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特气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新星:全资子公司三氟化硼项目已获试生产批复
新浪财经· 2025-11-17 18:12
深圳新星公告,全资子公司赣州市松辉氟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的年产10000吨三氟化硼气体及20000吨三 氟化硼络合物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试生产方案及装置试生产条件已经专家 评审通过并取得试生产批复,目前项目已具备试生产条件。三氟化硼主要应用于医药、半导体(电子特 气)、核电防辐射、锂电池、固态电池添加剂的生产及高端芯片蚀刻等领域,同时三氟化硼又是硼10同 位素的原材料,高丰度的硼10同位素主要用于核反应堆控制剂和快堆控制棒、核废料处理等。 ...
新材料:大国博弈下的破局关键,产业升级的坚定选择
材料汇· 2025-11-12 23:48
新材料行业核心观点 - 新材料是中国化工行业在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2][7] - 行业借鉴日本经验,在传统化工进入成熟期后,重心将向新能源、生物化工、新材料等精细化和功能化产品倾斜 [7] - 2026年及未来的主要方向包括产业新需求(如人形机器人)、政策驱动(如生物航煤)、AI带动的泛半导体国产替代、消费电子代际更替(如OLED)以及合成生物学等高附加值产品 [2][8] 人形机器人材料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趋势明确,特斯拉Optimus Gen-2相比第一代重量从73kg减轻至63kg,减重10kg,速度快30% [12] - PEEK材料性能全面,密度仅1.29g/cm³,2021年全球需求约7700吨,80%以上供给由威格斯、索尔维、赢创占据;假设单台机器人用量10kg,产量达百万台将带来1万吨新增需求 [13]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工业化高性能纤维,其比强度是优质钢材的15倍,适用于机器人腱绳传动材料 [14][16] 生物航煤 - 2023年全球航空燃料年消费量达3.2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5亿吨;可持续航空燃料最高可减少85%碳排放 [17] - 全球多地出台强制添加政策,例如欧盟要求2025年添加比例2%(以2023年消费量6832万吨测算,需求137万吨),2030年提高至6%(需求410万吨) [21][22] - 中国航空煤油年消费量约4000万吨,国内UCO资源丰富且成本更具优势,国内生产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 [23] 电子特气与半导体材料 - 预计2025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达60.23亿美元,2022-2025年CAGR为6.39%;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达280亿元,2022-2024年CAGR为10.31% [27]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长19.1%,SEMI预测2025年晶圆厂设备销售额将增长14.7%至1130亿美元,推动材料需求提升 [27] - 全球市场被林德、液空等巨头垄断,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29] OLED材料 - 2021年手机屏幕中OLED占比达57%;可折叠手机屏幕尺寸为传统手机2-3倍,有望拉动市场空间 [30] - OLED向平板、笔电、车载等大尺寸领域渗透,例如苹果推出OLED屏iPad Pro,并预计2026年推出OLED屏MacBook [31] - 国内厂商积极布局高世代产线,京东方8.6代AMOLED生产线总投资630亿元,设计产能3.2万片/月 [34] PCB树脂 - 算力升级催生材料需求,预计2030年全球算力规模将达56 ZFlops,年均增长65%;AI服务器推动覆铜板向低损耗材料升级 [37] - 高速覆铜板关注PPO、碳氢等树脂,其介电损耗因子远低于传统环氧树脂 [40][42] - PPO等高端树脂认证周期长(至少一年半),供应链粘性强,国产替代空间大;圣泉集团已实现千吨级产能 [43][44][46] 基础油 - 2024年中国基础油产能1380万吨/年,但开工率仅34%,高端III类及以上基础油仍依赖进口,2024年进口依赖度为21.4% [54] - 高端合成油(如PAO)在性能上优势巨大,国产化进程加速,2024年III类及以上基础油进口量66万吨,同比减少4.3%,为近10年来首次负增长 [54] 合成生物学 - 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5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89亿美元,CAGR达29%;麦肯锡预测2030-2040年全球60%物质投入将由该领域产生,影响产值达1.8-3.6万亿美元 [59] - 基因测序成本大幅下降,从2001年9500万美元降至2021年622美元;CRISPR-Cas9等技术推动行业发展 [60] 吸附分离解决方案 - 技术为平台型,在盐湖提锂和生物制药领域提供成长驱动 [64] - 盐湖提锂技术逐步被验证适用于各类盐湖,具备长期扩产逻辑 [65] COC材料 - 2023年全球COC市场规模110亿元,中国为第一大市场,规模38.6亿元;全球产能约8.8万吨/年,主要由瑞翁、宝理塑料等日企垄断,2021年中国消费2.1万吨全部依赖进口 [68][73] - 工艺壁垒极高,国内企业如阿科力(千吨线试生产)、拓烯科技(3000吨/年装置)等逐步实现产业化突破 [75]
