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搜索文档
合肥出台支持国先中心高质量发展意见
新浪财经· 2025-07-09 18:53
国先中心(合肥)建设定位 - 打造城市创新战略格局的引领极 [2] - 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2] - 打造创新要素资源配置的主平台 [2] - 打造实施重大改革举措的试验田 [2] - 打造引育创新单元和人才的主阵地 [2] 国先中心(合肥)发展目标 - 到2025年底运转机制不断完善 专业化人才团队初具规模 央军地协同机制基本建立 [3] - 到2025年底建成一批技术先进 功能完备 服务高效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3] - 到2025年底探索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新模式 推动低空经济 智能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发展 [3] - 到2027年底打造成贯通央军地资源 覆盖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平台 [3] - 到2027年底形成原创性科技成果 支撑性产业成果 引领性平台成果和示范性制度成果 [3] 国先中心(合肥)建设举措 - 创新组织管理机制 探索企业化 市场化运行模式 成立工作委员会和战略咨询委员会 [4] - 完善"部门+研究院+公司"组织架构 设立共性技术研究院 组建国先控股平台公司 [4] - 建立高端资源汇聚链接机制 推动领军企业 科研院所等与其他国先中心协同 [4] -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准入规则和标准制定 加快重点领域创新成果应用 [4] - 依托理事会搭建与国家部委 央国企 民企及高校院所的联动机制 [4] - 创新市场化运营机制 统筹建设共性基础平台 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打造城市"超级场景" [5] - 与相关市直部门双向赋能 支持各县区开发区共同推进建设 [5] - 加强与其他国先中心的工作协同 共同推进国家战略部署 [6]
【第三十四次】习近平: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新华社· 2025-06-06 10:37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下午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 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 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 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 量。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 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 和供给能力。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 服务业 ...
透过数据看“十四五”答卷: 新基建夯实产业变革基础 三大领域协同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5-29 01:49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到来,加速发展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是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的关键支撑。"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型基 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速,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下先进物质基础。 本文为《数说"十四五"》第四篇,从产业投资、体系建设、经济社会效益等角度,展现我国新型基础设 施建设的一系列发展成果。 积极参与投资 "十四五"规划中,新型基础设施被明确为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发改委的 解读,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分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领域,信息基础设施包 括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相较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具有诸多挑战,比如技术快速更新导致资产贬值、 盈利模式存在不确定性、传统投资主体面临诸多限制等,我国通过创新资金投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开展金融产品创新等方式,建立新型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有效保障新 ...
大公国际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投资环境评价报告
中国新闻网· 2025-05-12 23:27
中拉投资环境评价报告核心观点 - 大公国际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投资环境评价报告,聚焦区域投资新趋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决策支持 [1] - 报告发布正值中拉论坛运行十周年,深入研究拉美投资环境对深化中拉合作及推动"全球南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拉美地区整体具备自然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庞大、社会结构多元等优势,中长期发展潜力显著 [1] 区域经济特征 - 拉美经济处于全球中等水平,各国发展战略呈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多元化经济转型的特征 [1] - 区域对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探索达成普遍共识 [1] 各国投资环境亮点 巴西 - 经济体量大、资源禀赋优越、政局稳定、融资渠道多元,金融科技和债券市场发达 [2] - 中巴在农业、可再生能源及制氢产业合作空间广阔 [2] 墨西哥 - 区位优势显著,受益于《美墨加协定》,成为重要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 [2] - 绿色与数字经济领域成为中墨合作新增长极 [2] 智利 - 制度环境自由开放、劳动力素质高、绿色转型政策推动吸引力持续增强 [3] 秘鲁 - 投资体系开放高效,是拉美增长最快经济体之一 [3] - 中秘在港口、矿业及金融科技领域合作潜力大,钱凯港启用为中拉贸易提供新通道 [3] 哥伦比亚 - 产业多元性与地理通达性突出,拥有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双海岸线 [3] - 是中拉可持续发展与基础设施协作的重要节点 [3] 营商环境改善方向 - 各国正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税收激励政策优化与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调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