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仪器

搜索文档
同惠电子20250912
2025-09-15 09:49
同惠电子 20250912 同惠电子业务分为元件参数测试仪器(占比近 45%)、安规线材测试仪 器、微弱信号检测仪、电力电子产品和系统集成测试设备五大板块。系 统集成测试设备增速快,体现公司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方向。 公司关键器件国产化程度高,降低进口依赖和关税影响。2024 年毛利 率达 57.69%,净利率提升至 29.14%。2024 年营收接近 2 亿元,今 年上半年营收 1 亿元,显示良好增长势头,负债率仅 11%,财务结构稳 健,并坚持高比例分红。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0 年的 48 亿美元增至 2025 年 的 66 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 6.54%,高于全球市场同 期预测增速。同惠电子募投项目结项后将形成 65,000 台各类仪器产能, 为未来业绩提升提供支持。 取得关键突破,如 TH521 系列半导体参数分析仪,将成为 2025 年下半年业 绩的重要增长点。同时,公司加快海外扩张步伐,德国子公司即将设立完成, 开拓欧洲市场。 同惠电子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同惠电子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首先,公司推出了 TH521 ...
普源精电8月28日获融资买入2140.57万元,融资余额1.1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05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8日公司股价上涨3.34% 成交额达2.8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140.57万元 融资偿还1825.32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315.26万元 [1] - 融资余额1.10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4.16% 处于近一年8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融券与持股结构 - 8月28日融券偿还1700股 融券卖出600股 融券余额31.35万元 处于近一年50%分位的较低水平 [1] - 股东户数6124户 较上期增长5.53% 人均流通股11087股 较上期减少2.12%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5亿元 同比增长15.57% [2] - 归母净利润1621.58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12.10% [2]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2.55亿元 [2] 机构持仓变动 - 易方达积极成长混合新进成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持股285.26万股 [3] -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新进成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228.87万股 [3] - 易方达战略新兴产业股票新进成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119.92万股 [3] - 景顺长城旗下四只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 成立于2009年4月27日 于2022年4月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研发制造 电子测试测量仪器收入占比81.70% [1]
普源精电2025半年报:核心技术驱动增长,解决方案转型成效凸显
财富在线· 2025-08-28 10: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15.5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1.5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2.10% [1] - 整体毛利率55.39%,较上年同期下降1.28个百分点 [5] 核心技术突破 - 搭载自研核心技术平台的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66%,占营收比重44.70% [1][2] - 数字示波器产品中采用自研核心技术平台的占比达85.60%,同比提升7.63个百分点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441项,在示波器领域中国授权专利数量行业领先 [3] 高端产品表现 - 高端产品销售收入同比提升42.29% [1][2] - 高端数字示波器(带宽≥2GHz)销售收入占整体数字示波器收入29.70%,同比激增40.61% [2] - DHO系列高分辨率数字示波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93% [1][2] - 13GHz带宽实时数字示波器DS80000系列持续放量,成为半导体、通信等领域渗透的标杆产品 [3] 解决方案转型 - 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达6247.88万元,同比增长44.12% [1][4] - 成功实现从"台式仪器+二次开发"向"模块化仪器+行业解决方案"的跨越 [4] - 通信领域解决方案涵盖从设计到运营的通信生态系统 [4] - 新能源领域延伸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等关键环节 [4] - 半导体测试解决方案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芯片封装的测试测量应用 [4] 研发与费用管理 - 研发费用率达到30.53%,同比增长1.90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率环比下降1.92个百分点 [5] - 销售费用率环比下降0.0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环比下降0.87个百分点 [5] 市场地位与行业前景 - 全球示波器市场排名第五,唯一进入全球前五的中国企业 [3] - "RIGOL"品牌覆盖全球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 [6] - 参与1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通用规范的起草制定 [6] - 2025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预计1124.76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规模预计422.88亿元 [6]
普源精电(688337.SH):上半年净利润1621.58万元,同比增长112.10%
