5.24%,年末在手专利共590项,奠定了电动工具配件龙头的基础 [33] 2、电动工具周期向上,龙头优势有望持续兑现 2.1、全球电动工具需求复苏,新兴市场贡献增量 - 电动工具是顺周期行业,需求与建筑业景气度高度相关,美国建筑业景气度是主要观测指标,2024年北美、欧洲、亚太电动工具市场份额分别为41%、34%、21% [36] - 降息周期启动,全球建筑业景气度有望复苏,带动电动工具需求增长,终端零售商处于补库周期,需求向上游传导 [38][43] - 2024年以来,国内、全球电动工具产量持续高增,新兴市场有望贡献需求增量,2025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有望达322亿美元,同比增长5.6% [46][50][53] 2.2、大型跨国公司主导、产品迭代迅速,构成配件供应壁垒 - 全球电动工具市场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2024年其份额超70%,产品质量和准入成为上游配件的供应壁垒 [58] - 电动工具产品线丰富、产品迭代迅速,提升配件供应难度,无绳化、锂电化,大功率化、小型化,智能化、一机多用化三大趋势推动产品迭代与创新,催生出上游配件的新需求 [61][63] 2.3、配件一体化协同,龙头优势有望持续兑现 - 公司钻夹头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达50%,已实现各类配件一体化协同生产和销售,规模效应凸显,原材料价格下降,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73][75] - 越南、墨西哥基地投产,降低国际贸易风险,上海拜骋产品、客户突破,2024年实现营收8.43亿元,同比增长44%,贡献盈利增量 [78][79] 3、多领域布局,静待第二曲线打开 3.1、换电站建设加速,昆山斯沃普有望受益 - 昆山斯沃普主要负责生产新能源汽车换电站,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蔚来与宁德时代达成换电合作,年内有望新增2000 +座换电站,市场空间同比增长超227%,昆山斯沃普有望受益 [82]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上升催生换电需求,政策支持不断落地,产品迭代完成,换电站建设有望加速 [82][84] 3.2、机床行业景气度上升,济南一机有望再成长 - 济南一机是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一,产品丰富,用户遍布全球,“中国制造2025”节点将至,高档数控机床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内机床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 [89] - 2024年山东威达机床业务量利齐升,济南一机在手订单充足,有望乘行业东风再成长 [91] 4、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5.24、28.07、30.76亿元,同比+13.6%、+11.2%、+9.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3.92、4.29亿元,同比+14.6%、+13.8%、+9.5%;对应PE分别为14.27x、12.53x、11.44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96]
2025-2030年中国换电站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9 17:51
换电站行业综述 - 报告对换电站行业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多年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做出审慎预测 [1] - 充放电基础设施分类包括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后者在高端/特定场景应用优势明显,可提升电池使用效率 [4] - 换电站按换电模式分为底盘换电、侧方换电和分箱换电,按电池包形式分为整包和分箱,按自动化程度分为手动/半自动/全自动 [4] 宏观环境分析 - 政策环境方面,中国已建立换电站标准体系,国家及31省市出台指导类/支持类/限制类政策规划,政策强度存在区域差异 [5] - 