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

搜索文档
中广核阳江核电站全面商运6周年 累计上网电量超4000亿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1:18
7月24日,中广核广东阳江核电站迎来全面商运6周年。作为我国核电"规模化、系列化、标准化"发展的 标志性项目,阳江核电站六台机组自投产发电以来,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业绩,机组运行指标达行业 领先水平。截至2025年6月底,全厂六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达4132.68亿度,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 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 在履行核安全责任的同时,阳江核电融入区域发展大局,积极协调中广核在阳江各清洁能源相关产业的 互联互通,核能与新能源规模化发展、清洁能源及关联产业加速集聚的格局正愈发清晰。2024年,阳江 市累计向大湾区送电718.51亿度,其中,中广核在阳江清洁能源产业共输送511.25亿度电。广东每用10 度电,就有1度来自阳江。 阳江核电扎根当地发展,推动企地融合,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与助力"百千万工程",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超3亿元,为当地提供超5000个就业岗位。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学生就业、企业招人、学校培养和产 业发展等联动难题,阳江核电牵头联合多家本地高校和上下游运维服务商成立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 计划三年内培养千名核电运维人才,为行业输送更多"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技能人才。 在500kV开关站 ...
美媒哀叹:特朗普攻击美高等教育,把全球领导权拱手让给中国
观察者网· 2025-07-16 19:12
【文/观察者网 王一】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们近日用一份长达91页的报告,痛 批特朗普政府的种种保护主义行径。几乎同时,《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新公布的全球最佳大学排名 中,中国顶尖大学的排名也有所上升。观察者网此前对两件事都进行了深度报道。 美国《时代》周刊7月16日借该报告发文称,在中美竞争日趋激烈之际,特朗普不断攻击本国高等教 育,可能会削弱美国与中国竞争的能力,还把报告中所说的"将全球领导权拱手让给中国"放进了标题。 观察者网国际时政评论员指出,特朗普的这些保护主义行径在全球范围内都遭到了广泛的批评,但因为 现在美国国内的"政治正确",美国民主党议员批评时竟还不忘搬出中国。而且,这些民主党人心中所想 的"全球领导权"实质是全球霸权,"让"出来中国也不会"收",它与中国在很多领域"做好自己的事"而实 现的全球领先不是一回事,更与中方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格格不入。但《时代》周刊对美国相关问 题的批评揭露,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在撤退,中国在前进" "在我们撤退之际,他们却在扩大影响力。"美参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珍妮·沙欣(Jeanne Shaheen)主导的报告中写道, ...
【汉中】夯实制造业硬实力 释放发展新动能
陕西日报· 2025-07-11 07:51
汉江药业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70年,旨在缓解西安等地用药紧张问题,专注于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和医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目前拥有4间高端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生产车间、1间口服液体制剂车间和甾体激素类综合制剂车间 [1] - 产品覆盖甾体激素类、驱虫类、心脑血管类、抗真菌类等多种药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汉江药业生产技术与环保 - 车间配备自主研发的药物反应炉,采用全密闭管道实现自动投料,提高药品纯度和质量 [1] - 设备外设有尾气检测装置,可实时分析气体成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生产污染 [1] - 工厂配备蓄热式焚烧炉、特殊污水处理装置、密闭地上管道等废料处理装置,确保排放合规达标 [1] 汉江药业研发创新 - 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建有省级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多次获得科技领域重要奖项 [2] - 自主研发的生产设备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2] 固达数控公司概况 - 主要生产数控双侧铣床等16种高端智能装备,核心部件及控制系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2] - 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远销欧洲等地 [2] 固达数控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的数控龙门铣床仅需1台设备即可完成传统4台设备的工作量,效率提升4倍(5天完成传统20天工作量) [3] - 具备精准高效的自动量测功能和高品质铣削加工性能 [3] 汉中市产业发展规划 - 南郑区工业园区计划完善上游配套和产业链,招引铸件、软件研发等企业,形成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产业链 [3]
庐山植物园:长江之畔的绿色科学地标
人民日报· 2025-07-10 10:08
历史沿革与定位 - 庐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是中国第一座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正规化植物园,由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等学者创立[4] - 公司秉持"研究植物、造福人类"宗旨,历经91年发展已成为集科研、保护、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机构[3][4] - 当前形成"一园四区"格局:庐山本部(亚高山植物)、鄱阳湖分园(湿地生态)、南昌科研中心(基础理论)、山南分园(资源开发)[4] 科研创新成果 - 在生态环境领域揭示被子植物叶片水力效率与安全性的权衡机制,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新视角[6] - 水生植物研究解析鄱阳湖水体特征,支撑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6] - 培育猕猴桃、八月瓜等水果新品种,挖掘喀斯特地貌野生植物并开发高钙蔬菜,改良庐山云雾茶和小土豆等特色作物[6] - 构建"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协同模式,激发科研团队自主创新活力[6] 物种保护实践 - 