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技术

搜索文档
广东将新增零碳智慧产业园 预计2027年投产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00:13
项目概况 - 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广州总部项目在花都奠基,预计2027年6月前投产[1] - 项目由中恒源集团与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恒智联(广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 - 项目是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和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的重点工程[1] 项目规模与投资 - 项目净用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1] - 一期总投资7.5亿元[1] - 规划新建2GWh新型储能智造中心、年处理6万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中心、年处理2万吨退役光伏板回收利用中心[1] 技术标准与目标 - 按国家零碳园区、绿色工厂标准规划设计[1] - 建成后按德国莱茵认证净零碳标准运行4年,力争2030年实现"零碳排放"[2] - 项目预计为大湾区提供不少于40%的动力电池再生材料[1] 科研与人才规划 - 设立碳中和研究院、科研中心及院士工作站[1] - 推行"碳中和英才计划",定向输送千名硕博人才[2] - 广州理工学院将联合企业开展零碳技术研发、电池回收利用等联合研究[1] 行业影响 - 项目被定位为新能源循环经济领域的重大突破,将引领行业变革[2] - 园区规划打造科技创新、智能生产、生态循环于一体的示范样板[2] - 设立不少于10亿元的产业基金支持发展[2]
内蒙古赤峰市新能源可开发空间在5300万千瓦以上
新华网· 2025-06-09 09:05
绿电产业 - 赤峰市新能源可开发空间超过5300万千瓦 绿电年产能达1120亿千瓦时 2024年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 [1] - 内蒙古东山铝业50万吨电解铝项目采用源网荷储高比例绿电技术 实现煤电铝向绿色铝转型 [1] - 铝业集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 包含索通碳素厂 中秦铝业 中信戴卡铝深加工 中天铝业等企业 [1] - 稀土铝合金架空电缆和铝钪合金汽车轮毂等铝后加工项目带动当地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发展 [1] 绿氢与绿氨产业 - 远景零碳技术公司利用风光发电生产绿电 通过电解水制绿氢 再捕捉氮气合成绿氨 占地1500余亩 [2] - 慕帆能源科技自主研发零碳氢氨燃气轮机 可同时使用氢/氨燃料 为多场景提供绿色电源 [2] - 移动式氢氨燃气轮机组进入调试阶段 采用远景生产的绿氢/绿氨 已吸引多国客户考察 [3] 产业集群优势 - 赤峰高新区实现铝液直供下游企业 省去模铸环节 促进原铝高端加工与再生铝循环利用 [2] - 绿电资源与完整铝产业链吸引东山铝业等企业落户 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1][2]
九洲集团(300040) - 300040九洲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06
2025-06-06 09:16
公司概况 - 1993 年创立,专注智能配电网和网络能源领域,2010 年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 300040),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 - 拥有智能配电网、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由三个业务集团公司管理,超 40 家子公司,覆盖国内十多个省份和地区 [1][2] - 构建研究、制造和营销三大运营支撑平台,形成“铁三角”营销服务网络,覆盖 30 个省市自治区 [2] - 是国家电网多个省公司集中采购供应商,产品应用于多个行业数千个国内外项目 [2] - 获全国民营科技 100 强、中国机械 500 强等多项荣誉,连续多年为纳税信用 A 级企业等 [2] - 2015 年起向“制造业 + 服务”发展,形成现代智能制造新模式,有风光新能源 + 智能装备制造双引擎业务格局 [2] 业务成果 智能配电网领域 - 深耕 30 年,研发水平领先,专利超 200 项 [3] - 产品覆盖 70 余国家及地区,产业链上下游融通优势明显 [3] 新能源发电领域 - 