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制造

搜索文档
7月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
长江商报· 2025-08-18 08:05
工业生产 - 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1—7月累计增长6.3%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快于整体工业增速2.7和3.6个百分点 [1]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行业受设备更新带动,增加值分别增长29.7%和15.9% [1] - 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产量因以旧换新政策分别增长45.3%和8.1% [1] 新质生产力 - 高技术制造业中集成电路、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9%和21.7% [2] - 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4.2%和21.4% [2]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7.1%、29.4%、19.3% [2]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分别增长13.4%和11% [2]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4%和12.8%,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 [2]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万亿元,同比增长1.6%,扣除房地产后增长5.3% [3]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制造业投资增长6.2% [3] - 高技术产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3.9%、32.8%、16.0% [3]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1—7月累计28.42万亿元,增长4.8% [4] - 全国网上零售额8.68万亿元,增长9.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8万亿元,占比24.9% [4] - 服务零售额增长5.2%,文体休闲、通讯信息、旅游咨询租赁、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均两位数增长 [4][5]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至6.3%,直播带货、银发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5] 服务业 - 2025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 [6] - 7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8%,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1.9% [6] - 文化体育服务平台头部企业交易额增长超10%,旅游出行服务活跃 [6]
生产需求增长,就业物价稳定——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新华网· 2025-08-16 07:58
经济总体表现 - 7月份经济指标受极端天气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有所波动,但累计增速保持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1] - 工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态势,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对工业增长支撑作用明显[2] 新动能发展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其中集成电路和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分别增长26.9%和21.7%[2]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7.1%、29.4%、19.3%[2]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智能设备制造和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分别增长13.4%和11%[3]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4%、12.8%[3] 消费市场表现 -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服务零售额前7个月增长5.2%[4]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7%、13.8%、20.6%、14.9%[4] - 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7%和8.2%[4]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前7个月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6] 政策与支撑因素 - 设备更新带动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7%和15.9%[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45.3%、8.1%[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7] - 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提升算力需求,带动服务器产量大幅增长[7]
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搜狐财经· 2025-08-16 06:39
工业增加值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7% 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 2% [1][3] - 前7个月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增长6 2%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4% 对工业增长支撑作用明显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3% 其中集成电路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分别增长26 9%和21 7% [3] - 3D打印设备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4 2%和21 4% [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绿色低碳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7月份新能源汽车 锂离子电池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7 1% 29 4% 19 3% [3]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4% 智能设备制造 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分别增长13 4%和11% [4] - 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4% 12 8% 人工智能应用快速推进 [4] 消费市场 - 7月份社会销售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 7% 前7个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 2% 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增长约5% [5][7]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 家具类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 7% 13 8% 20 6% 14 9% [5] - 体育娱乐用品类 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 7%和8 2% [5] - 前7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 3% 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 3个百分点 [7] 服务消费 - 前7个月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 交通出行服务类 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6] - 通讯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增长超过10% 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 2个百分点 [7] 经济支撑因素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 8个百分点 反映国际社会信心增强 [8] - 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 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提升算力需求 [8]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9]
新华全媒+|新国标即将实施!电动自行车安全防线如何筑牢?
新华社· 2025-07-27 14:35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 - 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9月1日实施 新国标将从生产、检测认证、流通销售、登记上牌等多个环节完善管理 [2][3]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部署新国标落地实施 推动新产品供应 [3] - 有关部门定期调度重点企业新产品研发进度 指导企业尽早推出符合新标准的产品 [6] 行业动态 - 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1至6月以旧换新方式销售月均环比增长113.5% [6] - 行业正通过以旧换新补贴、车辆租赁等多元化模式加速旧标车淘汰进程 [6] 生产制造 - 天津踏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加紧生产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 [5] 安全管理 - 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持续推进 有序停放和充电是安全使用重要环节 [8] - 新规要求加强电动自行车火灾及亡人交通事故全链条溯源调查 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依法严肃查处 [8]
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四部门:全链条整治安全隐患
证券时报· 2025-07-24 16:50
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实施 市场规模与政策背景 - 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达3.8亿辆,相当于每4人拥有一辆[2]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新版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及配套《意见》,强化全产业链安全保障[3][21] 新国标核心修订内容 - 修改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历时8个月完成70余次调研、160余次技术研讨及220余次试验验证[5][7] - 关键调整:塑料质量占比≤5.5%、铅酸电池车型整车质量上限从55kg提升至63kg、强制北斗定位与动态监测功能、取消脚踏骑行装置强制要求[6] - 实施时间分两阶段:生产环节9月1日、销售环节12月1日[9][10] 新国标五大积极影响 1. **安全性能提升**:优化防火阻燃指标,延缓火灾蔓延速度并减少有毒气体释放量[12] 2. **降低交通事故风险**:限制电机最高转速、制动距离缩短50%、增加爬坡转矩限值[12] 3. **防范非法改装**: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防篡改技术,推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12] 4. **延长续航能力**:铅蓄电池车型续航提升至60-70公里[13] 5. **消费者便利性**:铭牌标注建议使用年限,提醒淘汰超期产品[12] 政策执行与产业适配 - 四部门联合印发《意见》,部署生产管理、认证监督、销售登记等七大环节全链条整治[21][22] -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动产业生态适配新标准,加快旧标车退市(12月1日前完成消化)[11][23] - 消费者选购指南:认准CCC认证与"一车一证"合格证[16] 行业动态 - 企业加速促销消化库存,新标车研发生产提速[10][11] - 国家消防救援局预计新国标将长期降低火灾事故风险[14]
广东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拉动新车消费超4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5-29 13:07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广东全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量达17.4万辆,居全国前列,换新量约为上年度的3倍 [2] - 累计使用补贴资金8708万元,拉动电动自行车新车消费超4亿元 [2] - 珠三角城市成效显著,前5名地市分别为广州3.8万辆、佛山3.7万辆、惠州2.9万辆、深圳1.8万辆、东莞1.6万辆,合计约占全省80% [2] - 参与活动的销售企业或门店共6992家,具备资质的回收企业84家 [2] 回收处理体系 - 广东已建成94个废铅蓄电池收集点,年收集能力80万吨 [3] - 建成5家再生铅企业,年处理能力50万吨,完全满足回收处理需求 [3] - 回收企业对旧车进行一车一档查验,拆解过程由交管部门实时监管 [4] - 建有专用铅酸电池和锂电池贮存仓库,确保电池安全暂存 [4] 市场监管情况 - 2025年以来广东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出动检查人员5.9万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相关单位4.3万家次 [5] - 立案查办违法案件993宗,查扣涉案产品2300余件,涉案货值256万元,罚没金额375万元 [5] 企业参与情况 - 台铃科技针对不同城市提供多种申报平台协助消费者申请补贴 [3] - 广东骏宏环保回收有限公司严格执行车辆拆解和电池处理规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