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材料科学
icon
搜索文档
Honeywell(HON)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3 21:30
Honeywell (NasdaqGS:HON)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3, 2025 08:30 AM ET Speaker0Thank you for standing by, and welcome to the Honeywell Third Quarter twenty twenty five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At this time, all participants are in a listen only mode. After the speakers' presentation, there will be a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Please be advised that today's call is being recorded. I would now like to hand the call over to Sean Meakim, Vice President of Investor Relations.Please go ahead.Speaker1Thank ...
MIT成果登Nature正刊:90天,「AI科学家」完成3500次电化学测试
36氪· 2025-10-21 09:34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巨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展示了一种多模态机器人平台CRESt(Copilot for Real-world Experimental Scientists),通过将多模态模型(融合文本知识、化学成分以及微观结构信息)驱动的材料设计与高通量自动化实验相结合,大 幅提升催化剂的研发速度和质量。 实验材料科学的核心挑战之一是如何在庞大的化学设计空间中进行高效优化。 传统的发现方法往往依赖于单模态的主动学习框架,即利用单一类型的数据,例如元素组成与性能的对映关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巨团队发布的CRESt平台致力于通过自动化实验的方式,采集不同形式的数据,并将其纳入同一主动学习框架,即知识辅助的贝叶斯 优化(KABO)。 除此之外,另一算法上的创新是提出策略改进约束的贝叶斯优化(BOPIC),其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动态调整探索 (exploration) 与利用 (exploitation) 的平 衡,从而避免手动调参。 CRESt在短短三个月内完成了900多种催化剂化学组成和3500多次电化学测试,并在三元和八元体系中都发现比传统最优的纯钯基有大幅性能提升的化学 配方 ...
中国科研团队合成一种新型合金 助力电解水产氢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06:38
技术突破 - 安徽师范大学与联合团队利用激光辐照技术实现了亚纳米级高熵合金的创制[1] - 该方法具有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含有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亚纳米级高熵合金[1] - 纳秒脉冲激光可在极短时间内将颗粒表面温度迅速提升至2000摄氏度以上,再以每秒超过十亿度的速度冷却[2] 技术优势 - 快热快冷过程突破了传统合成方法的限制,使不同金属元素均匀分散并合金化,同时实现颗粒尺寸微小化[2] - 该技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多种金属的均匀混合,克服了传统高熵合金合成需高温且对元素种类有限制的难题[1][2] - 新型激光合成方法大大拓宽了高熵合金的材料选择范围[2] 应用前景 - 高熵合金在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催化剂材料[2] - 科研团队制备的由金、铂、钌、铑、铱五种金属组成的亚纳米高熵合金作为电解水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产氢、产氧活性和稳定性[2] - 该技术有望推动高熵合金在更多关键领域的实际应用[2]
“中国智造”让“科幻场景”加速落地(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0 06:11
中国科技创新现状 - 科幻装备如外骨骼机甲、新材料隐身衣等在中国正逐渐成为现实 [2] - 工业机器人应用广泛,包括智能打磨、无人配送和汽车整车装配等场景 [3] - 外国企业高管参观中国黑灯工厂,对其高度自动化程度感到震撼,生产线旁几乎没有工人 [4] 具体技术应用领域 - 外骨骼设备已在旅游和工业领域实现应用,例如辅助登山及用于航空、采矿等行业 [4] - 中国科研人员研制出可使微波和可见光弯曲的超材料衣物,如可避开红外监测的迷彩服 [5] - 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领域取得进步,5G网络大规模部署支撑了智慧城市、数字医疗等发展 [5] 制造业转型与机器人产业 - 中国工厂中运行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在2024年达到约200万台,应用规模和制造能力均居前列 [6] - 公司正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形机器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提升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6] - 已有超过4500家企业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推动其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6] 人才支撑与教育基础 - 全球近半数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来自中国,形成了显著的人才优势 [7] - 中国工程师总量从2000年的约520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约1770万人,人才队伍规模庞大且年轻 [7] - 2020年中国在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的毕业生人数超过350万,居世界首位 [7] 国际影响与形象提升 - 外国游客对中国移动支付、无人机外卖、无人驾驶出租车等科技场景表现出浓厚兴趣 [8][9] - 中国制造业形象正从代工转型为高科技创新的代名词,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领域 [10] - 根据品牌金融公司报告,中国全球软实力排名从2021年的第八位跃升至2025年的第二位 [10]
IPO周报|聚水潭港股上市在即;云迹科技成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搜狐财经· 2025-10-20 00:08