截至 2024 年 12 月,累计建设、控制和持有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超 2.7GW,在建和已拿指标项目容量 1GW,开发中权益容量超 2GW [3]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板块 - 发展“分散式风电+供暖”、风电下乡、零碳产业园区项目,布局源网荷储类项目 [3] 互动问答 国补拖欠情况 - 行业国补拖欠普遍,周期 2 - 3 年,公司账上超 10 亿元国补应收款,风光项目均通过合规检查进入“双目录” [4] - 应收国补全为电费补贴,无供暖补贴,拖欠款从 2017 年滚动形成,最长为 2020 年后项目,不同省份回款进度不一 [5] 制造业出口业务 - 出口市场潜力大,处于起步阶段,电力设备有更新换代需求,公司与阿里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并独立完成设备认证 [6] - 预计未来 5 年(至 2030 年)出口业务显著增长,行业周期 8 - 10 年 [6] 2024 年制造业板块增长原因及未来趋势 - 2024 年提出“回归主业”战略,提高智能装配制造板块业绩,加大市场和营销投入、提升研发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整合集团资源拉动设备销售 [7] - 2024 年智能配电网业务订单额超 8 亿元,同比增长超 30%,2025 年目标 10 亿元,截止 2025 年 1 季度中标金额超 2.6 亿元 [8] - 输配电行业或迎景气周期,公司有能力和意愿抓住机遇实现电力设备业务发展 [8] 电价市场化改革影响 - 存量项目可沿用保障性电价,避免收益受损,电价调整温和 [9][10] - 新增项目通过竞价确定机制电价,对冲市场波动风险,降低收益不确定性,市场化交易电价或降 3 - 5 分/度,行业可压缩成本维持合理收益率 [10] 2025 年股权激励计划 - 2025 年 2 月回购股票拟用于股权激励,处于筹备阶段,形式未定 [10] 智能配电网设备订单情况 - 电网订单占比约 1/3,电网外占比约 2/3,截止 2025 年一季度末中标金额超 2.6 亿元 [10] - 业务毛利约 20%,净利率约 3%,订单量增长和产能利用率提高将改善盈利水平 [10] 综合智慧能源板块 - 定位为针对客户用电综合用能需求提供多能互补解决方案,包括“分散式风电 + 供暖”等业务模式,是未来增长看点之一 [10] - 短期业绩增长来自“分散式风电 + 供暖”业务投产和生物质热电联产业务增收减亏 [10] - “分散式风电 + 供暖”业务在三北地区替代燃煤锅炉,实现多种价值,契合政策,公司储备超 300MW 指标,拿到部分项目资产和指标 [10] - 2024 年生物质发电行业问题致公司生物质电站投资效益不及预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4.22 亿元、权益持有生物质公司投资收益损失 0.68 亿元,同行业公司也有减值 [10][11] - 2025 年从原材料、技术路径、附加值产品等方面调整经营战略,降低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和盈利能力 [11] 新增分散式风电 + 清洁能源供暖项目 - 预计项目收益率高,内部收益率可达 10%以上,发电收入占比超 90% [11] - 东北三省潜在市场巨大,公司作为先行者将优化业务模式并复制推广,已有多个项目在黑龙江省进入核准/准备建设状态 [11] 新能源发电项目储备 - 在建和已拿指标容量超 1GW,开发阶段项目容量约 2GW - 3GW,足够未来 3 至 5 年业务增长,一季度末巴彦二期 100MW 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11] 2025 年度经营目标 - 智能配电网业务营收增长目标 30%,重新聚焦业务,瞄准集团型大客户发力 [12] - 新能源发电业务营收增长目标 10%,储备项目陆续并网 [12] -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营收增长 10%,分散式风电、零碳产业园区等项目落地 [12]
九洲集团(300040) - 300040九洲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5-30 08:26
