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icon
搜索文档
蓝箭航天火箭发射失败,祸起伺服机构电路故障?
第一财经· 2025-08-16 15:04
火箭发射失利事件 -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运载火箭飞行异常导致任务失利 具体原因尚未公布 可能与伺服机构电路故障相关 [3] - 公司表示将基于飞行数据全面开展故障归因与技术改进 并保持信息公开透明 [3] 公司技术进展与里程碑 - 4月15日第100台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下线 [4] - 5月17日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送入6颗卫星至预定轨道 [4] - 6月20日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完成 预计下半年实施首次轨道级发射及回收试验 [4] 公司战略与成本目标 - 计划通过供应链优化和制造效率提升 将朱雀二号发射成本降低30%以上 [5] - 未来将通过降低发射成本 增加发射批次和技术更新提升竞争力 满足市场需求 [4]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已于上月启动科创板IPO进程 [4] - 成立于2015年 是国内最早从事中大型运载火箭研制的商业航天公司 2018年完成中国首次民营运载火箭发射 [4]
蓝箭航天火箭发射失败,祸起伺服机构电路故障?
第一财经· 2025-08-16 08:07
火箭发射失利事件 -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点火升空后飞行异常,任务失利 [1] - 飞行失利原因可能与火箭伺服机构电路故障相关,但公司尚未官方确认 [1] - 公司表示将基于全部飞行数据开展故障归因与技术改进工作,并保持信息公开透明 [1] 公司技术进展与里程碑 - 公司第100台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于4月15日正式下线 [3] -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5月17日成功发射,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3] -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于6月20日顺利完成,预计下半年实施首次轨道级发射并开展首级回收试验 [3] 公司战略与成本控制 - 公司已正式启动科创板IPO进程,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最早致力于中大型运载火箭研制的商业航天公司 [3] - 公司计划通过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发射批次和技术更新提升竞争力,目标是将朱雀二号发射成本控制在低于市场水平30%以上 [4] - 公司创始人表示未来将提升火箭单次运输能力并增加每年发射窗口次数 [3]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进程提速 技术突破来到关键节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05:51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动态 - 蓝箭航天和屹信航天相继启动A股上市辅导,蓝箭航天拟在科创板上市,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律师事务所为锦天城,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亦庄,估值达200亿元,一年增长90亿元 [1][2] - 屹信航天在江苏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公司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无锡,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卫星物联网载荷研发,2024年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载荷 [2] - 星际荣耀、爱思达航天科技、长光卫星等企业此前已启动IPO进程,星际荣耀2025年7月披露辅导进展,爱思达2025年6月备案,长光卫星2022年3月备案但2024年底终止 [3] 政策与资本市场支持 - 证监会2025年6月发布意见,支持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设置科创成长层服务未盈利科技企业 [1][8] - 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达138个,披露金额202.39亿元,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细分领域热度高,截至2025年Q1行业诞生12家独角兽 [7] - 天兵科技、星河动力、蓝箭航天等头部企业累计融资超10亿元,垣信卫星2024年获67亿元融资 [7] 技术进展与商业化挑战 - 蓝箭航天朱雀二号火箭进入商业运营阶段,朱雀三号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2025年6月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天鹊系列发动机第100台下线标志批量制造能力突破 [5] - 商业航天需解决火箭可回收复用、卫星制造等关键技术,行业预计运载火箭从发布到商业化需10年,需优化维护检测流程 [4][6] - 蓝箭航天、深蓝航天、东方空间等企业聚焦可回收火箭技术突破和卫星模块化量产,以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化 [5] 行业生态与发展趋势 - 头部企业融资后可为上下游提供订单,推动行业确定性,上市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助力 [7] - 星际荣耀建议鼓励社会资本和地方政府基金投资商业航天,支持企业在北交所、科创板上市 [3]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进程提速技术突破来到关键节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05:07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动态 - 蓝箭航天于7月29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律师事务所为锦天城 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亦庄 估值达200亿元 较一年前增长90亿元 [1] - 屹信航天于8月1日在江苏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 公司成立于2018年 专注卫星测控通信产品研发 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物联网载荷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星际荣耀、爱思达航天科技、长光卫星等企业此前已启动IPO进程 其中星际荣耀于2025年7月披露辅导进展 长光卫星于2024年底终止IPO [2] 政策与资本市场支持 - 证监会6月18日发布政策 支持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推动设立科创成长层 服务未盈利但技术突破性强的科技企业 [1][5] - 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达138起 