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朱雀三号运载火箭
icon
搜索文档
连续两年亏损均超10亿元 蓝箭航天借政策东风冲刺科创板IPO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3:14
公司概况 -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6月1日,注册资本3.6亿元,是国内最早取得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火箭企业,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全产业链条[1] - 公司控股股东为张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14.68%[2]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融资数十亿元,其中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单笔投资9亿元,其他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碧桂园创投等明星机构[4] 财务与估值 - 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分别亏损11.77亿元和10.15亿元,净资产分别为24.95亿元和39.16亿元[6] - 2025年4月碧桂园清仓11.063%股份作价13.05亿元,据此估算公司估值约117.96亿元[5] - 2025年6月胡润研究院榜单显示公司估值达200亿元,位列全球独角兽第418位[5] 技术与业务布局 - 主攻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技术复杂度高但盈利周期长,朱雀二号及改进型火箭累计发射5次(3次试验/2次商业),其中3次成功[7] - 布局大型星座建设,控股鸿擎科技规划10000颗卫星星座,为我国首个民营投建的大型星座计划[6] - 2025年计划交付朱雀二号6发、朱雀三号执行3次发射任务,2026年两型火箭年运力目标达244吨[7]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商业航天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征,国内仍处投入阶段,对标SpaceX历经20年才实现盈利[6] - 2025年6月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容至商业航天等领域,降低盈利要求,为公司提供上市突破口[9] - 我国大型星座进入高密度组网阶段,发射需求快速放大,朱雀二号有望参与千帆星座组网建设[8][9] 竞争与上市进展 - 公司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容后首家启动IPO的商业航天企业,被视为"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有力竞争者[1][9] - 星际荣耀和长光卫星曾尝试上市但进展不顺,行业对"第一股"竞争激烈,技术进展和上市筹备程度是关键[10]
IPO周报 | 云天励飞赴港上市;蓝箭航天、艺妙神州启动科创板IPO
IPO早知道· 2025-08-03 20:41
云天励飞 - 公司于2025年7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迈向"A+H"双重上市新阶段 [3] - 公司长期专注于AI推理芯片研发设计,推出面向企业级、消费级、行业级三大场景的NPU驱动AI推理芯片产品,构建从基础设施到商业化落地的完整闭环 [3] - 以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计算,公司是全场景AI推理芯片行业前三、NPU驱动AI推理芯片领域前二的提供商 [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46亿元、5.06亿元和9.17亿元,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168%至2.64亿元 [4] - 中国AI推理芯片行业规模从2020年113亿元以94.9%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4年1,626亿元,预计2029年达13,830亿元 [4] - 公司宣布加大对AI推理芯片投入,未来布局边缘计算、云端大模型推理、具身智能三大方向 [4] 蓝箭航天 - 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同中金公司签署辅导协议,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或将成为"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 [6] - 公司致力于构建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全产业链条,为全球提供高性价比航天运输服务 [6] - 作为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2023年7月实现全球首款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入轨 [6] -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计划2025年下半年首飞,起飞重量约570吨,已完成我国规模最大的九机并联地面热试车 [7][8] - 2025年4月15日第100台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下线,标志民营商业航天进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8] 艺妙神州 - 公司于2025年7月23日同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 [10] - 专注于原研基因细胞药物技术,拥有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已获批7项中国和1项美国CAR-T新药临床试验批准 [10] - 血液肿瘤产品IM19已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实体肿瘤产品IM96获中美临床试验批准 [10] - IM19采用创新CAR分子设计,可显著提升r/r DLBCL患者生存质量,填补国产CAR-T药物市场空白 [11] - IM96是全球唯一中美获批的靶向GUCY2C的CAR-T候选药物,国内首个针对结直肠癌的CAR-T候选药物 [11] - 成立至今累计完成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国投创业等30余家机构 [12] 行业动态 - 科创板将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扩大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6]
