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140亿,连续掏空两家上市公司,这个女人给散户上了一课
搜狐财经· 2025-07-07 13:50
核心观点 - 艾迪通过复杂的资本运作手段,在不控股、不任职的情况下,主导了两家上市公司(哈工智能和天喻信息)的退市与重组,导致市值累计蒸发超140亿元 [3][15][21] - 其操作手法包括信托嵌套、表决权协议、资金闭环等"资本三板斧",利用制度灰色地带实现合规套利 [4][7][19] - 两家公司均经历相似路径:高杠杆控壳→董事会重组→概念包装→商誉暴雷→审计失效→退市,最终留下一地鸡毛 [6][10][17] 哈工智能案例 - **收购与转型**:2016年联创永宣旗下无锡联创以32.4亿元收购友利控股并改名哈工智能,其中25亿元来自信托融资,股份交割后全额质押 [5][9] - **资本运作**:通过收购天津福臻等标的制造"工业4.0"概念,累计并购超20亿元,但商誉减值达16亿元(占净资产50%) [10] - **财务恶化**:2018-2021年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2022年因关联交易(创捷系)财务凭证缺失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10][11] - **退市结果**:2025年6月进入退市整理期,市值从108亿元跌至11亿元,蒸发90% [3][11] 天喻信息案例 - **资产剥离**:2021年底以2.56亿元出售核心资产武汉天喻软件51%股权给艾迪控制的武汉同喻数智,但该子公司仍是主要收入来源却不再并表 [16][17] - **控制手段**:通过修改章程降低表决门槛(简单多数)、改组董事会(联创背景人士主导)实现"影子控股" [18] - **审计危机**:交易方拒绝提供5.4亿应收款的银行流水及客户回函,2023年被ST处理,市值从64.6亿元跌至18亿元 [17][18] 操盘模式分析 - **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合伙+表决权协议+结构化融资组合,规避实控人披露义务,形成"黑箱运作" [19][23] - **套利逻辑**:概念拉升估值→并购生成商誉→信托资金变现,全程无长期经营投入 [14][21] - **资源依赖**:依托联创永宣平台获取地方政府背书和信托资金,脱离后募资渠道枯竭 [23][24] 行业背景 - **历史参照**:类似德隆系、ST炎黄等"壳公司玩家",利用监管缝隙和信息不对称套利 [23] - **制度缺陷**:信托嵌套、协议控股等工具链尚未被实质性封堵,同类风险仍存 [29] - **市场影响**:此类操作消耗散户信任,加剧资本市场脱实向虚倾向 [25][26]
数字教育上市公司财报大比拼:AI驱动分化,高途网易有道领跑
搜狐财经· 2025-06-27 17:58
行业概况 - 数字教育行业上市公司相继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展现市场定位、业务模式、技术应用及财务表现 [2] - 行业正朝着专业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AI技术成为核心驱动力 [15] - 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点,预计2025年数字教育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AI相关投入占比将达35% [15] 营收表现 - 高途以15亿元营收、58%增速领跑行业,得益于多元化产品矩阵战略 [3] - 51Talk营收1820万美元(约1.28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93.1%,毛利率达77% [3] - 网易有道净收入13亿元,同比下降6.7%,学习服务净收入6.024亿元,同比下降16.1% [6] - 尚德机构营收4.88亿元,同比下降6.8%,连续13个季度同比下滑 [6] - 一起教育营收2167万元,同比下降15% [8] 利润表现 - 高途营业利润3480万元,净利润超1.2亿元,净利润率9.2% [9] - 51Talk净亏损147万美元,同比收窄62.5% [9] - 网易有道经营利润1.04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47.7%,净利润7760万元 [11] - 尚德机构净利润7518万元,同比下降33%,净利润率从21.5%降至15.4% [11] - 一起教育经调整后净亏损2240万元,同比收窄47.5% [11] 业务模式与技术应用 - 高途从在线教育向"教育+科技"双轮驱动转型,AI技术融入全链路运营 [12] - 网易有道以学习服务和智能硬件双轮驱动,AI技术贯穿业务全流程 [12] - 尚德机构从传统学历教育向多元化成人教育转型,构建AI智能内容生产体系 [12] - 一起教育专注于K12学校数字化转型,核心产品为"智慧纸笔+AI"教学系统 [14] - 51Talk高度聚焦在线英语教育,通过本地化产品策略和AI技术整合提升课堂参与度 [14] 行业趋势 - 行业从流量竞争转向技术竞争,AI融入教学服务闭环成为关键 [16] - 职业教育、智能硬件+大模型、垂直外语教育等赛道增长潜力突出 [15] - 政策推动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数字化改造等领域将释放增量 [15]
网龙董事长刘德建博士受邀出席联合国高级别专家组会议 为全人类构建更美好的未来
搜狐网· 2025-06-06 10:00
