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气
搜索文档
广钢气体Q3净利增82.47%,现金流大幅改善71.99%
巨潮资讯· 2025-10-31 18:22
10月31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1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07.2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82.47%;第三季度单季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222.83万元,同比增长90.01%。 2025年前三季度,广钢气体实现营业总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4.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10.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 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3.86%。 | | | | | 单位:元 币种:人民F | | --- | --- | --- | --- | --- | | 项目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全报告期 | | | | 上年同期增 | | 末比上年同期 | | | | 减变动幅度 | | 增减变动幅度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606.550.965.68 | 15.40 | 1,720,992,860.15 | 14.8 | | 利润总额 | 97,831,695.29 | 81.60 | 237,230,771.93 | ...
金宏气体(688106):25Q3业绩承压,现场制气业务持续推进
招商证券· 2025-10-31 16:3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金宏气体的投资评级为"强烈推荐",并予以维持 [3][6] 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承压,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0.31亿元,同比增长9.33%,但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44.90%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14.59%,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降33.00%,环比下降11.60% [1] - 业绩承压主要源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产品售价及综合毛利率下降、项目投资完工致折旧费用增加、以及资产处置收益同比下降 [6] - 现场制气业务取得进展,与山东睿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的供气合同变更,空分装置建设规模由2.3万Nm³/h增至5万Nm³/h,变更后测算合同金额约40亿元(不含税),供气期限20年 [6] - 特气新品持续推进,TEOS产品已向部分重要客户批量供应;三款氟系列产品处于试生产阶段;高纯二氧化碳已稳定供应台积电、厦门联芯等客户 [6] - 电子大宗载气项目如芯成汉奇半导体项目、汕尾项目预计于2025年四季度开始供气;浙江莱宝显示项目预计2026年初投产 [6] - 氦气业务方面,通过战略合作与设立合资公司拓宽氦源,预计将有效降低氦源成本 [6] - 基于部分产品售价和毛利率承压,小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亿元、2.34亿元、2.99亿元 [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大宗气体、特种气体、现场制气及租金、燃气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4.55%、33.07%、13.47%、8.91% [6] - 盈利预测显示,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27.75亿元(同比增长10%),2026年35.75亿元(同比增长29%),2027年43.75亿元(同比增长22%) [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14%),2026年2.34亿元(同比增长35%),2027年2.99亿元(同比增长28%) [2]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32.2%略降至2025年的30.1%,随后回升至2026年的30.5%和2027年的31.0% [14] -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2025年56.7倍、2026年42.0倍、2027年32.9倍 [6][7] 业务进展 - 特气业务中,超纯氨、氦气等产品价格已接近底部,高纯二氧化碳、高纯氢气等成熟产品毛利率在2025年第二季度已出现回升 [6] - 公司通过逆势布局,项目投资逐步完工,现场制气业务规模有望提升 [1][6]
空分设备区域深耕气体业务冲击高端 杭氧股份Q3扣非净利润增长21.60%
全景网· 2025-10-30 14:00
10月28日,杭氧股份(002430)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4.28亿元,同比增 长10.39%;扣非净利润7.28亿元,同比增长16.2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47亿元,同比增 长140.03%。第三季度,杭氧股份实现营收41.01亿元,同比增长13.12%;扣非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 长21.60%。 作为中国空分装备制造业的开创者与领军者,杭氧股份始终引领国内空分行业技术革新,市场份额长期 稳居国内首位。凭借持续自主创新,公司在大型、超大型空分设备的研发与制造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 平,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将中国空分制造技术整体推向国际先进行列。依托空分设备制造领域的深 厚技术积淀与核心竞争力,杭氧股份大力拓展气体业务,构建起"设备+气体"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推 动公司成功实现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到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面对行业需求迭代,杭氧股份积极竞逐设备市场,以技术与服务突破壁垒、开拓新局。杭氧股份深度融 入新疆地区能源化工产业建设进程,2025年9月,杭氧股份与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签 订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80万吨/年煤制 ...