连板股追踪丨A股今日共96只个股涨停 这只煤炭开采股5连板
第一财经· 2025-10-20 16:41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20日A股市场共计96只个股涨停[1] - 连板股涵盖多个行业板块,包括煤炭开采、人形机器人、生物农药等[1] 个股连板情况 - 远大控股连续5天涨停,所属概念为生物农药[1] - 大有能源连续5天涨停,所属概念为煤炭开采[1] - ST新华锦连续4天涨停,所属概念为机器人[1] - 三字股份连续4天涨停,所属概念为电子特气[1] - ST八菱连续3天涨停,所属概念为新能源热管理[1] - 安泰集团连续3天涨停,所属概念为焦炭[1] - 睿能科技连续3天涨停,所属概念为人形机器人[1] - 平潭发展连续2天涨停,所属概念为林业[1] - ST中迪连续2天涨停,所属概念为房地产[1] - 三联锻造连续2天涨停,所属概念为人形机器人[1] - 录日股份连续2天涨停,所属概念为家纺[1] - 先锋电子连续2天涨停,所属概念为天然气[1] - 国新能源连续2天涨停,所属概念为天然气[1]
双线增资落子电子特气业务 杭氧股份注入半导体高端制造“底气”
全景网· 2025-10-13 18:54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全资子公司建德杭氧与正派科技签订大宗气体供应合同,为正派科技宁波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制造项目供应电子大宗气体及提供运维服务,项目总投资不超过4500万元 [1] - 公司以自有资金对建德杭氧增资3100万元,其余资金由建德杭氧融资解决,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1] - 公司同日宣布对全资子公司江苏杭氧工业增资3000万元,以夯实其营运基础并增强在华东区域的气体服务竞争力 [1] 战略合作与市场意义 - 此次合作是气体龙头与功率半导体新贵的强强联合,锁定了公司在高端半导体电子大宗气体领域的示范级订单,预计将产生灯塔效应,为公司打开碳化硅扩产浪潮下的气体市场蓝海 [1] - 公司此前还成功中标青岛海存微电子有限公司存储芯片项目的电子气体供应业务,配套其8英寸、12英寸MRAM产线及研发中心 [2] - 正派科技隶属于派恩杰半导体公司,是国内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产品覆盖碳化硅MOSFET、碳化硅SBD和氮化镓HEMT等,具备全系列车规级碳化硅功率器件供应能力 [1] 行业发展与市场前景 - 量子计算、AI与5G等前沿技术发展推动逻辑、存储、射频芯片制程持续微缩,带动电子大宗气体与高纯特气在用量和纯度上的需求增长 [2] - 2023年全球半导体气体市场规模约为100.7亿美元,预计将从2024年的108.3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193.4亿美元,预测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7.5% [2] - 随着5G、AI、碳化硅、MRAM等领域电子特气需求放量,高纯气体用量确定性增加 [4] 公司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公司以空分装备为底层技术平台,气体运营为现金流核心,形成设备研发、气体生产及EPC总包全链条协同的"设备锁定初始订单、气体贡献持续收入"模型 [3] - 公司通过收购浙江西亚特、杭州新世纪混合气体等公司,不断丰富特气产品矩阵,加快关键电子特气的国产化替代步伐 [3] - 公司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打造"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应用场景研究"四位一体的研发体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3]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深冷分离、高端装备等领域集中突破,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并打破外围垄断,彰显在大型空分设备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4] - 公司主导制订修订多项行业标准,斩获授权专利54项,并前瞻性聚焦氢能、储能、电子特气等战略性新兴领域 [4] -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深度赋能精细化管理,智能空分系统以及首个"气体运行数据管理大模型"支撑精益运营与风险预判 [4]
金宏气体(688106):营收稳步增长,特气短期盈利承压拖累业绩
