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贸易

搜索文档
大连着力打造东北亚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
期货日报网· 2025-07-30 00:27
大连港区位与产业优势 - 大连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包括终年不冻的天然深水良港和密集的陆地交通网络,形成海陆联运、贯穿南北、横跨亚欧的交通网络 [2] - 大连作为东北亚航运枢纽,拥有百余条国际航线、40万吨级深水泊位,在石化、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保税贸易领域已实现对日韩的辐射 [2] - 大连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炼化基地和化工产业基地之一,原油加工能力居国内城市前列,已形成长兴岛、松木岛、大孤山三大石化产业集群 [2] 大连市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规划 - 《方案》提出依托恒力石化及大石化搬迁改造项目,搭建能源化工大宗商品交易园区,做大做强能源化工品贸易 [3] - 恒力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是大连石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项目,一期重点建设260万吨/年功能性聚酯、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等项目 [3] - 《方案》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发展格局,以大连自贸片区为核心区,沙河口区大宗商品期现结合贸易园区、太平湾大宗商品加工储备园区为两翼 [3] 期货市场赋能与期现结合 - 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能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市场要素实现高效流动、合理配置,期现结合有利于吸引生产企业、贸易企业、金融机构集聚 [6] - 金石粮油自2015年起利用豆油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公司常规套保比例在85%左右,并致力于推动油脂市场实现全基差交易 [6] - 大商所期转现平台设立恒力交易专区,截至2025年上半年,恒力石化通过该专区累计开展现货交易10.3万吨,联动期货成交4.12万手 [7] 期现生态圈与人才培育 - 沙河口区依托诺德大厦建设大宗商品期现结合贸易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十余家企业,贸易额超过3亿元 [7] - 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是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的合作高校,开设"期现结合的企业风险管理人才培养"课程,形成本科硕士全阶段的培养体系 [9] -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为大连联动日韩、俄罗斯等东北亚市场创造了新的机遇 [10]
多方携手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网· 2025-06-25 02:09
期货市场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 海南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建设,设立多个期货交割库及交割品牌,2024年30家期货公司参与"保险+期货"项目,为4344吨生猪、6.1万吨天然橡胶提供价格风险保障,惠及农户近40万户 [2] - 期货市场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产业企业可利用期货工具平抑价格波动,锁定成本、稳定利润,上市公司规范运用期货工具可平滑业绩波动并提升治理水平 [2] - 大商所"大连价格"成为国内豆粕(70%)、豆油(50%)、PVC(90%)、乙二醇(90%)、苯乙烯(90%)现货贸易及8000万吨铁矿石人民币港口贸易的定价基准 [3] 天气衍生品创新应用 - 大商所自2002年研发天气指数衍生品,2023年发布新版"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覆盖23个城市(含海口),落地9个应用项目,如湛江水产养殖高温保险、湖北茶叶寒潮保险 [4] - 郑商所2021年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合作研发气温指数,2024年11月上线首批指数,2025年5月发布第二批覆盖4个城市群的指数,珠三角气温指数与海南4城市温度相关性达0.85以上 [5] 企业套保实践 - 海南矿业2024年通过期货套保对冲40万吨铁矿石贸易风险,建立严格审批机制平衡风险管理与合规要求 [7] - 海南农垦海津益佳牧业通过含权贸易间接参与期货市场管理饲料采购价格风险 [7] - 广东众智粮油采用"基差交易+期权组合"模式在豆油价格震荡中实现稳定盈利 [7] 上市公司参与趋势 - 2024年全国1503家上市公司发布套保公告,参与率近30%,参与数量连续11年增长,恒力石化、五矿发展等成为典型案例 [8] - 当前制约因素包括合规成本高、专业人才短缺,需交易所、协会、企业合力解决 [8] - 海南证监局将以期现联动为主线推动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助力自贸港建设 [8]
“减排目标”or“民生成本”? 巴西生物柴油在博弈中沉浮
搜狐财经· 2025-05-27 18:14
巴西生物柴油政策调整 - 巴西国家能源政策委员会决定将生物柴油强制掺混比例维持在14%(B14),原定提升至15%(B15)的政策被暂时搁置 [1] - 政策调整背后是巴西政府在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与经济通胀之间的艰难平衡,国内通胀率在2025年初高达5.48% [1] - 巴西约70%的生物柴油原料来自大豆油,全球植物油价格持续上涨推高食品成本,政府优先控制食品价格 [1] 生物柴油政策对大豆产业的影响 - 生物柴油政策调整直接影响豆油价格和市场需求,进而影响大豆种植收益 [2] - 约1000万吨大豆面临滞销风险,大豆压榨减少导致豆粕供应年减800万吨,抬高饲料成本 [2] - 政策停滞阻碍原料多样化进程,依赖甘蔗、油菜等非大豆原料的小农难以进入市场 [2] 炼油厂与出口商的博弈 - 炼油厂因生物柴油价格持续攀升(2024年上涨41%)面临利润压力,部分企业通过掺混欺诈转嫁成本 [2] - 出口商依赖进口成品油(占巴西柴油消费20%)规避本土原料波动,巩固短期贸易优势 [2] - 长期来看,炼油厂支持能源转型目标,但政策停滞延缓其战略,出口商优先锁定短期利润 [3] 豆油出口困境 - 巴西豆油出口量陷入"增产不增销"怪圈,2024/25年度出口量仅130万吨,同比骤降40% [6] - 国内消费占豆油产量的77%(926万吨),挤压出口空间 [6] - 全球植物油市场供应格局变化加剧出口压力,阿根廷等国供应增加,马来西亚和印尼棕榈油出口减少 [6] 生物柴油产业的长期挑战与机遇 - 巴西生物柴油产业20年累计减排2.4亿吨二氧化碳,计划2030年将掺混率提升至20% [3] - 政策停滞可能影响2037年航空燃料减排10%的目标 [3] - 生物柴油成本较传统柴油高出20%—30%,溢价由消费者承担,通胀环境下抑制消费 [3] 政策、技术与市场的突围路径 - 短期:推行更具灵活性的生物柴油掺混政策,动态调整比例以平衡国际价格与国内通胀 [8] - 中期:加速二代生物柴油技术产业化,利用废弃油脂、藻类油脂等非食用油料资源 [9] - 长期:抓住航空燃料(SAF)市场机遇,重塑巴西在全球生物能源版图的地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