“十四五”时期,锂矿、铀矿、高纯石英等矿产资源勘查突破不断——点亮“地下藏宝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9 11:38
"十四五"时期,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从深邃地下到广袤高原,从能源 矿产到战略新兴资源,找矿突破如春笋破土,生机勃勃。其中,横跨多省份的"亚洲锂腰带"尤为引人注 目,成为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提升的生动缩影。 自然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 23.9%,中国的"地下藏宝图"正被快速点亮。 锂矿储量全球占比排名跃升至第二位 东起四川省,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穿越青藏高原腹地,"亚洲锂腰带"——这条蜿蜒2800公里锂矿带 的发现,被视作"十四五"时期找矿突破的标志性成就之一。 "过去我们找锂矿,好比'星星点灯';如今,'亚洲锂腰带'让我们看到了'星河璀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 产资源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十三五"规划之前,国家层面的规划上罕见"锂"字,"之前,全 世界的锂矿尤其是伟晶岩型锂矿的成矿理论、找矿技术及勘探规范都是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 "而到了'十三五',《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中18处提到锂,并将锂列为9个储备和保护 矿种之一,列为24种战略性矿产之一,设立了1个国家规划矿区(甲基 ...
采矿业投资连续4年增长 主要矿产品供给稳中有升
经济日报· 2025-10-29 10:46
地质勘查投入与发现 - 2024年投入地质勘查资金1159.94亿元,连续4年实现正增长 [1] - 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其中大型49处、中型54处、小型47处 [1] - 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靠前的矿种是普通萤石9处、锂矿8处、金矿8处和铁矿8处 [1] -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 [2]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 - 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的新层系、新区带和新类型取得多项油气矿产重大突破 [1] - 非油气矿产方面,铜矿、铁矿、磷矿等大宗矿产资源量大幅增长 [1] - 锂矿、锆矿、铪矿、稀土、氦气等战略性矿产找矿取得进展 [1] - “十四五”期间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深层煤层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2] -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接近过去10年新增总和 [2] - 新增油气储量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 [2] 采矿业生产与投资 - 2024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5%,连续4年增长 [1] - 10种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 [1] - 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1] 矿业绿色发展与管理改革 - 2024年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完善标准规范,健全名录管理 [2] - 发布实施了125个矿种的“三率”标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国际领先 [2] - 完善矿区生态修复激励约束法律制度体系,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区生态修复 [2] -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围绕保障矿产资源安全、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等作出创新性制度规定 [3] - 深化矿业权市场化配置,持续优化外商投资导向 [3] 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 - 2024年发布实施了矿产资源领域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85项 [3] - 深地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实施,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3] - 加强矿产资源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矿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3]
点亮“地下藏宝图”
新华网· 2025-10-29 07:49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时期中国矿产资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1][5][6] 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与发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同比增长23.9% [1] - 2024年中国地质勘察投资1159.94亿元,连续4年增长 [6] - “十四五”时期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 [6]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其中大中型25处 [11] 锂矿资源突破 - 发现横跨多省份、蜿蜒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 [2] - 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 - “十四五”锂矿勘查目标80万吨氧化锂,在规划第一年就被提前完成 [2] - 当前中国累计查明氧化锂资源量是20年前全国总量的17.5倍 [3] - 四川西部评审备案的探明氧化锂资源量超500万吨,相当于53个大型锂矿 [3] - 新疆西昆仑大红柳滩矿集区累计探明氧化锂超220万吨 [3] - 四川伟晶岩型锂矿新增资源量257万吨,累计探明资源量超500万吨、占全国80%,总量居亚洲第一 [9] 能源矿产保障 - 新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和19个千亿方级气田 [6] - 油气储量高位增长,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产量突破2400亿方 [6] - 夯实伊犁、鄂尔多斯等5个大型铀矿基地资源基础,新探获10个大型铀矿床 [6] - 在黑龙江省发现全省首个特大型铀矿 [11] 大宗与战略性矿产增储 - 山西孝义铝土矿、黑龙江多宝山铜矿等老基地深部和外围取得重大找矿突破 [7] - 