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金力永磁(300748.SZ):暂未实施股份回购
格隆汇· 2025-08-05 02:30
公司动态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金力永磁暂未实施股份回购计划 [1]
中国稀土往事,尊严与梦想!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3 12:28
中国稀土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稀土储量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30%-40% [17] - 上世纪60年代稀土冶炼分离技术被美、法、日垄断,中国只能低价出口稀土矿再高价进口制品 [17] - 1974年徐光宪团队突破"串级萃取理论",打破国外垄断,1990年中国单一高纯稀土产量世界第一 [20] - 2023年中国稀土资源产量占全球61%,精炼稀土占全球92% [14] 稀土永磁材料发展 - 1985年王震西研制出磁能积38兆高的烧结"钕铁硼"磁体,打破国外垄断 [7] - "钕铁硼"磁体被誉为"磁王",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 [24] - 2012年日企发起"337调查",中国4家企业支付专利费用和解 [25][26] - 2021年中科三环打入苹果供应链,技术基本与日本同行同步 [31][32] 企业突破与成长 - 中科三环从中科院25平方米实验室起步,成为全球最大稀土永磁制造商之一 [8] - 中科三环2024年拥有200余件专利,涵盖稀土永磁材料制造核心技术 [27] - 中科三环稀土永磁材料出口额占营业总额56% [47] - 金力永磁2024年在墨西哥建厂,规划年产100万套磁组件 [42] 全球化布局 - 盛和资源参股美国MP Materials公司,控制芒廷帕斯矿产品流向 [35][36] - 芒廷帕斯矿每年向中国出口近5万吨稀土浓缩物 [37] - 盛和资源是格陵兰矿业公司单一最大股东,取得80平方千米稀土开发权 [40] - 金力永磁在中国香港、欧洲、日本、美国、墨西哥及韩国设立附属公司 [45] 国际竞争与影响 - 2020-2023年美国70%稀土化合物及金属进口依赖中国 [48] - 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影响美国F-35战机等生产 [51] - 特斯拉单台机器人需要约3.5千克高性能钕铁硼 [49] - 美国稀土加工设施最早2027年才能量产,产能远低于中国 [51]
摩根士丹利:中国的新兴前沿-投资于不断变化的趋势
摩根· 2025-05-14 1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工业行业观点为In - Line,即分析师预计该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当局通过投资新兴产业推动价值链上移,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长期增长 [3][6][8] - 研究中国在研发、人才、资本、政策、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基础六个关键领域的竞争优势,认为人工智能在中国广泛生态系统中有重大机遇,若政策解决经济均衡和地缘政治问题,中国可能从“1对N”创新转向“0对1”创新 [6][8] - 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半导体、先进材料和设备预计稳健增长,识别出28只股票抓住机遇 [6][8] - 中国新兴产业和价值链升级得益于完善供应链蓬勃发展,虽面临挑战,但政府刺激和经济复苏将消除投资者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担忧 [29] - 预计人工智能将重塑中国工业格局,在多领域带来变革并创造巨大价值 [37][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六要素框架 -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研发对工业化后期产业升级至关重要,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百分比相对较低,但各下游产业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增加,在机动车辆和机械领域研发强度领先美国,信息技术等领域正在追赶 [31] - **强大的人才库**:中国培养大量合格工程师,大学开设新兴专业,2022年工程专业毕业生约300万,超过所有发达市场 [31] - **充足的资本流入**: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2021 - 24年资本流入人民币20万亿元,半导体和机械贡献大,新材料等行业增长率强劲,运输等领域资金流入下滑 [32][33] - **强大和持续的政府支持**:政府战略举措降低进入壁垒和长期资本风险,新能源、半导体和航空航天是常引用行业,2025年强调“AI +”计划 [33] - **有吸引力的市场需求**:需求激增推动企业扩大生产、投入研发,3C、汽车和电气机械是2024年制造业收入最大贡献者,可选消费品和医疗健康消费贡献将增加 [34] - **稳固的供应链积累**:看好位于价值链上游、国产化率低、下游基础强大且潜在市场规模有吸引力的行业,上游芯片和软件挑战大,半导体设备和高端制造业国产化进展良好 [34] 国产化率变动模式 - 国产化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下游上行时速度加快,上游国产化取决于下游水平,国产化率达40%左右价格竞争加剧,多数行业国产化率从 <10% 到 >50% 约需10年 [35] 宏观挑战和突破性机遇 - 中国供应链展示“1到N”创新实力,未来“0到1”创新可能面临国内经济不均衡和非关税技术壁垒挑战 [36] 人工智能为中国带来重大机遇 - 到2035年,人工智能可为中国创造人民币11万亿元等值劳动力价值,占名义GDP的5.5%,中国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强大,但计算实力在高端芯片方面相对落后,正通过多种方式缩小差距 [37][38] - 人工智能将加速自动驾驶,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药物研究,管理金融资产,保障金融安全等 [39] 股票机会 - 在汽车、硬件、互联网、工业、材料和半导体六个关键行业寻找产业升级机会,确定28只股票,如地平线机器人、亿航、立讯精密等,并给出各股票的市值、日均交易量、收盘价、目标价、投资逻辑等信息 [42][44]
未知机构:脱水研报丨AI时代不可替代的“必需品”!未来软件=Agent+数据库;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的核心,这类材料同时具备“工艺+设计”-壁垒——0506-20250507
未知机构· 2025-05-07 11: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数据库、永磁材料、军工、工控 - **公司**:达梦数据、金力永磁、太极股份、海量数据、软通动力、创意信息、星环科技、超图软件、拓尔思、正海磁材、宁波韵升、英洛华、英思特、中兵红箭、航天彩虹、中航沈飞、中航西飞、图南股份、航宇科技、汇川技术、禾川科技、宏发股份、信捷电气、麦格米特、埃斯顿、弘讯科技、合康变频、科华恒盛、科士达、智光电气、大豪科技、鸣志电器、英威腾、新时达、正弦电气、伟创电气、雷塞智能、天川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数据库行业 - **核心观点**:AI Agent发展推动软件形态变革,数据库成AI时代必需品,AI赋能推动数据库自身升级,加速行业发展 [1][3] - **论据**: - **DB for AI**:AI Agent可替代中间应用层软件,直接与数据库交互;数据库承载数据,治理数据源头,向量数据库等产品和技术赋能AI,缓解大模型推理问题;OpenAI、OceanBase、海量数据等公司有相关动作 [4][6][7] - **AI for DB**:智能运维可实现对数据库系统实时监控等;降低操作门槛,用户可用自然语言查询;数据库自治模式可自我管理;达梦数据、GaussDB等公司利用AI优化数据库 [8] 永磁材料行业 - **核心观点**:关节伺服电机是核心,磁组件设计适配构筑壁垒,磁材企业话语权和附加值提高,磁组件材料设计新时代或来临 [10][16] - **论据**: - 人形机器人对电机有独特功能诉求,无框力矩电机等契合需求,关节结构待完善,磁组件设计适配重要 [10] - 磁组件生产工序繁杂,永磁材料磁性能核心,牌号储备决定定制化能力,烧结钕铁硼优势突出 [11][12] - 磁组件需契合电机结构,磁钢形状设计和固定方法可提升附加值,构筑企业壁垒 [14] 军工行业 - **核心观点**:2024年行业基本面承压,利空消化彻底,2025Q1订单下达,存货及合同负债改善,景气度Q2 - Q3向下游传导,25 - 27年将保持高景气 [17][22] - **论据**: - 2024年营收和盈利处近年低位,2025Q1部分企业业绩扭亏,核心标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船舶行业业绩释放,上游企业收入好转 [17] - 一季度除有源器件外,其余子版块存货正增长,中下游企业明显,预收款及合同负债改善,公司在手订单及存货充足 [18][21] 工控行业 - **核心观点**:行业底部已现,复苏开启,龙头利润超预期,二线稳健增长,需求复苏、出海业务进展、人形机器人方向有布局 [24] - **论据**: - **需求复苏**:25Q1工控板块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毛利率承压但部分公司利润率增长,经营性现金流改善,合同负债增长,各产品品类需求复苏 [25][26][27][28] - **出海业务**:东南亚市场部分公司增长快,欧美市场部分公司有进展,全球市占率低,替代空间大,预计H1有“抢装潮” [29] - **人形机器人方向**:各工控企业卡位核心零部件及其总成,有电机、驱动及编码器等系列产品 [30][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军工行业作为强内需行业,几乎不受对等关税影响,国际局势不确定时应重视板块配置价值,优先关注精确打击武器等方向 [22] - 工控行业25Q1低压变频/交流伺服/中大型PLC/小型PLC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 +1.0%/+4.5%/+20.3%/+13.6% [28] - 各行业研报来源及分析师信息 [32][33]
华尔街见闻早餐FM-Radio | 2025年5月7日
华尔街见闻· 2025-05-07 07:07
