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物流

搜索文档
2024全球最新城市排名!北上广港居前四强!
搜狐财经· 2025-07-24 09:15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凝萃往昔辉煌,陆家嘴摩天楼群勾勒现代奇迹,金融"引擎"轰鸣,自贸区创新潮涌,作为长三角龙头,吞吐海量资源,在全球产业链、 创新链中锚定高端,其开放包容,磁吸八方英才。 香港,以"一线强"之姿屹立,是国际金融的璀璨明珠、贸易航运的活力枢纽,那维多利亚港的灯火,彻夜不息,串联起全球资本的往来脉络,法治根基深 厚、多元文化在此碰撞交融,"东方之珠"魅力辐射四海,于世界经贸版图稳占关键一席。 北京,政治与文化的"双核心"驱动,中轴线沉淀千年古韵,故宫、天坛诉说历史长歌;中关村创新之火燎原,科研重器汇聚,央企总部林立,借"一带一 路"东风,在国际交往、科技领航层面,阔步前行,彰显大国首都风范。 在全球城市格局中,由GAWC 揭晓的 2024 世界城市等级排名出炉,看出中国城市的崛起,北上广港荣耀跻身世界一线城市"四强"。 | | 香港 北京 | Alpha+ Alpha+ | 第3名 第4名 | | --- | --- | --- | --- | | Alpha级 | 上海 | Alpha+ | 第6名 | | | 广州 | Alpha | 第22名 | | | 是非 | Alpha- | 第29名 ...
【渭南】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温度”
陕西日报· 2025-06-26 07:07
产业链群建设 - 渭南市锚定20条市级重点产业链,以"链长制"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智能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布局新兴产业领域[1] - 印刷包装产业链通过2024"一带一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24个项目,获得249亿元投资,实现创新链、科技链、合作链全链条发展[2] - 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采用"西安研发、渭南转化、园区落地"模式,培育大批科技型企业,促进西渭融合与跨区域创新要素整合[2] 科技创新布局 - 以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整合政策资源支持科技企业发展,重点建设增材制造、羊乳产业创新聚集区及农业创新谷[3][4] - 规划打造秦创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先行区,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4] 重点项目建设 - 截至4月底渭南40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4.5亿元,投资完成率33%[5] - 2025年计划推进40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1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50亿元,实施"专班推进、一线帮扶"机制[5] - 各县(市、区)每年需引进至少1个10亿-30亿元产业项目,建立三级问题处置机制保障项目落地[5] 消费与贸易 - 渭南策划全年87场次促消费活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71类商品,带动2180家企业参与,核销金额2.26亿元,直接拉动消费15.28亿元[6] - 常态化开行"渭西欧"班列,建设中亚(陕西)霍尔果斯果蔬交易中心,出台跨境电商产业园认定支持办法拓展国际市场[7] 就业与人才 - 累计组织289场招聘活动,帮助1.73万人次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53.8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次[7] - 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创新作为"智力引擎"激活产业升级内生动力[7]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公布“成绩单”:制度创新成果882项 港资企业超8000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21:12
开放前海成果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82项,全国复制推广104项,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 [1] - 区内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1万家,外贸进出口总值由712亿元升至2024年的5379.8亿元,年均增长超25% [1] - 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381.57亿美元,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由117.2亿元增长至711.2亿元,实现超六倍增长 [1] - 2024年进出口占广东自贸试验区72%、占全省将近6%,实际利用外资占广东自贸试验区61%、占全省12% [2] 创新前海成果 - 前海自由贸易账户累计交易额突破万亿元,与香港发生的跨境收支占比近八成,发放贷款862.7亿元 [3] - 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由2015年的994万标准箱增长到2024年的1598.9万标准箱,累计达1.17亿标准箱 [3] - 上线全国首个内地香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助力在港小微企业成功批核贷款超过1亿港元 [3] - 前海法院适用香港法裁判案件全国最多,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案件总争议金额连续3年超千亿元 [3] 深港合作与人才建设 - 港资企业8048家,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香港团队943家 [3] - 在全国率先落地港澳居民内地工作免办就业证政策、率先实施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税补贴政策 [3] - 实现26类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便利执业,通过自贸区永久居留推荐直通车办理"五星卡"数量居广东省自贸区第一 [3] 制度创新亮点 - 发布"十大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涵盖贸易、投资、金融、航运、深港合作等9大领域 [4] - 推进深港跨境贸易监管规则和检测标准"软联通",打造"多国集拼(MCC)前海"新物流模式 [4] - 落实"金融支持前海30条",形成14项全国"首创""首批"金融创新实践 [4] - 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率先实现"港资港法港仲裁" [4] 重点项目与招商成果 - 签署《共建国家级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深圳)合作安排》,推动"一线直通、智联监管"改革模式 [5] - 建立"深圳数据要素流通服务中心.前海",打造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 [5] - 深圳"专精特新"专板开板,已累计入板企业30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79.7% [6] - "一线直通、智联监管"改革使货物通关时长从1—2天缩短至半天,提升企业报关准确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