格隆汇APP· 2025-08-28 02:38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 同比增长15.5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1.58万元 同比增长112.10% [1] - 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1]
普源精电(688337.SH)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1622万元,同比增长112.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22:02
财务表现 - 公司报告期实现营收3.55亿元 同比增长15.57% [1] - 归母净利润1622万元 同比增长112.1%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1053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1]
普源精电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2.1% 高端产品矩阵表现突出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21: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15.5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1.58万元,同比增长112.1% [1] 产品与技术 - 搭载自研核心技术平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6.66%,占总营收44.7% [2] - 自研平台数字示波器收入占该品类总收入85.6% [2] - 高端产品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29%,显著高于总营收增速 [2] - 带宽≥2GHz高端数字示波器收入占示波器总收入29.7%,同比增长40.61% [2] - DHO系列高分辨率示波器收入同比增长23.93% [2] - 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56项、实用新型122项、外观设计109项、软件著作权144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9项 [4] - 示波器领域中国授权专利数量位居行业前列 [4] 战略转型与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业务收入6247.88万元,同比增长44.12% [3] - 通过收购北京普源耐数电子有限公司实现向"模块化仪器+行业解决方案"转型 [3] - 推出SUA8000系列模块化仪器和SPQ阵列测试仪器解决方案 [3] - 模块化仪器技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深化通信、新能源等领域服务 [3] 全球化布局 - 境外资产占比6.21%,营销网络覆盖90余个国家和地区 [4] - 海外子公司覆盖美国、日本、新加坡等核心市场 [4] - 采用"本地化生产+本地化销售"模式对冲地缘政治与汇率风险 [4] - 境外市场营收占比保持稳定 [4] 技术创新与行业趋势 - 模块化仪器平台通过统一软硬件架构实现算法与自动化测试深度集成 [5] - DHO5000系列示波器具备"8模拟通道+16数字通道+2信号发生通道"高集成度设计 [5] - 计划将AI技术应用于产品研发、故障预测及自适应测试环节 [5] - 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124.76亿元 [5] - 亚太地区因电子产业集聚成为重要需求市场 [5] - 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及半导体研发推动高精度仪器需求 [6] - 行业竞争从产品性能升级为"核心技术+场景化解决方案+全球化服务"综合较量 [6]
普源精电: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2.10%
新浪财经· 2025-08-27 16: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57% [1] - 净利润1621.58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2.10% [1]
联讯仪器冲击IPO!新易盛、中际旭创是客户,应收账款规模较大
格隆汇· 2025-08-24 15:32
半导体行业表现 - 本周半导体板块表现突出,寒武纪和海光信息周五涨停,中芯国际、澜起科技、芯原股份跟涨,科创芯片ETF日内涨幅超过10% [1] 公司概况 - 联讯仪器专注于电子测量仪器和半导体测试设备领域,产品包括通信测试仪器、电性能测试仪器及半导体测试设备 [2][8][9][10] - 公司总部位于江苏苏州高新区,成立于2017年3月,2022年10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3][4] - 2023年C轮融资后估值超过30亿元,控股股东胡海洋合计控制公司34.83%的股份,实际控制人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54.79%的股份 [5][6][7]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4亿元、2.76亿元、7.8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91.79% [12] - 2022年和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07.00万元和-5539.38万元,2024年扭亏为盈至1.40亿元,2025年1-3月为1932.87万元 [12]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5357.28万元、1.05亿元和1.9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4.99%、37.97%和24.27% [19] - 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的43.61%提升至2025年1-3月的65.33% [17] 业务结构 - 2024年电子测量仪器、半导体测试设备及测试部件收入占比分别为48.21%、45.17%和6.11% [15][16] - 电子测量仪器毛利率高于行业均值,2024年为73.89%,而半导体测试设备毛利率为55.83%,低于行业均值59.16% [17][18] 市场与客户 - 公司以境内收入为主,各期境内收入占比均超过79% [19] - 光通信测试领域客户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日本住友等 [19] - 功率器件测试领域客户包括比亚迪半导体、士兰微、三安光电等 [20] - 半导体集成电路测试领域客户包括燕东微、X-FAB等 [20] 运营与风险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从2022年的8962.97万元增长至2025年3月的3.0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 [21] - 存货账面价值从2022年的7072.57万元增长至2025年3月的4.06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达36.14% [21] 行业前景 - 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00.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29.3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183.8亿美元 [23] -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38.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53.8亿元,预计2029年达540.9亿元 [23] - 海外企业占据中国光通信测试仪器市场84%的份额,联讯仪器以9.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是前五中唯一的本土企业 [27] - 公司在晶圆级老化系统和光电子器件测试设备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28] 融资与投资 - 公司拟募集资金19.54亿元,主要用于下一代光通信测试设备、车规芯片测试设备、存储测试设备等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 [28][29]