浙商证券· 2025-08-26 19: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但特气业务短期盈利承压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 25H1营收13.14亿元同比增6.65% 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降48.65% [1][2] - 特气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拖累业绩 超纯氨价格从25年2月100-130元/公斤降至8月30-40元/公斤 光伏级氧化亚氮价格维持10-13元/公斤低位 [2] - 通过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双轮驱动 电子特气新增导入18家半导体客户 电子大宗载气获得六个新项目 并完成CHEM-GAS和汉兴气体收购 [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1.98/2.75/3.63亿元 对应PE 46/33/25倍 新项目订单逐步兑现后业绩有望稳步增长 [4] 财务表现 - 25H1大宗气体营收5.46亿元同比增23.1% 特种气体营收4.16亿元同比降18.4% [2] - 25H1特气毛利率20.95%同比降10.60pct 大宗气体毛利率29.9%同比降2.1pct 整体毛利率29.7%同比降4.6pct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1.80亿元同比降11.97% 显示经营质量保持稳健 [2] - 预计25年营收27.98亿元同比增10.81% 26年营收33.47亿元同比增19.62% [5] 业务发展 - 坚持纵横发展战略 沿"大宗零售-电子特气-电子大宗-现场制气"路径推进 形成多业务协同发展格局 [3] - 收购CHEM-GAS加速拓展东南亚大宗零售市场 收购汉兴气体增强现场制气业务能力 [3] - 电子大宗载气新获芯成汉奇半导体、浙江莱宝显示、汕尾项目、芯业时代、高芯科技、武汉敏声六个项目 [3] - 构建一站式供气服务能力 具备对标海外气体龙头的产业基础 [3] 盈利预测 - 下调25-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2.75/3.63亿元 [4] - 对应每股收益0.41/0.57/0.75元 [5] - 预计净利润增长率-1.63%/38.68%/32.32% [5] - 毛利率预计从25年29.87%提升至27年32.38% [10]
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减少 凯美特气上半年扭亏为盈
新浪财经· 2025-07-29 22:09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 10亿元 同比增长10 52% 归母净利润5584 61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4970 64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业绩改善主要源于主营产品销量提升带来的收入增长 以及股权激励费用大幅减少 [1] - 上年同期因终止股权激励计划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8740 36万元 今年上半年未发生该费用 [1] 盈利能力 - 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36 11% 同比上升13 7个百分点 [1] - 燃料类产品毛利率提升幅度最大 营收同比增长14 69%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 51% 毛利率同比上升13 89个百分点 [1] 产品结构 - 营收占比居前的产品为氢气 二氧化碳 燃料类产品 各产品毛利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1] - 特种气体上半年实现营收602 1万元 同比增长8 74% 占总营收比重为1 94% [3] 电子特气业务进展 - 公司光刻气产品已通过日本GIGAPHOTON株式会社认证 此前已获得ASML子公司Cymer公司认证 [2] - 公司计划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电子特气产能 开发半导体 航空航天 医疗医美等领域特需产品 [2] 项目建设 - 宜章凯美特特种气体项目因交地延迟导致整体延期 原计划2024年7月31日完工 最新预计2026年4月30日达到可使用状态 [3] - 截至6月底 该项目投资进度为67 07% [3]
泉果基金调研和远气体,高纯氢销售呈现增长态势
新浪财经· 2025-07-28 14:13
泉果基金调研和远气体 - 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 管理资产规模163 96亿元 旗下6只基金 5位基金经理 旗下最佳基金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近一年收益33 22% [1] - 泉果基金非货币基金近1年回报前六名中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C分别以33 22%和32 69%收益位列前两名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C分别以27 31%和26 82%收益紧随其后 [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依托宜昌 潜江化工园资源区位优势 投资30余亿元建设两大电子特气产业园 形成电子特气及化学品 硅基新材料 大宗气体等六大业务方向 [3] - 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高纯氨 高纯氢等产品已量产 电子级氯化氢 氯气等将于Q3稳产 Q4进入半导体面板企业认证 潜江产业园整体进入稳产增产阶段 [3] - 宜昌产业园三氯氢硅 硅烷等主产线稳定运行 硅基功能性新材料 氟基电子特气试生产顺利 一期规划产品2025年全部投产稳产 下半年开始产生收益 [3] 产能与经营展望 - 两大产业园逐步投产稳产叠加工业气体项目增加 公司经营将实现稳步增长 建议投资者聚焦中长期价值 [3]