披露金额202.39亿元 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为最热细分赛道 截至2025Q1行业已诞生12家独角兽 [4] - 天兵科技、星河动力、蓝箭航天等头部企业累计融资均超10亿元 垣信卫星2024年获67亿元大额融资 融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和产业链带动效应 [4][5] 技术进展与商业化挑战 - 蓝箭航天朱雀二号火箭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朱雀三号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 2025年6月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 天鹊系列发动机累计下线100台 实现批量制造突破 [3] - 行业需解决火箭可回收复用、卫星模块化量产等关键技术 当前多家企业计划在1-2年内实现火箭"可回收复用与入轨"目标 但商业化运营周期通常需10年 [3][4] - 商业航天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征 盈利不确定性高 需完善维护检测流程标准化以支持火箭复用技术落地 [2][3] 行业生态与发展趋势 - 头部企业通过上市获取资金支持 可进一步带动上下游订单需求 为行业提供确定性发展动力 [4][5] - 星际荣耀建议构建多维市场交易平台 鼓励地方政府基金加大投资 推动企业在北交所、科创板上市 [2] -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下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进程明显提速 行业进入技术突破与落地验证关键节点 [1][3][5]
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计划上市,拥有朱雀二号系列产品
搜狐财经· 2025-08-03 19:43
公司上市进展 -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 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1] - 上市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律师事务所为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 - 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公司估值为200亿元 [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15年成立 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民商火箭企业之一 [1] - 2018年成功发射朱雀一号运载火箭 同年发布朱雀二号火箭型号 成为国内最早开始液体运载火箭研制的民商航天企业 [1] - 2022年朱雀二号遥一火箭首飞 成为国内最早进行液体火箭发射的民商航天企业 [1] 技术突破 - 2025年6月20日 公司自主研制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1] - 朱雀三号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为我国迄今规模最大 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九机并联地面热试车试验 [1] - 试验复杂程度和对实际飞行状态的还原程度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
蓝箭航天正式启动IPO:或将成为「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已实现批量制造
IPO早知道· 2025-07-30 10:07
公司上市进程 - 蓝箭航天于2024年7月25日与中金公司签署辅导协议 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 或将成为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 [2] -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表示科创板将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并扩大适用范围至商业航天等领域 [2] 技术研发与产品规划 -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计划2024年下半年首飞 该火箭起飞重量约570吨 全箭长度约66米 具备一级重复使用能力 [4] - 朱雀三号于2024年6月20日完成我国规模最大 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九机并联地面热试车试验 [4] - 2024年4月15日第100台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下线 标志民营商业航天动力系统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4] 行业地位与里程碑 - 公司是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 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 [3] - 2023年7月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入轨 成为中国民商航天首款进入量产及商用的液体火箭 [3] - 公司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全产业链条 成立于2015年 [2]
资本市场包容性改革为何对商业航天敞开大门?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1 00:07
科创板新政支持商业航天 - 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支持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上市 [1][2] - 科创板改革"1+6"政策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 - 新政推出后,商业航天企业融资节奏提速,过去一个月至少有4起亿元级别融资项目落地 [3][10] 商业航天十年发展历程 - 2015年《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航天领域,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经历十年淬炼,从技术探索走向产业落地 [4] - 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764.2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2.3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2.5万亿元 [7] - 行业完成从"跟跑"到"并跑"的蜕变,可回收火箭进入密集验证阶段,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提速,太空游门票开始预售 [4][7] 商业航天产业链现状 - 产业链涵盖上游研发与制造、中游发射与运营、下游卫星运营与应用服务 [5] - 火箭发射频次从"年度计划"转向"周度常态化",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成熟后运输成本有望降至每公斤3万元以下 [6][13] - 卫星制造进入"卫星工厂"模式,银河航天具备年产100-150颗中型卫星能力,研制周期缩短80% [14] 行业挑战与突破 - 行业面临核心技术瓶颈,如火箭回收技术滞后导致发射成本居高不下 [9] - 多数企业集中在中上游领域,下游应用生态薄弱,部分项目依赖政府补贴 [9]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围提振券商和创投信心,头部企业如星际荣耀、星河动力正推进IPO [10][11] 未来发展趋势 - 卫星互联网与太空旅游是商业火箭行业最具爆发潜力的两大赛道,未来五年卫星互联网发射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8][14] - 深蓝航天计划2027年实现亚轨道旅游商业化运营,穿越者公司已预售300万元/张的太空游船票 [14] - 行业将向安全、创新、产能、成本、效率五大方向发展,卫星制造加速模块化设计,火箭发射向可重复、低成本跃升 [15]
