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管理

搜索文档
“BMS第一股”高特电子创业板闯关:5年估值翻十倍
鑫椤储能· 2025-07-07 16:24
行业概况 - 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装机188.5GWh,同比增长80%,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 - 2015-2024年全国风电和光伏年新增装机从48.1GW增至357.8GW,年均复合增速24.98%,推动储能需求[18] - 储能BMS市场形成三类竞争格局:电池厂商系(宁德时代等)、第三方企业(高特电子等)、系统集成商(华为数字能源等)[35] 公司发展历程 - 1998年创立,专注铅酸电池内阻高精度在线检测技术,2003年推出国内首个在线监测系统但商业回报有限[5][6] - 2010年转型动力电池BMS领域,但受电池厂和整车厂挤压,2022年第三方BMS厂商市场份额仅22%[10][16] - 2020年转向储能BMS,凭借技术积累实现突破,2021-2023年第三方市占率超30%[19][29] 核心技术优势 - 全球首创GT2818芯片实现"电压-温度-安全阀"三参数同步采集,热失控检测缩短至秒级[22] - 1500V芯片级双向主动均衡BMS模块提升储能电站收益20%以上,解决电池组"木桶效应"[22] - 自研BMS专用芯片形成算法到硬件的生态闭环,获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厂商认可[22]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IPO募资8.5亿元,估值从2021年4亿增至43.27亿,增长10倍[2] - 2022-2024年营收从3.46亿元增至9.19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63.3%[28] - 2024年获亿纬锂能、海辰储能各6000多万元订单,股东阿特斯成为第一大客户[22][24] 战略转型与挑战 - 三次产业周期跨越:铅酸检测→动力电池BMS→储能BMS,最终在储能领域实现商业化成功[33] - 面临电池厂商和集成商双重挤压,通过跨平台兼容性和AI算法保持竞争力[35] - 从硬件性能转向"数据精度×算法效率"竞争,布局软件服务拓展能源交易市场[32]
7.11-深圳丨优旦科技 重点支持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6-27 17:40
行业活动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举办 聚焦两轮车换电、锂电、钠电池技术及高倍率、超快充、新材料等前沿技术 [1] - 论坛将邀请300+两轮车换电及电池企业 600+企业高层参与 包括雅迪、台铃、优旦科技等企业发表主题演讲 [1][9] - 安徽优旦科技作为金牌赞助商 其产品与解决方案总监王剑楠将发表"两轮车换电BMS安全重构与智能运维路径"主题演讲 [1] 公司概况 - 安徽优旦科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注于锂电池管理智能硬件与全生命周期在线管理平台 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 [1] - 公司员工300余人 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超50% 创立之初即提出"锂电池智能管理"理念 倡导让锂电池永远在线 [1][2] - 公司采用iBMS/iEMS智能硬件+电池PaaS平台+SaaS应用架构 实现锂电池云端协同管理、主动安全管理和全生命周期智慧运营 [2] 核心产品 - F7/E7系列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包含F733、E730、E750三款产品 分别针对两轮车换电、低空飞行器和电动摩托场景 [4] - F733系列专为两轮车换电设计 支持三端保险丝智能熔断 0~45℃环境下±5mV采集精度 可对接主流换电柜 [4] - E730系列支持10-17串锂电池管理 170A额定过流 8MB存储实现30天数据追溯 E750系列支持24串电池组 150A持续放电 可用于4组电池包并机 [4] - 产品采用大功率TVS、复信号MOS控制、多链路数据传输等技术 配备GPS/BDS/基站复合定位 并与云端数据平台无缝衔接 [4] 技术优势 - 端云一体方案通过动态调整iBMS策略(如高温自动降流)和云端全时均衡技术 延缓电芯一致性劣化 延长电池寿命 [5] - 终端+云端双重防护体系:终端采用三端保险丝智能熔断 云端通过内阻、电压差、温度等趋势分析实现主动预警 [5] - 资产管理平台支持远程监控电量、健康度、位置轨迹 通过区域数据分析实现"按需布站、动态调度" 提升运营效率 [5] 行业趋势 - 多家企业将分享技术方向:雅迪探讨换电车趋势 台铃分析电动两轮车智能化与出海 创明新能源聚焦大圆柱电池应用 时代瑞象研究磷酸锰铁锂产业化 [9] - 比克电池将展示高性能圆柱电池技术 诺达智慧探讨多极耳圆柱电池发展 多氟多新能源提出高安全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9]
高特电子创业板IPO获受理 拟募资8.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9:12
