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运河

搜索文档
路通人和!中国加速织就交通“经纬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7 05:41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也是联通万家的民生通途。 "十四五"期间,我国"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交通运输综合能力、 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提速骨干网络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南国夏日,骄阳似火。广西平陆运河建设现场,货车穿梭,上千台机械设备发出轰鸣。这一西部陆海新 通道的骨干工程,正进入建设冲刺阶段。 "平陆运河将为我国西南地区开辟一条由西江干流南下入海的江海联运大通道,我们有信心完成这项通 江达海的重大交通工程。"平陆运河集团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耀飞说。 以"大通道"贯通南北西东,以"大网络"澎湃经济活力。面对当前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堵点""断点",一项 项重大交通工程跨越山河,打破时空距离的"桎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 跨江而起!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于一体的过江通道——常泰长江大桥即将通 车,常州与泰州的通行时间将缩短至约20分钟; 交通通达,通的是幸福生活,达的是民心梦想。人民交通为人民,就是要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建设中的常泰长江大桥。顾继红摄(人民视觉) 道路更好走了 ...
后续还有哪些重大项目可以期待?
国盛证券· 2025-07-27 16: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雅下水电站启动表明中央加杠杆趋势明确,后续或推出重大项目及区域重点发展战略稳定基建投资和总需求;下半年财政政策加力改善基建资金面,建筑央企收入与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后续重大项目及区域发展战略 - 重大交通项目:中吉乌铁路全长590公里,预计总投资80亿美元,2025年7月开工,工期6年;新藏铁路长约2010公里,预计投资额960亿元,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启动带动施工、建材、装备等需求释放 [2][21] - 大型运河项目:平陆运河预计2026年完成,总投资约720亿;浙赣粤运河、湘桂运河、荆汉运河合计规模达6204亿,是2023年内河建设投资的5.9倍;海外运河建设机会多,涉及运河建设的建筑细分方向有相关重点标的 [3][6] - 新疆区域战略及煤化工:2025年是新疆成立70周年,中央有望支持;新疆煤炭资源丰富,截至2025年6月在建及拟建项目投资总额超8000亿;2025 - 2027年每年投资额约为997/2077/2326亿元 [7][29] - 战略腹地:国家加快推动建设,意义在于抵御外部冲击、挖掘优势、平衡区域发展;四川是战略腹地省市,推荐四川路桥 [8][35] 投资建议 - 核心推荐受益交通及水利等大型项目建设的低估值建筑央企龙头,受益新疆区域战略及煤化工发展的企业,受益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四川路桥 [10][37] 重点标的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投资评级 | 2024A EPS(元) | 2025E EPS(元) | 2026E EPS(元) | 2027E EPS(元) | 2024A PE | 2025E PE | 2026E PE | 2027E P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1868.SH | 中国能建 | 买入 | 0.20 | 0.22 | 0.24 | 0.26 | 11.10 | 12.18 | 11.22 | 10.53 | | 601668.SH | 中国建筑 | 买入 | 1.12 | 1.09 | 1.10 | 1.10 | 4.90 | 5.35 | 5.28 | 5.25 | | 601800.SH | 中国交建 | 买入 | 1.44 | 1.56 | 1.59 | 1.63 | 6.50 | 6.06 | 5.96 | 5.82 | | 601390.SH | 中国中铁 | 买入 | 1.13 | 1.13 | 1.14 | 1.17 | 4.90 | 5.14 | 5.10 | 5.00 | | 601186.SH | 中国铁建 | 买入 | 1.64 | 1.58 | 1.59 | 1.61 | 4.80 | 5.23 | 5.19 | 5.13 | | 601669.SH | 中国电建 | 买入 | 0.70 | 0.75 | 0.79 | 0.82 | 6.90 | 9.64 | 9.16 | 8.82 | | 601117.SH | 中国化学 | 买入 | 0.93 | 1.05 | 1.19 | 1.32 | 8.50 | 7.62 | 6.72 | 6.04 | | 002140.SZ | 东华科技 | 买入 | 0.58 | 0.71 | 0.92 | 1.12 | 17.40 | 14.36 | 11.12 | 9.11 | | 002469.SZ | 三维化学 | 买入 | 0.40 | 0.58 | 0.79 | 1.07 | 20.10 | 14.90 | 11.02 | 8.12 | | 600039.SH | 四川路桥 | 买入 | 0.83 | 0.92 | 1.03 | 1.15 | 10.40 | 9.31 | 8.29 | 7.44 | [11]
