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设备制造
搜索文档
空分设备区域深耕气体业务冲击高端 杭氧股份Q3扣非净利润增长21.60%
全景网· 2025-10-30 14:00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4.28亿元,同比增长10.39%,扣非净利润7.28亿元,同比增长16.27% [1]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0.0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收41.01亿元,同比增长13.12%,扣非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21.60% [1]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空分装备制造业的开创者与领军者,市场份额长期稳居国内首位 [1] - 公司构建了“设备+气体”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成功实现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到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1] - 公司在大型、超大型空分设备的研发与制造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 [1] 设备业务拓展 - 2025年9月,公司与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签约,为其煤制烯烃项目提供2套114,000Nm³/h空分装置,规模创新疆地区之最 [2] - 前三季度公司在新疆区域业务成果丰硕,与多家化工企业签约,截至三季度末在该区域的空分设备总制氧规模已突破一百万立方米 [2] 气体业务与行业前景 - 工业气体已深度渗透至冶金、化工、集成电路、光伏、医疗、新能源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 [3] - 2024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已突破4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3%,预计2030年将突破900亿元 [3] - 全球高纯气体市场在2024-2029年预计将以超过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亚太地区将成为增速最快的市场 [3] 特种气体与高端应用 - 公司通过收购等方式丰富特气产品矩阵,加速关键电子特气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3] - 公司已构建覆盖“氦气销售、装备制造、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能力 [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特气子公司氦气销量已超越去年全年水平,增长势头强劲 [4] 高端半导体领域突破 - 公司全资子公司建德杭氧与正派科技签订合同,为其碳化硅功率器件制造项目专项建设电子大宗气站,供应高纯氮气、氢气等关键气体 [4] - 公司成功中标青岛海存微电子存储芯片项目的电子气体供应业务,为其8英寸、12英寸MRAM产线及研发中心配套供气 [4] - 公司氦气客户群体涵盖国内外头部半导体厂商以及海康威视、中天科技等知名企业 [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拥有“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应用场景研究”四位一体的研发体系 [5] - 公司搭建“三层次试验平台”,推动设备板块与气体板块深度协同,加速整体技术迭代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授权专利54项,其中包含美国、法国、德国等国际专利7项,研发方向聚焦氢能、储能、电子特气等前沿领域 [6]
双线增资落子电子特气业务 杭氧股份注入半导体高端制造“底气”
全景网· 2025-10-13 18:54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全资子公司建德杭氧与正派科技签订大宗气体供应合同,为正派科技宁波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制造项目供应电子大宗气体及提供运维服务,项目总投资不超过4500万元 [1] - 公司以自有资金对建德杭氧增资3100万元,其余资金由建德杭氧融资解决,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1] - 公司同日宣布对全资子公司江苏杭氧工业增资3000万元,以夯实其营运基础并增强在华东区域的气体服务竞争力 [1] 战略合作与市场意义 - 此次合作是气体龙头与功率半导体新贵的强强联合,锁定了公司在高端半导体电子大宗气体领域的示范级订单,预计将产生灯塔效应,为公司打开碳化硅扩产浪潮下的气体市场蓝海 [1] - 公司此前还成功中标青岛海存微电子有限公司存储芯片项目的电子气体供应业务,配套其8英寸、12英寸MRAM产线及研发中心 [2] - 正派科技隶属于派恩杰半导体公司,是国内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产品覆盖碳化硅MOSFET、碳化硅SBD和氮化镓HEMT等,具备全系列车规级碳化硅功率器件供应能力 [1] 行业发展与市场前景 - 量子计算、AI与5G等前沿技术发展推动逻辑、存储、射频芯片制程持续微缩,带动电子大宗气体与高纯特气在用量和纯度上的需求增长 [2] - 2023年全球半导体气体市场规模约为100.7亿美元,预计将从2024年的108.3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193.4亿美元,预测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7.5% [2] - 随着5G、AI、碳化硅、MRAM等领域电子特气需求放量,高纯气体用量确定性增加 [4] 公司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公司以空分装备为底层技术平台,气体运营为现金流核心,形成设备研发、气体生产及EPC总包全链条协同的"设备锁定初始订单、气体贡献持续收入"模型 [3] - 