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材料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格林美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公司所有下属公司及分支机构情况等
智通财经· 2025-10-31 22:42
公司港股上市进展 - 格林美于2025年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国际 [1] - 中国证监会国际司于2025年10月31日发布公告 要求格林美等9家企业就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 [1] 证监会补充材料要求 - 要求公司补充说明是否属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 并核查已建 在建及拟建项目是否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2] - 要求补充说明875.0450万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 注册资本变更登记 子公司湖北绿钨再生资源回收备案 以及印尼青美邦和印尼美明境外投资变更备案等多项具体事务的进展 [2] - 要求在法律意见书中按照监管指引补充说明所有下属公司及分支机构情况 目前仅核查了主要子公司 [2] - 要求公司对照相关规定 补充说明公司及所有境内子公司是否存在境外发行上市禁止性情形 [2]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关键金属资源回收生产和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的引领者 也是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 [2] - 公司业务模式涵盖关键金属资源回收 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 以及新能源材料三大核心领域 [2] - 2022年至2024年 公司收入从293.92亿元增长至332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75.61亿元 [3] - 2022年至2024年 公司年利润分别为13.32亿元 11.62亿元和13.28亿元 2025年上半年利润为8.43亿元 [3]
新股消息 | 格林美(002340.SZ)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公司所有下属公司及分支机构情况等
智通财经· 2025-10-31 21:53
公司上市进展 - 格林美于2025年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国际 [1] - 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10月31日对格林美出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 要求其补充说明多项事宜 [1][2] 证监会关注要点 - 要求公司补充说明是否属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 并核查相关项目情况 [2] - 要求公司补充说明875.0450万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注册资本变更登记、子公司湖北绿钨再生资源回收备案、印尼青美邦及印尼美明境外投资变更备案等多项具体事宜的进展 [2] - 要求在法律意见书中按照监管指引补充说明所有下属公司及分支机构情况 [2] - 要求公司对照相关规定补充说明是否存在境外发行上市禁止性情形 [2]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公司是关键金属资源回收生产以及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的引领者 亦是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 业务涵盖关键金属资源回收、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以及新能源材料三大核心领域 [2]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293.92亿元、305.29亿元、332亿元人民币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75.61亿元人民币 [3] - 2022年至2024年利润分别为13.32亿元、11.62亿元、13.28亿元人民币 2025年上半年利润为8.43亿元人民币 [3]
新股消息 | 格林美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公司所有下属公司及分支机构情况等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21:45
公司上市进展 - 格林美于2025年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1] - 公司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际 [1] - 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10月31日对格林美出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 [1] 证监会补充材料要求 - 要求公司补充说明是否属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并核查相关项目 [2] - 要求补充说明875.0450万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手续进展 [2] - 要求补充说明注册资本变更的工商登记进展及子公司湖北绿钨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备案进展 [2] - 要求补充说明境外子公司印尼青美邦、印尼美明境外投资变更备案申请办理进展 [2] - 要求在法律意见书中补充公司所有下属公司及分支机构情况 [2] - 要求对照相关规定补充说明公司及所有境内子公司是否存在境外发行上市禁止性情形 [2]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关键金属资源回收生产以及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的引领者 [2] - 公司是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 [2] - 公司业务模式涵盖关键金属资源回收、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以及新能源材料三大核心业务 [2]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93.92亿元、305.29亿元、332亿元、175.61亿元人民币 [3] - 同期公司年/期内利润分别约为13.32亿元、11.62亿元、13.28亿元、8.43亿元人民币 [3]
徐州农商银行专项金融支持企业实现“智”造升级
江南时报· 2025-09-26 07:40
公司运营与生产 - 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拥有一条3.1米宽新型瓦楞纸板智能生产线,从原纸加工到纸板成型全程由电脑自动控制,仅需10名工人辅助操作,日均产量可达40万平方米 [1] - 公司于2014年引入2.2米生产线后稳步发展,并于2024年3月迁至新址计划建设智能生产基地 [1] - 新生产线实现产能翻倍、成本下降、用工不增的目标,相较于原生产线需17-18人、单班10余万平方米的产能,新生产线仅需10人,单班产能就达到40万平方米 [1] 融资与银行支持 - 公司在厂房建设和设备升级面临资金压力时,获得徐州农商银行户部山支行首批1000万元贷款,专项用于智能生产线及相关装备投入 [1] - 银行为确保项目进度,加班加点整理材料,快速完成贷款发放,确保了生产线的顺利安装调试 [1]
格林美:打造新能源“金属粮仓”,赴港上市谋局全球供应链
智通财经· 2025-09-25 21:38