公司动态 - 网龙董事长刘德建博士受邀出席联合国高级别专家组会议,提出"AI+教育"模式推动最不发达国家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1][3] - 公司提出"按需学习"新理念,通过五大原则实现实用、包容、相关的学习,倡议全球技术社区开发开源工具、STEM机构开放优质资源、企业参与设计匹配岗位需求的功能 [3] - 网龙已将"AI+教育"作为重要战略部署,构建AI生产中心实现教育内容100% AI覆盖率,生产时间降至一小时,边际成本降至百元量级 [6] - 公司教育元宇宙平台EDA近期在泰国达成高度定制化本地部署案例,与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联合开发AI教育平台提供电动汽车职业培训课程 [8][10] - 公司在塞尔维亚共建贝尔格莱德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教育中心,在尼日利亚协助建设多个国家级教育平台 [10] - 公司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推出"教师电子图书馆"平台,为全球约10万名教育工作者提供资源 [10] 行业趋势 - 最不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11%,远低于全球平均40%,亟需投资扩大STEM领域教育体系 [5] - 人工智能时代为重新定义STEM教育提供契机,需重新思考学习者需求、技术支持任务和学习模式设计 [6] - 全球教育生态正因AI等前沿科技发展而发生重要改变 [6] 公司业务 - 公司构建内容资源、工具方案、平台渠道三足鼎立的业务生态,将传统教育资源数字化并通过VR/AR或AI呈现 [9] - 公司积累百万量级3D颗粒资源、140万K12学习目标,搭建覆盖全球的线下教育产品销售渠道 [9] - 公司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师范大学等全球教育机构合作,教育版图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技术成果 - 公司利用AI技术打造AI课件、AI伴读等产品,可根据学生学习进度灵活调整学习目标和内容 [6] - "最美颗粒"教学资源以高精度画面和探究式学习帮助理解复杂概念如光合作用 [8] - EDA平台融合技术平权、资源共创和激励机制理念,致力于构建全球平等、高质量教育普惠体系 [8]
人民财评: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数智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民网· 2025-05-30 16:29
数智化人才培养 - 深化产教融合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需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1] - 数智人才是兼具专业领域知识与数字化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环节 [1] - 高等院校需以学科发展的小逻辑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主动拥抱技术革命浪潮,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 - 科教融汇是破局数智化人才培养的关键,需依托大模型等AI底层技术的突破,将产业场景、前沿技术和人才需求深度融入教育生态 [2] - 建立"动态监测—快速响应—迭代优化"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通过AI算法实时追踪产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 [2] - 打破教育教学的"围墙",将智能技术深入融入教学全流程,构建"学—练—创—用"一体化培养模式 [2] 企业参与与教育转型 - 企业携手高校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例如新道科技依托用友集团的产业经验和技术优势,推进教育数智化转型 [2] - "技术—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支撑体系可放大产教融合效能,提升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区域发展的适配度 [2] 未来展望 -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数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育高质量发展 [3] - 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3]
三大行业协会代表赴长春调研文创数字化与青少年数字教育实践
搜狐财经· 2025-05-29 06:34
行业考察与调研 - 三大行业协会核心代表赴长春开展专项考察 聚焦文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和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的实践成果 [1] - 调研深入探索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 教育场景的深度融合模式 [1] - 长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的标杆城市 在数字文创与教育科技领域形成独特竞争力 [4] 数字教育实践体系 - 长春构建"基地 + 学校 + 企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数字教育培育体系 [7] - 建议整合区块链技术构建青少年数字素养评价体系 将实践成果上链存证 形成全国性教育认证标准 [7] - 采用"产教融合 虚实共生"创新模式冲刺教育部2025-2028学年白名单赛事 [8] 教育科技赛事规划 - 赛事聚焦AIGC 数字孪生 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 [8] - 设置AI基础能力 元宇宙开发 数据科学与区块链等12大核心赛道 [8] - 覆盖虚拟场景搭建 数字人创作 数据要素模型构建等方向 [8]
