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用陶瓷
icon
搜索文档
从“春碗”到“花开”,华光的IP化突围
齐鲁晚报网· 2025-07-27 13:4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原雪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 7月17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LEC全球授权展上,华光国瓷"花开中国"十二大IP如繁花绽放,一件 件以花为题的陶瓷作品渐次绽放,展会现场霎时间成为东方美学的主场。 作为传统文化产业代表,华光国瓷在汇聚1800多个国际IP,并覆盖动漫、影视、文博、游戏等新兴品类 之中掀起一阵国潮效应,成功赢得来自全球参展嘉宾与参展商们的回眸。 "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件瓷器不仅是器物,更是可触摸的文明。"这是华光国瓷董事长苏同强在LEC全球授 权展上说的一句话。 IP,赋予产品以新的文化底蕴和品牌资产,对于继续以更快速度、更大范围换发品牌生命力的传统产业 而言更是如此。当下,传统文化IP正在经历重重跃迁,从传承个体的觉醒到全球文化的共鸣,一条清晰 的IP化路径已然显现。 而华光选择在彼时发布《花开中国》IP授权,传递了一个怎样的信号?如何从华光国瓷此次特殊的"上 海之行"中,窥见传统文化转型"国潮"的IP化突围?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华光首次在上海参展,最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华光国瓷以唯一特展企业身份 亮相"中国陶瓷艺术精品展",用"和谐五洲壶"传递"和"文化,"春色满园"餐具 ...
松发股份重组上市获批,民营造船第一股扬帆起航
证券之星· 2025-05-18 18:13
交易进展 - 松发股份重大资产置换交易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1] - 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公司拟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恒力重工100%股权[1] - 交易完成标志着恒力重工向"全球最具成长力造船厂"战略转型迈出关键一步[1] 战略转型 - 松发股份将完全退出日用陶瓷制造业 转型为绿色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2] - 公司定位中国"民营造船第一股" 契合国家"造船强国"战略及"两重两新"政策导向[2] - 恒力重工拥有156艘近千亿订单 在VLCC油轮、LNG运输船等高附加值船型取得研发突破[2] 产业竞争力 - 恒力重工投资数十亿元建设数字化造船基地 配备亚洲顶尖30万吨级船坞集群[3] - 成功研发30.6万吨VLCC油轮等"大国重器" 实现超大型船舶领域从技术追赶到创新引领[3] - 2024年新接订单量全球第五、中国第四 正在改变中日韩主导的全球造船业格局[3] 技术布局 - 构建覆盖VLCC油轮、LPG/LNG双燃料集装箱船、第五代FLNG装置等尖端装备的"海洋重器矩阵"[3] -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中国从"世界船坞"向"海洋工程解决方案策源地"转型[3] 监管支持 - 上交所审核中心采用"开门办审核"模式 提供专业高效监管支持[4] - 注册制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为战略新兴产业上市树立服务标杆[4]
上市造船企业+1!恒力重工上市获批!| 航运界
搜狐财经· 2025-05-17 15:50
交易概述 -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1] - 交易完成后,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船舶及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4] - 交易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其中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0亿元 [3][4] 交易结构 - 松发股份拟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购买恒力重工100%股权 [3] - 交易完成后,中坤投资将持有上市公司39.86%股份,恒能投资、苏州恒能、陈建华各持有15.24%股份,恒力集团持有4.34%股份,合计持股89.93% [4] - 募集配套资金将用于恒力造船绿色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和恒力重工国际化船舶研发设计中心项目 [4] 战略转型 - 松发股份将战略性退出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业,转向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务 [4] - 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逐年下降,净利润持续为负,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 - 交易有助于公司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发展质量 [5] 恒力重工发展 - 恒力重工将通过资本市场建立直接融资渠道,为未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5] - 交易有助于提升恒力重工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增强员工凝聚力 [5] - 恒力重工将持续致力于高性能船舶研发及工艺改良升级,推动船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5]
重大资产重组,通过!
中国基金报· 2025-05-17 10:06
重大资产重组获批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 同意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注册申请 [1] - 交易涉及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方式获得恒力重工100%股权 [1] - 证监会同意向中坤投资等交易方发行总计7 38亿股股份购买相关资产 [3][4] 交易方案细节 - 交易分为三部分 重大资产置换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募集配套资金 [7] - 拟以全部资产和经营性负债置换恒力重工50%股权 [8] - 拟发行股份购买恒力重工剩余50%股权 [9]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40亿元配套资金 [5][10] 交易对价与股权结构 - 置入资产和置出资产交易对价差额部分作价74 93亿元 [10] - 发行股份价格为10 16元/股 总计发行约7 38亿股 [10]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完成后 新发行股份占总股本85 59% [10] 业务转型 - 公司将战略性退出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业 [10] - 恒力重工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10] - 未来主业将转向船舶及高端装备研发 生产及销售 [10] 市场表现 - 截至5月16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42 84元/股 涨幅5% [11] - 公司总市值为53 19亿元 [11]
这单并购,过会!
券商中国· 2025-04-19 21:41
跨界并购审核新进展 - 松发股份收购恒力重工案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为2024年9月"并购6条"实施后首单过会的跨界并购项目 [2] - 交易完成后,松发股份主营业务将从日用陶瓷制品制造变更为船舶研发、制造及销售,不构成借壳上市 [3] - 交易采用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两步走方案,涉及恒力重工100%股权,资产评估价80.06亿元 [6][8] 交易双方背景与财务数据 - 松发股份连续3年亏损(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亿、-1.71亿、-1.17亿),2024年预计亏损8700万至6225万元,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7] - 标的公司恒力重工2023年净利润113.71万元,2024年大幅增长至3.01亿元,股东承诺未来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累计不低于48亿元 [8] - 交易方为同一实际控制人陈建华旗下企业,恒力集团为世界500强企业,已运作多家上市公司 [7][8] 审核关注要点 - 上交所要求说明恒力重工注册资本从5亿增至30亿对评估值的影响 [12] - 需解释标的公司2023年启动船舶业务后即实现行业领先性能、订单量全球前列及业绩暴增的合理性 [13] - 需对比分析标的公司与同行业公司的优劣势及研发能力领先依据 [13] 行业动态与案例特点 - "并购6条"实施半年内约30家上市公司披露跨界收购计划,其中6家已终止 [15] - 该案例具有"蛇吞象"特征(亏损企业收购高估值资产)和"腾笼换鸟"性质(实控人资产证券化) [3][7] - 交易配套募资40亿元用于标的公司项目建设,旨在为恒力重工建立直接融资渠道 [8] 历史经验与市场观点 - 跨界并购存在整合难度高、业绩承诺不达标风险,2023-2024年退市企业中45%曾实施跨界收购 [16] - 券商认为同一实控人背景下的跨界并购风险相对可控,但需避免过度激进战略 [17][18] - 松发股份曾于2016-2017年跨界教育行业失败,因政策影响导致业务停滞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