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物流车
icon
搜索文档
实力见证 远程星享V7E如何成为城配司机创富利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8 11:05
产品性能验证 - 远程星享V7E在真实运营挑战赛中展现出极强的创富能力,日流水近600元 [1] - 车辆经历12小时高强度使用,包括频繁启停、空调使用、重载爬坡等多种能耗考验,依然保持稳定续航表现 [3] - 冠军司机表示因对V7E续航有信心,敢接长距离、拉重货订单 [4] 续航与能效 - 车辆搭载51.4kWh大电量玄武电池,CLTC工况续航达375公里,在真实环境中得到验证 [6] - AI能效管家系统通过分析30多万云端用户数据,根据载荷自动切换动力模式,百公里电耗低至13.8kWh,低于同级竞品3%以上 [6] - 支持2C高倍率液冷液热超充技术,30%-80%SOC充电仅需15分钟,充电10分钟可续航2小时,具备-20°~60°宽温域快充能力 [10] 载货与运营效率 - 拥有7.5m³同级最大货厢和1.5吨超强额定载重,货厢内长2870mm、内高1475mm,较同级产品多半方空间,可满足4.1m超长管材装运需求 [7] - 额定载重比同级车多350公斤,相当于多装29箱矿泉水,使司机能承接单价更高的重货订单 [7] - 500mm超低货台和1100mm宽侧滑门方便装卸,装卸时间从20-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一天拉十趟货可节省近3小时运营时间,多接4-5个订单增加一百多元收入 [8] 经济性与成本节省 - 按每天运营300公里、每月30天计算,远程星享V7E五年总TCO较燃油车节省10万元 [11] - 使用电车后运营成本仅为油车的两成,省下的成本转化为纯利润 [11] - 玄武电池提供行业最长10年/80万公里质保,消除用户对电池寿命的后顾之忧 [10] 驾驶体验与设计 - 峰值功率扭矩达220N·m,动力澎湃,无惧长爬坡、重载等工况 [13] - 采用195高承载轮胎,单胎额定载重大于1吨,0.27级超低风阻系数为同级最优 [13] - 多模式能量回收系统优化制动回收,滑行也可完成能量回收,提供更平稳驾乘体验并保护货物安全 [13] 行业趋势与平台视角 - 中国市场新能源VAN类产品保有量已超120万辆,今年1-5月占比超40%,是城配物流主力,但市场同质化问题显现 [3] - 平台方指出痛点集中在货损和货运安全问题,平台价值在于用算法将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收入 [13] - 新能源商用车正从运输工具转变为"移动盈利解决方案",帮助司机实现从"疲于奔命"到"高效创富"的转变 [17]
【国轩高科(002074.SZ)】积木式充换电系统解决重卡痛点,海外布局深入——跟踪报告(殷中枢/陈无忌)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19 21:17
电动重卡行业景气度 - 2025Q1新能源重卡销量超2.3万辆 同比增长超1.5倍 增速显著高于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整体50%的增长率 [2] - 行业客户覆盖吉利 一汽 三一 江淮 陕汽等头部企业 [2] 换电重卡成本优势 - 换电模式采用车电分离 初始购车成本显著降低 [3] - 电池资产由运营商持有 叠加电价优势 综合运营成本可降低3-6万元/年 [3] - 快充与换电方案并行发展 电池企业已推出快充型商用车电池并布局超快充网络 [3] 公司技术突破 - 发布全球首款积木式充换电系统 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5分钟极速换电 支持灵活调整电池包数量 [4] - 创新"电找车"模式 节省固定充换电站建设成本 [4] - 同步展出第三代智能移动储能充电车 7MWh储能系统舱等明星产品 [4] 市场份额表现 - 2024年新能源物流车动力电池装车量达26.8GWh 公司装车4.6GWh 市占率17.2%位居行业第二 [5] - 合作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 远程商用车 奇瑞集团等 [5] 海外产能扩张 - 在摩洛哥和斯洛伐克分别投资建设20GWh锂电池项目 总投资额不超过12.8亿欧元和12.34亿欧元 [6] - 欧洲产能布局覆盖欧盟市场 满足碳足迹考核要求 建设周期分别为5年和3年 [6]
每日速递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三、四期项目开工
高工锂电· 2025-03-21 18:01
电池 - 珠海市拟重点推进半固态电池产业化和全固态电池研发进程 优化半固态电池技术指标并突破固态电池技术瓶颈 [1][2] - 宁德时代入股新能源物流车企业地上铁 后者运营纯电动物流车超16万辆 覆盖200多个城市 [3] - 孚能科技获小鹏汇天动力电池定点 将供应下一代原理样机的高压动力电池及连接器 [4]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三期四期项目开工 总投资180亿元 计划2026年10月建成投用 [5] 海外 - 阿布扎比主权基金ADQ与美国私募合作投资25GW发电项目 初始投资50亿美元 重点布局美国市场 [6][7] - 英国初创公司获100万英镑政府奖励 开发AI驱动的材料技术 可应用于新能源领域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