连年巨亏冲科创板,蓝箭航天成色如何?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11:22
公司概况 -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6月1日,注册资本3.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张昌武,是国内最早取得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火箭企业 [1][2] - 公司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研发、制造、试验、发射全产业链,目前已具备全产业链交付能力 [1] - 控股股东为张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持股比例14.68% [1][2] - 公司启动科创板辅导,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律师事务所为锦天城,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 [2] 融资与估值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融资数十亿元,其中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2024年12月单笔投资9亿元 [2] - 历史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碧桂园创投、经纬中国、基石资本等明星机构 [2] - 碧桂园在IPO前夕清仓所持11.063%股份,交易作价13.05亿元,预期累计获利3.7亿元 [3][5] - 根据股权交易估算公司估值约117.96亿元,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其估值为200亿元 [5] 财务表现 - 2023年净亏损11.77亿元,2024年净亏损10.15亿元 [6][8] - 2024年资产净值39.16亿元,2023年为24.95亿元 [6] - 亏损主要源于商业航天行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性 [1][9] 技术与业务布局 - 主攻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技术复杂度高但盈利周期长 [9] - 2023年7月完成全球首款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入轨,迄今共发射5次(3次试验、2次商业) [10] - 控股鸿擎科技布局10000颗卫星的大型星座计划,为国内首个民营大型星座 [9] - 2025年计划交付朱雀二号6发,朱雀三号执行3次发射任务;2026年目标年发射总运力244吨 [11]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商业航天行业处于爆发前夜,我国大型卫星互联网即将进入密集组网发射阶段 [1][13] - 2024年6月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容至商业航天领域,降低盈利要求,为公司提供上市突破口 [1][14] - 千帆星座招标新增一箭10星标准,朱雀二号有望参与组网建设 [13] - 公司是第五套标准扩容后首家启动IPO的商业航天企业,行业竞争对手星际荣耀、长光卫星此前曾尝试上市 [14]
民营运载火箭独角兽蓝箭航天,启动IPO!
搜狐财经· 2025-07-30 12:51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于7月29日在北京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1日 注册资本3.6亿元 法定代表人张昌武 [2] - 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 - 控股股东为张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 合计持股14.68% [2] - 行业分类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 公司行业地位与技术突破 - 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 [2] - 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 [2] - 2018年10月27日完成中国首次民营运载火箭发射 [2] - 2023年7月全球首款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入轨 [2] - 2025年4月15日第100台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下线 实现批量制造 [3] - 2025年6月20日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 [3] 公司融资与估值 - 2024年12月获得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9亿元投资 [3] - 2025年6月以200亿元估值位列全球独角兽榜第418位 [3] 公司业务布局 - 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全产业链条 [1] - 打造航天领域的科技综合体 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航天运输服务 [1]
高天伟:九机并联、发射工位试车,这次实验为啥是“终极大考”?
观察者网· 2025-06-21 09:22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火箭试车成功 - 公司成功实施朱雀三号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 最大推力接近800吨 是我国截至目前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试车 [1] - 试验中火箭一子级被固定在试车台 点燃全部9台发动机进行持续40余秒测试 首次在发射工位进行商业火箭试车 [1] - 这次试验是我国可复用火箭首飞前的关键节点 检验了火箭和发射工位技术状态 为商业航天验证经济高效新举措 [1] 多机并联技术分析 - 多台发动机并联是火箭回收不可或缺的技术 可显著节省成本 美国SpaceX猎鹰9号采用9台发动机并联设计实现精准着陆 [4] - 火箭起飞时需要所有发动机工作 着陆时仅启动少数发动机 单台发动机推力调节范围有限 多机并联设计满足不同需求 [9] - 我国长征10号 长征12号A/B 朱雀三号 天龙三号等可重复使用火箭型号都采用多机并联设计 [9] 试验技术突破 - 首次成功进行7台以上发动机并联试车 首次完成新一代可复用火箭完整一子级点火试验 [5] - 试验考察了9机并联和发射工位试车两大关键技术看点 [3]
我国首次完成液体火箭发动机“九机并联”试车 如何支撑未来大型星座组网等多样化商业场景?