公司概况 - 公司创立于1993年,专注智能配电网和网络能源领域,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40 [1] - 拥有智能配电网、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由三个业务集团公司管理,旗下超40家子公司,覆盖国内十多个省份和地区 [1] - 构建研究、制造和营销三大运营支撑平台,形成“铁三角”营销服务网络,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 [1] - 是国家电网多个省公司集中采购供应商,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多个行业数千个国内外项目 [1][2] - 是国家重点布局软件企业,获多项荣誉,连续多年获纳税信用A级等称号 [2] - 2015年起向“制造业 + 服务”发展,形成现代智能制造新模式 [2] 业务成果 智能配电网领域 - 深耕30年,研发水平领先,拥有超200项专利,产品覆盖70余国家及地区 [3] - 2024年度业务订单额超8亿元,同比增长超30%,2025年1季度中标金额超2.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3][4] 新能源发电领域 - 截至2024年12月,累计建设、控制和持有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超2.7GW,在建和已拿到指标项目容量1GW,开发中权益容量超2GW [3] - 2024年底,风电资产装机容量246兆瓦,较去年同期增长100兆瓦;光伏发电资产装机容量298.6兆瓦,与去年同期持平 [13] - 2024年上网电量超10亿千瓦时,风电上网率90% - 95%,光伏上网率95% - 97% [13] 综合智慧能源板块 - 提供多能互补解决方案,包括“分散式风电 + 供暖”、生物质热电联产业务、储能等业务模式 [14] - 已获取5个乡镇供暖资产/特许经营权,预计最早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上半年项目并网落地 [9] - “分散式风电 + 供暖”业务预计收益率超10%,发电收入占比超90% [16] 业务策略 智能配电网业务 - 加大市场和营销投入,组建大客户销售团队和海外销售团队 [3] - 提升研发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在江苏扬中建立新研发中心 [3] - 整合集团资源,利用新能源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拓展设备销售市场 [3] 发电资产持有与出售 - 控制总权益容量规模在1.5GW - 2GW之间,新建项目长期持有,出售老项目 [6] - 采用100%股权出售模式,力争保留已售电站日常运维 [6] 行业问题 - 行业国补拖欠普遍,拖欠周期2 - 3年,公司账上约10亿国补应收款,回款周期是主要问题 [4][5] - 应收国补均为电费补贴,拖欠款从2017年开始滚动形成,不同省份回款进度不一 [7] 政策影响 - 存量项目可沿用保障性电价,避免收益受损,电价调整温和 [8] - 新增项目通过竞价确定机制电价,对冲市场波动风险,降低收益不确定性 [8] 年度经营目标 - 智能配电网业务营收增长30% [17] - 新能源发电业务营收增长10% [17] -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营收增长10% [17]
宁德时代肇庆项目迎新进展!
起点锂电· 2025-01-18 11:50
宁德时代零碳战略与工厂布局 - 零碳技术成为公司2025年核心发展战略之一,肇庆瑞庆时代项目二阶段新增集装箱生产环节,建成后将成为广东省首个覆盖电芯到集装箱的全链条储能基地 [2] - 瑞庆时代从签约到投产仅14个月,2023年8月获零碳工厂认证,2024年位列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第61位,二阶段工程1个月内完成厂房建设并引入设备 [2] - 公司全球锂电行业独占3座灯塔工厂(宁德/宜宾/溧阳基地),分别聚焦AI技术/零碳目标/生产效率升级,宜宾基地为全球首家零碳工厂 [4][5][6] - 现有9个零碳工厂计划2025年全部转型为零碳模式,江苏时代溧阳工厂获工业4.0中国"智能可持续奖项",系公司第三家获奖工厂 [6] 零碳技术生态与全球推广 - 提出"零碳新基建"方案,构建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电芯可循环使用15000次,储能系统寿命超20年 [6] - 宁德基地建立电芯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首创LRS模式(许可/授权/服务)向全球车企及电池企业输出技术 [6] - 肇庆工厂为公司首个储能产品为主的零碳工厂,系继宜宾后第二座零碳工厂 [6] 肇庆新能源产业生态 - 肇庆采用"双核战略":小鹏汽车2017年建立整车生产基地,其MONA M03车型推动2024年业绩创新高,带动92家产业链企业聚集 [9] - 宁德时代2021年落户后形成动力+储能"双翼"布局,瑞庆时代一期产值达90亿元,二期将建成全链条储能基地,吸引震裕科技等50余家上下游企业入驻 [10] - 肇庆建成首个用户侧储能电站(0.186MW/0.372MWh),投运451个充电桩,公交车100%电动化,并打造全国首个轻卡物流车光储充换检一体化站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