经济环境显示换电站发展与宏观经济存在相关性,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89万辆(+93.4%),带动换电需求 [5][8] - 技术环境方面,底盘换电成为主流技术路线,单站换电时间缩短至3-5分钟,电池包标准化程度提升至80%以上 [5][8] 全球市场现状 - 全球换电站企业数量超200家,2022年市场规模达$1.2 billion,中美欧日为主要区域,其中美国占比35% [5][6] - 欧洲换电站集中在商用车领域,德国/法国合计占欧洲市场的60%,日本重点发展出租车换电网络 [6] - 全球TOP5企业市占率达58%,2021-2022年发生并购重组案例23起,横向整合趋势明显 [6] 中国市场现状 - 中国换电站企业数量达156家(2023年),注册资本超10亿元企业占比12%,北京/广东/浙江企业密度最高 [6][9] - 2022年换电站数量突破1,800座,乘用车换电站占比65%,商用车换电站主要分布在港口/矿区场景 [6][8] - 行业痛点包括电池标准不统一(现有标准覆盖率仅62%)、单站利用率偏低(平均45%)、重资产运营导致ROE仅6.8% [6] 竞争格局 - 奥动新能源/蔚来/伯坦科技构成第一梯队,市占率合计51%,第二梯队以协鑫能科/北汽蓝谷为代表 [7][12] - 龙头企业成功关键因素包括:换电技术专利数(平均85项)、站点网络密度(TOP3企业覆盖80%一线城市)、车企合作数量 [7] - 波特五力模型显示: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电池成本占比55%)、新进入者威胁中等(单站投资需¥5-8 million) [7] 资本市场动态 - 2022年行业融资总额¥12.7 billion,A轮/B轮占比68%,资金投向集中于设备研发(42%)和站点扩建(35%) [7] - 典型融资案例:蔚来2022年获CYVN Holdings ¥7.3 billion战略投资,奥动新能源Pre-IPO轮融资¥3.4 billion [12] - 并购重组集中于产业链整合,如宁德时代收购时代电服(换电运营)、协鑫能科并购瀚川智能(换电设备) [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设备市场中,快换电连接器技术壁垒最高(进口依赖度45%),换电平台国产化率已达78% [8] - 中游换电站运营成本构成:设备折旧(32%)、电池储备(28%)、场地租金(18%)、人工(12%) [8] - 下游应用场景中,出租车/网约车换电频次最高(日均2.3次),重卡换电单次收入可达¥800-1,200 [8][9] 区域市场格局 - 北京市换电站密度达8.7座/万辆车,政策支持力度最强(2023年补贴标准¥300-500 thousand/站) [9][11] - 长三角(沪苏浙皖)形成产业集群,合计贡献全国46%的换电设备产能和52%的电池供应 [9][11] - 广东省侧重商用车换电,深圳港已建成28座重卡换电站,单站日均服务量达150车次 [11] 重点企业案例 - 蔚来汽车:NIO Power换电站总数突破1,300座(2023年),第三代站换电时间缩短至4分30秒 [12] - 奥动新能源:聚焦出租车换电,在北京/广州等15城运营580座站,实现20秒极速换电 [12] - 协鑫能科:2022年建成乘用车/重卡换电站217座,与三一重工/吉利等达成战略合作 [12] 发展趋势 - 技术层面将推进电池包标准化(2025年目标统一率85%)、换电站智能化(AI调度系统渗透率达60%) [13] - 市场层面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65 billion,乘用车换电站占比提升至70%,重卡换电成为第二增长极 [13] - 竞争格局呈现"设备商+运营商+车企"生态联盟趋势,2023年新成立产业联盟达7个 [13]
两会“爆款”主题面面观,兼论深海科技与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的投资前景
华福证券· 2025-05-19 22:06