公司概况 -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获受理,拟募资8 5亿元 [1]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产品 [1] - 连续三年在大型储能领域BMS产品出货量保持行业前列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源侧 电网侧大型高压储能电站 工商业储能 户用储能等领域 [1] - 产品线还包括后备电源BMS 动力电池BMS及电力检测等相关业务 [1] 行业地位 - 位列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BMS企业TOP10名单第一位 [2] - 截至2024年末,在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BMS厂商中排名第一 [2] - 核心客户覆盖阿特斯 亿纬锂能 海辰储能 中车集团 赣锋锂业 国家电网等头部企业 [2] 技术优势 - BMS是新型储能系统的"神经中枢",负责数据采集 诊断 安全管理和主动维护 [1] - 研发了融合微网负荷 储能 光伏 充电桩等数据的一体化集控单元及数据服务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3 46亿元 7 79亿元和9 19亿元 [3]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375 27万元 8823 11万元和9842 36万元 [3] 募资用途 - 拟募资8 5亿元用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项目旨在扩建产能 自建SMT生产线 减少委外加工 增强规模化低成本竞争优势 [3] - 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现有产能无法满足业务扩张需要 [3]
全球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市场核心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6-10 16:13
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概述 - 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是对电池单元进行智能化管理和维护的系统,功能包括防止过充过放、延长寿命、实时监测电压/电流/温度、漏液检测、热管理、电池均衡、剩余容量计算(SOC)等 [1] - BMS通过CAN总线与车载控制器、电机控制器、能量控制系统等实时通讯,实现最大续航里程控制和最佳充电算法 [1] 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 受电动汽车(BEV/PHEV)普及推动,全球汽车BMS市场预计2031年规模达172.3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17.9% [3] - 2024年全球前五大BMS厂商市场份额合计约55.0%,头部企业包括弗迪电池、宁德时代、Tesla、力高技术、LG Innotek等 [7] 产品类型细分 - 分布式BMS占据91.1%市场份额,其模块化设计增强可扩展性和容错能力,适应电动汽车灵活需求 [10] - 集中式BMS因成本效益受限于大型电池组的可扩展性和故障隔离问题 [10] 应用场景细分 - 纯电动汽车(BEV)是主要需求来源,占比61.7%,因其完全依赖电力驱动需复杂BMS管理大型电池组 [11] - 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需BMS管理较小电池组并集成双电源系统 [11] 区域市场分析 - 亚太地区(中国/日本/韩国)增长最快,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及电动汽车产量提升 [14] - 欧洲市场短期受补贴减少影响增速放缓,但长期因2025年碳排放新标推动BEV转型,BMS需求仍强劲 [14] 市场驱动因素 - 全球政策支持(欧盟绿色新政/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国新能源补贴)推动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直接拉动BMS需求 [16] - 消费者对电池安全性、寿命和续航要求提升,催生对高精度智能BMS的需求 [16] - 固态电池/LFP/NCM等新技术要求BMS具备自适应热管理、生命周期预测等复杂功能 [18] 行业挑战与机遇 - 挑战:高成本(传感器/微控制器集成)影响价格敏感车型,缺乏标准化导致开发成本增加 [19] - 机遇:车联网/V2G应用推动BMS在双向能量流、云端分析等领域作用,新兴市场(印度/东南亚/拉美)提供增量空间 [20] 主要厂商与产品 - 头部厂商覆盖弗迪电池、宁德时代、Tesla等21家企业,产品以分布式BMS为主,应用集中于BEV/PHEV [21] - 重点关注区域为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 [21]
鲁班奖丨优旦科技参选两轮车及换电BMS最佳技术创新奖及两轮车换电软/硬件系统最佳服务商奖
起点锂电· 2025-06-04 18:26
行业活动 - 2025中国两轮车换电及电池技术创新"鲁班奖"由起点锂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起点研究院联合100+行业专家及机构发起,旨在表彰技术、材料、设备创新企业 [1] - 评选要求企业提交专利证明及技术创新描述,流程包括资料审核、委员会投票、网络投票及线下颁奖 [12] - 颁奖典礼将于2025年7月11日举行,预计吸引600+产业链企业高层、技术专家及媒体参与 [14] 公司参选信息 - 优旦科技参选"2025两轮车及换电BMS最佳技术创新奖"和"2025两轮车换电软/硬件系统最佳服务商奖" [1] -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员工300余人中50%为研发技术人员 [3] 技术方案与创新 - 提出锂电池智能管理理念,通过iBMS/iEMS硬件、电池PaaS平台及SaaS应用实现云端协同管理和全生命周期运营 [4] - F733软件保护板采用"端云一体"方案,解决电池寿命短、安全隐患大、运维效率低等行业痛点 [5] - "端云协同"架构动态调整管理策略,如高温降流防过充,结合云端均衡技术延缓容量衰减,延长电池寿命30%以上 [7] - 终端采用三端保险丝熔断机制,云端通过内阻、电压差等数据分析预警,构建双重安全防护体系 [8] 运营效率与数据应用 - 资产管理平台支持远程监控电量、健康度及位置轨迹,实现资源精准调配,运营效率提升25% [8] - 平台2.0开放数据接口,打破电池厂商、运营商与配送平台信息孤岛,构建"人-车-电-柜"数字孪生模型 [8]
破局!发行绿色债券,给这家企业带来了什么
金融时报· 2025-05-20 18:37