公司通过收购浙江西亚特、杭州新世纪混合气体等公司,不断丰富特气产品矩阵,加快关键电子特气的国产化替代步伐 [3] - 公司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打造"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应用场景研究"四位一体的研发体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3]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深冷分离、高端装备等领域集中突破,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并打破外围垄断,彰显在大型空分设备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4] - 公司主导制订修订多项行业标准,斩获授权专利54项,并前瞻性聚焦氢能、储能、电子特气等战略性新兴领域 [4] -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深度赋能精细化管理,智能空分系统以及首个"气体运行数据管理大模型"支撑精益运营与风险预判 [4]
杭氧股份20250902
2025-09-02 22:41
行业与公司 * 杭氧股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通风设备制造商 营业收入超130亿元[2] * 公司主要从事空分设备和工业气体业务 深低温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3] * 公司从空分设备切入核聚变领域 属于老产品的新应用 转型相对容易[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核聚变领域布局与进展 * 杭氧股份看好低温技术在可控核聚变等新兴战略产业中的应用[2] 低温系统在核聚变装置中价值量占比约为10%[4] * 公司于2025年5月至6月迅速组建专门针对可控核聚变项目的小组 由常务副总经理领导 整合高端装备事业部 气体应用研究院等资源[3][19] * 工厂已开始生产应用于核聚变领域的样机 积极对接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和巨变新能 准备国产化样机[3][23] * 与合肥和成都的下游客户保持顺畅沟通 进行技术对接和详细图纸设计[3][20] * 可控核聚变制冷剂技术与传统空分设备的核心区别在于介质和温度 前者使用氦气 工作温度极低(2K-4.5K) 技术难度更高[3][18] 竞争格局与市场机会 * 核聚变领域核心装备目前仍由国外竞争对手(如法液空)掌握 国内厂商主要通过购买国外核心部件进行集成[5][8] * 低温系统国产化率较低 为杭氧股份提供了市场机会[4] * 国内厂商目前主要参与辅助性低温设备的供应 核心系统级设备仍由海外厂商主导[9] * 公司通过参与辅助性设备招投标进入市场 为未来商业化阶段的国产替代奠定基础[2][5] 项目与市场前景 * 合肥核聚变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 其中低温系统部分占10亿元 法液空已中标5亿元制冷剂项目 剩余5亿元将在2025年招标[2][12] * 每GW装机功率投资强度约为5亿元[12] * 核聚变行业商业化快速放量可能还需要五年左右时间[10] * 公司致力于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包括核心装备和子系统服务[6] 通过提供总成化产品来提升竞争力[13] * 若实验装置成功 有望在商业化阶段凭借国产替代趋势占据市场份额[5][7] 未来市占率有望达到50%以上[16] 技术优势与战略 * 公司具备氦液化系统 氮制冷剂系统等技术基础[3] 早在2022年就有氦罐超低温瓶方面的经验[21] * 战略是通过技术优势 项目经验以及量产能力竞争 提供总成化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13][16] * 从空分设备切入核聚变领域是对已有主业的延伸和定制化应用[17] 经营与行业动态 * 关注下游钢铁厂减产情况和资本开支意愿[3] 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资本开支意愿较低 下半年情况有所好转[29] * 2025年8月与7月相比 零售器价格没有显著变化 七八月份出口产品较多 毛利因出口退税政策有所提高[27] * 当前经营情况与二季度报告相比没有太大变化[26] 其他重要内容 * 制冷剂部分技术壁垒较高 盈利能力显著 其他部分盈利能力目前难以评估[14] * 国内制氧机市场发展迅速 杭氧股份具备完全替代进口设备的能力[15] * 中核集团环流3号尚未采用超导装置 低温气体需求不大 公司目前主要聚焦合肥地区积累经验[24] * 公司正在对接三个产品 技术上完全掌握 2025年下半年会有一些招标结果[24]
杭氧股份(002430):存量气体业务收入、利润率双增 业绩增长拐点已现
新浪财经· 2025-08-28 14: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3.27亿元 同比增长8.92% [1] - 归母净利润4.79亿元 同比增长9.61% 扣非净利润4.61亿元 同比增长13.40%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7.63亿元 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2.53亿元 同比增长8.55% [1] 气体业务表现 - 气体业务收入增长14% 毛利率提升2.8个百分点 呈现量价齐增特点 [1] - 液氧上半年均价406元/吨 同比下跌2.4% 但8月21日当周均价481元/吨 同比上涨18.77% [2] - 液氧出口总量6821.53吨 同比增长129% [2] 设备业务表现 - 设备业务收入增长4.2% 但毛利率下降4.1个百分点 [1] - 签订宁夏宝丰四期2套12万空分项目 创国内单套产能新纪录 [3] - 海外市场取得突破 非洲首套2.2万空分项目 欧洲水浴气化器订单 100台低温罐箱出口订单 [3] 行业动态与展望 - 液氮上半年均价419元/吨 同比下跌6% 价格处于筑底过程 [2] - 工业气体零售价格低位震荡 短期需求受钢铁化工行业产能优化影响 [2] - 氢能 电子特气等高附加值领域应用加速渗透 供需格局边际改善可期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9亿元 12.97亿元 14.09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