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托车及电动车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春风动力旗下电动车品牌陷“锁车”争议,应付款项增超七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6-09 17:33
极核电动车与经销商纠纷事件 - 经销商王先生因销量不佳闭店,需承担13万余元装修费用,提出以5万元保证金及部分货款抵扣但遭拒 [1] - 厂家通过技术手段远程锁死仓库内80多辆电动车,导致核心功能失效,经销商称直接损失超30万元 [1] - 极核官方否认"远程锁车"说法,称经销商擅自拆除品牌形象店构成违约,暂停DMS权限是常规管理措施 [2][4] - 双方对违约事实无争议,但对赔偿方式及功能限制是否合理存在分歧 [6] - 经销商已准备法律材料,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6] 极核电动车业务表现 - 极核电动车2024年销量10.6万辆,销售收入3.97亿元,同比增长414.15% [6] - 相比同行九号公司2024年电动两轮车销量259.88万辆,极核销量规模仍较小 [6] - 极核为春风动力旗下品牌,2020年12月上市后发展迅速 [6] 春风动力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8亿元、121.1亿元、150.4亿元 [7] - 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9亿元、9.7亿元、14.4亿元 [7] - 2024年末存货余额25.3亿元(同比+52.4%),应收账款14.4亿元(同比+33.33%) [7] - 2024年末应付票据38.5亿元(同比翻倍),应付账款33.2亿元(同比+50%) [7] - 现金及等价物余额达68.67亿元,资金较为充裕 [7] 春风动力销售体系 - 全球零售终端超5000家,国内经销商超1400家 [8] - 美国市场通过CFP子公司销售,与北点金融、富国签订回购协议 [8] - 截至2024年末,经销商欠两家金融机构金额合计2.48亿美元(约17.8亿元) [8] - 2018年末相关金额仅0.38亿美元,协议对手方仅北点金融一家 [9]
春风动力电动品牌极核陷“锁车”风波,经销商将与厂家对簿公堂
经济观察网· 2025-06-06 16:50
经销商纠纷事件 - 极核品牌经销商王香华因经营不善闭店后,指控厂家对库存车辆采取"远程锁车"措施,但极核品牌在声明中否认该说法 [2] - 极核品牌称经销商鑫鼎新能源擅自拆除品牌形象店改建为其他品牌门店构成单方违约,按协议应返还建店投入约13万元 [3] - 经销商承认违约事实但质疑违约金支付方式,希望将5万元保证金与预付货款统一核算,而非一次性缴纳13万元违约金 [4] 产品与市场表现 - 极核电动车定位高端市场,价格区间为数千元至数万元,2024年销量仅10.6万辆,远低于竞争对手九号(259.89万辆)和小牛(92.43万辆) [6] - 经销商反映高端产品在低线市场需求有限,且品牌配套支持不足,服务人员到店频率远低于竞品(每月1次vs每周1-2次) [6] - 经销商库存积压严重,持有80多台价值30万元的库存车,称进货量受厂家要求非自主选择 [6] 技术争议焦点 - 极核品牌解释DMS系统仅用于车辆信息录入和智能功能激活,否认与车辆控制直接关联,称未完成录入仍可正常骑行 [4] - 经销商认为关闭DMS系统导致智能功能缺失,使高价产品降级为普通电动车,实质影响销售能力 [5] - 法律专家指出争议核心在于合同是否明确约定违约情形下厂家有权关闭系统权限 [5]
春风动力拟发行25亿元可转债 加码产能扩建与全球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21:00
可转债发行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25亿元 用于年产300万台套摩托车电动车及核心部件研产配套新建项目17 8亿元 营销网络建设4 5亿元 信息化系统升级1 2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1 5亿元 [1] 产能扩建项目 - 年产300万台套项目总投资35亿元 其中17 8亿元来自可转债募集资金 项目聚焦电动两轮车整车制造与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 同时兼顾中大排量摩托车扩产需求 [1] - 项目将建设高标准智能化工厂 通过多地协同基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供应链韧性与产业竞争力 支持全球化战略与高端化转型 [1] 营销网络建设 - 计划投资9亿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4 5亿元 构建多层次销售服务网络 包括中心店 空间店 旗舰店等 优化极核电动车网点布局 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覆盖率 [2] - 营销升级与全球化战略协同 强化北美 欧洲 东南亚等现有渠道 加深终端用户联系 提升海外市场渗透率 [2] 信息化系统升级 - 拟投入1 2亿元升级SAP PLM CRM等系统 引入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技术 打破数据壁垒 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高效协同 [3] 行业竞争格局 - 电动两轮车和摩托车市场正经历政策驱动 技术革新与消费升级变革 公司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技术基础 全球化渠道网络与全价位品牌矩阵构成先发优势 [3] - 电池热管理 快充等关键技术突破是竞争关键点 需应对传统巨头与科技新势力的双重挑战 [3] 战略意义 - 产能扩建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 提升规模效应与产品竞争力 增强全球定价能力 完善核心零部件自主掌控 降低外部依赖 [2] - 营销与信息化建设将支撑电动车业务持续增长 强化经营韧性 为全球化战略提供系统性保障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