公司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 - 公司从电子废弃物处理起家 现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制造和关键金属资源回收巨头 业务贯穿"城市矿山"和"新能源材料"两大领域 形成"资源回收-材料再造"闭环产业模式 [1][2] - 在第三方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回收处理量占中国总量的10%以上 通过全国回收网络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 [2] - 在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材料出货量方面位居全球前列 垂直一体化能力构筑了成本控制和供应链安全壁垒 [2] 财务表现与资本结构 - 总营收从2022年293.92亿元增长至2024年331.9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约6.3% 收入结构显著变化 新能源材料收入占比从74.2%降至60.0% 关键金属资源收入占比从16.9%大幅提升至30.4% [4] - 净利润表现波动性强 2023年计提高达8.3亿元非金融资产减值损失 主要来自存货减值 盈利能力对外部大宗商品价格高度敏感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常年为负且规模持续扩大 经营活动现金无法覆盖投资需求 严重依赖外部融资补充资金缺口 [6] 发展战略与资本运作 - 筹划赴港发行H股构建"A+H"双资本平台 旨在优化资本结构并对冲风险 缓解A股市场估值对国际化战略支持不足的问题 [1][3] - 全球化扩张带来巨额资本开支 特别是在印尼等地的镍资源和三元材料基地建设 新融资渠道可分摊资本压力并引入国际长线资本 [3] 行业机遇与市场前景 - 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预计2027年至2030年到来 全球退役电动汽车电池数量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达52.1% [7] - 高镍三元前驱体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35.2%提升至2030年70.0% 公司在高镍前驱体领域的卡位优势有望抓住高端化增长趋势 [7]
格林美,递交IPO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际联席保荐|A股公司香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23 14:11
公司上市计划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2日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2] - 公司已于2010年1月22日在深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002340 SZ 截至2025年9月22日总市值约人民币382亿元[2] 业务定位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是关键金属资源回收生产和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的引领者 也是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3] - 采用"开采城市矿山"的商业模式 致力于消除污染和再造资源[3] - 在关键金属资源回收方面 镍钴钨资源回收量中国排名第一 MHP权益产量位列全球前三[4][5] - 锂离子电池回收方面 从第三方采购退役电池并处理报废电动汽车电池 锂金属回收率达96 5% 远超行业90%的平均水平[4][5] - 新能源材料方面 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全球第二 四氧化三钴供应量全球第二 并实现9系超高镍核壳三元/四元前驱体的量产[4][5] - 拥有超过5 500项全球专利申请 往绩记录期间研发支出总额人民币50亿元以上 设立三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研发人员超过1 000名[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93 92亿元 305 29亿元和331 998亿元 2025年前六个月收入175 61亿元[6][11]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3 32亿元 11 62亿元和13 28亿元 2025年前六个月净利润8 43亿元[11][12] - 新能源材料业务占比最高 2024年收入占比60% 其中二元前驱体占比48 4%[6] - 关键金属资源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16 9%提升至2024年30 4%[6] - 中国市场是主要收入来源 2024年中国内地收入占比76 4%[6] 股东结构与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为许开华王敏夫妇 通过直接持股和控股公司合计持股约9 02%[6][7]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 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 - 高管团队包括多位副总经理 涵盖财务 法律 运营等专业领域[10] 合作伙伴与产能布局 - 与全球超过1 000家汽车企业及电池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5] - 在中国设立6家锂离子电池回收附属公司 均纳入工信部白名单[5] - 拥有MHP生产 关键金属资源回收和锂离子电池回收三大业务能力 实现部分关键原材料自给自足[5]
格林美递表港交所 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及中信建投国际为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8:56
公司上市与业务定位 - 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 中信证券及中信建投国际 [1] - 是关键金属资源回收及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引领者 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领先企业 [1] - 业务涵盖关键金属资源回收 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 新能源材料领域 [1] 关键金属资源回收业务 - 镍钴钨资源回收量位居中国第一 [1] - 全球镍钴锰(MHP)生产行业先驱 MHP年产能达15万吨 [1] - 权益产量在全球排名前三 [1] 锂离子电池回收业务 - 从第三方采购退役锂离子电池并处理报废电动汽车电池 [1] - 生产电池制造所需金属中间产品 [1] - 国内第三方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排名第一 [1] 新能源材料制造业务 - 生产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前驱体 正极材料及3C电池用四氧化三钴 [1] - 全球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供应量排名第二 [1] - 与全球前十大锂离子电池企业中的九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 - 具有新能源材料生产所需部分关键原材料自给自足能力 [1]
格林美冲刺港交所 为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龙头
智通财经· 2025-09-22 21:46