联讯仪器IPO背后:2024年净利刚扭亏,股权代持“惹眼”
北京商报· 2025-08-19 22:04
公司IPO与业绩表现 - 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计划募集资金19.54亿元 其中1.5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4] - 2024年营收同比大涨185.87%至7.89亿元 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达1.4亿元[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01亿元 净利润1932.87万元 继续保持盈利态势[3] 财务指标分析 - 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 从2022年末26.71%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51.03% 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15.29%[5][6]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逐年增长 2025年一季度末达3.05亿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37.95%[6] - 账龄一年以内应收账款比例达93.97% 应收账款质量整体较高 回款风险较低[6] 研发投入与团队建设 - 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2024年达1.91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24.27%[7] - 截至2025年3月末研发人员385人 核心技术团队稳定[7] - 2022年研发经理金镖因个人原因离职[7]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董事长胡海洋合计控制公司34.83%股份 与黄建军 杨建共同构成实际控制人 合计控制54.79%股份[8] - 公司设立初期存在股权代持情况 2017年胡海洋委托潘易鹏代持55%股权 2018年1月通过股权转让解除代持[8][9] - 公司目前涉及与Aehr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 为被告且尚未完结[10]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为国内领先高端测试仪器设备企业 主营电子测量仪器和半导体测试设备[3] - 所处行业市场需求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产品性能实现关键突破[3] - 客户主要为光通信 半导体行业知名企业或上市公司 资信状况良好[6] 资金状况与分红政策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约2.54亿元[4] - 2022年进行2106.41万元现金分红[4] - 融资渠道较同行业上市公司受限[6]
江苏半导体设备商冲刺科创板!8年干到国内第一,拟募资19.54亿
芯世相· 2025-08-19 15:39
公司概况 - 联讯仪器成立于2017年3月,注册资本7700万元,法定代表人及控股股东为创始人胡海洋,实际控制人为胡海洋、黄建军、杨建[6] - 主营业务为电子测量仪器和半导体测试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覆盖光通信、半导体等领域[6]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中国光通信测试仪器市场份额排名第三(本土企业第一)、光电子器件测试设备市场份额第一、碳化硅功率器件晶圆级老化系统市场份额第一[7][8] 技术实力与产品 - 全球少数能量产400G/800G高速光模块核心测试仪器的厂商,全球第二家推出1.6T光模块全部核心测试仪器的厂商[10] - 核心产品精密源表最小电流分辨率达1fA,国内极少数具备PXIe插卡式源表、低漏电开关矩阵等多产品矩阵能力的厂商[18] - 产品线覆盖光通信测试仪器(如采样示波器、误码分析仪)、电性能测试仪器(如精密源表)、半导体测试设备(如WAT测试机、晶圆级可靠性测试系统)[15][16] - 2024年电子测量仪器收入占比57%,半导体测试设备占比34%[15] 财务表现 - 2022-2025年Q1营收分别为2.14亿元、2.76亿元、7.89亿元、2.01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0.38亿元扭转为2024年盈利1.41亿元[11] - 综合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43.61%增至2025年Q1的65.33%,电子测量仪器毛利率达81.29%(2025年Q1),显著高于行业均值58.97%[13][14] - 研发费用逐年增长,2022-2025年Q1分别为0.54亿元、1.05亿元、1.91亿元、0.57亿元[11] 客户与市场 - 客户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比亚迪半导体、士兰微、燕东微等国内外头部企业,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44.21%(2024年)[23][24][25] - 在功率器件领域覆盖比亚迪半导体、芯联集成等,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客户包括X-FAB等[24][25] - 采用"以销定产,适当备货"模式,半导体测试设备出货率保持高位但产销率因验收周期存在错配[23] 募资计划 - 拟科创板IPO募资19.54亿元,投向下一代光通信测试设备(5.13亿元)、车规芯片测试设备(1.99亿元)、存储测试设备(3.85亿元)等6个项目[8][11] 团队与股东 - 研发人员占比40.32%(348人),截至2025年Q1拥有99项授权发明专利[22] - 实控人胡海洋(中科院背景)、黄建军、杨建合计控股54.79%,胡海洋直接持股20.55%[30][32][33]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鑫瑞集诚(6.49%)、中小企业发展基金(5.59%)等[33] 行业地位与挑战 - 国内电子测量仪器和半导体测试设备行业领先企业,但与国际龙头Keysight、Tektronix等相比规模和技术存在差距[35] - WAT测试机和晶圆级可靠性测试系统市场仍由Keysight、QualiTau等海外企业主导[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