【私募调研记录】弘尚资产调研和远气体
证券之星· 2025-07-28 08:11
公司调研信息 - 弘尚资产近期对和远气体进行了特定对象调研及现场参观交流 [1] - 公司保持氧氮氩等大宗气体的发展势头 同时利用宜昌 潜江化工园的资源 区位和技术优势 创新升级全产业链循环供应体系 [1] - 投资30余亿元建成宜昌 潜江两大电子特气产业园 潜江产业园的高纯氨 高纯氢 高纯一氧化碳已量产并稳产 高纯氢销售呈现增长态势 [1] - 电子级氯化氢 氯气 羰基硫将在第三季度达到稳产 第四季度开始进入半导体 面板企业认证 [1] - 潜江产业园整体已进入稳产和增产阶段 效益将在今年体现 [1] - 宜昌电子特气及功能性材料产业园的三氯氢硅 硅烷 四氯化硅主产线已稳定运行 硅基功能性新材料 氟基电子特气试生产顺利 [1] - 一期规划产品将在今年全部投产稳产 下半年开始产生收益 [1] - 随着两大产业园逐步投产稳产量产及工业气体项目增加 公司经营将实现稳步增长 [1] 机构背景 - 弘尚资产由公募基金优秀团队与红杉资本联合创建 成立于2013年10月 是红杉资本在中国唯一的权益证券资产管理平台 [2] - 公司凭借优秀业绩和稳健运作 屡获金阳光 金长江及金牛奖等行业大奖 跻身国内知名阳光私募基金公司 [2] - 专注于绝对收益目标的权益类投资策略 以基本面研究驱动的权益类资产管理能力为核心竞争力 [2] - 投研团队包括大型基金公司高管 外资投研主管 金牛基金经理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等资深投研大将 [2] - 非投研板块业务带头人全部来自公募基金 具有深厚管理经验和行业影响力 [2] - 公司是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 具备投顾资格 [2]
双环科技(000707) - 双环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8:32
重大事项 - 公司无重大重组宜化集团事项,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收购应城宏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股权项目已获深交所审核通过并报证监会注册 [1] 应对纯碱下行周期举措 - 投资13.66亿更新联碱生产装置以降低成本,项目正试生产 [1] - 建成5万吨电池级碳酸钠生产装置用于电池生产 [1] - 进行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小试,即将中试 [1][2] - 研究电子特气方向 [2] 提升业绩规划 - 投资13.66亿建设联碱升级改造项目,正试生产,达产达标后降本增效 [2] - 投资1.99亿进行热力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已建成试运行,达产达标后年降成本约1100万元 [2]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小试即将中试,样品委托加工的电池送头部二轮车厂家测试,后续论证经济效益并择机产业化 [2] - 新建15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和40万吨/年增值氮肥项目,均在前期工作 [2] - 研究分解主导产品氯化铵,提高产品附加值 [2] - 定增募集资金收购宏宜公司控股权项目已通过交易所审核,待证监会注册批复,收购后改善盈利能力 [1][2] - 通过生产系统小改小革、强化管理严控成本和费用提高盈利能力 [2] 亏损原因 - 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核心原因是主导产品市场价格明显下跌,期间生产、销售正常 [3]
和远气体(002971) - 002971和远气体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2
2025-06-12 17:10
公司业务范围 - 不涉及乙烷、丁烷生产,主要生产硅基、氟基、碳氢系列电子特气 [2] 产品生产情况 - 宜昌产业园规划的氟基产品有高纯三氟化氮、六氟化钨、六氟丁二烯等电子特气,三氟化氮、六氟化钨已试生产,三季度开始验证和导入工作 [2][3] 产业园产能产值 - 潜江产业园已建成产能产值约 12 - 15 亿元,宜昌产业园一期已建成产能产值约 25 - 40 亿元 [3] 定增与分红 - 定增事项正常推进,正落实资金方案 [3] - 公司会综合考虑分红计划,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 [3] 产品供货与合作 - 与众多硅碳负极企业有沟通接触,二期硅烷项目明年投产 [3] - 氟基电子特气用于半导体、面板企业生产 [3] 二期建设规划 - 宜昌产业园二期规划 15000 吨电子级硅烷、硅烷储存与充装设施以及电子特气前驱体项目,硅烷储存与充装设施已建成,会根据一期情况和市场需求调整进度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