黑龙江多宝山特大型铜矿“十四五”时期新增铜资源量365万吨,超过该矿区以往查明资源量总和 [7] - 辽宁大东沟金矿初步评审金资源量近1500吨 [7] -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新增稀土资源量近5000万吨,是新世纪以来全球最大稀土矿勘查成果 [8] - 山东省“十四五”新增金资源量583吨、富铁矿1.44亿吨、晶质石墨212万吨 [9] - 内蒙古新增铁矿石资源7.18亿吨、新增金资源364吨 [9] - 河北省兴隆县新增铷资源量337万吨,达到特大型规模 [11] - 河北省隆化县新增钴资源量2.7万吨,达到大型规模 [11] 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 - 创立“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的成矿理论和“五层楼+地下室”的勘查模型 [3] - 应用无人机、卫星遥感、地气测量、锂同位素示踪等新技术提高找矿成功率、缩短勘探周期、降低成本 [3] - 攻克从钾盐卤水中“捞锂”、从低品位锂云母中“淘锂”等关键技术 [3] - 研发在天然气中提氦技术,实现氦气勘查开发从无到有的重大飞跃 [7] - 将高纯石英设立为独立矿种,在河南、新疆等省份发现多处高纯石英矿 [7] - 推行“找评攻”一体化推进模式和“油钾兼探”“油铀兼探”等新机制 [10][11] 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影响 - 锂资源突破为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促进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4] -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带动了地方经济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谋篇布局,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4] - 高纯石英矿的发现有望打破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对保障高新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7]
九丰能源(605090):极端天气及设施检修带来短期扰动,Q4期待LPG业务释放利润弹性
招商证券· 2025-10-28 13:26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受极端天气及设施检修等短期因素扰动,但长期成长逻辑不改 [1] - 公司通过构建“海气+陆气”双资源池稳定上游供给,LNG及LPG业务毛差稳定,奠定业绩基石 [2] - 公司具备稀缺氦气自产能力,有望分享商业航天巨大成长机遇 [2] - 短期业绩扰动不改长期成长趋势,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 [2]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08亿元,同比下降8.45%;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同比下降19.1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同比下降10.39%;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下降11.29% [1] - 在天然气市场供给宽松、价格下行的背景下,公司LNG吨毛利同比、环比进一步提升 [1] - 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LPG运输船舶不能顺利进港,加之华凯接收站Q3处于储罐检修阶段,以及能源服务业务船舶坞修,三者合计影响Q3税前利润约8200万元,能源服务业务另影响Q3税前利润约1500万元 [1][6] 业务展望 - 华凯接收站储罐检修已于9月完成,公司东莞-广州LPG双库动态运营体系正式落地,预计Q4 LPG销量稳步提升 [1] - 跨期LPG资源已于10月顺利进港,LPG业务盈利水平有望实现同环比增长 [1] - 随着LPG船舶计划性坞修结束,预计Q4能源物流服务盈利水平恢复性增长 [6] - 10月以来国内LNG液厂出厂价格明显提升,在价价联动模式下,预计Q4能源作业服务盈利水平也将稳步增长 [6] 战略项目与特气业务 - 公司拟出资不超过34.55亿元,投资新疆庆华年产55亿方煤制气示范项目二期工程,建成后将持有项目50%权益,对应年产20亿方天然气 [6] - 据公司测算,新疆煤制气项目投产后年利润总额预计为14.8亿元,所得税后全投资IRR为8.2%,资本金IRR为15.8% [6] - 3Q25公司继续为海南商发三次火箭发射配套液氢、液氧、液氮、氦气资源供应,产品品质通过发射验证 [6] - 特气业务锚定航空航天领域,在我国商业航天快速发展背景下,有望享受巨大成长空间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为16.04亿元、18.08亿元、20.8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7%、12.7%、15.2% [2][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4.7倍、13.1倍、11.3倍 [2][7]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10.43亿元、227.67亿元、254.6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8%、12% [7][10] - 预测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9.4%、9.7%、10.0%;净利率分别为7.6%、7.9%、8.2% [10]
矿产资源报告发布 主要矿产品供给稳中有升
经济日报· 2025-10-28 08:06
近日召开的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投入地质勘查资金1159.94亿元,连续4年实现正增长。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 处,其中大型49处、中型54处、小型47处。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靠前的矿种是9处普通萤石、8处锂 矿、8处金矿和8处铁矿。 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完善矿产资源治理体系。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围绕保障国家矿产 资源安全、切实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竞争环境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创 新性制度规定。同时,有关部门加大政策供给,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引领管控,深化地质勘查、矿产资源 储量管理、矿业权市场化配置,持续优化外商投资导向。 《报告》显示,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重要进展,在重点成矿区带和大型油气盆地实现了一 系列找矿重大突破。油气矿产方面,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的新层系、新区带和新类 型取得多项重大突破;非油气矿产方面,铜矿、铁矿、磷矿等大宗矿产找矿成效显著,资源量大幅增 长;锂矿、锆矿、铪矿、稀土、氦气等战略性矿产找矿取得进展,钨矿、钼矿、锑矿、萤石、石墨等矿 产的资源 ...
