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动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三十而立再出发 通达电气如何激活增长新引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7 09:54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技术迁移与跨界融合 成功将车载电气领域的积累应用于移动医疗 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并实现业务快速增长[3][4][7] - 公司以"车辆+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突破医疗资源空间限制 推动基层医疗普惠化发展[1][6][7] - 移动医疗业务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营收达1885.74万元 同比增长34.16%[7] 技术能力与产品创新 - 依托31年车规级集成能力 将汽车减震技术、抗电磁干扰系统应用于医疗设备集成上车[4] - 开发第二代"慧眼移动医院"平台 集成防筛诊治功能[1] - 产品矩阵涵盖5G移动CT检查车、智能眼科巡诊车、综合体检车、DR检查车及脑心动车等多类车型[4][9] - 智能眼科巡诊车已服务近10万居民实现眼部病变早干预[4] 业务进展与财务表现 - 移动医疗业务2024年营收1885.74万元 同比增长34.16%[7] - 参股体检中心投入运营 形成"车辆+服务"联动模式[7] - 与广州医科大学脑科医院合作研发的5G脑心动车配备认知评估系统 重点服务养老场景[9] - 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联合研发的5G康复理疗车进入试用阶段[9] 战略规划与目标 - 2025年推出AI辅助诊断体检车 2027年底前完成精神卫生与慢病管理专科车研发[11] - 计划在广东省建立5个移动医疗服务中心 辐射21个地市[11] - 2025年实现服务覆盖300个区县 并向长三角、成渝地区拓展[11] - 通过研发资源倾斜、人才团队支撑及生态合作深化业务布局[9]
5G脑心动车”广州发布 通达电气助力实现“移动诊疗
中证网· 2025-09-02 16:17
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通达电气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宁玉萍教授团队、华南理工大学吴凯教授团队研发生产"5G脑心动车" 集成阿尔茨海默病血浆标志物和脑机接口电生理标志物等多项创新技术 [1] - 产品搭载柔性穿戴脑机接口 5G智能AI系统及多项专业医疗设备 整合10余项专利和2项软件著作权 实现移动诊疗功能 [2] - 具有多场景宽应用快部署优势 实现精神心理医疗服务移动化智能化突破 在老年痴呆早期筛查与干预方面具重要应用价值 [1] 跨领域协同合作模式 - 医疗端由广医附属脑科医院输出专业诊疗标准与应用场景 技术端由华南理工大学吴凯团队注入柔性穿戴脑机接口和AI算法等智能内核 [1] - 产品端由广州极芯智元生命科技完成柔性传感电极模块化穿戴式设备及电生理信息化系统研发生产 制造端由通达电气提供成熟工艺制造移动载体 [1] - 多方深度协同形成医疗科技制造一体化创新成果 推动精神心理医疗服务模式变革 [1][2] 市场应用与战略规划 - 产品适用于社区养老机构开展老年痴呆早期筛查 突发事件心理援助 学校企业心理健康服务等跨区域多场景应用 [2] - 有望提升精神心理疾病早期诊断率 增强公共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 [2] - 公司将凭借车载电气智能系统领域技术积累和移动医疗车实践经验 持续提升科研生产能力并拓展移动医疗边界 [2]
通达电气:上半年净利润劲增122.80%,业绩持续向好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20:1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68.73% [1] - 归母净利润3173.31万元,同比增长122.80% [1] 业务驱动因素 - 下游市场出口业务持续向好,客户、卡车等商用车厂商订单增加带动收入提升 [1] - 公司持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增加带动净利润显著增长 [1] - 在以旧换新、公交客车进入换车周期、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等多因素共振下,智慧交通业务稳步发展 [2] 行业政策环境 - 2024年10月国务院公布《城市公共交通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确立公交优先地位 [1] - 条例明确政府主体责任,要求保障用地、资金及路权优先,为行业发展提供法治基础 [1] 技术布局与解决方案 - 公司依靠"车-路-场-云"四位一体技术矩阵,打造智能硬件、软件平台与数据服务于一体的行业解决方案 [2] - 解决方案满足公共交通向智能化、绿色化、城乡一体化方向转型的需求 [2] 移动医疗业务发展 - 公司开发5G智能综合体检车、一站式CT体检服务车、5G智能眼科巡诊车等移动医疗产品 [2] - 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三甲医院共同开展研发合作 [2] - 6月份正式发布"慧眼移动医院",推动优质眼科资源直达基层 [2]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在现有业务基础上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核心产品持续升级换代 [2] - 积极开拓商用车、工程机械及移动医疗业务的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