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搜索文档
上海示范区线首个盾构区间实现双线贯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02:50
上海示范区线3标工程进展 - 上海示范区线3标取得重大进展,右线"建平号"盾构机顺利接收,西岑站至水乡客厅站盾构区间实现双线贯通,这是全线首个贯通的盾构区间[1] - 该标段位于青浦区金泽镇,盾构区间左线长约1467米、右线长约1522米,隧道呈"V"字坡[1] - 区间采用两台9米级土压平衡盾构机("建安号"与"建平号")进行施工,自明挖区间工作井始发,推进至水乡客厅站完成接收[1] 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 项目团队采用多项技术手段确保长距离全断面砂层掘进质量,及时形成防水衬砌,达到无渗漏区间要求[1] - 依托"9+1"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编制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并邀请专家论证[1] - 优化关键环节工筹安排,加强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控,有效降低施工风险[2] 项目整体规划与意义 - 上海示范区线全长52.4公里,途经闵行、青浦2个行政区,设10座车站,列车最高时速160公里[2] - 建成后将构建连接上海主城区、青浦新城与嘉善、吴江等地的快速交通骨架[2] - 作为沪苏嘉城际铁路上海段,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门户线路和上海市域线网重要组成部分[2]
49平方公里“跨省域高新区”如何协同招商?这三地再携手
国际金融报· 2025-07-24 20:20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区规划 - 示范区跨省域高新区总规划面积49.16平方公里,包含青浦园区(8.69平方公里)、吴江园区(33.02平方公里)、嘉善园区(0.94平方公里)三个分园 [4][5][6] - 空间布局采用"一芯引领、两廊带动、三片协同、多点支撑"战略,以西岑科创中心为创新策源核心,建设G50数智创新走廊和蓝色珠链生态价值绿廊 [4] - 产业布局分为东部转移转化、西部高端制造、南部科创服务三大功能片区,联动朱家角工业园、汾湖创新经济产业园等载体形成"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框架 [4] 青浦园区发展重点 - 青浦园区包含朱家角、金泽、练塘3个子园,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 [4] - 西岑科创中心定位为长三角最具活力创新极核,目标建设世界级"科创小镇",具备优质产业空间和营商环境软实力 [4] 吴江园区产业布局 - 汾湖子园已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等称号,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招商,同步发展高端装备和绿色新材料产业 [5] -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大健康等未来产业赛道,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5] 嘉善园区项目规划 - 姚庄子园已引入华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等平台,计划打造泛华为产业园 [6] - 水乡SOHO重点导入高端软件信息服务及总部经济项目,西片工业用地聚焦华为产业链上下游项目 [6] 金融支持体系 - 长三角示范区投资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采用"母基金+子基金"模式,要求子基金投资跨省域高新区比例不低于10% [6][7] - 基金重点投向绿色低碳和科技创新领域,提供"资本+产业"双轮驱动支持 [7] - 示范区创投联盟由青浦崧源资本、TCL创投等机构发起,促进"政-企-投"生态协同 [9]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进展 - 已投资吴江区4.8亿元(环太湖生态治理)、嘉善县4.6亿元(祥符荡科创中心),正与青浦区探讨西岑科创中心合作 [9] 营商环境优化方案 - 2025-2027年行动方案提出29项重点任务,覆盖市场环境、政务服务、人才服务等6大领域 [10] - 2025年目标解决跨区域政务服务、要素流动等难点,2026年完善跨域审批等机制,2027年形成可复制推广案例 [10]
吴江创新“先锋队”以集群之势推动产业跃升
新华日报· 2025-07-11 07:43
科技创新成果 - 苏州海鸥飞行汽车有限公司成功首飞大载重智能消防无人机,可携带多种消防装备和灭火剂,在复杂地形和环境执行消防任务[1] - 苏州鼎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性能光芯片突破国外技术壁垒,调制速率与功耗性能达到国际顶尖水准[1] - 苏州博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国产首台商用200千伏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可实现百万倍级图像放大,直接分辨绝大多数材料的晶格结构[1] - 吴江16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中,领军人才创业企业占比近40%,形成创新"先锋队"推动产业跃升[1] 民营经济与产业集群 - 吴江拥有超10万家民营企业,培育出2家世界500强、4家中国企业500强、6家中国民企500强[2] - 形成电子信息、高端纺织、装备制造、新材料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2] - 亨通集团与乐聚机器人合作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2] - 乐聚机器人在吴江建设江苏首条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满产后预计年产200台人形机器人[3] 长三角一体化机遇 - 吴江全域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与上海青浦、浙江嘉善合作推动人才制度创新[3] - 实现职业资格互认、职称联合评审、外籍人才申办上海市海外居住证等创新成果[3] - 苏州溯驭技术有限公司在氢能一体化电控领域累计申请国家专利80余项,销售额突破千万元[4] 人才服务与政策支持 - 吴江实施"益企助才"专项行动,组织多部门常态化走企问需,实时更新问题清单并跟踪督办[4] - 推出9条青年人才"硬核"举措,涵盖求职面试补贴、租房补贴等扶持政策[5] - 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定制10条专项措施,建立"一事一议"决策机制[6] - 打造"才聚吴江"智能体,掌握40份人才文件解读和12类问题解答,服务447家企业[6] - 未来3年计划新引进顶尖人才团队3个,领军人才500名以上[6]
一个“公式”精算保洁难度系数
苏州日报· 2025-07-05 08:3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难度系数模型 - 吴江区农业农村局构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难度系数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综合考量自然村数量、村域面积、户数、保洁河道长度、保洁公厕数量、保洁人数、保洁人员平均工资七个核心因素,使用加权平均方法形成基础工作难度系数 [1] - 该模型将资源配置比重从调整前的19.14%降至17.59%,既优化了资源配置又减轻了基层财政压力 [1] - 模型能精准识别高难度区域,为科学调配保洁人员、合理设定工资标准、优化管护资金分配提供决策支撑,提升整治工作精细化水平 [2] 试点成效 - 七都镇管护费用从2141万元降至1792.03万元,占经营性收入比重从21.32%优化至17.85%,工作难度系数从0.95提升至1.07 [2] - 桃源镇调整后系数从1.37升至1.62,归一化值从0.68升至0.75,管护费用占比从28.20%降至19.59% [2] - 预计到2025年底全区整治费用同比可节省2603.33万元 [2] 模型应用价值 - 有效识别各地整治工作难点,便于科学施策并优化资源配置 [2] - 明确工作优先级,预判挑战并推动长效治理 [2] - 为政策制定和压降费用提供科学支撑 [2] 实施背景 - 吴江区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区186个行政村纳入农村环境整治提升 [1]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自然村落垃圾清理、河道沟渠生态管护、公共设施常态化维护等多个环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