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础设施
搜索文档
适度超前,“新基建”这么建(这些新提法,写入“十五五”规划建议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27 07:09
浙江省金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东交易区建设项目已入选国家发改委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该项 目建成后,将有力增强金华城市保供能力,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物流枢纽体系。图为该项目建设现 场。黄文龙摄(人民视觉)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该装置能够营造超过地球重 力千百倍的"超重力场",为相关实验提供关键支撑。图为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实验大楼。龙 巍 摄(人民视觉) 安徽省芜湖市近年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依托全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和"东数西算"国家工程枢纽优 势,加速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图为芜湖智算经济产业园。陶海金摄(人民视觉)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质升级。此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非常 重要的引领作用,也是充分发挥好政府投资作用、引领内需回暖的重要举措。 "比如,'十五五'时期,我们要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就需要先通过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 施建设来加快补齐短板,显著改善中小城市发展环境,提高产城融合能力,实现'筑巢引凤'。再如,新 兴产业发展以及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离不开即时通信、人工智能以及传统基础设施提供的配套服务,这 就需 ...
总投资额突破10万亿元!多地密集发布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清单!
搜狐财经· 2025-07-06 21:45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搭建的"全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显示,截至7月4日全国正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1842个、总投资额10.19万亿元[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起施行,规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民营经济组织可平等进入,支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3]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推介项目3200余个、涉及总投资超3万亿元,聚焦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基建、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3]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清单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至106项,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项目民企中标占比超80%[4] 地方项目推介 - 北京市发布11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244亿元、拟引入社会资本429亿元,覆盖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等9个领域[5] - 河南省发布7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30亿元,重点集中于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民间资本可通过控股或联合体方式参与[5] - 山西省发布6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952.2亿元、引入民间资本460.2亿元,包括产业类项目13个、特许经营项目28个[6]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地方政府大规模推介项目旨在"引资"与"引智"并重,借助民企机制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提升重大项目效能[7] - 民营企业被支持参与核电、铁路等国家重大项目,并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4] - 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期限明确为交付后60日内,保障民营企业现金流[4]
多部门权威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更多配套制度机制将出
券商中国· 2025-05-08 20:37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共9章78条,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建立制度机制 [5] - 创下多个"第一次":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首次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首次规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方针 [6] - 法律条文针对性强,包含治理"背靠背"条款、规范行政执法等具体规定 [5] 配套制度与实施措施 - 国家发改委已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等配套制度 [9] - 正在加快推进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等领域的配套制度机制 [2][9] - 司法部将推动建立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设立企业联系点和监督员制度 [7][8] - 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必要时提级办理 [4][8] 民营企业市场准入与发展空间 - 2024年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项目中标数量占比超80% [2][9] - 国家发改委将推出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总投资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 [3][10] - 民营企业已参与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占比达20%)、工业设备更新(资金占比超80%)等领域 [10] - 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10] 金融支持与科技创新 - 近五年民营企业贷款年均增速比其他贷款高1.1个百分点 [12][1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7.4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35.3万亿元(同比+12.5%) [13] - 金融监管总局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18个城市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 [13]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20%),开展首台套装备保险补偿试点(累计风险保障超万亿元) [13][14] 地方与部门协同推进 - 全国工商联将配合出台配套政策,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10][11] - 多地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2][9] - 金融监管总局将优化信贷政策、创新保险产品、强化融资担保功能落实法律要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