培育企业蓬勃生长的沃土——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八
新华网· 2025-07-14 22:5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展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151项压减至106项,压减比例约30% [3] -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 [3] - 截至5月底民营经济组织达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96.76% [3] - 前5个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同比增长10.4% [3] 民间资本参与关键领域 - 核电项目民资参股比例从2020年2%提升至当前最高20% [2] - 国务院核准的五个核电项目均引入民资且参股比例达10% [2] - 民资参与促进核电产业链协同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2] 公平竞争环境优化 - 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4] - 1亿元以下项目民企中标数量占比超80% [4] - 招投标领域取消不合理资质要求,降低企业成本 [4] 跨区域协同发展 - 川渝高竹新区实现跨省域社保办理,企业办事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0分钟 [5] - 新区作为首个跨省域实体化运行省级新区,改革成果显著 [5]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 - 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注册企业约5500万家 [6] - 广州"信易贷"平台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500万元纯信用贷款 [6] 商贸物流效率提升 - 新西兰鲜奶实现72小时从牧场到中国消费者餐桌 [7] - 创新监管模式推动乳制品从一二线向四五线城市渗透 [7] 特色产业市场拓展 - 东方甄选刺梨原汁累计销售1930万瓶,加工1.15亿颗刺梨果 [8] - 直播电商助力区域特色农产品融入国内大循环 [8] 商业航天创新发展 - 商业航天供应链企业从100余家扩展至1300余家 [9][10] - 银河航天以每3天一颗星的速度构建低轨宽带通信星座 [10] 产业链协同创新 - 复兴号动车组串联6900余家供应链企业,数字化平台提升韧性 [11] - 云南白药联合全国机构开展中药材种业攻关,缩短科研周期 [10]
国泰海通 · 晨报0627|固收、军工
固收:博弈科创债ETF的抢券行情 - 信用债ETF规模快速增长:截至6月20日,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总规模达1066亿元,较3月末增加777亿元,其中6月以来增加417亿元 [1] - 成分券供需失衡:指数成分券扩容节奏显著慢于ETF规模增长,上证基准做市ETF在信用债指数成分券中占比11.0%(较5月末+4.5pct),深证占比12.4%(较5月末+4.8pct) [1] - 低估值成交现象涌现:存续规模大、估值稳定性高的成分券更受ETF青睐 [1] - 交易所与银行间估值分化:以24中化16为例,与银行间可比券估值差异从2BP以内走阔至7BP [2] - ETF配置影响曲线形态:深证ETF久期3.05年,上证ETF久期4.11年,推动3-5年期信用债配置需求,曲线趋于平缓,中高等级信用利差收窄 [2] - 一级市场低估值发行:53只非金科创债中40只为低估值发行,平均低6BP,最大低估25BP,13只低估超10BP [3] - 科创债ETF成分券选择策略:重点关注剩余期限5年以上、存续规模15亿元以上的科创债(上证5-10年占比15.7%,10年以上4.1%;深证5-10年14.6%,10年以上1.7%),以及同时纳入科创债指数和信用债基准做市指数的成分券 [4] 军工:国际局势与装备进展 - 大国博弈长期化:美国及其盟友国防战略向印太转向,中国周边局势可能加剧,2027年建军百年目标推动十四五期间补短板 [7][8] - 上周市场表现:国防军工指数下跌2.39%,跑输大盘1.88个百分点 [9] - 国内航天进展: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中星9C卫星(第582次长征系列发射),蓝箭航天完成朱雀三号九机并联地面热试车 [9] - 巴黎航展亮点:歼-35A隐身战斗机采用"空海孪生"设计,翼龙-10B无人机展示侦察打击一体化能力 [9] - 区域合作深化:中国-东盟防务智库交流活动推动国防科技、联合演习等务实合作 [9] - 中东局势升级:伊朗对以色列发动第十七轮打击(25枚弹道导弹致23人受伤),21国联合谴责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 [10] - 装备发展方向:重点关注航空航天装备(如歼-35A、朱雀三号火箭)及国防信息化领域(如中星9C卫星) [10]
国泰海通|军工:中国多款装备亮相巴黎航展,以伊冲突再升级
军工行业长期趋势 - 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军工行业长期向好,美国及其盟友国防战略重心向印太转向,中国周边紧张局势可能逐步加剧 [2] - 2027年要确保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十四五期间有望加速补短板 [2] 军工板块近期动态 - 上周(6.15-6.20)国防军工指数下跌2.39%,跑输大盘1.88个百分点,排名第22/29 [3] - 6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中星9C卫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2次飞行 [3]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巴黎航展展示歼-35A隐身战斗机和翼龙-10B无人机,歼-35A采用"空海孪生"设计,翼龙-10B具备侦察打击一体化能力 [3]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完成九机并联地面热试车试验 [3] - 第三届中国-东盟防务智库交流活动推动区域国防科技合作 [3] 国际军事动态与国防建设 - 6月20日伊朗对以色列发起第十七轮打击,发射至少25枚弹道导弹,导致23人受伤 [4] - 21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谴责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及军事目标的大规模空袭,呼吁和平解决争端 [4] - 现代战争对装备信息化、智能化要求更高,建议重点关注航空航天装备及国防信息化等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