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膜电极
icon
搜索文档
燃料电池销量阶段性放缓,氢能产业战略持续推进
长江证券· 2025-07-14 1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氢能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引发质疑,但国家政策支持且大项目落地,头部企业积极上市,产业仍处快速发展中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氢能产业发展战略持续推进 - 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及氢能,新能源法落地后多项细节鼓励政策出台,2025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氢能试点通知,涉及“制储输用”全链条 [11][15][16] - 2025年1 - 6月氢燃料电池车产量1364辆,同比下滑47.7%,销量1373辆,同比下滑46.8%;2025年1 - 5月燃料电池商用车上险量下滑35.0%至1366辆,车辆装机总规模185.8MW,同比下滑15.5%,产销不及预期主要因产业链应用不完善 [11][28][35] 氢能重大项目不断落地 - 绿氢纯氢管道内蒙古段获批复,预计开工建设,建成后将降低绿氢运输成本,促进绿氢消纳,助力华北区域氢能全产业链建设 [6][42][43] - 7月8日我国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在内蒙古赤峰正式投产,标志绿色氢氨产业迈入规模化商业运营新阶段,一期年产绿色合成氨32万吨,三期投产后总产能将达152万吨 [6][45] 东岳未来材料及鸿基创能提交科创板及港股上市申请 -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请获受理,彰显监管层对氢能材料赛道的认可,募投项目围绕主要业务及核心技术,投产后将降低高端产品成本,加深产业链整合 [49] - 鸿基创能在港交所提交上市材料,是全球领先的独立膜电极供货商,若成功上市将成为领先上市的氢能材料公司,未来材料及鸿基创能IPO闯关意味着头部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巩固竞争优势,标志行业逐渐成熟 [49][50]
发挥功能优势 赋能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金融时报· 2025-06-26 09:47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主责主业,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功能优势,赋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 公司紧跟上海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聚焦防范化解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5] 科技金融布局 - 公司加强科技金融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瞄准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南商中国成立科技金融领导小组,将科创企业名单引入信贷全流程系统,差异化核定贷款成本,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93.76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较年初增长超5%) [2] - 公司通过市场化债转股、行业纾困基金等方式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累计投入资金超20亿元,纾困半导体企业20多家 [3] 重点行业支持 - 公司深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行业,投入超2亿元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大模型创新社区"模速空间"合作 [3] - 通过存量资产盘活、市场化债转股等模式支持新经济企业,投入超15亿元助力MEMS智能传感器、光电芯片等专精特新企业 [4] - 南商中国为氢燃料电池领域企业提供5000万元敞口授信,解决其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4] 城市更新与风险化解 - 公司累计投入24亿元参与低效楼宇盘活,协同系统内单位投入70多亿元纾困黄浦区城市更新项目 [5][6] - 通过债权收购、债务重组投入10.5亿元化解民营企业债务危机,落地16亿元法拍项目盘活烂尾工程 [6] - 南商中国为新能源行业民营企业提供8.3亿元授信,支持其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 [6] 协同与跨境服务 - 公司连续7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挥外资银行优势提供跨境金融服务 [6]
湖北武汉培育发展氢能产业
长江日报· 2025-06-24 08:23
