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

搜索文档
远东股份: 关于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即将届满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07
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情况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股票3169 63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1 43% [1][2] - 员工持股计划成交总金额为18161 39万元 成交均价约5 73元/股 [1] - 持股计划存续期为36个月 自2022年12月30日至2025年12月29日 [1] 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管理 - 存续期届满时如未展期则自行终止 [2] - 货币资产清算分配完毕后可提前终止 [2] - 经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可延长存续期 [2] 信息披露与程序依据 - 持股计划依据《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规定执行 [1] - 公司已披露《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股票购买完毕的公告》等文件 [2] - 公司将持续履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信息披露义务 [2]
金智科技:中标8440.91万元项目
快讯· 2025-06-13 15:55
中标项目概况 - 公司近期成功中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华润新能源(陇县)有限公司相关项目,累计中标金额8440.91万元 [1] - 中标项目包括数字化项目第一次设备招标、华北区域第一次联合采购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协议库存招标采购、西北区域第一次联合采购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协议库存招标采购等 [1] 业务影响 - 中标项目的成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智慧能源业务在输变电、配网、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1] - 项目合同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4.76% [1] - 项目的履行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九洲集团(300040) - 300040九洲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5-30 08:26
公司概况 - 公司创立于1993年,专注智能配电网和网络能源领域,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40 [1] - 拥有智能配电网、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由三个业务集团公司管理,旗下超40家子公司,覆盖国内十多个省份和地区 [1] - 构建研究、制造和营销三大运营支撑平台,形成“铁三角”营销服务网络,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 [1] - 是国家电网多个省公司集中采购供应商,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多个行业数千个国内外项目 [1][2] - 是国家重点布局软件企业,获多项荣誉,连续多年获纳税信用A级等称号 [2] - 2015年起向“制造业 + 服务”发展,形成现代智能制造新模式 [2] 业务成果 智能配电网领域 - 深耕30年,研发水平领先,拥有超200项专利,产品覆盖70余国家及地区 [3] - 2024年度业务订单额超8亿元,同比增长超30%,2025年1季度中标金额超2.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3][4] 新能源发电领域 - 截至2024年12月,累计建设、控制和持有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超2.7GW,在建和已拿到指标项目容量1GW,开发中权益容量超2GW [3] - 2024年底,风电资产装机容量246兆瓦,较去年同期增长100兆瓦;光伏发电资产装机容量298.6兆瓦,与去年同期持平 [13] - 2024年上网电量超10亿千瓦时,风电上网率90% - 95%,光伏上网率95% - 97% [13] 综合智慧能源板块 - 提供多能互补解决方案,包括“分散式风电 + 供暖”、生物质热电联产业务、储能等业务模式 [14] - 已获取5个乡镇供暖资产/特许经营权,预计最早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上半年项目并网落地 [9] - “分散式风电 + 供暖”业务预计收益率超10%,发电收入占比超90% [16] 业务策略 智能配电网业务 - 加大市场和营销投入,组建大客户销售团队和海外销售团队 [3] - 提升研发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在江苏扬中建立新研发中心 [3] - 整合集团资源,利用新能源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拓展设备销售市场 [3] 发电资产持有与出售 - 控制总权益容量规模在1.5GW - 2GW之间,新建项目长期持有,出售老项目 [6] - 采用100%股权出售模式,力争保留已售电站日常运维 [6] 行业问题 - 行业国补拖欠普遍,拖欠周期2 - 3年,公司账上约10亿国补应收款,回款周期是主要问题 [4][5] - 应收国补均为电费补贴,拖欠款从2017年开始滚动形成,不同省份回款进度不一 [7] 政策影响 - 存量项目可沿用保障性电价,避免收益受损,电价调整温和 [8] - 新增项目通过竞价确定机制电价,对冲市场波动风险,降低收益不确定性 [8] 年度经营目标 - 智能配电网业务营收增长30% [17] - 新能源发电业务营收增长10% [17] -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营收增长10% [17]