公司业务模式与困境 - 公司主营新能源汽车电池资产管理业务,从主机厂采购电池并租给车主,通过精细化运营延长电池寿命和提升资源利用率 [1] - 业务模式面临现实问题:前期需采购数十万块电池,投入上百亿元资金,投资大且回收期长 [1] - 两年前陷入"规模扩张"与"资金短缺"两难困境:不扩张难形成规模效应,激进采购又可能触发流动性危机 [1] 融资解决方案 - 2022年4月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全国首单绿色电池ABN,总规模4亿元,优先级利率3.12% [2] - 目前已发行三笔合计14亿元ABN,其中"24蔚能电池ABN002"获国内外绿色债券认证 [2] - ABN以电池租用服务费收益权为基础资产,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新电池采购 [2] - 该融资方式实现了资产立即变现而不丧失所有权,保留未来收益能力 [3] 融资背后的推动因素 - 中金公司投行团队协助设计ABN产品结构,确定发行规模、期限、利率等关键要素 [4] - 选择ABN的三方面原因:匹配重资产运营模式、银行间市场流程快成本低、符合绿色金融政策导向 [5][6] - 人民银行对绿色债券发行给予政策支持,建立注册发行绿色通道 [6] - 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明确了绿色项目界定标准 [7] 融资成效与影响 - ABN优先级票据获AAA评级,吸引长期资金入场,融资渠道从当地银行拓展到全国 [8][9] - 银行间市场投资者众多,增加资金来源稳定性和多样性 [9] - 交易商协会推动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总规模超1.2万亿元,存量规模5100亿元 [9] - 项目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银行间市场及地方政府部门的示范案例 [10] 未来发展计划 - 将面向海外投资者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无担保ABN,显示对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的信心 [12] - 已有不少投资者向公司抛出"橄榄枝" [12]
华塑科技(301157) - 2025年05月0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8:40
业务布局 - 后备 BMS 产品应用于多个“东数西算”项目,订单获取情况良好,海外数据中心是重点开拓市场,已有多个应用项目,将加大开发力度提升海外业务收入占比 [2] - 储能电池 BMS 产品包括 HL - BS 电力储能锂电管理系统等多种系统,研发生产华塑 EMS 云平台,将 BMS、PCS、EMS 与高压箱深度融合集成在 HV3S 系统内 [3] - 控股孙公司华锌能源主营锌镍电池业务,产品将在轨道交通等多领域逐步应用 [4] - 液冷系统应用于储能领域,为液冷储能提供从控采集模块,已有较多项目应用案例 [5] 财务状况 - 2024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 136.46%,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增长 11,163.32 万元 [4] - 2025 年 1 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7.1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6.17% [8] 业务调整 - 2025 年一季度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策略性收缩大型储能板块相关业务 [5][8] 发展战略与前景 - 以“东数西算”等战略部署为契机,结合产业与科技创新,把握行业机遇,力争实现全球化战略发展目标 [7] - 在电池安全管理领域深耕二十年,上市后各方面能力提升,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及前景充满信心 [7] - 受益于政策利好和人工智能发展,数据中心发展推动后备电池行业需求旺盛,行业前景向好,公司优势及举措利于业绩增长 [3][8][9] 市值管理 - 一直努力做好主业经营,重视市值管理,将响应国家政策,结合发展步伐适时采用市值管理工具提升公司价值 [6][7] 订单情况 - 截至目前,公司订单情况良好,具体关注后期公告数据 [5][8]
BMS龙头力通威助力绿色能源更智能
起点锂电· 2025-03-19 18:50
BMS智能化发展趋势 - 电池管理系统(BMS)是连接电动汽车/储能与锂电池的关键组件,需实时监测电池参数、评估状态、诊断报警及均衡控制,确保单体电芯性能一致[1] - 当前BMS管理痛点包括多电池调校依赖人工、电池组性能衰退需反复试验记录、安全隐患难提前预警[1] - 智能化BMS需实现感知(物理参数监测)、决策(算法评估状态)、执行(充放电控制/热管理/故障预警)三大环节,高精度算法(如卡尔曼滤波法、神经网络法)是核心技术[3] - 未来BMS技术突破将集中在电池厂与车企合作中,两者掌握核心电芯数据[3] - BMS厂商需针对不同细分领域(如储能电站、动力电池、小动力电池PACK)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储能电站技术要求高于汽车动力电池[3] BMS行业竞争格局 - BMS厂商将从硬件供应商转型为数据服务运营商,软件竞争成为未来重点[4] - 力通威通过软件管理优化BMS性能,强化数据传输能力以满足客户对电池状态实时监控的需求[5] 力通威业务布局与技术策略 - 力通威在两轮/三轮电动车市场提供集成蓝牙、远程控制、GPS/北斗定位的BMS解决方案[8] - 通讯基站领域布局钠电池BMS研发,海外市场重点发展高尔夫球车电池包管理,融合充放电与太阳能功能[8] - 便携式储能产品通过APP集成和租赁模式创新,适配旅游经济需求[8] - 无人机领域BMS聚焦快速充放电和健康管理,结合远程平台数据监测[8] - 人形机器人领域采用数字电源控制技术,实现双电池快充、长寿命管理及低延时通讯[8] 行业应用场景扩展 - BMS智能化需求受两轮车和低空经济普及推动,标准化与模块化是未来趋势[1][3] - 储能场景中阳台储能与便携式储能产品推动BMS与逆变器技术融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