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鞋包
icon
搜索文档
近百吨货物直飞洛杉矶!郑州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再加密
快讯· 2025-07-19 20:49
郑州跨境电商物流枢纽建设 - 郑州正成为中国内陆地区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的核心物流枢纽 [1] - 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加密2025年美线产品"郑州—洛杉矶"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 [1] - 该航线由全球知名货运航空公司K4(Kalitta Air)执飞B747F全货机 [1] 航线运营数据 - 首航出口货量约94吨 [1] - 货物品类包括服饰、鞋包、家居用品等 [1] - 航线计划每周执飞3班(周一、周四、周六) [1] 战略意义 - 为外贸企业提供中原地区至北美西海岸高效便捷的洲际航空货运物流通道 [1] - 进一步巩固郑州作为跨境电商物流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地位 [1] - 促进中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 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 [1]
电商“链接”四海“买全球、卖全球” “渠道链”创新蝶变助力全球贸易高效便捷
央视网· 2025-06-30 12:30
跨境电商行业概况 - 跨境电商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外贸新业态之一,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体系,让中小企业直接参与国际贸易[1] -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约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相比2020年的1.69万亿元实现万亿级增长[8] - 行业主体超12万家,从中心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延伸,16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6] 商品结构与价格优势 - 服装鞋包首饰占比最高达27.3%,手机等电子产品占14.4%,家居家纺用品占12.4%[4]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价格优势显著,例如澳大利亚门店售价160澳元的桌子在平台仅需四分之一价格[3] 物流与海外仓布局 - 我国已建设超2500个海外仓,实现本土发货和便捷退换货[4] - 某物流企业在欧洲、美洲、东南亚布局自营仓库,欧洲海外仓年发货量约5万标箱,高峰期日发1万件包裹[11] - 德国杜伊斯堡海外仓面积15000平方米,仓储容量20000立方米,日处理2000单[9] 配套服务创新 - 海外仓提供退货分拣服务,区分可二次销售商品以降低成本[13] - 宁波800平方米中转仓日均处理数千件货物,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管控[13] - 杭州5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聚600多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形成全产业链服务矩阵[15] 数字化与营销赋能 - 人工智能技术5分钟内可生成服装走秀视频,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品牌议价能力[21][23] - 跨境直播团队4年完成超3000场直播,服务500家客户,覆盖美妆、家居、新能源等多领域[21] - 全球选品中心汇集1200多种产品,帮助卖家精准匹配海外市场需求[17][19] 行业发展趋势 - 生产企业从"白牌"转向"品牌"输出,数字化赋能营销降本增效[24] - 通过规则对接和标准互认打通全球贸易堵点,推动"买全球、卖全球"规模持续扩大[24]
“市集经济”带火幸福林带
搜狐财经· 2025-06-25 21:33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意市集在互联网与自媒体浪潮下迎来多元发展,衍生出美食、文创、零售、娱乐、闲置二手等多种业态,构建起充满活力的消费新图景 [3] - 市集已成为备受年轻人青睐的新兴生活方式,契合其追求时尚潮流和差异化消费体验的生活态度 [8] - 市集通过不同主题策划和更新面向不同受众群体,并逐渐发展出"创意文化""艺术公益""环保低碳"等标签,承载更多社区功能 [10] 公司运营亮点 - 幸福林带通过精品市集和创意档口吸引周边居民与年轻人"跨区"参与,周末及节假日人流量显著 [4] - 公司策划市集时注重"社交属性",推出"集章打卡赢幸福周边"等衍生活动,增强参与者沉浸式体验和社交互动 [6] - 幸福林带已培育多个常态化市集活动,如"林下π跳蚤市集"每期达200个摊位,规模与人气可观 [10] - 公司与"憨伯特"联合推出"光和交易SPACE森系市集",结合生态林带特色与"森系"主题,成功吸引年轻族群 [10] 商业模式创新 - 市集摊位不完全固定,为消费者提供新奇感和期待,持续激发消费体验提升 [8] - 通过"以物换物""旧物拍卖"等环节进行商业探索,将人气转化为"市集经济"实现双赢 [10] - 市集聚拢不同兴趣圈层的消费群体与售卖者,形成互相促进的消费生态 [8]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71万亿元
快讯· 2025-06-17 12:25
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 -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约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高于货物贸易整体增速9个百分点 [1] - 跨境电商进出口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2% [1] 跨境电商出口 - 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约2.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占货物贸易出口总值的8.5% [2] - 主要出口目的国为美国(36.2%)、英国(11.7%)、德国(5.7%) [2] - 出口消费品占比高达97.5%,主要品类包括服饰鞋包及珠宝配饰、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及配件、家居家纺及厨卫用具、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 [2] - 主要货源地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省份 [2] 跨境电商进口 - 2024年跨境电商进口约5552.5亿元,同比增长4.1%,占货物贸易进口总值的3% [2] - 主要进口来源地为美国(15.8%)、日本(10.5%)、德国(9.8%) [2] - 进口消费品占比达97.8%,主要品类包括美容化妆、香水及日化洗护、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具、奶粉 [2] - 主要进口目的地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 [2]