央广网· 2025-06-21 00:22
朱雀三号火箭试车成果 - 成功完成我国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九台液氧甲烷发动机并联地面热试车试验,总推力达7542kN,9台发动机稳定工作40秒并完成伺服摆动测试,点火段持续45秒 [1][3] - 试验采用与首飞任务相同的一子级箭体技术状态,覆盖推进、结构、测控、航电等全系统协同流程,高度还原实战推演 [3][5] - 首次实现液氧9台并联系统级试车验证,突破多机同步起动、推进剂分配与燃烧稳定性等关键技术 [3][5] 火箭技术参数与设计 - 朱雀三号为我国首型不锈钢箭体结构可重复使用大型液氧甲烷火箭,起飞重量约570吨,全长66米,配备9台天鹊-12A发动机及辅助动力系统 [3] - 采用专用工装和高强螺栓固定箭体,部署自动氮气消防系统与主动水冷导流槽,确保高推力环境下的结构安全 [5][7] - 发射工位改造新增喷水冷却系统,导流槽设计可耐受9台发动机高温燃气冲刷 [7] 商业化应用规划 - 2024年下半年计划进行三次飞行试验,目标成为国内首款实现一子级回收的火箭 [9] - 2025年转入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射运营阶段,通过二⼿火箭复用大幅降低发射成本 [9] - 技术验证将支撑低轨互联网星座高密度组网发射需求 [9]
我国首次完成液体火箭发动机“九机并联”试车
快讯· 2025-06-20 15:20
朱雀三号运载火箭试车成功 -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圆满成功,研制进展顺利 [1] - 试车过程中9台发动机按时序分批点火,完成推力调节、发动机摇摆等测试 [1] - 试车总推力超过750吨,各系统工作正常,发动机有序关机 [1] 朱雀三号运载火箭技术参数 - 火箭为大型液氧甲烷火箭,具备一级重复使用能力 [1] - 起飞重量约570吨,全箭长度约66米 [1] - 运载能力不小于18.3吨 [1] 朱雀三号运载火箭应用前景 - 计划今年首飞 [1] - 可支撑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的高密度发射 [1] - 适用于大型通信卫星发射以及各型飞船发射任务 [1]
祝贺!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
环球网资讯· 2025-06-20 14:14
朱雀三号火箭动力系统试车成功 -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于6月20日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顺利完成,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 - 此次试车为我国迄今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九机并联地面热试车试验,试验复杂程度和对飞行状态的还原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3] - 试车采用与首飞任务技术状态相同的箭体,全面覆盖箭地测发流程,验证全系统匹配性与流程合理性[3] 技术突破与工程意义 - 试车采用蓝箭航天自研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9机并联总推力达7542kN,各系统工作正常,发动机起动时序准确[5] - 试验实现多机同步起动、多级推进剂分配与燃烧稳定性等关键技术突破[5] - 为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首飞及我国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工程化落地奠定基础[5] 朱雀三号火箭技术参数 - 我国首型采用不锈钢箭体结构、具备一级重复使用能力的大型液氧甲烷火箭[6] - 起飞重量约570吨,全箭长度约66米[6] - 一级配置九台天鹊-12A发动机并联工作,配备辅助动力系统与可展开栅格舵,具备可控回收着陆能力[6]
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商业航天屡创纪录,“南箭北星”格局初步形成
北京商报· 2025-06-19 19:22
北京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现状 - 北京商业火箭公司在火箭发射、卫星研制、测运控与数据应用方面创造新纪录 可重复火箭研制取得突破 蓝箭航天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一次性火箭进入常态发射阶段 2024年商业火箭共发射12次 约占全国发射任务五分之一 [1] - 北京商业航天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 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均占全国半数以上 2024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单46家在京 占据全国近半壁江山 [1][7] -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链国内最全 涵盖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 "南箭北星"格局初步形成 [1][7] 蓝箭航天技术突破与产品布局 - 蓝箭航天从"制造一枚火箭"跨越至"年产百台发动机、数十发火箭"的能力 2023年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成功发射 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 填补国内空白 [4] - 液氧甲烷推进剂具有积碳少、可长期贮存、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 主要自研技术产品包括"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朱雀"系列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云鹊"辅助动力系统 [4] - 朱雀三号火箭是中国首款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 计划2025年首飞 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 发射成本相较一次性使用火箭可降低80%—90% 发动机可重复使用20次左右 已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6] 星河动力商业化运营成果 - 星河动力已成功开展19次商业发射交付 将总计81颗不同功能的商业卫星精确送达 谷神星一号成为中国成功发射次数最多的民营火箭 [5] - 通过高密度发射提高周转率 采用3D打印技术使发动机制造成本下降到十分之一 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化飞行路线和箭体结构 [5] - 2020年谷神星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实现中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首次进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 2023年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一)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成功 [4] "南箭北星"产业布局与政策支持 - "南箭"以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为主 聚集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 "北星"以海淀区为主 集聚微纳星空等商业卫星制造企业 整星研制能力全国领先 [7] - 经开区瀛海镇建设"火箭大街" 占地97亩 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首期投入超过25亿元 周边集聚近60家星箭相关企业 民营火箭整箭企业占全国70%以上 [8] - 北京市将商业航天场景纳入《北京市2024年科技新场景工作要点》 发布首批商业航天十大典型应用场景 在自然资源、森林防火、建筑工程、气象监测等行业推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