报告核心观点 区别于市场主流观点,两会产业主题投资并非一次性脉冲机会,两会产业政策不仅对短期产业主题投资有提振效果,还能指引中长期产业发展方向,带来更持续的超额行情 [2]。 各部分总结 风向标:聚焦两会产业主题 - 两会是产业升级风向标,政府工作报告蕴含国家战略和产业趋势,是产业变革信号,其产业政策对资本市场影响深远,衍生主题投资机会 [19][20]。 遍览主题:短期特征、持续特征与季节择时三个维度 短期特征:重视低估值与小市值 - 短期内低估值主题更易获得估值抬升,有拔估值定价和收获涨幅潜力 [26]。 - 市值分布与累计超额收益率相关性随时间减弱,两会后短期内小市值(<100 亿)成分股占比高的指数易获超额收益,长期相关性降低 [30]。 持续特征:累计超额收益、业绩增速 - 两会结束后 T+15 个交易日行情有短期提振,T+360 个交易日两会产业主题往往能跑出超额收益,2017、2019、2023 年表现不佳或反映“新提法”重要性 [34][36]。 - 平均累计超额收益不一定在两会当年跑出,反映两会主题投资指引效果具持续性 [38]。 - 全年业绩表现与超额收益短期作用方向不明朗,长期呈正相关,有业绩落地的产业主题能获更持久丰厚超额收益 [46]。 季节择时:两个黄金布局期、四月决断 - 上半年 2 - 3 月、下半年 10 月是两会主题投资黄金布局期,2 - 3 月春节后利于主题投资发酵,10 月假期后市场交投活跃 [55]。 - 四月决断,未能通过一季报“考验”的主题,行情可能止步于春季 [61]。 深度复盘:2015 - 2024“爆款”主题回眸 2015 年电子商务 - “互联网 +”浪潮催生新业态,两会首次写入“互联网 +”,政策催化成上半年牛市主线 [66][67]。 - 行业发展迅猛,呈现国际化、农村化、合并潮、促销日等趋势 [68]。 2016 年煤炭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开序幕,煤炭去产能是重要工作,两会首次写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4][75]。 - 去产能成果显现,煤价与股价持续上涨,2017 年神华与国电重组合并 [76][78]。 2017 年数字经济 - 数字经济定义明确,两会首次写入“数字经济”,贵州抢占机遇,地方跟进,行业迈向规范化 [80][82]。 - 全球云计算巨头发展良好,数字经济技术取得突破 [83]。 2018 年集成电路 - 集成电路在“制造强国”战略中发展,受中美贸易摩擦、下游需求、科创板开板等因素影响 [88]。 - 2019 年在科创板开板、AirPods、自主可控等因素推动下开启牛市 [94]。 2019 年西部大开发 - 两会对西部大开发新部署,进入新时代发展阶段,政策和会议驱动,财政资金倾斜 [99]。 - 2020 年再作重要部署,基建取得重大成果 [102]。 2020 年换电站、公共卫生 - 换电站:新能车渗透提速,“新基建”鼓励建设,首次写入两会,代表企业领跑,政策规范,“朋友圈”扩大 [110][111][112]。 - 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刚需,两会写入加强建设,安排财政资金,后期疫情形势变化驱动行情 [113][116][117]。 何以成为“爆款”主题 - 多数“爆款”主题演进规律为两会定调→地方跟进→代表性企业/事件/人物 highlight→“朋友圈扩大”→产业规范化发展→产业趋势明确 [6]。 - 主题共通性为契合时代背景、多首次写入两会报告,市场和想象空间大,辨识度高、贴近生活,具备业绩支撑 [6]。 - 首次写入两会的主题长期超额收益率更佳,“爆款”主题大多当年或次年有业绩支撑 [6]。 聚焦当下:2025 年两会的产业主题投资机会解析 当前是否是布局良机 - 除 2 - 3 月、10 月外,5 月和 7 月平均超额收益率表现较好,两会主题投资存在结构性机会 [7]。 - 当下成长类风格投资机会值得关注,有季节性效应支持,关税冲击或过去,重要会议有望提升风险偏好,一季报业绩改善,交易热度回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趋势强化 [7]。 深海科技能否成为下一个低空经济 - 深海科技与 2024 年低空经济有共性,均有发展基础、两会政策定调、地方跟进,市场空间广阔、产业链长 [7][11]。 - 差异在于低空经济侧重商业化应用,深海科技具国家安全属性,业绩支撑强,产业链更发散 [11]。 - 2025 年深海科技行情自两会后启动,目前走过类似 2024 年低空经济阶段一行情,后续有望参照其路径继续演绎 [12]。 具身智能能否成为 2025 年“爆款”主题之一 - 人形机器人满足“爆款”主题诸多特点,看好其成为 2025 年“爆款”主题潜力 [13]。 投资启示录 深海科技投资建议 - 目前交易拥挤度和估值分位数回落,5、7 月有季节性效应,可关注 [13]。 - 关注国防安全和自主可控属性,关注国防军工标的、核心环节国产替代、关键基础装备制造、商业化进程靠前领域 [13]。 具身智能投资建议 - 人形机器人交易热度降温后收益差上行 [14]。 - 关注 T 链确定性、国内厂商弹性、成本占比高的核心零件供应环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