兴业科技(002674):乘借新能源汽车行业东风 宏兴汽车内饰皮革持续发力
新浪财经· 2025-06-09 16:36
新能源车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乘用车累计零售2289.22万辆,同比增长5.5%,新能源汽车零售1089.84万辆,同比增长40.7%,新能源车年度渗透率达47.61%,较上年提升11.9pct [1] - 自主品牌如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鸿蒙智行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占据主要份额,带动天然皮革内饰需求增长 [1] - 宏兴汽车皮革借助新能源车市场东风,成功突破多家品牌车企供应商准入体系,取得多款车型量产定点项目 [1] 宏兴汽车皮革竞争优势 - 凭借研发、品控、供应稳定等优势,获得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等新能源品牌供应商资质并批量供货,同时为马自达、吉利等传统车企供应内饰皮革 [2] - 公司拥有制革全工序及裁切、辅助工序的研发加工能力,可提供成品整皮或成套裁片,满足客户定制需求 [2] - 产能规模化优势突出,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原材料议价能力,多样化产品线确保原料皮均衡消化,形成规模效应 [3]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4年汽车内饰用皮革业务收入7.20亿,同比增长20.22%,占公司营收24.41%,毛利率提升4.43pct至34.34% [4] - 子公司宏兴汽车皮革2024年营收7.27亿,净利润1.49亿(同比增长50.98%),净利率达20.52% [4] 公司战略与增长潜力 - 通过收购宏兴汽车皮革切入汽车内饰市场,把握新能源车行业机遇,与理想、蔚来等品牌合作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5] - 二层皮革及胶原蛋白业务稳步推进,有望成为第三增长极 [5] - 深度参与新车型研发设计,提供适配的天然皮革材料解决方案,提升内饰舒适度与高档性 [3]
业绩表现低迷,H&M或将私有化?
观察者网· 2025-06-09 14:31
私有化动向 - The Perssons家族通过Ramsbury Investment自2016年以来斥资超66亿美元增持股份至接近64%,目前掌握公司70%资本和85%投票权 [1] - 瑞典股东协会首席法务官Sverre Linton表示H&M私有化趋势明显,但需更清晰沟通并停止增持 [4] - 低迷股价使The Perssons能以更低成本加强控制权,股价从年初148.75瑞典克朗跌至137.40瑞典克朗,最低达122.90瑞典克朗 [6]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Q1销售额553.3亿瑞典克朗(同比+2%),低于预期的558.6亿瑞典克朗 [4] - 营业利润12亿瑞典克朗(同比-42%),远低于预期的19亿瑞典克朗,营业利润率跌至2.2% [4][5] - 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51.5%降至49.1%,全年毛利率从53.4%下滑 [5] - 归因于负面外部因素、促销折扣力度加大及客户服务投入增加 [6] 中国市场策略 - 2023年5月启动上海南京东路旗舰店翻新,陆续升级成都/绍兴/北京等标杆门店 [8] - 关闭两年的上海淮海中路中国首店重新开业,面积从3000平方米扩大至5990.58平方米,年租金2550万元 [8] - 2024年4月关闭北京三里屯& Other Stories门店,该品牌定位中高端市场 [10] - COS品牌在两年未开新店后重启中国市场扩张 [12] 管理层动态 - CEO Daniel Erver瞄准年轻消费者,推出Charli XCX联名活动并增加营销支出,但策略未显效 [6] - 集团主席Karl-Johan Persson曾否认私有化计划,公司被批评管理缺乏透明度 [4]
消息人士:希音将上市重点从伦敦转向香港
观察者网· 2025-05-31 15:19
公司动态 - 希音考虑将IPO地点从伦敦转向香港,因伦敦上市计划未获中国监管机构审批[1] - 公司尚未做出最终决定,相关考虑仍在进行中[1] - 希音最初计划在美国上市但因美方审查受阻,后转向伦敦[3] - 伦敦IPO可能面临与美国类似的挑战[3] - 公司2023年估值为660亿美元,但可能下调至500亿美元或更低以促进上市[3] 市场环境 - 伦敦IPO市场低迷,希音转向对伦敦是重大打击[1] - 香港IPO市场表现强劲,宁德时代上市创2025年全球最大纪录[1] - 港交所目前有超150家企业排队上市,包括多家集资超10亿美元的企业[1] - 香港年初至今融资额已接近200亿美元[1] - 宁德时代香港上市募集357亿港元,首日股价大涨[3] 竞争格局 - 希音面临拼多多旗下Temu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4] - 公司2022年收入达240亿美元,规模与Zara和H&M相当[4] - 在美国市场,希音与敦煌网、淘宝并列最受青睐的三大电商平台[5] 经营状况 - 希音成立于2008年,是国际B2C快时尚电商巨头[4] - 业务覆盖女装、男装、饰品、鞋包等品类[4] - 公司已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开拓市场[4] 监管挑战 - 公司面临美国高达145%的关税[3] - 欧盟监管机构警告可能因"消费者保护违规"行为而罚款[3]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公司业务造成影响[3]
“价格暴涨100%”!“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多个平台出手应对
凤凰网财经· 2025-05-04 22:00
