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动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中马互免签证今起生效,跨境移动支付畅行无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7 19:53
签证政策 - 中马两国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正式生效 单次停留最长30天 [1] - 政策预计每年推动双向游客超过数百万人次 [1] 跨境支付 -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覆盖马来西亚260万商户 中国游客可直接扫描DuitNow二维码支付 [1] - 马来西亚微信支付交易量和交易笔数近半年实现数倍增长 [1] - 6月马来西亚入境游客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近120% [1] - 马来西亚电子钱包Touch 'n Go eWallet与支付宝互通 支持扫码支付和国际银行卡绑定支付 [2] 旅游消费 - 马来西亚跃居中国游客出境游热门目的地前三 [1] - "即买即退"离境退税等便利措施吸引更多马来西亚游客来华消费 [2] - 马来游客可通过手机完成打车、公交、点餐、订酒店、翻译、退税等全流程消费 [2]
A股移动支付板块震荡上升,生意宝直线涨停,小商品城涨超7%,恒宝股份、湘邮科技、科蓝软件等跟涨。
快讯· 2025-07-17 13:58
A股移动支付板块表现 - 移动支付板块整体呈现震荡上升趋势 [1] - 生意宝股价直线涨停 [1] - 小商品城涨幅超过7% [1] - 恒宝股份、湘邮科技、科蓝软件等个股跟涨 [1]
差距越来越大!支付宝正在被微信支付边缘化?
新浪财经· 2025-07-13 23:23
市场份额变化 - 2014年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市场份额高达82.3%,腾讯财付通仅占10.6% [1] - 2024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672万亿元,同比增长16.7%,渗透率92.3%,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合计占87.5%份额,支付宝45.7%,微信支付41.8% [1] - 2025年第一季度微信支付市场份额升至59.7%,支付宝降至36.2% [1] 用户与场景差距 - 2025年Q1微信支付全球月活用户14.7亿(同比+7.3%),支付宝10.4亿(同比+5.1%),差距达4.3亿 [2] - 2024年底线下调研显示微信支付日常消费场景渗透率94.6%,支付宝81.3% [2] - 微信支付优势场景:线下小额高频消费(如路边摊、便利店)、小程序、游戏充值 [2] - 支付宝优势场景:线上电商(淘宝、天猫)、跨境支付、公共服务缴费(水电费、交通罚款) [2] 产品特性差异 - 微信支付依托微信社交平台(超10亿月活),社交属性强(红包、转账) [2] - 支付宝金融工具属性突出,社交功能较弱 [2] - 微信支付功能简洁、流程快速,用户打开频率高于支付宝 [3] 支付宝竞争策略 - 支付优惠:电商节期间推出红包、消费券、花呗分期免息 [4] - 场景拓展:推出余额宝、花呗等金融产品,积极布局线下(超市、餐饮、交通) [4] - 全球化:支持多币种支付,海外市场渗透率高于微信支付 [4] - 技术创新:推出"碰一下"、扫脸支付等功能(但普及度低) [4] - 安全强化:采用加密算法、多因素认证(支付密码、指纹、面部识别) [5] 未来竞争格局 - 下沉市场:微信支付在中老年及农村用户中渗透率更高 [6] - 国际市场:微信支付加速布局海外场景,华人用户带动增长 [6] - 线下场景:部分商户仅支持微信支付(如菜市场、夜市) [6] - 线上场景:微信支付渗透率提升,淘宝市场份额下滑削弱支付宝优势 [7] - 行业趋势:微信支付或形成一家独大格局,支付宝份额持续萎缩 [7]
科技赋能实体商家数字化之路——《财富》专访收钱吧CEO、创始人陈灏
财富FORTUNE· 2025-07-08 21:03
条形码与二维码发展史 - 伯纳德·西尔弗受摩斯电码启发于1948年发明条形码 大幅提升全球供应链效率[1] - 日本电装公司工程师原正弘因条形码信息容量不足 于1994年发明可存储200倍字符的QR code(二维码)[1] 移动支付行业兴起 - 2013年末中国发放4G牌照 2014年微信红包与支付宝"双十二"活动成为移动支付普及关键契机[4] - 早期移动支付存在多APP二维码混乱问题 用户需识别多个不同平台二维码[5] 收钱吧核心产品创新 - 2015年11月推出行业首张聚合收款码 支持微信/支付宝/QQ钱包等主流支付APP一站式收款[8] - 2016年推出智能音箱产品 首创语音播报功能 累计投放超100万台 有效解决中小商户逃单问题[8][9][11] - 扫码王产品帮助商户掌握定价主动权 典型应用于水果店抹零场景[9][11] 数字化服务转型 - 2020年后重点转向数字化门店服务 如智能收银系统可自动识别商品种类并称重 识别成功率极高[15] - 餐饮数字化系统整合美团/饿了么订单 实现线上线下订单统一处理 日均服务超2600万人次 单日收款超10亿元[17][18]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专注中小商户细分市场 通过规模化降低数字化服务成本 使客户以接近硬件成本价格享受服务[20] - 核心能力体现在获客 交付与运营三方面 10年积累形成服务护城河[20] - 采用腾讯云服务降低IT基础设施成本 云上部署AI提升运营效率[21][22] AI技术应用 - 部署双边通用大模型 内部提升管理效率 外部提供智能客服服务[21] - "全来店"解决方案为连锁餐饮提供AI经营建议 包括定价优化与供应链管理[22] - 与腾讯云合作通过ISO27001等安全认证 构建高标准数据安全体系[24] 行业影响与愿景 - 截至2020年中国数字支付渗透率达98% 公司参与构建高效移动支付体系[14] - 目标通过技术普惠让7000万中小商户获得顶级企业数字化能力[20][21] - 核心理念"永远相信科技能带来更好的生意"推动实体商业升级[27]