云迹科技港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10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670,成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2]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占有率为6.3%,排名第一;在酒店场景中占有率为13.9%,超过第二名至第五名份额总和 [2] - 产品覆盖全球超3.4万家酒店,全球同时在线机器人单日峰值超3.6万台,年累计服务次数突破5亿次 [2] - 2025年上半年非酒店场景新增合约163份,同比增长79.1%,合约金额达5110万元,同比激增1444.7% [3]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1.61亿元增至2.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2%;同期毛利从0.39亿元增至1.0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4.6% [3] - 2025年前五个月营收同比增长18.9%至0.88亿元,毛利同比增长10.2%至0.35亿元 [3] - AI数字化系统业务在2022至2024年间复合年增长率为45.5%,2025年前五个月智能体应用收入较2024年同期增长194% [4] 道生天合A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10月17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1026 [4] - 主营业务为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 [5] - 2024年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14.31万吨,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1.52万吨 [6] - 2022-2024年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位居全球首位,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位居国内第2、全球第3 [6] 小马智行港股进展 - 公司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2025年10月17日披露资料集,或即将实现美港双重上市 [8] - 2024年1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PONY,是2024年以来美股自动驾驶领域最大规模IPO [9] - 2025年10月16日开盘价报21.39美元,较8月12日的15.05美元上涨超42.13%,并已超越13美元的IPO发行价 [9] - 公司是中国唯一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开展全无人Robotaxi商业化运营的公司,拥有超过680辆Robotaxi车队 [10] - 累积自动驾驶路测里程超5500万公里,其中无人化测试里程超1000万公里,全无人Robotaxi日均订单量超15单 [10] 聚水潭港股上市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0月21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687 [10] - IPO发行价每股30.60港元,市值130亿港元,募资总额20.86亿港元 [10] - 发行引入13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1.3亿美元(约10.12亿港元) [11] - 以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提供商,市场份额24.4%,超过第二至第五名份额总和 [12]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5.23亿元增至9.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1.9%;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4.4%至5.24亿元 [12] - 毛利率从2022年的52.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1.8% [13]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为4899万元,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4696万元,已接近2024年全年盈利规模 [14] 遇见小面港股进展 - 公司于2025年10月15日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 [1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03亿元,同比增长33.8%;经调整净利润5217.5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31.56% [14] - 截至2025年10月8日,餐厅网络包括中国内地22个城市的440家餐厅和香港的11家餐厅,另有101家新餐厅处于开业前筹备中 [14] - 按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计,公司是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 [15] 图达通上市进展 - 公司于2025年10月14日获得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15] - 2024年交付总计约23万台汽车级激光雷达,2022年至2024年ADAS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累计销售收入全球排名第二 [16] - 营收从2022年的0.66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60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转正至12.6% [16]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 招股说明书提示性公告
保荐人(主承销商):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10月13日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生天合"、"发行人"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 票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已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已经中 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25〕1713号文同意注册。《道生天合材 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和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网站(巨潮资讯网,网址www.cninfo.com.cn;中证网, 网址www.cs.com.cn;中国证券网,网址www.cnstock.com;证券时报网,网址www.stcn.com;证券日报 网,网址www.zqrb.cn;经济参考网,网址www.jjckb.cn;中国金融新闻网,网址 www.financialnews.com.cn;中国日报网,网址www.chinadaily.com.cn)披露,并置备于发行人、上交 所、本次发行保荐人(主承销商)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住所,供公众查阅。 ■ 发 ...