收集保存活植物超10,000种,含数百种国家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植物[7] - 新建植物专类园并优化景观,完善游步道系统,通过二维码牌等打造"活的植物博物馆"[7] - 采用"保护—研究—展示"一体化模式,实现珍稀植物迁地保护与公众教育结合[7] 国际合作与科普 - 举办全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及管理培训班,成为国际交流窗口[8] - 与比利时国家植物园签约合作,派遣科研人员海外交流[8] - 年接待参观者超100万人次,2024年获批江西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联合高校培养人才[8] 科技应用与产业拓展 - 山南分园建成奇花异卉馆、热带雨林馆等专业温室,保育全球珍稀植物数千种[9] - 研发药食同源新产品及功能蔬菜,生态修复技术获广泛应用[9] - 打造沉浸式植物主题乐园与科普影院,融合互动技术提升公众体验[9] 未来发展规划 - 推进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及鄱阳湖山湖连续体观测站建设[10] - 引进国家级人才与青年博士,构建老中青结合的科研梯队[10] - 建设"数字园区"实现植物标本云端化管理,开发实时监测系统[10] - 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利用及森林碳汇研究,支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10][11]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03:18
业绩预增情况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0,000万元到96,000万元,同比增加85,500万元到91,500万元,增幅达1882.54%到2014.71% [2]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000万元到94,000万元,同比增加86,500万元到92,500万元,增幅达5538.33%到5922.76% [3]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539.6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60.75万元 [5] 业绩预增原因 - 公司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深化降本提质增效,科学联动组产排产,加强市场研判预判,加压营销运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7][8] - 生产营销方面,公司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满足高附加值产品市场需求,冶炼分离及稀土金属加工成本进一步降低,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9] - 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新一代稀土绿色采选冶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进入产线联动调试收尾阶段,二期工艺设计等有序推进 [9] - 研发创新方面,制定科技创新改革方案,围绕优化科研管理体系等重点领域明确6个改革方向,提出23项改革任务,科研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 [9] - 深化改革与治理提升方面,国企改革深入推进,现代治理体系巩固提升,强化绩效考核,优化"摸高机制",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 [9] 公司发展动态 - ESG获中证指数公司、万得(Wind)等主流机构评级提升,合规体系建设与运行日臻完善 [9] - 上半年市值增长17.34%,市值规模保持稀土永磁行业上市公司首位,公司股票首次入选中证A50指数成分股 [9] - 公司将参加内蒙古辖区上市公司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与投资者就公司业绩、治理、发展战略等进行沟通 [12][13]
植物医生以科研创新驱动增长,展现国货品牌的科技突围之路
金投网· 2025-07-04 15:28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1,719.18万元、215,108.84万元和215,571.71万元,呈现稳步增长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15,803.93万元、22,970.73万元和24,300.01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00% [1] - 2022年至2024年资产总额分别为151,836.02万元、177,288.65万元和182,495.88万元 [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61,410.32万元、84,858.92万元和100,011.45万元 [5]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1.92%、1.00%和0.31% [5]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7,377.39万元、7,587.63万元和6,633.4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8%、3.53%和3.08% [2]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已取得专利212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 [2] - 采用"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研发架构,包括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和昆明植物护肤研发实验室等 [2] - 成功提取高活性石斛寡糖,可激活肌肤细胞自主合成胶原蛋白 [3] - 选用"昆植1号"铁皮石斛,其多糖含量相较药典标准高出约15% [3] 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链布局 - 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例如铁皮石斛研究成果应用于抗衰护肤 [3] - 构建"一个中心、五大研发基地"的科研网络,并通过全资自建顺德工厂实现全产业链品控 [4] - 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4] 品牌建设与行业地位 - 秉持"敬仰自然,崇尚科学,回馈社会"品牌理念,得到《大国品牌》栏目认可 [4] - 建立的科研标准为美妆产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5] - 将民族植物应用智慧转化为国际化护肤语言 [5] 行业挑战与展望 - 美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不断深化 [6] - 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功效的要求越来越高 [6] - 未来有望凭借研发和品牌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7] - 国际化进程中需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更好结合 [7]
云门陈酿·玉白2025版获2025齐鲁白酒酒体设计金奖!
