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氦气
icon
搜索文档
锚定“十五五” 杭氧股份“空分+气体”双轮助力战略产业再升级
全景网· 2025-11-05 09:45
"十五五"规划建设目标中"航天强国"被首次纳入,而杭氧股份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联结,最早可追溯 至20世纪50年代,杭氧作为当时国内唯一能生产150kg/h液氧设备的企业,成为航空航天工业定点生产 基地,为我国早期火箭、导弹的研发事业提供了关键设备支撑。 新时代,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建设进程持续加快,商业航天行业也逐步迈入新一轮高速发展周期,呈现双 线并进的良好态势。历经多年深耕,杭氧股份已在空分装置、低温容器、特种气体、环控装备等多个领 域形成布局,持续为我国航天事业提供关键产品与技术支撑。10月15日,杭氧股份宣布中标某发射场大 型液氧球罐建设项目。这是公司继为航天发射场提供液氢储罐后,再次研发建设航天领域核心高精尖低 温存储装备。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发射场的液氧存储能力与使用效率,为航天发射任务提供更坚实 的保障。 11月3日,杭氧股份(002430)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CCUS领域深耕多年,已具备规模化 二氧化碳捕集,食品级二氧化碳生产等CCUS成套生产工艺和解决方案,对新兴领域也保持关注;面 向"十五五规划"提及的战略新兴领域,公司表示积极关注。 日前,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
广钢气体(688548):电子大宗驱动高质量增长,盈利拐点或已显现
国信证券· 2025-11-03 13:5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7][25] 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盈利水平及经营质量持续改善,第三季度利润增速远超前两季度,盈利拐点或已显现 [1][8]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前期新建的电子大宗气体项目陆续投产,推动收入及利润持续增长 [1][8] - 公司持续开拓电子大宗市场,夯实国内电子大宗板块领先地位,该业务执行周期长,盈利持续稳定且确定性高 [2][17] - 公司不断完善氦气供应链体系,氦气价格已低于近5年周期底部,价格或已企稳 [3][21][23] - 考虑到氦气价格下行及对电子大宗业务预测的调整,报告下调了公司2025-2026年的盈利预测 [4][2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4.85%;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10.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3.8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6.50亿元,同比增长71.99% [1][8]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15.40%,环比增长7.24%;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82.47%,环比增长36.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90.01%,环比增长33.33% [1][8] - **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为27.34%,同比提升3.3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3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4.04%,环比提升3.40个百分点 [1][8] 业务发展亮点 - **电子大宗气体业务**:公司成功在深圳、南通等地获取多个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项目,并在青岛、武汉、东莞等地实现多个项目商业化运行,该业务执行周期多为15年及以上 [2][17] - **氦气供应链建设**:公司采用国际氦气供应链战略,与美国、俄罗斯、卡塔尔能源公司等气源地厂商直接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实现气源多样化,并攻克液氦槽车预冷等关键技术难题 [3][21] - **氦气市场价格**:截至2025年11月2日,广东市场高纯瓶装氦气(40L)市场均价为600元/瓶,进口高纯管束氦气市场均价为98.5元/立方米,瓶装高纯氦气价格已低于近5年周期底部价格 [3][2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调整**:将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2.77亿元(前值4.92亿元,减少43.70%),将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3.64亿元(前值6.12亿元,减少40.52%) [4][25] - **未来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7亿元、3.64亿元、4.75亿元,对应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21元、0.28元、0.36元 [7][25] - **估值水平**: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64倍、49倍、37倍 [7][25] - **收入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17亿元、28.33亿元、34.0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9%、17.2%、20.0% [7]
广钢气体(688548):电子大宗驱动高质增长,盈利拐点或已显现
国信证券· 2025-11-03 11:1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广钢气体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4][7][25] 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盈利水平及经营质量持续改善,第三季度利润增速远超前两季度,主要得益于前期新建的电子大宗气体项目陆续投产 [1][8] - 公司持续开拓电子大宗市场,夯实国内电子大宗板块领先地位,电子大宗现场制气业务执行周期多为15年及以上,盈利持续稳定且具有较高的确定性 [2][17] - 公司不断完善氦气供应链体系,氦气价格逐步企稳 [3][21][23] - 