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成色”足、“动能”强!区域协调发展跨域聚力 织密“发展经纬”绘就融合新图景
央视网· 2025-10-19 17: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27.6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超33万亿元 [3] - 拥有9座GDP“万亿之城”和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份额近三分之一 [3] - 形成“一小时通勤圈”和“4小时产业圈”,实现产业链无缝衔接 [3] - 方厅水院作为跨省域项目,采用“近零碳”设计,光伏瓦年发电量可覆盖全年用电需求 [10] - 示范区探索“跨域项目六位一体审批新模式”,将审批流程优化为“一个文件、一个公章” [11] - 太浦河通过“联合河湖长制”实现“共保联治”,水质持续提升 [13] - 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落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700家 [17] 京津冀协同发展 - “十四五”期间落地1.2万个产业协同项目,推进医保异地结算等民生事项“一网通办” [18] - 天津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的汽车座椅产线将530多个零部件组装成成品,产能从配套日产200辆提升至400辆 [20][24] - 企业产品向京津冀地区6家整车企业供货 [26] - 京津冀三地联合发布“六链五群”培育方案,包括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28] - 三大园区为京津冀18家整车厂提供配件,全车价值超七成零部件来自京津冀三地,形成“三地共造一辆车”格局 [29]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成渝实现1小时高铁直达,每天开行动车组超100对 [32] - 共同培育以三国、三峡、三星堆为代表的多条文旅精品线路 [32] - 汇聚科技型企业超7万家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家 [34] - 该地区生产全球三分之二的iPad,全国每10辆汽车就有1辆为“川渝造” [36] - 共建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中欧班列开行量全国第一,货物进出口总额超1.7万亿元,比五年前提高40% [38] - 实现935家医院222项检查结果互认和355项“川渝通办”事项落地 [38] - 经济总量从6.3万亿元跃升至8.7万亿元 [39]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深中通道通车使深圳、中山、广州南沙从绕行两个多小时缩短至跨海20多分钟 [44] - 截至9月22日,深中通道累计车流量超3900万车次,日均约8.73万车次,最高峰单日达18.16万车次,占珠江跨江车流量20% [44] - 港珠澳大桥作为规则衔接之桥,2025年以来单日车流量和客流量创历史新高 [47] - 珠江口航道是全球最繁忙航道之一,每日船舶流量达5000多艘次 [42]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如潮汕英歌舞演出队伍从60多支增至130多支,年演出上百场 [48][53] - 茂名马安村通过交通改善发展旅游业,引入低空经济,游客可乘直升机俯瞰竹海 [57]
长三角示范区6年推出154项制度创新成果
苏州日报· 2025-09-14 08:30
制度创新成果 - 6年累计推出154项制度创新成果 其中57项制度创新经验向全国发布推广 [1] - 构建"1+1+N+X"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 [1] - 出台省级人才计划跨域申报 "金融16条" "知识产权16条" "数字经济20条"等政策 [1] - 中央区域办赋予两批18项改革授权事项 已承接落实14项 第三批授权事项清单制定中 [1] 项目建设进展 - 实施两轮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 18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6456亿元 [2] - 43个项目获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21.33亿元 [2] - 水乡客厅功能布局进一步完善 水污染控制与资源绿色循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落户 [2] - 加快建设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 复旦国际融合创新中心 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2] 产业发展现状 - 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5家 [2]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50家 上市公司82家 [2] - 去年示范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42% 高于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 [2] - 构建"三新两高一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 绿色新材料 高端装备制造 高端现代服务 生命健康 [2] 未来发展规划 - 推进跨省域高新区建设 推动创新要素集聚 [2] - 2030年水乡客厅建设框架全面成型 "三片"形态开发基本完成 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3] - 研究制定环淀山湖世界级湖区建设方案 打造创新绿核 [3] - 加快推进"轨道上的示范区""水上示范区"建设 推动水污染控制与资源绿色循环全国重点实验室 太浦河后续工程等项目落地投用 [3]
广西重大项目建设提质增速
广西日报· 2025-09-07 10:56
项目建设进展 - 隆安和泰绿色新材料产业链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年底具备试生产条件 [1] - 广西1-7月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48.76亿元 达全年5000亿元目标任务的52.98% [1] - 169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 包括植护元创生活用纸全产业链和吉利百矿2×660兆瓦清洁高效煤电项目 [1] - 138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包括广西华昇新材料氧化铝及配套项目和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 [1] 项目储备与保障 - 广西完成三批次自治区重大项目清单滚动增补 [2] - 52个项目纳入2025年第一批需中央加大建设用地保障力度的重大项目清单 [2] - 15个重大项目及规划清单纳入国家层面支持环评审批服务范围 [2] 工作机制创新 - 建立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调度会议机制及"问题攻坚联合作战行动"机制 [2] - 依托自然资源厅遥感系统建立重大项目信息化监测体系 [2] - 采用"日常信息化跟进+必要实地调研服务"的新型服务保障模式 [2] - 编制发放自治区重点投资项目服务手册提供全流程标准化办事指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