远东股份: 公司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5-16 19:5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远东股份,英文名称为Far East Smarter Energy Co.,Ltd [4] - 公司成立于1995年,首次公开发行15,000,000股普通股并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3] - 公司注册地址为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南山东路7号创新创业大厦12楼 [5]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219,352,746元,已发行股份数为2,219,352,746股 [6][21]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设董事会,成员不少于9名,包括3名独立董事和1名职工董事 [112]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绩效委员会、社会责任委员会和安全委员会等多个专门委员会 [137][141]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总裁、资深副总经理/资深副总裁/资深财务总监等 [151] - 独立董事需满足独立性要求,且需具备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132]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股利分配、表决权、提案权等权利,同时需遵守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规 [34][40] - 连续6个月持股比例达到5%以上的股东可享有董事会席位,具体席位数量与持股比例挂钩 [13]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需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滥用控制权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 [44] 股东大会 - 股东大会分为年度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年度股东大会每年召开一次 [49] - 股东大会可通过现场会议、网络投票或通讯表决方式召开,股东可亲自出席或委托代理人出席 [51][66] - 股东大会决议分为普通决议和特别决议,普通决议需过半数通过,特别决议需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81][83] 经营范围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技术、产品与服务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15] - 其他业务涵盖电线电缆、输配变电设备、锂离子电池、电动车辆等产品的制造与销售 [6][7] - 公司还提供仓储物流、咨询服务、公共关系策划等配套服务 [7] 股份管理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发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16][17] - 公司可因减少注册资本、员工持股计划等原因回购股份,回购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和要约方式 [25][2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股份的25% [30] 董事会运作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临时会议可由董事长、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监事会提议召开 [120][121] - 董事会决议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关联交易等事项需经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通过 [124][125] - 独立董事享有特别职权,如独立聘请中介机构、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等 [134]
远景集团宣布连续三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快讯· 2025-05-08 21:17
5月8日,在2025年德国慕尼黑智慧能源展览会(The smarter E Europe)期间,远景科技集团面向全球发 布《2025零碳行动报告》,该公司宣布,自2022年起连续第三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并于2024年成功实现 100%可再生电力使用,提前一年达成RE100承诺。截至2024年底,远景已交付产品预计为全球避免约 23.5亿吨碳排放。 ...
九洲集团2024年财报解读:净利润暴跌678.26%,经营现金流大幅缩水
新浪财经· 2025-04-23 23:08
营收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22.09% [1] - 智能配电网业务收入4.86亿元(占比32.81%),同比增长20.26% [1] - 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3.87亿元(占比26.14%),同比下降8.91% [1] - 新能源工程业务收入1.15亿元(占比7.79%),同比大增136.41% [1] -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收入4.79亿元(占比32.36%),同比增长60.30% [1] 净利润与亏损原因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5亿元,同比减少678.26% [2] - 生物质电站投资效益不及预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4.22亿元 [2] - 权益持有生物质公司投资收益损失0.68亿元 [2] - 收购沈阳昊诚电气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0.26亿元 [2] - 信用减值损失0.88亿元,其中生物质电力应收账款坏账准备0.59亿元 [2] 费用变化 - 销售费用6100.77万元,同比增长35.23% [4] - 管理费用1.23亿元,同比增长12.01% [5] - 财务费用1.44亿元,同比下降6.01% [6] - 研发费用1815.97万元,同比下降24.19% [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6亿元,同比减少80.06% [1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85亿元有所改善 [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0亿元,同比增长263.17% [12] 业务战略与未来展望 - 推进"风光新能源 + 智能装备制造"双引擎业务格局 [14] -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优化业务结构、生产成本和营销渠道 [14] - 深化生态链合作,优化资金结构,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 [14] - 行业政策逐渐稳定和公司应对措施逐步实施有望改善经营状况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