考虑到氦气价格下行及对电子大宗业务预测的调整,报告下调了公司2025-2026年盈利预测,但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25]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4.85%;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10.64% [1][8]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15.40%,环比增长7.24%;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82.47%,环比增长36.07% [1][8]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7.34%,同比提升3.3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3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4.04%,同比提升5.00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40个百分点 [1][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7亿元、3.64亿元、4.75亿元,对应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21元、0.28元、0.36元 [4][7][25] 业务发展 - 公司紧跟国家芯片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导体产业发展规划,持续以电子大宗业务为核心开拓市场 [2][17] - 公司在深圳、南通等地成功获取多个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项目,并在青岛、武汉、东莞等地实现多个项目商业化运行 [2][17] - 公司采用国际氦气供应链战略,积极建设全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能力,与美国、俄罗斯、卡塔尔等气源地厂商直接签订长期采购协议 [3][21] - 公司在氦气储运领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实现液氦槽车的高效预冷和安全加注 [3][21] 行业与市场 - 电子大宗现场制气业务执行周期长,盈利持续稳定且确定性高,随着项目订单的不断获取和商业化运行,公司板块收入将不断增长 [2][17] - 截至2025年11月2日,广东市场高纯瓶装氦气(40L)市场均价为600元/瓶,进口高纯管束氦气市场均价为98.5元/方,瓶装高纯氦气价格已低于近5年周期底部价格,价格或已企稳 [3][23]
广钢气体20251031
2025-11-03 10:35
公司概况与核心业绩 * 公司为广钢气体,主营业务为电子大宗气体[2]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7.2%;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36%,扭转了连续七个季度增收不增利的局面[3]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收16.5亿元,电子大宗气体业务收入12.7亿元,占总营收77%,占比较2024年提升1.4个百分点[4][18] * 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26%,其中电子大宗业务毛利率30%,通用工业业务毛利率13%[18] 业务驱动因素与市场进展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聚焦电子大宗气体赛道,多个项目顺利爬坡及二阶段装置商业化[2][3] * 通过本土化、敏捷响应和深度服务,扩大在芯片半导体和显示面板客户的市场份额[2][4] * 2025年前三季度电子大宗领域关键客户需求量同比增长53%[7] * 尽管上半年错失部分订单,但公司仍有信心在年内获得超过7亿元的投资机会[6] 技术研发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在电子大宗气体工程技术能力上投入大量资源,核心优势在于工程技术能力[9] * 已投产第一套30K全真空冷箱制冷装备和一套50K超真空制冷装备,计划开发70K甚至100K装备[9] * 同步研发3.0版产品以提高节能高效性,并积极推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AI提升流程工艺稳定性和成本控制[9][16] * 目标在2028年将人均营收从22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以减少对现场性人才的依赖[4][17] 氦气业务与供应链 * 氦气价格回升缓解了公司边际压力,前三季度氦气销售量同比增长33%[2][7] * 公司持续加大氦气供应链建设,确保半导体客户的品质控制和供应链稳定[7][11] * 氦气货源多元化,主要长期协议来自卡塔尔,俄罗斯氦源因缺乏长期机制难以进入高端领域,市占率已接近饱和[11][12] * 公司视氦气业务为主营业务的一部分,而非贸易性业务,注重长期保障[11] 未来展望与战略规划 * 展望未来四季度,新图流体子公司将集中交付项目确认收入,北京吉电、楚新等二阶段产能释放带来持续贡献,为2025年全年业绩及2026年高起点开局奠定基础[2][8] * 公司预计未来1+3的竞争格局将维持,凭借历史沉淀和优势客户的复购机会,市占率有望长期保持较高水平[4][12] * 公司制定了三个五年倍增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28年,目标估值中枢翻倍[4][19] * 未来资本开支计划:2023-2028年每年不超过10亿元,2029-2033年平均每年18亿元,2034-2038年平均每年30亿元[19] 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第三季度利润增速主要来源于毛利率提升和费用压减,毛利率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13]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得益于公司架构调整、治理结构改变及引入四眼原则严格审批费用[13] * 财务费用波动较大主要由于募集资金配置方式不同及保证金浮动等因素导致[14][15] 行业洞察与项目进展 * 随着AI时代到来,存储需求增加,单厂用氮气规模从每小时数千方增长至数万方,甚至可能达到10万方等级[10] * 特系项目进展:潜江项目正在进行测试,上海氯化氢项目安装接近尾声预计年底跑通工艺,合肥项目设备已到场正在建设[20] * 电子大宗气体市场与普通工业气体市场差异显著,保障供应和工艺的一致性至关重要[23][24]
美媒彭博社:在美国最薄弱时才扣动扳机,中国确保一击有效
搜狐财经· 2025-11-03 04:14
美国的关税突然松了一口。协议里写得清清楚楚,从原来的57%降到47%,换来的条件是中国暂停稀土管制一年。这是在11月之前敲定的,刚签完,彭博社 就发了一篇文章,直接戳到关键位置,北京的逻辑,是 "只在能赢时开战" 稀土这张牌,北京握了很多年。不缺舆论风声,就是不轻易出手。直到特朗普的"散弹式"贸易战打到美国自己结构混乱的时候,才真的动了手。稀土不是简 单的化学元素,它是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导弹系统的血管,堵一下,脉搏就乱。等到底特律的电动车生产线瘫着,波音的交付表往后排,北京的出口限 制才卡上去。不是全禁,而是 "选择性配额,保证美国难受,但不让全球跟着崩" ,不吵架不摔杯子,等形势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 表面看是稀土和氦气,其实是一种 "等待与出击"的固定打法 。北京会等到对手内部乱到手忙脚乱时才开刀,这样风险最小,收益最大。资源是利器,也是双刃剑,时间掐不好会伤到自己,所以宁可忍到有把握才动。 特朗普本来是想打击中国制造,结果关税和稀土反噬了自己。这波精准打击,还顺手重塑了稀土定价权。从矿业公司眼里看,中国从买家变成了定价 人,"买"的角色直接调换成"说价"的角色。 同样精算的,还有氦气。氦气不是 ...