河畅水清 鱼翔岸绿
广西日报· 2025-07-23 10:04
生态保护措施 - 平陆运河建设者深入研究当地鱼类生活习性,打造480米长的专属鱼道,为下游鱼类提供洄游路径,这是国内首条为合浦绒鳌蟹、鳗鲡等洄游生物设计的专用通道[1] - 鱼道采用垂直竖缝式鱼道和鳗鱼道结合的方式,垂直竖缝式鱼道满足鲮鱼、赤眼鳟、河鲈等鱼类洄游需求,鳗鱼道铺设塑料攀爬基质满足合浦绒螯蟹、鳗鲡等具有攀爬特性的水生生物需求[1] - 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红树林保护措施,实时监控施工过程红树林周边泥滩变化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调整施工时序,避免破坏红树林[2] - 加强互花米草监测,及时掌握红树林异地修复地块红线范围内的互花米草复发和除治动态[2] 施工环保技术 - 项目合理调整各施工点机械设备数量和施工强度,采取间歇施工,避免出现大规模泥土扰动,减少悬浮物数量[2] - 施工前实地勘测红树林具体分布情况,在红树林周边布置防污帘,安排专人每周采用"航拍+现场踏勘"双保障监测红树林叶片附泥、病虫害情况[2] - 加强红树林分布区域周边水质管控,对红树林相关堆存场出水口建立"一口一监测"机制,每个排水口设置24小时浊度自动监测仪,发现超标排放立即启动预警并停止排水[2] 工程环保管理 - 平陆运河工程严格按照环评报告和批复、绿色工程"一体系两清单"等要求,在最优资源节约利用、最优水土流失管控、最优生态保护、最优低碳绿色发展上狠下功夫[3] - 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开展红树林生态监测工作,布置监测站位62个,对红树林进行全过程的健康监测[2] - 围绕"河畅、水清、鱼翔、岸绿、景美、低碳"的建设目标,打造绿色工程,构建工程与自然融合共生的典范[3]
壮美广西·全面深化改革调研行 | 江海联达畅通道 海铁联运再提速
广西日报· 2025-07-11 10:57
平陆运河建设创新亮点 - 马道枢纽将建成世界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是平陆运河规划三座梯级中的第一座梯级 [1] - 平陆运河全长134.2公里,航道穿越山野和城市最终通往大海 [1] - 采用"四个最优"打造绿色工程:最优生态保护(建设鱼道、专用动物通道等生态廊道)、最优水土流失管控、最优资源节约利用、最优绿色低碳发展 [1] - 国内首次提出利用沿线裁弯取直处原河道布置36个生态涵养区 [1] 钦州港铁海联运改革 - 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港口实现"零距离"对接,拆除间隔围网后归属同一海关监管场所 [2] - 海铁联运集装箱平均单次转运时间由3小时压缩至1.5小时 [2] - 码头与中心站堆场资源共享,火车直卸至码头堆场测试成功推动海铁联运直装直卸比例提升 [2] - 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从2017年2.17万标箱增长至2024年47.6万标箱,增长21倍多 [2] - 钦州港多式联运场站共享改革案例获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全国复制推广 [2]
广西深化与东盟合作深度广度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48
加速互联互通 - 广西在"十四五"期间投资超1000亿元推进铁路运输主通道、重要枢纽和物流设施建设,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全面畅通 [2] - 铁路方面,东线和中线通道已全线贯通并实现电气化,西线通道关键项目黄百铁路加快建设,合浦至湛江高铁广西段已开工,贵阳至南宁高铁开通 [2] - 公路方面,高速公路三大主通道全线贯通,截至2024年底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 [2] - 水运方面,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560.1亿元,占总投资的77%,将于2025年建成通航 [3] - 港航方面,广西北部湾港万吨级以上泊位达119个,综合吞吐能力超3.6亿吨,建成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一批港航设施 [3] - 航空方面,全区建成8个运输机场,开通17条国际定期货运航线,覆盖东盟10国的17个城市 [3] - 数字通道方面,建成连通越南、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的跨境陆路光缆11条 [3] 物流与贸易发展 - 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形成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中南半岛跨境公路班车等多种物流模式 [4] - 2020-2024年,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从505.2万标箱增至901.5万标箱,年均增长15.6%;货物吞吐量从2.95亿吨增至4.49亿吨,年均增长11% [4] - 