公司上市申请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及中信建投国际[1] -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002340[1] 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关键金属资源回收生产及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引领者 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领先企业[4] - 业务涵盖三大核心领域:关键金属资源回收、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新能源材料制造[4] - 2024年镍、钴、钨资源回收量中国排名第一 MHP权益产量全球前三[4] - 第三方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量2024年中国排名第一[5] - 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2024年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6] 关键金属资源业务 - 回收镍、钴、钨、锂、锗、钛、铜、锰、金、银及铂等关键金属[4] - 为镍钴钨冶炼技术及湿法冶金应用行业先驱 开发全球最大红土镍矿高压釜[4] - 印尼生产基地MHP年产能达15万吨[4] 电池与汽车回收业务 - 回收退役锂离子电池及报废电动汽车 部分电池梯次利用 其余拆解生产黑粉、磷酸锂等中间产品[5] - 回收处理燃油车与电动车 拆解车身回收金属[5] - 与全球超1000家汽车企业及电池制造商合作 中国设6家回收子公司均入选工信部白名单[5] 新能源材料业务 - 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及3C电池用四氧化三钴[6] - 与全球前十大锂离子电池企业中的九家建立长期合作[6] - 通过MHP生产、金属回收与电池回收实现部分关键原材料自给自足[6]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293.92亿元 利润13.32亿元[6][7] - 2023年收入305.29亿元 利润11.62亿元[6][7] - 2024年收入332亿元 利润13.28亿元[6][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75.61亿元 利润8.43亿元[6][7] - 毛利率2022年14.5% 2023年12.2% 2024年15.3% 2025年上半年12.5%[7] - 经营利润率2022年7.4% 2023年6.6% 2024年6.9% 2025年上半年7.0%[7]
新股消息 | 格林美冲刺港交所 为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龙头
智通财经· 2025-09-22 21:45
公司上市申请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 中信证券及中信建投国际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340 SZ) [1] 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关键金属资源回收生产及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的引领者 也是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 业务涵盖关键金属资源回收 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 新能源材料三大核心领域 [4] - 在关键金属资源回收领域 公司镍 钴 钨回收量2024年中国排名第一 是全球镍钴钨冶炼技术及湿法冶金生产MHP(氢氧化镍钴)的先驱之一 拥有全球最大红土镍矿高压釜 MHP质量达行业领先水平 [4] - 在印度尼西亚生产基地MHP年产能达15万吨 按2024年MHP权益产量计 公司全球排名前三 [4] - 在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 公司从第三方采购退役电池并回收处理报废电动汽车电池 部分电池梯次利用 其余拆解生产黑粉 磷酸锂 磷酸铁 碳酸锂等金属中间产品 [5] - 公司回收处理报废汽车(含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 拆解车身并回收金属资源 已与全球超1000家汽车企业及电池制造商合作 在中国设立6家锂离子电池回收附属公司 均纳入工信部白名单 [5] - 以2024年回收量计 公司在第三方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国内排名第一 [5] - 在新能源材料领域 公司供应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前驱体 正极材料及3C电池用四氧化三钴 与全球前十大锂离子电池企业中的九家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6] - 以2024年出货量计 公司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全球供应量排名第二 凭借MHP生产 关键金属回收 电池回收三大业务能力 实现新能源材料生产部分关键原材料自给自足 [6] 财务表现 -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收入分别为293 92亿元 305 29亿元 332亿元 175 61亿元人民币 [6] - 同期年/期内利润分别为13 32亿元 11 62亿元 13 28亿元 8 43亿元人民币 [6] -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14 5% 12 2% 15 3% 12 5% [7] - 2024年经营利润率为6 9% 2025年上半年为7 0% [7]
新股消息 | 格林美(002340.SZ)冲刺港交所 为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龙头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21:44
公司上市申请 - 格林美于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及中信建投国际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340.SZ) [1] 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核心金属资源回收及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引领者 业务涵盖关键金属资源回收、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新能源材料制造三大领域 [4] - 在关键金属资源回收领域 2024年镍、钴、钨回收量中国排名第一 为全球MHP(氢氧化镍钴)生产先驱 印尼基地年产能达15万吨 按权益产量计全球排名前三 [4] - 在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 2024年第三方退役电池回收量中国排名第一 拥有6家工信部白名单企业 与超1000家汽车及电池制造商合作 [5] - 在新能源材料领域 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2024年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 与全球前十大电池企业中的九家建立合作 [6]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持续增长:293.92亿元(2022年)、305.29亿元(2023年)、332亿元(2024年) 2025年上半年收入175.61亿元 [6][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3.32亿元(2022年)、11.62亿元(2023年)、13.28亿元(2024年)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43亿元 [6][7] - 毛利率波动:14.5%(2022年)、12.2%(2023年)、15.3%(2024年)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2.5% [7] - 研发费用稳定在收入占比3%左右 2024年研发费用11.01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