广钢气体Q3净利增82.47%,现金流大幅改善71.99%
巨潮资讯· 2025-10-31 18:22
10月31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1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07.2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82.47%;第三季度单季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222.83万元,同比增长90.01%。 2025年前三季度,广钢气体实现营业总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4.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10.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 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3.86%。 | | | | | 单位:元 币种:人民F | | --- | --- | --- | --- | --- | | 项目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全报告期 | | | | 上年同期增 | | 末比上年同期 | | | | 减变动幅度 | | 增减变动幅度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606.550.965.68 | 15.40 | 1,720,992,860.15 | 14.8 | | 利润总额 | 97,831,695.29 | 81.60 | 237,230,771.93 | ...
金宏气体(688106):25Q3业绩承压,现场制气业务持续推进
招商证券· 2025-10-31 16:3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金宏气体的投资评级为"强烈推荐",并予以维持 [3][6] 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承压,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0.31亿元,同比增长9.33%,但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44.90%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14.59%,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降33.00%,环比下降11.60% [1] - 业绩承压主要源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产品售价及综合毛利率下降、项目投资完工致折旧费用增加、以及资产处置收益同比下降 [6] - 现场制气业务取得进展,与山东睿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的供气合同变更,空分装置建设规模由2.3万Nm³/h增至5万Nm³/h,变更后测算合同金额约40亿元(不含税),供气期限20年 [6] - 特气新品持续推进,TEOS产品已向部分重要客户批量供应;三款氟系列产品处于试生产阶段;高纯二氧化碳已稳定供应台积电、厦门联芯等客户 [6] - 电子大宗载气项目如芯成汉奇半导体项目、汕尾项目预计于2025年四季度开始供气;浙江莱宝显示项目预计2026年初投产 [6] - 氦气业务方面,通过战略合作与设立合资公司拓宽氦源,预计将有效降低氦源成本 [6] - 基于部分产品售价和毛利率承压,小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亿元、2.34亿元、2.99亿元 [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大宗气体、特种气体、现场制气及租金、燃气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4.55%、33.07%、13.47%、8.91% [6] - 盈利预测显示,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27.75亿元(同比增长10%),2026年35.75亿元(同比增长29%),2027年43.75亿元(同比增长22%) [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14%),2026年2.34亿元(同比增长35%),2027年2.99亿元(同比增长28%) [2]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32.2%略降至2025年的30.1%,随后回升至2026年的30.5%和2027年的31.0% [14] -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2025年56.7倍、2026年42.0倍、2027年32.9倍 [6][7] 业务进展 - 特气业务中,超纯氨、氦气等产品价格已接近底部,高纯二氧化碳、高纯氢气等成熟产品毛利率在2025年第二季度已出现回升 [6] - 公司通过逆势布局,项目投资逐步完工,现场制气业务规模有望提升 [1][6]
空分设备区域深耕气体业务冲击高端 杭氧股份Q3扣非净利润增长21.60%
全景网· 2025-10-30 14:00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4.28亿元,同比增长10.39%,扣非净利润7.28亿元,同比增长16.27% [1]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0.0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收41.01亿元,同比增长13.12%,扣非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21.60% [1]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空分装备制造业的开创者与领军者,市场份额长期稳居国内首位 [1] - 公司构建了“设备+气体”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成功实现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到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1] - 公司在大型、超大型空分设备的研发与制造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 [1] 设备业务拓展 - 2025年9月,公司与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签约,为其煤制烯烃项目提供2套114,000Nm³/h空分装置,规模创新疆地区之最 [2] - 前三季度公司在新疆区域业务成果丰硕,与多家化工企业签约,截至三季度末在该区域的空分设备总制氧规模已突破一百万立方米 [2] 气体业务与行业前景 - 工业气体已深度渗透至冶金、化工、集成电路、光伏、医疗、新能源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 [3] - 