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科技产业
搜索文档
沪指站上3900点,中证A500ETF(159338)流入近5000万份,近10日净流入超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3:57
中证A500ETF资金流向与市场表现 - 中证A500ETF(159338)盘中流入4800万份,盘中净流入1500万份 [1] - 该ETF总户数位列同类首位,是第二名的三倍多 [1] 宏观经济指标 - 9月份制造业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与过去三年同期均值大体相当 [1] 市场前景与投资策略 - 中国股市后续有望走出新高,市场调整是机会 [1] - 新兴科技依然是结构性投资主线,新兴产业进入新一轮资本开支扩张周期 [1] - 建议增配周期金融板块,该板块经历调整后已基本回吐年中以来涨幅,股息回报潜在提高 [1] - 看好供需格局改善的周期品 [1] - 后续市场赚钱效应或持续吸引资金入场 [1] 产品建议 - 建议关注中证A500ETF(159338)等具代表性的宽基产品,以把握中国经济长期企稳向好的投资机遇 [1]
“解锁”瞪羚企业的成长“密码”
证券日报· 2025-09-25 01:11
政策背景与核心定义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提出培育包括瞪羚企业在内的多类型企业[1] - 2024年7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明确要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1] - 瞪羚企业被定义为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具有超常规发展速度和强大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产业组织形式创新能力[1] 瞪羚企业的特征与重要性 - 瞪羚企业跨过创业初期后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超常规速度发展,并被认为是进阶成为独角兽企业的重要潜质[1] - 此类企业通常活跃于新兴领域,凭借敏锐市场嗅觉和独特技术优势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前沿科技创新的领跑者[1] - 瞪羚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以及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强劲引擎[1] 培育体系构建建议 - 当前各地在瞪羚企业认定和培育方面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及认定延续性,导致后续培育政策空缺[2] - 建议聚焦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特征,建立完善主动发现和评价机制,打造“精准识别—梯度培育—生态赋能”的全链条服务体系[2] - 在前期发掘阶段应重点关注有发展潜力的优质项目,及早锁定高成长性企业并提供针对性帮扶与定向支持[2] 金融支持措施 - 瞪羚企业实现向独角兽企业跃迁需要更多金融支持以满足资金需求,实现快速、可持续增长[3] - 需创新金融赋能方式,完善与企业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相适应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3] - 具体措施包括由金融机构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发挥“专精特新”专板股权融资和上市培育功能[3] 企业自身发展要求 - 瞪羚企业自身需强化创新引领,企业家要坚定信心、稳固基础并不断寻找新增长点与突破口以规避成长风险[4] - 企业应持续发力科技创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努力实现关键领域重大突破并抓住新技术机遇[4]
飞扬集团(01901)拟折让约19.6%发行1.664亿股新股 净筹约33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23:04
融资方案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交易时段后与认购人订立协议 拟发行1.664亿股新股 [1] - 认购价为每股0.201港元 较协议日收市价0.250港元折让19.6% [1] - 认购事项净筹资约3300万港元 [1] 资金用途 - 筹资将用于RWA(真实世界资产)及数字资产交易等新兴科技产业项目开发运营 [1] - 资金将投入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项目 [1] - 部分资金将用作一般运营资金 [1]
飞扬集团(01901.HK)拟折让约19.6%配发1.664亿股 净筹330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7-29 23:04
融资安排 - 公司通过配发1.664亿股新股完成融资 总金额约3340万港元 净融资额约3300万港元 [1] - 每股认购价约0.201港元 较协议日收市价0.250港元折让19.6% 净发行价约每股0.198港元 [1] 资金用途 - 融资净额拟投入真实世界资产(RWA) 数字资产交易 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产业项目开发运营 [1] - 部分资金将用于一般运营资金补充 [1] 执行机制 - 股份配发依据一般授权执行 认购协议于2025年7月29日与各认购人分别订立 [1]
飞扬集团拟折让约19.6%发行1.664亿股新股 净筹约33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29 23:03
融资安排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交易时段后与认购人签订协议 发行1.664亿股新股[1] - 认购价格为每股0.201港元 较当日收市价0.250港元折让19.6%[1] - 净融资额约3300万港元[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RWA(真实世界资产)相关项目的开发及运营[1] - 资金将投入数字资产交易 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产业项目[1] - 部分资金将用作一般运营资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