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建设
搜索文档
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592.5亿元
人民网· 2025-09-15 17:22
项目投资进展 - 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592.5亿元 占总投资的81.5% [1] - 土石方开挖完成总量92.2% 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成92.8% 航道工程完成81.3% [1] - 项目预计2026年年底建成通航 [1] 技术与管理创新 - 建成全国首个全生命周期智慧运河建设期平台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工程全过程实时监控与精准管理 [1] - 全面推动技术标准建设 实施生态保护措施及全过程监督 确保工程质量达国内领先水平 [1] - 实现建设与生态和谐共生 各环节廉洁高效 [1]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推进运河江海联运码头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经济带综合物流信息化一体化平台建设 [1] - 持续提升通道运输能力 为西南地区经济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强化铁路公路民航邮政水运互联互通 完善基础设施布局提升运输服务效能 [2] 区域交通体系发展 - 推动交通运输从单点突破局部发力向全域协同系统升级转型 [2] - 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 [2] - 深化智慧绿色转型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布局 [2]
广西地震局织就平陆运河震安网
广西日报· 2025-08-06 10:36
工程地质勘察与风险规避 - 广西地震局工程师在平陆运河150公里沿线进行地震构造深度勘察,识别了17条断裂带的活动性与危险性[1] - 对穿越运河核心区的防城港—久隆断裂带进行精细探测,编制了1:10000比例尺的条带状地下经络图[1] - 针对丁屋村大桥原选址附近的断层,工程师探查确定久隆断裂影响带宽度为36米,建议实施避让措施[2] - 施工单位采纳建议,最终桥址左右岸主桥墩距离断裂带分别调整为56米和70米,显著提升桥梁抗震安全性[2] 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广西地震局对平陆运河沿线59万栋房屋开展了细致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3] - 基于房屋单体数据和防震减灾经验,建立了建筑物地震灾害隐患评估模型的技术路线和算法[3] - 模型输出了运河沿线36个乡镇建筑物单体的地震灾害隐患等级结果,为居民房屋抗震加固改造提供精准导航[3] 地震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 - 广西地震台通过技术体系实现震后10至30秒发布预警信息、2分钟内完成精准速报,为应急救援和公众避险提供关键支撑[4] - 广西地震预警小程序辐射用户超过32万,构建了全民防灾数字网格[4]
中国砸下3200亿,开建世纪最贵运河,凭啥能改变全球地缘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6-15 19:15
浙赣粤运河项目概况 - 总投资3200亿元建设全长1237公里的浙赣粤运河 连接长江与珠江水系 [3] - 工程包含在武夷山和南岭岩层中开凿航道 采用"隧道通航"技术缩短航程15% [5] - 计划2035年全线贯通 预计每日为三省节省3亿元物流费用 [9] 经济与产业影响 - 航程缩短600公里使上海至广州运费降低40% 跨国企业物流成本年省200亿美元 [3] - 江西稀土运输成本降至公路价1/5 矿区到广东加工厂运费暴跌90% [3][5] - 制造业综合成本比东南亚低15% 吸引苹果三星等企业向江西迁移 [3][7] 资源战略价值 - 运河直接连通江西稀土矿脉 该省拥有全球23%稀土储量和19%铜矿 [3][5] - 智能船闸与5G调度系统使稀土运输效率提升50% [3] - 形成"运河+稀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 重塑全球高端制造定价权 [5][7] 地缘政治意义 - 构建覆盖东盟的物流网络 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签约共建产业园 [3] - 相比美国军事部署 中国通过基建输出标准改变规则制定方式 [9] - 运河使江西成为战略枢纽 带动景德镇瓷器等产业国际化 [7] 技术创新与生态 - 全球首创山体隧道通航技术 越南专家组专程考察学习 [5] - 30余座智能船闸配合生态护坡 保留鱼类洄游通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