出海「越南」放贷:新牌照、新机遇
36氪· 2025-07-02 15:38
越南宏观经济与消费金融潜力 - 2023年越南人口达1.003亿,2024年GDP为4763亿美元,人均GDP 4700美元,GDP增长率7.09%,具备人口基数大、经济增长快的特点,适合发展消费金融业务 [1] - 2017-2018年已有中资互金企业进入越南市场,但2020年左右因监管限制、高坏账率及疫情因素退出 [2][3][4] 金融科技监管新动态 - 2024年4月越南政府颁布第94/2025/ND-CP号法令,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允许P2P借贷机构参与测试,2025年7月1日生效 [6][8][9] - 沙盒机制要求P2P公司无外资背景、法人代表为越南籍且无刑事记录,需提交商业计划、风控框架等材料,审批周期90个工作日 [17][18][19][20] - 越南央行联合科技部、公安部实施双轨监管,企业需季度提交运营数据,重大风险事件需24小时内报告 [21][26] 市场基础设施与竞争格局 - 越南移动支付普及率高,头部平台Momo用户超6000万,占电子钱包市场70%,与ZaloPay、ViettelPay形成三足鼎立 [31][32] - 电商交易额快速增长,2024年Q1四大平台(Shopee、TikTok Shop等)交易额达101.4万亿越南盾(约3900万美元),同比增长42% [32] - 主流贷款产品包括Momo"Vay Nhanh"(年化利率45%)、FE Credit(月息1.75%-3.27%)、Home Credit Online(年化8.99%-33.94%)等 [35] 中资企业布局与生态机会 - 2024年5月已有中资互金企业筹备越南借贷资质,利用监管沙盒政策重新进入市场 [7][13] - 直播购物、MCN机构等新兴生态为中资企业提供广告投放和多元化业务拓展渠道 [38][39] - 部分中资企业已延伸至游戏、小说、短视频、电商等产业链,构建生态闭环 [40]
移动支付概念下跌1.74%,13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18:25
移动支付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1日收盘,移动支付概念板块下跌1.74%,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吉大正元、翠微股份、*ST仁东等跌停,京北方、优博讯、雄帝科技等跌幅居前 [1] - 板块内26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有苏州银行(+5.13%)、ST证通(+4.24%)、楚天龙(+4.08%) [1] 资金流动情况 - 移动支付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7.09亿元 [2] - 67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3只净流出超亿元,翠微股份净流出6.07亿元居首,拉卡拉(-5.48亿元)、新国都(-4.00亿元)、华峰超纤(-3.54亿元)紧随其后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包括楚天龙(+1.60亿元)、移远通信(+5557.24万元)、长电科技(+4757.95万元) [2] 相关ETF表现 - 消费电子ETF(159732)跟踪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近五日上涨4.60% [6] - 该ETF市盈率为37.00倍,最新份额24.0亿份,增加17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671.7万元 [6] - 估值分位为44.98% [7]
硅谷富豪的不死执念:让AI接管身体,连性生活都要预约|深氪
36氪· 2025-07-01 18:22
抗衰科技行业 - 硅谷亿万富豪布莱恩·约翰逊每年投入200万美元用于抗衰研究,雇佣30余人医疗团队实施"蓝图计划",声称已逆转生理年龄5.1岁,衰老速度降至0.48(相当于两年衰老一岁)[2] - 抗衰干预手段包括极端体温控制(日常体温34.5℃)、血浆置换(曾使用儿子年轻血浆)、每日35种补剂、高压氧舱等生物黑客技术,并持续迭代方案版本[8][12][29] - 行业出现高端长寿诊所业态,如英国佐尔曼医生诊所收费达1000美元/小时,提供78个器官年龄测量和三级干预方案[27][28] 商业模式创新 - 将个人抗衰过程转化为"公共科学实验"进行流量变现,通过社交媒体曝光三代换血实验、基因疗法等争议性内容,Ins粉丝达200万,YouTube粉丝166万[36][37] - 推出Blueprint品牌系列产品线,包括保健品、功能食品和生物标记物检测服务,但主要盈利模式为知识付费(线下活动门票199美元)而非直接带货[37][39][48] - 采用"免费+付费"策略,免费推广睡眠/饮食/运动基础方案吸引用户,高端医疗方案实现商业化,正在中国北京、重庆布局长寿诊所[5][39] 技术应用前沿 - 