氢能重卡应用现状 - 湖北省汉宜高速沿线加氢站已有3辆氢能源重型运输卡车投入运营,加氢时间仅需10分钟,续航达400公里[1] - 氢能重卡搭载120千瓦燃料电池,按年行驶10万公里计算可减排二氧化碳100吨[1] - 湖北首条氢能示范线每天约有30台氢能重卡往返汉宜高速,车辆及配套设备全部来自武汉[1] 氢能产业基础设施 - 武汉经开区已建成4座加氢站,开通7条氢能源公交示范线[1] - 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具备年产5000套氢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的生产能力,2023年销售500多套燃料电池[2] - 武汉经开区氢能产业重点企业达16家,形成覆盖加储氢、燃料电池研制检测、氢能车辆生产的全产业链[2] 氢能技术突破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实现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国产化,打破进口依赖[2] - 雄韬氢雄自主研发130千瓦燃料电池已应用于公交车[2] - 理工氢电CCM型膜电极产品实现批量出口,众宇动力获得国内首张船用燃料电池认证[2] 产业规模与投资 - 武汉经开区2023年氢能产业规模达155亿元[2] - 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揭牌,新落户5个氢能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2] - 武汉经开区聚集全市70%氢能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企业,产业规模化前景明确[3]
势银研究报告 |《PEM制氢技术产业分析与趋势展望》
势银能链· 2025-06-10 12:11
核心观点 - 报告对PEM制氢技术展开全景式解析,涵盖产业链技术进展、成本构成、产能布局、市场竞争格局及多元应用场景的经济性与发展潜力 [2] - 结合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科学预测PEM制氢市场规模,为行业战略布局、技术攻关及商业化落地提供顶层设计参考 [2] 关键数据 - 截至2024年已披露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的项目中PEM路线数量占比约8% [4] - 2025年第一季度PEM电解槽中标均价降至约3300元/kW [4] 行业趋势 - 国内布局PEM制氢技术产业链企业数量已达百余家 [5] - "ALK+PEM"成为绿氢项目应用新趋势 [6] - PEM制氢在交通领域应用数量及规模较多 [8] 技术分析 - 报告详细解析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原理及四种电解水制氢技术比较 [11] - 涵盖PEM电解槽性能指标发展现状、企业情况、新品动态及重点企业分析 [11] - 深入分析PEM电解系统构成、成本分析、价格趋势及降本路径预测 [11] 核心部材产业链 - 全面剖析PEM电解槽膜电极市场现状、成本分析及国内主要生产企业 [11][12] - 详细解读质子交换膜材料类型、性能特点、制备技术与工艺及市场价格情况 [11] - 深入分析催化剂、双极板、气体扩散层等核心部件的市场现状及国内生产企业 [11][12] 下游应用分析 - 系统评估PEM制氢技术发展与应用必要性及下游应用场景 [12] - 重点分析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下游应用及平准化制氢成本(LCOH) [12] - 深入探讨制加氢一体站经济性、氢储能市场规模及应用经济性 [12] - 详细研究绿氢合成氨及合成甲醇经济性,以及氢气在健康、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 [12] 市场预测 - 分析中国氢能行业发展趋势及电解水制氢项目情况 [12] - 评估PEM电解槽项目招标规模及招投标动态 [12] - 预测PEM制氢市场规模及企业中标占比 [12]
擎动科技签约韩国SANG-A Frontec:共推PEM制氢降本增效
势银能链· 2025-05-20 12:42
战略合作签约 - 苏州擎动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与韩国SANG-A Frontec公司于5月20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4] - 合作聚焦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技术中的核心材料研发与生产 包括质子交换膜及膜电极 [4][6] - 双方高层代表出席签约仪式 包括擎动科技总经理朱威博士和SANG-A Frontec总经理李俊燮 [6] 技术协同与研发重点 - 擎动科技将结合PEM电解水催化剂和膜电极工艺研发优势 与SANG-A Frontec的质子交换膜材料制备技术深度融合 [6] - 合作目标为开发高性能、长寿命的质子交换膜及膜电极产品 以降低绿氢制备成本并提升电解效率 [6] - 重点攻关质子交换膜的耐久性、质子传导率等关键指标 并建立从材料到组件的本地化供应链 [8] 行业地位与互补优势 - 擎动科技是国内少数掌握PEM电解水膜电极全链技术的企业 拥有多项核心专利 [11] - SANG-A Frontec是韩国首家实现车规级质子交换膜量产的企业 擅长特种高分子材料及精密涂布技术 [11] - 双方合作旨在打破国际企业对高端质子交换膜市场的技术壁垒 [8] 市场拓展计划 - 未来合作将加强质子膜和膜电极产品研发 聚焦材料创新与膜电极优化 [9] - 协同拓展中国、韩国及欧洲市场 为绿氢制取和储能领域提供核心材料支持 [9] - 合作被视为推动亚洲氢能技术自主化的重要一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