培养AI时代新人才
人民网· 2025-05-21 05:36
数字教育大会核心成果 -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举办,主题为"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吸引全球600多位嘉宾参与探讨数字教育机遇与挑战 [4] - 大会同步举办教育成果展及平行会议,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成为焦点议题 [4] - 闭幕式发布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GDEI)2025,显示全球数字教育水平稳步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变革新趋势,中美韩三国在该领域优势明显 [8]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 - 国家开放大学推出数字基座体系,支持峰值百万级并发访问,已服务443万开放教育学生,覆盖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 [4] - 数字基座在老年教育领域实现适老化智能服务,在社区教育领域通过数据驾驶舱精准匹配居民学习需求 [5] - 武汉经开区神龙小学应用AI智慧体育设备实时分析学生体能数据,针对性提升体质达标率(案例含坐位体前屈、50米跑等指标) [5] STEM教育智能化发展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设"AI+科研"跨学科课程,培养博士生解决真实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6] -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提出STEM教育需转向能力培养,强调"学AI、用AI、创AI、护AI"四维发展路径 [6] - 乌兹别克斯坦呼吁全球合作建立AI实验室,推动STEM教育创新方法 [6] 全球AI教育政策与实践 - 生成式AI位列"数字教育研究全球十大热点"首位,OECD专家肯定其改进教学与学习的潜力 [7] - 西班牙通过中学兴趣班"Mad for AI"培养高中生人工智能基础知识 [7] - 澳门城市大学指出未来工程人才需具备自主学习、知识迁移及国际化视野能力 [8] 教育机构应对AI挑战 - 武汉大学校长认为AI是工具,教师需重构作业布置与考核方式以适应技术变革 [9]
数字教育让知识更加“触手可及”(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0 05:22
数字教育技术应用 - 武汉大学研发的智能仿生鱼配备AI导航和避障传感器 可在水中续航3小时 已应用于长江生态数据采集项目[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推出国内首个月球科研基地数实混合教学平台Lunar—X 整合数字孪生 增强现实与智能交互技术[3] - 科大讯飞AI黑板实现虚拟人"司马迁"与学生跨时空对话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虚仿平台提供逼真作业训练场景[4] 教育场景数字化创新 - 武汉音乐学院虚拟编钟演奏平台完整复原曾侯乙编钟演奏场景 实现沉浸式音乐教学[4] - AI技术使教学设备升级为互动智能伙伴 支持几何图形动态拆解和英语虚拟助教发音指导[4] - 职业技术院校通过数字化培养创新型"数字工匠" 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农业教育助力果农增产[4] 教育资源普惠化进展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持续上线优质资源 推动城乡学校"同步教学"覆盖[4] - 全国师生通过统一网络共享资源 实现优质课程跨地域实时交互[4] - 数字技术有效缩小教育鸿沟 促进教育公平从理念向实践转化[4][5]
集中展现众多进展与成效 《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发布
央视新闻· 2025-05-17 10:00
中国智慧教育发展现状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汇聚中小学资源11万余条,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13万余门,高等教育优质在线课程3.1万门,终身学习课程超2000门 [1] - 截至2025年4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64亿,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智慧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 2025年被定义为智慧教育元年,人工智能将全面改变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治理体系和形态 [3] - 计划建设未来学校,推动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管理、服务、决策环节,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 [3] - 利用人工智能创新评价工具,探索学生全年级学习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 [3] 数字教育国际合作 - 推动建设数字教育海外学习中心,优先支持发展中国家数字技术能力培训,弥合数字教育鸿沟 [3] - 大会发布《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倡议》和《教育大模型总体参考框架》联盟标准 [3] - 教育数字化标准为国际合作提供发展动力,支撑全球教育数字化进程 [5]