齐鲁晚报· 2025-07-01 11:45
公司荣誉与产品表现 - 53°云门陈酿·玉白2025版在"2025年山东省白酒感官质量鉴评大会"中荣获"2025齐鲁白酒酒体设计金奖",从百余款参赛产品中脱颖而出[1][4] - 云门陈酿作为公司核心酱酒单品,拥有52年不间断酿造传承史,曾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银杯部优质酒"、"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多项荣誉[6] 技术研发与品质保障 - 公司研创云门酱酒"160"操作法,塑造"陈甘净柔"独特风味,依托"中国酱酒·青州产区"自然生态与酿造历史[8] - 建立中国北方酱香型白酒研究院、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取得多项国际领先成果[8] - 拥有280余名专业人才团队,包括非遗传承人、中国酿酒大匠、国家级白酒评委等,支撑产品品质[8] 发展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定位为高端鲁酒代表,坚持"品质主义"发展路线,推动鲁酒产业高质量发展[8][10] - 未来将发挥"中国酱酒·青州产区"的产能、技术、人才及区位优势,强化行业竞争力[10]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点赞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25-06-30 06:01
青年人才发展 -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5名同学将赴新疆库尔勒、四川木里、贵州习水、河北雄安支教 [6] - 尹欣然作为北师大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贵州遵义习水县第八中学支教一年,教授数学、音乐、信息、劳动等多门课程 [6][7] - 尹欣然将在今年8月成为中学数学老师,并计划长期从事教育事业 [8] 科研与技术创新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肖扬进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进行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专注于解决工程实践中的技术痛点 [8] - 肖扬参与无人车、机器人安全技术研究,通过研讨和试验不断破解新难题 [8]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研究员王泰从事机器人空间智能"大脑"研究,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3] 志愿服务与社会贡献 - 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生赵建铭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近3个月,在抵离、海关、物流、语言等岗位服务 [9] - 赵建铭所在青年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0年,曾服务奥运会、APEC会议、"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 [10] - 赵建铭带动更多青年参与社区和乡村服务,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者 [10] 青年职业发展 -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张倩计划投身光伏技术研究,将荒漠变为"绿电粮仓" [12] - 无锡职业技术大学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李佳欣扎根一线,保障精密零件品质 [12]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医生魏湛奇立足本职,在学科前沿深耕钻研 [13]
全线霸榜:上美股份拿下618亮眼战报
搜狐财经· 2025-06-28 09:28
公司战略与业绩表现 - 公司以"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为底层逻辑,依托多品牌矩阵与科研3.0体系协同发展,在2025年上半年化妆品行业挑战中凸显引领价值 [1] - 2024年提出聚焦化妆品赛道,通过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业务模型,目标2030年冲刺300亿营收 [27] - 2025年目标为100亿营收,通过整合六大竞争面最大化企业势能 [31] 主力品牌韩束表现 - 韩束以科学抗衰为定位,深耕肽领域研究超20年,2023-2024年连续登顶抖音美妆TOP1 [2] - 2024年618期间在抖音平台斩获美容护肤品牌总榜、自播总榜、国货护肤品牌榜等5项TOP1 [2][7] - 天猫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46%,成交人数增长78%,京东/唯品会/拼多多销售额分别增长81%/40%/229% [2] - X肽系列大单品总销售额破亿,以环六肽-9为核心成分的分层抗衰解决方案满足多元化需求 [4] 第二曲线品牌newpage一页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3.76亿元,同比增长146.3%,定位婴童功效护肤领域 [11] - 618期间天猫销售额同比增长106%,抖音增长190%,京东增长158%,获天猫婴童护肤TOP2/洗护TOP3等排名 [11] - 婴童安心霜爆卖33.7万瓶,霸榜天猫/抖音面霜热销榜TOP1,爽身露和舒缓喷雾销量同比大增1006%/190% [11][14][18][20] 新兴品牌安敏优表现 - 专为敏感肌打造,618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65%,成交人数增长61% [21][23] - 抖音/天猫/京东销售额分别增长63%/70%/54%,其中天猫首小时销售额增长67% [21] - 明星产品青蒿舒缓特护精华液热卖7.8万盒,登抖音抗皱精华液好物榜TOP2 [21][26] 科研与生产体系 - 构建CCM创新研发体系,通过1+N开放式创新平台汇聚300多位科研人员,形成上美科学委员会 [29] - 2024年投产中国首个AI智能化化妆品无人车间,具备12条自动产线、日产200万瓶的行业领先产能 [27] - 智慧工厂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全流程数智化 [27] 行业竞争格局 - 抖音美妆战场竞争激烈,国际大牌、国货头部、新锐品牌排名剧烈变动 [2] - 公司通过多品牌矩阵实现市场细分与专业形象提升,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并强化协同效应 [21] - newpage一页通过"医研共创"模式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打通科研端-用户端-临床端闭环 [12]
2025名校之约|云南大学:扩招450人,新增3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和云南大学云南马来亚学院
央视网· 2025-06-27 18:57
云南大学概况 -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 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 拥有4351亩校园面积和两个校区 下设29个学院和7个研究机构 [1] - 学校设有85个本科专业覆盖12个学科门类 拥有2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4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在校本科生近18000人 硕士生17000人 博士生2200人 [1] - 教职员工3700余人 其中专任教师2300人 高级职称1300余人 博士学位1700余人 拥有国家级人才87人和省部级人才897人 [2] 科研实力与成果 - 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重大项目 在阳宗海砷污染治理 多年生稻技术等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 胡凤益团队成果入选《科学》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2] - 1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包括化学 植物与动物学 环境生态学等 形成以民族学 生态学 统计学为优势的学科体系 [5] - 科研成果直接服务国家战略 如"中缅油气管道与中国能源安全""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大走廊"等上升为国家重大决策 [3] 人才培养模式 - 实施三阶段培养模式:通识基础教育(1-2学期) 专业教育(3-6学期) 拓展教育(7-8学期) 支持跨专业选课 [3] - 提供多次转专业机会 实行"转出无限制 转入达条件"政策 第2/4/5学期均可申请转专业 支持主修+辅修模式 [4] - 开设5个双学士学位项目 包括"大气科学+AI""金融学+计算机"等 2025年新增3个AI交叉专业 实行小班化导师制 [7] 拔尖人才培养 - 生物科学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 全国仅33个 设置7个专业方向均由院士或杰青领衔 [5] - 拥有4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历史学 数理基础科学等)和4个省级拔尖项目(生态学 统计学等) [6] - 与中科院合办7个"菁英班" 前三年在校学习 第四年进入研究所 已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校重要研究生生源 [8]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与27国100多所高校合作 开展"1+2+1"中美人才培养等项目 10个非通用语专业与对象国高校联合培养 [9][10] - 2025年新设云南马来亚学院(QS60) 开设人工智能等3个专业 计划招生300人 颁发双学位证书 [9] - 牵头组建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构建开放办学新格局 [10] 招生与就业情况 - 2025年招生计划增至5550人 新增450个名额 覆盖全国所有省份 按"成绩优先"原则录取 [12] - 近三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90% 2024届就业满意度91.78% 用人单位满意度99.7% [13] - 国内升学本科生中92.05%进入"双一流"高校 彰显人才培养质量 [13] 创新创业教育 - 构建"教育-参与-培育-孵化"四阶体系 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 75%本科生参与大创项目 [11] - 2024年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400余项 省级奖1000余项 显著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11] - 每年分两批次开放大创项目申报 新生第一学期即可参与 促进科教融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