建立量化健康数据库,每周产生上千个生理指标数据,包括67管血液检测、全身MRI、肠道内窥成像等,形成可追踪的生物标记物体系[29][33] - 探索AI算法管理身体的未来模式,计划将生理调控完全交由算法决策,实现从饮食到运动的自动化健康管理[42] - 投资组合显示行业技术方向:脑机接口、基因疗法、干细胞应用等,其OS Fund基金专注AI、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领域投资[26][28] 市场教育策略 - 创造"Don't Die"品牌IP,通过思想实验晚宴、线下电子乐狂欢活动等年轻化形式传播抗衰理念,塑造精神领袖形象[40][46][47] - 采用对比营销手法,公开隐私数据如夜间勃起时长(3小时8分)、体脂率(6%)等争议性指标引发讨论[8][17][32] - 建立科学传播矩阵,用生物标记物数据可视化(如心肺功能达18岁水平)替代传统"外貌年龄"认知框架[14][32][33]
A股移动支付板块午后拉升,翠微股份直线涨停,吉大正元、东信和平等此前涨停,国都股份、四方精创等跟随拉升。
快讯· 2025-06-24 13:20
移动支付板块表现 - A股移动支付板块午后出现拉升行情 [1] - 翠微股份股价直线涨停 [1] - 吉大正元、东信和平在板块拉升前已触及涨停 [1] - 国都股份、四方精创等个股跟随板块同步上涨 [1] 个股异动情况 - 翠微股份成为板块领涨标的 涨停形态为直线封板 [1] - 吉大正元与东信和平属于早盘率先涨停的移动支付概念股 [1] - 国都股份和四方精创呈现跟涨态势 涨幅落后于涨停个股 [1]
移动支付概念涨3.89%,主力资金净流入50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23 18:37
移动支付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23日收盘,移动支付概念上涨3.89%,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6,板块内81股上涨 [1] - 优博讯20%涨停,吉大正元、中科金财、恒宝股份等涨停,路桥信息、天源迪科、拉卡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4.60%、14.56%、13.04% [1] - 跌幅居前的有慧为智能、中国移动、拓维信息等,分别下跌2.45%、1.39%、0.81% [1] 资金流动情况 - 今日移动支付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3.79亿元,其中50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8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2] - 净流入资金居首的是天源迪科,主力资金净流入6.13亿元,恒宝股份、海联金汇、拉卡拉分别净流入4.27亿元、3.77亿元、2.21亿元 [2] - 吉大正元、海联金汇、天源迪科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51.06%、43.29%、23.67% [3] 个股资金流入榜 - 天源迪科今日涨跌幅14.56%,换手率29.82%,主力资金净流入6.13亿元,净流入比率23.67% [3] - 恒宝股份涨跌幅10.00%,换手率48.43%,主力资金净流入4.27亿元,净流入比率9.69% [3] - 海联金汇涨跌幅9.99%,换手率8.01%,主力资金净流入3.77亿元,净流入比率43.29% [3] 其他相关概念板块表现 - 兵装重组概念上涨5.82%,电子身份证上涨5.58%,数字货币上涨5.20%,跨境支付(CIPS)上涨4.47% [2] - 出海50下跌0.26%,超级品牌下跌0.04%,猪肉上涨0.09%,白酒概念上涨0.10% [2]
全球首发“看一下”支付,支付宝为下一代流量入口“赶早集”
观察者网· 2025-06-19 14:22
移动支付行业格局 - 移动支付行业自2015年后形成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分天下的格局,扫码支付成为主流形态[1] - 两大巨头虽不再创新但仍保持薄利多销模式,用户对现有支付方式已习以为常[1] 支付宝新技术布局 - 支付宝近期推出"碰一下"和"看一下"两种新型支付技术,旨在简化支付环节[2][4] - "看一下"支付基于智能眼镜的拍照功能,通过语音指令完成付款,适用于双手占用场景和残障人士[2][4] - 公司计划将该技术拓展至停车场缴费、生活缴费、打车点餐等场景,但需解决聚合收款码兼容性问题[5] 技术推广与投入 - "碰一下"功能在321天内实现用户破亿,蚂蚁集团将追加百亿资源投入生态建设[7] - 新技术推广面临巨大前期支出,包括商家设备普及和技术合作等成本[5][7] - 支付宝CTO强调支付基础设施需要全场景覆盖才能吸引用户[6] 竞争策略与行业变革 - 新技术通过省略打开APP步骤,绕开微信支付的社交优势[9][10] - 硬件合作成为核心壁垒,支付宝与Rokid达成排他性合作,眼镜自动绑定支付宝支付[11][13] - 智能眼镜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达1451.8万台,音频类眼镜同比增长225.6%[14] 智能终端生态前景 - Rokid预计2023年智能眼镜出货量25万台,占国内市场份额50%,2024年目标100万台[15] - 智能眼镜支付可深度嵌入生活场景,实现无感交互,成为新的超级入口[17][18] - 支付宝与硬件厂商合作探索AI大模型应用,如万物识别等功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