市场概述 - 美联储利率决议前美股两连跌,道指跌0.95%,标普500跌0.77%,纳指跌0.87% [2][5] - 中概股跑赢美股大盘,收涨0.42% [2] - 10年期美债标售强劲,收益率加速回落4.10个基点至4.3023% [2][5] - 原油大幅反弹,WTI 6月期货涨3.43%至59.09美元/桶,布伦特7月期货涨3.19%至62.15美元/桶 [2][5] - 现货黄金突破3400美元/盎司,COMEX期金连续两日盘中涨超3% [2][5] 中美欧经贸动态 - 何立峰将访问瑞士并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随后赴法国主持第十次中法经济财金对话 [3][8] - 欧盟计划若谈判失败将对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潜在受影响商品总额达5490亿欧元 [9] - 美国3月贸易逆差环比扩大14%至1405亿美元,进口额激增4.4%至4190亿美元创纪录 [10] - 半导体关税公众评议期仅收到10条反馈,远低于木材关税的300条 [9] 科技与AI行业 - 英伟达CEO预计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500亿美元 [10] - 苹果国行版AI或由百度文心一言提供技术支持,阿里负责内容合规审查 [15] - 微软推出起售价799美元的Copilot+PC,价格较前代降低200美元 [20] - 特斯拉4月欧洲六大市场销量两位数下滑,德国接近腰斩 [10] 大宗商品与货币 - 沙特价格战致美国页岩油巨头Diamondback Energy削减资本开支,预警产量已达峰值 [22] - 高盛测算美元高估16%,若经常账户赤字从4%缩至2%或致美元贬值22% [12][21] - 在岸人民币升至去年11月以来新高,民生宏观预计波动区间7.10-7.20 [21] - 金银比价结构性上移,高盛预测2025年金价或达3700美元/盎司 [18] 行业趋势 - AI推动数据库成为必需品,民生证券强调其避免大模型"幻觉"的关键作用 [23] - 永磁材料在人形机器人伺服电机中话语权提升,磁组件设计成核心壁垒 [23] - 军工行业Q1订单改善,方正证券指出存货及合同负债显示景气度将回升 [23] - 工控行业底部复苏,汇川等龙头利润超预期,OEM需求向好 [23] 公司动态 - 3G资本以94亿美元溢价30%收购斯凯奇,后者曾预警关税重大风险 [22] - 私募股权面临退出困境,过去五六年现金回报匮乏 [18] - 摩根大通交易员预测标普500先破6000点后创新低 [11] - 花旗警告关税影响三阶段:抢购潮→投资放缓→裁员涨价,或迫使美联储6月降息 [12]
用创造拥抱新时代 以奋斗铸就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劳动者奋发进取再立新功
央广网· 2025-05-02 10:49
制造业发展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防务事业部设备维修中心数控部电工廖丽娟强调打造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发扬"传帮带"精神 为国防装备制造业作出贡献 [1] - 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工与新能源研发中心电气室主任黄剑表示要在绿色新能源海工产品研发上突破 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再创佳绩 [2] - 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型操作员温小珍立足岗位发挥技术能手专业素养 带动更多人争当劳模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廊坊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毕文平推动农机农艺信息化深度融合 探索卫星定位 自动导航 物联网等技术在农机装备应用 解决精准变量作业问题 [2]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需建设知识型 技能型 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2] 劳模精神与人才培养 - 黄山迎客松"守松人"胡晓春扎根黄山服务黄山 擦亮生态名片 [3] -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供电段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胡双红加强基层职工教育引领 提升政治素质和职业技能 [4]
新莱福股价长期破发拟收购谋变,标的公司协同效应待考|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4-28 20:27
并购交易概况 - 公司发布复牌公告及并购预案,拟收购金南公司100%股权,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并募集配套资金 [2] - 复牌首日股价冲高回落,收盘价39.17元,涨幅10.34% [3] - 标的公司主营马达磁条、吸波材料、软磁合金磁芯,与公司同属永磁材料行业 [4][9] 交易结构与定价 - 发行价定为定价基准日前60日均价的80%(33.98元/股),高于其他基准周期选项(前20日/120日均价80%分别为32.82元/31.27元) [8] - 标的公司2023-2024年未经审计营收分别为4.21亿/5.02亿元,净利润5710万/8340万元,增速显著 [8] - 实控人汪小明间接持有上市公司26.59%股权,并通过三家公司间接持有标的公司28.78%股权 [5][7] 并购背景与动机 - 公司上市后股价长期破发(收盘价39.17元接近发行价39.06元),2021-2024年营收增速波动明显(30.75%/-8.66%/7.88%/14.94%),净利润增速放缓(38.14%/-4.06%/7.96%/5.17%) [9][10] - 募投项目进展缓慢(投资进度34.06%-40.15%),产能释放需时,短期难支撑业绩 [11][13] - 公司称并购可强化功能材料行业地位,共享销售渠道,整合团队与文化,但需验证协同效应 [9] 历史关联与监管关注 - 标的公司在IPO阶段因同业竞争和客户重叠被深交所问询,公司回应产品形态与用途不同,否认利益输送 [7] - 此次并购为实控人资产注入,存在潜在利益输送争议,但优质资产也可能提升经营质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