2024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已突破4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3%,预计2030年将突破900亿元 [3] - 全球高纯气体市场在2024-2029年预计将以超过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亚太地区将成为增速最快的市场 [3] 特种气体与高端应用 - 公司通过收购等方式丰富特气产品矩阵,加速关键电子特气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3] - 公司已构建覆盖“氦气销售、装备制造、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能力 [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特气子公司氦气销量已超越去年全年水平,增长势头强劲 [4] 高端半导体领域突破 - 公司全资子公司建德杭氧与正派科技签订合同,为其碳化硅功率器件制造项目专项建设电子大宗气站,供应高纯氮气、氢气等关键气体 [4] - 公司成功中标青岛海存微电子存储芯片项目的电子气体供应业务,为其8英寸、12英寸MRAM产线及研发中心配套供气 [4] - 公司氦气客户群体涵盖国内外头部半导体厂商以及海康威视、中天科技等知名企业 [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拥有“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应用场景研究”四位一体的研发体系 [5] - 公司搭建“三层次试验平台”,推动设备板块与气体板块深度协同,加速整体技术迭代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授权专利54项,其中包含美国、法国、德国等国际专利7项,研发方向聚焦氢能、储能、电子特气等前沿领域 [6]
“十四五”时期,锂矿、铀矿、高纯石英等矿产资源勘查突破不断——点亮“地下藏宝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9 11:38
"十四五"时期,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从深邃地下到广袤高原,从能源 矿产到战略新兴资源,找矿突破如春笋破土,生机勃勃。其中,横跨多省份的"亚洲锂腰带"尤为引人注 目,成为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提升的生动缩影。 自然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 23.9%,中国的"地下藏宝图"正被快速点亮。 锂矿储量全球占比排名跃升至第二位 东起四川省,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穿越青藏高原腹地,"亚洲锂腰带"——这条蜿蜒2800公里锂矿带 的发现,被视作"十四五"时期找矿突破的标志性成就之一。 "过去我们找锂矿,好比'星星点灯';如今,'亚洲锂腰带'让我们看到了'星河璀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 产资源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十三五"规划之前,国家层面的规划上罕见"锂"字,"之前,全 世界的锂矿尤其是伟晶岩型锂矿的成矿理论、找矿技术及勘探规范都是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 "而到了'十三五',《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中18处提到锂,并将锂列为9个储备和保护 矿种之一,列为24种战略性矿产之一,设立了1个国家规划矿区(甲基 ...
采矿业投资连续4年增长 主要矿产品供给稳中有升
经济日报· 2025-10-29 10:46
地质勘查投入与发现 - 2024年投入地质勘查资金1159.94亿元,连续4年实现正增长 [1] - 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其中大型49处、中型54处、小型47处 [1] - 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靠前的矿种是普通萤石9处、锂矿8处、金矿8处和铁矿8处 [1] -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 [2]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 - 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的新层系、新区带和新类型取得多项油气矿产重大突破 [1] - 非油气矿产方面,铜矿、铁矿、磷矿等大宗矿产资源量大幅增长 [1] - 锂矿、锆矿、铪矿、稀土、氦气等战略性矿产找矿取得进展 [1] - “十四五”期间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深层煤层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2] -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接近过去10年新增总和 [2] - 新增油气储量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 [2] 采矿业生产与投资 - 2024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5%,连续4年增长 [1] - 10种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 [1] - 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1] 矿业绿色发展与管理改革 - 2024年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完善标准规范,健全名录管理 [2] - 发布实施了125个矿种的“三率”标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国际领先 [2] - 完善矿区生态修复激励约束法律制度体系,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区生态修复 [2] -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围绕保障矿产资源安全、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等作出创新性制度规定 [3] - 深化矿业权市场化配置,持续优化外商投资导向 [3] 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 - 2024年发布实施了矿产资源领域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85项 [3] - 深地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实施,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3] - 加强矿产资源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矿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