九丰能源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8亿元 持续完善上下游一体化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10-27 20:01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3亿元 [1] - 受台风极端天气影响,LPG运输船舶期末不能顺利进港,偶发性船期滞后形成跨期销售,广州华凯接收站处于储罐检修过渡阶段,合计影响报告期税前利润约8200万元 [1] 液化天然气业务表现 - LNG业务在天然气市场“供给宽松、价格承压”背景下保持较强发展韧性,吨毛利同比、环比实现进一步提升 [2] - 终端用户销量保持基本稳定,现货贸易量有所下降,推动LNG业务毛利润实现稳步增长 [2] - 公司构建以中游核心资产为中轴的“哑铃型”业务模式,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的顺价能力 [2] 上游资源端战略布局 - 公司未来增长主要依靠资源端与客户端的有机增长,战略重点为获取成本领先、供应稳定的权益气资源 [3] - 拟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建设新疆庆华年产40亿方煤制天然气项目,总投资230.33亿元,公司累计出资不超过34.55亿元,持有二期工程项目50%权益 [3] - 项目将填补公司权益气资源短板,构建“权益气+长约气+现货气”的多元化上游资源池,有利于拓展管网沿线终端用户 [3] 特种气体业务进展 - 特种气体业务已成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的中坚力量,成功助力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发射 [4] - 公司氦气产品是LNG液化工厂副产品,具备良好成本优势,已完成四川泸州100万方/年精氦项目建设 [4] - 氦气产能规模提升至150万方/年,处于产能爬坡阶段,预计将逐步满足商业航天常态化、高频次发射需求 [4] 第四季度业务展望 - 广州华凯接收站储罐检修于9月份完成,东莞-广州LPG双库动态运营体系正式落地,预计推动四季度LPG销量稳步提升 [5] - 极端台风天气影响已结束,跨期LPG资源已于10月初顺利进港,预计第四季度LPG业务盈利水平将实现环比、同比较快增长 [5] - 在第四季度国内天然气价格逐步修复背景下,公司LNG资源供应保障与下游需求匹配度较好,叠加较强顺价能力优势,未来发展空间被看好 [5]
氦独立“反击战”,中国打赢了
虎嗅APP· 2025-10-26 17:50
以下文章来源于地球知识局 ,作者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合作请联系:xiaobaibai_9999(注明品牌和需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地球知识局 ,作者:无刺王冠龙,校对:朝乾,编辑:澄澈,原文标题: 《He独立反击战,中国打赢了!》,题图来自:AI生成 2022年春天,中国的几所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接连遇到了一件怪事:低温实验装置接连停机。不是 设备故障,也不是电力短缺,而是液氦断供。 液氦冷却能力极强,广泛用于科研、军事等高精 尖领域▼ 短短数月间,液氦价格从每升80元飙升到400元,有实验室被迫临时拆解系统,把原本循环使用的氦 气收集回收,只为再多维持几天。 同一时期,国内半导体企业、航天制造单位、医疗影像设备厂商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压力。MRI机器的 冷却系统、芯片制造的真空工艺、液氢火箭发动机的测试平台——这些尖端产业背后,都十分依赖这 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 中国缺氦并不新鲜,但那一年,它以一种"隐形掣肘"的方式,让许多人第一次意识到,一个国家的高 科技体系,竟然可能被一瓶气体卡住,有种被"气体稀土"卡脖子的感觉。 人们开始追问:氦气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