核心观点 - 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导致跨境电商成本大幅上升 行业面临洗牌 [2][3][4] - 政策取消后 企业和消费者每年合计损失可能高达470亿美元 低收入群体受影响最大 [2] - 跨境电商平台和卖家采取涨价 布局海外仓或转向其他市场等策略应对 [3][9][10] - 行业将加速整合 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优势 中小卖家面临较大压力 [13][14] 成本上涨与时效下降 - 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取消后 从中国销往美国的小额包裹需缴纳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 [7] - 物流费用上涨 部分物流费用甚至超过商品售价 导致卖家暂停发货 [2][8] - 替代报关模式T01和T11清关时效变长 成本增加 T11每单需额外至少2.6美元商品处理费用 [7][8] - 空运包裹查验率上升 显著影响清关速度 许多卖家暂停发往美国的小包业务 [9] 行业应对策略 - 短期策略:部分平台和卖家选择涨价 Temu SHEIN等平台已实施价格调整 亚马逊平台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 [9] - 中长期策略:增加海外仓比例 Temu SHEIN等平台力推"半托管"模式 向有海外仓的卖家倾斜流量 [10] - 海外仓模式可缩短物流时效 但需提前投入大量资金囤货 并承担库存滞销风险 对中小企业难度较大 [10][11] - 部分卖家选择暂停观望或放弃美国市场 转向其他地区 [3][1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政策取消前 2024年美国处理超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 较2015年1.39亿件增长超10倍 [6] - 行业将加速整合 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优势 中小卖家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13] - 未来直邮模式将更多服务于高价值 高利润商品 "海运+海外仓"或成主流选择 [14] - 政策变化可能推动中国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品牌化 合规化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14]
“价格暴涨100%”!“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多个平台出手应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4 20:38
核心观点 - 美国取消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导致中国跨境电商成本大幅上升,行业面临"成本地震" [1][2][6] - 政策取消直接影响Temu、SHEIN等依赖直邮模式的平台及中小卖家,部分企业退出美国市场或转向涨价/海外仓策略 [1][2][8] - 行业加速洗牌,资金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调整能力,中小卖家生存压力加剧 [10] 政策背景与影响 - 800美元免税政策(De Minimis)2016年从200美元提升后实施,2024年美国处理超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2015年仅1.39亿件) [4] - 新政策要求中国销美800美元以下包裹缴纳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关税,非邮政渠道包裹成本上升最显著 [6] - 政策取消可能导致企业和消费者年损失470亿美元,低收入群体受影响最大 [1] 企业应对措施 - **短期策略**:Temu、SHEIN等平台4月25日起涨价,亚马逊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 [8] - **物流调整**:物流商转向T01(复杂报关)和T11(简易报关)模式,后者需额外支付每单2.6美元处理费但时效仍低于原T86模式 [6][7] - **中长期布局**:平台力推"半托管"模式,加速海外仓建设,Temu美区流量已向半托管倾斜 [9] 行业结构性变化 - **直邮模式**:仍适用于高价值商品,但占比下降;空运包裹查验率上升导致清关速度放缓 [7][10] - **海外仓模式**:需提前投入数十万美元囤货,中小卖家面临资金和库存管理压力,但可缩短物流时效至1-7天 [8][9] - **市场整合**:资金充足的大型卖家通过海外仓补货(如宁波优未科技美国仓存货50%),中小卖家或退出美国市场 [9][10] 数据与趋势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借免税政策实现10倍增长(2015年1.39亿件→2024年13亿件) [4] - 部分电商平台商品价格涨幅超100%,用户普遍抱怨发货延迟 [1] - 海外仓模式推动中国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化、合规化竞争 [10]
“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平台加码海外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4 12:17
美国小额免税政策取消影响 政策变动核心 - 美国正式终止对来自中国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免征关税政策 执行时间为5月2日 [1][3][4] - 新政策要求800美元以下邮政包裹缴纳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关税 非邮政渠道包裹也需缴纳高额关税 [4] - 政策取消前美国海关处理超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 较2015年1.39亿件增长超10倍 [3] 行业应对措施 - 电商平台Temu、SHEIN公告因成本上升从4月25日起实施价格调整 亚马逊平台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 [6] - 物流公司调整策略并涨价 部分卖家暂停发货或退款 [1][5] - 平台测试T01(标准报关)和T11(简易报关)替代方案 T11需额外每单2.6美元处理费但清关时效仍长于原T86模式 [4][5] 商业模式转型 - 海外仓模式加速布局 Temu、SHEIN力推"半托管"模式并倾斜流量 需提前投入数十万美元资金且面临库存风险 [7][9] - 直邮模式将更多服务于高价值商品 海运+海外仓或成主流选择 [10] - 原有海外仓布局卖家受影响较小 如宁波优未科技美国仓存货保持50%并可跨区补货 [9] 市场格局变化 - 行业面临洗牌 资金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调整能力 中小卖家生存压力加剧 [2][9] - 部分卖家暂停美国市场业务 转向其他地区或观望 [1][5][9] - 政策推动行业向品牌化、合规化发展 可能成为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转折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