激光绘晶技术实现材料“按需”生长
科技日报· 2025-10-16 16:15
晶体几乎无处不在,从电视屏幕、烟雾报警器到超声波设备和声呐系统,它们独特的光学和电学特性支 撑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但在传统的生长方法中,晶体往往在随机时间和位置生成,难以保证质量与一致 性,这一不确定性长期制约着高性能器件的制造。 为解决这一难题,团队借助超快激光技术,首次实现了在纳米尺度上"绘制"晶体。他们选择在实验中生 成卤化铅钙钛矿晶体,这是一类在LED、太阳能电池及医学成像中具有重要应用的材料。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团队发现了一种"绘制"晶体的新方法。这种全新的激光绘晶技术,可在指定时间和 位置"按需"生成晶体,为太阳能电池、LED照明及医学成像等领域提供更精准的材料制造手段。这一突 破性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ACS Nano》杂志。 激光绘晶方法类似于用激光在金属或木材上雕刻图案,不仅能提升晶体制造的可控性,也为能源、电子 和量子技术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同时,也帮助化学家进一步理解晶体形成这一长期难解的过 程。 通过这种方法,团队可以让晶体在精确的时间和位置生长。他们能坐在显微镜前亲眼观看晶体诞生的第 一瞬间,并能控制它的成长方向。接下来,他们计划进一步使用多种颜色的激光"绘制"更加复杂的晶体 图案 ...
激光绘晶新技术让材料“按需”生长
科技日报· 2025-10-16 07:26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种"绘制"晶体的新方法。这种全新的激光绘晶技术,可在指定时间和 位置"按需"生成晶体,为太阳能电池、LED照明及医学成像等领域提供更精准的材料制造手段。这一突 破性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化学会《ACS纳米》杂志。 与以往复杂的晶体生长步骤不同,团队没有使用种子晶体作为晶体生长模板,而是将激光瞄准一个微小 而闪亮的目标,即直径不到人类头发千分之一的金纳米颗粒。当单束激光脉冲照射金纳米颗粒表面时, 会产生瞬时加热,这种相互作用诱导了晶体的生长。利用高速显微技术,他们甚至能够实时观察这一过 程的发生。 激光绘晶方法类似于用激光在金属或木材上雕刻图案,不仅能提升晶体制造的可控性,也为能源、电子 和量子技术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同时,也帮助化学家进一步理解晶体形成这一长期难解的过 程。 晶体几乎无处不在,从电视屏幕、烟雾报警器到超声波设备和声呐系统,它们独特的光学和电学特性支 撑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但在传统的生长方法中,晶体往往在随机时间和位置生成,难以保证质量与一致 性,这一不确定性长期制约着高性能器件的制造。 通过这种方法,团队可以让晶体在精确的时间和位置生长。他们能坐在显微镜前亲眼 ...
科技新突破丨新型人造肌肉可举起4000倍自重
科技日报· 2025-10-15 10:29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UNIST)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能在"柔软灵活"与"坚硬有力"状态间切换的新 型人造肌肉。实验表明,其仅重1.25克却性能卓越:刚性时可承载5千克重物(约为自身重量的4000 倍),柔性时伸展率达原始长度12倍。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杂志。 ...
“中国灯笼”结构聚合物轻松变身多种形态
科技日报· 2025-10-15 08:00
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形似"中国灯笼"的聚合物结构,通过压缩或扭曲等简单操作,就能快速变换出十 几种不同的三维弯曲形态。更引人瞩目的是,这种变形过程可通过磁场远程操控,大大拓展了其应用潜 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 研究还发现,通过扭曲结构、将灯笼顶部或底部的实心条向内或外折叠,或是组合使用这些操作,还能 创造出更多形态。 通过在结构底部实心条上附着磁性薄膜,研究团队实现了利用磁场远程控制结构的压缩与扭曲。他们还 演示了基于双稳态切换的多种应用场景,例如非侵入式鱼类捕捉器、可调控水流开合的过滤器等。 这类"灯笼"结构未来有望组装成二维或三维系统,在可变形的机械超材料与机器人技术领域大展身手。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这项研究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研究团队先将聚合物薄片 切割成钻石状的平行四边形,再于每条边中央刻出一排平行缝隙,从而在薄片上下两侧形成由实心材料 条连接的均匀色带。接着,将上下实心条的左右两端相连,便构成了一个近似"中国灯笼"的三维结构。 研究团队表示,这一基础结构本身具有"双稳态"特性。若从顶部向下压缩结构,它会逐渐变形,直至达 到某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