新华鲜报|看见未来课堂!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聚焦数字教育新变革
新华社· 2025-05-16 20:31
数字教育行业发展 - 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融入教育领域,重塑教育生态 [1] -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举办,展示数字教育的新发展和新亮点 [1] - 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颠覆传统教育模式,构建沉浸式教育新场景 [2] 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 - 武汉经开区神龙小学利用AI软件和3D打印技术开展"AI火星救援车挑战"实践课程,实现跨学科融合 [2] - 科大讯飞AI黑板推出虚拟人"司马迁"互动教学,提升课堂趣味性和学生主动性 [2] - 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发水下机器人作业虚仿实践平台,提供逼真的虚拟作业空间 [2] - 武汉音乐学院打造沉浸式虚拟演奏教学平台,复原曾侯乙编钟演奏场景 [2] 教育公平与资源共享 - 北京飞象星球科技开发"飞象课堂",通过"智能双师"模式实现城乡学生同上一堂课 [4]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学校结对"同步教学" [4] - 全国师生通过"一张网"共享资源、"一块屏"互动教学,打破地域限制 [4] 技术伦理与能力建设 - 人工智能技术带来教育挑战,如学生利用AI写作文/论文等"走捷径"现象 [5] - 渥太华大学校长强调需培养学生对AI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和辨识能力 [5]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指出需加强AI伦理教育,明确AI辅助与独立思考的边界 [5]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五大成果亮相 首次以“智慧教育”为题发布白皮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7:40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核心成果 - 大会发布五项里程碑式教育数字化成果:《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关于构建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的倡议》《教育大模型 总体参考框架》联盟标准、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2025、数字教育研究全球十大热点、《数字教育合作武汉倡议》[1] - 人工智能技术正全面重构教育生态,推动全球教育进入智慧教育新阶段,助力实现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目标[1] 《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核心内容 - 中国首次以"智慧教育"为题发布白皮书,系统梳理数字教育发展理念、战略及实践成效,提出2025年为智慧教育元年[2] - 提出"3N"战略框架:立足新阶段(New stage)、新标准(New standard)、新路径(New ways)推动教育系统性变革[2] - 人工智能将重塑教师角色:实现智能备课(自动生成教案)、智能辅导(作业批改与学情分析)、智能教研(多模态授课评估)[2] - 建设未来学习中心:以数字技术打造跨界融合学习空间,汇聚慕课/数字教材等资源,推动项目式、探究式学习范式[3] 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GDEI)2025 - 先发国家数量持续扩大:37.5%国家已开发教育AI应用生态,55.6%国家构建AI课程体系,42%国家探索AI教学实践,50%国家建立AI治理机构[4] - 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社会分工与教育定义,推动终身教育、平等教育、个性化教育发展[4] 数字教育研究全球十大热点 - 生成式AI加速跨学科融合位居首位,其他热点包括元宇宙智慧学习、AI个性化学习、数字素养培养、职业教育智能化等[5][6] - 研究基于2019-2024年全球6万篇论文数据,由跨学科团队通过科学计量分析得出[6] 国际数字教育合作倡议 - 《武汉倡议》提出四点合作方向:共建数字教育标准、共享教育资源、共促教育智能转型、共护AI安全[7] - 发布《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倡议》和《教育大模型参考框架》团体标准,推动全球数字教育协同互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