2020-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经广西进出口贸易总额从3652.5亿元增至6769.4亿元,年均增长16.7% [7] - 2024年前5个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735.4亿元,同比增长13%,东盟连续25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8] 智慧口岸与通关效率 - 友谊关口岸2024年前5个月进出境车辆达18.99万辆,同比增长14.57% [6] - 友谊关口岸2.0版边检快捷通关系统实现15秒内完成查验,智慧口岸将实现24小时智能化、无人化作业 [6] - 北部湾港"一口价"线路达188条,铁路与海运集装箱实现"一箱到底"全程运输,班列优惠品名从6000多个扩大到1万多个 [7]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合作 - 第22届东博会将于2024年9月举办,主题聚焦"数智赋能发展",首设人工智能专馆并推出东博会AI大模型 [9] - 广西计划2025-2027年支持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和10家以上研发平台,推动AI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11] - 广西与东盟国家签订数字合作协议30多份,与老挝共建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与越南、老挝在AI领域达成数十项合作 [11]
平陆运河总工程量已完成逾八成 建设目标可控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1:51
工程进度 - 平陆运河建设总工程量已完成逾80%,2026年如期建成的工期目标可控 [1][3] - 马道枢纽土石方开挖完成3980万立方米,完成率99.4%,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成219.7万立方米 [2] - 青年枢纽土石方开挖完成2646万立方米,占总设计总量96.8%,船闸主体混凝土完成67.8万立方米,占设计总量89.2% [2] - 累计完成投资562.5亿元,土石方开挖完成2.87亿立方米,占开挖总量91%,三个船闸主体混凝土完成499.3万立方米,占设计总量85.4% [3] 工程规模与技术 - 平陆运河全长134.2公里,工程概算约727亿元,2022年8月开工建设 [1] - 马道枢纽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双线船闸有效尺度长300米、宽34米、水深8米,最大运行水头29.6米 [2] - 青年枢纽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互灌互泄式省水船闸 [2] 绿色工程措施 - 利用沿线裁弯取直处原河道布置36个生态涵养区,设置鱼类洄游通道和动物通道 [6] - 运河防护边坡按照"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要求施工,水下边坡苫盖土工布防止水土流失 [6] - 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工程建设用地面积60.3公顷,减少红树林占用3.1公顷 [6] - 推进"无固废""趋零碳"运河建设,建设清洁能源走廊 [6] 工程管理与监督 - 采取一流的技术标准、施工质量、工期控制和现场管理打造优质工程 [5] - 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成立驻点监督小组进驻工地,开展全天候全链条监督 [6] 经济与区域影响 - 平陆运河建成后将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促进跨境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构建 [7] - 2023年下半年重点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全面完成土石方开挖及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年底通航通车桥梁达19座 [7]
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逾56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16:43
工程建设进展 - 截至6月30日累计完成投资约560 1亿元占总投资的77% [1] - 累计开挖土石方约28671 2万立方米占总量的90 9% [1] - 累计完成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约495 3万立方米占总量的84 7% [1] - 枢纽金属结构设备累计完成制造约4 15万吨占工程总量的68 7% [1] - 航道工程累计完成成型段施工长度45 55千米完成率36 3% [1] 施工管理措施 - 建设管理团队抢抓施工黄金期攻坚三大枢纽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 [1] - 通过定期生产调度会实施高频率精准调度和高强度压茬推进 [1] - 成立金属结构、桥梁工程等工作专班实时监控并采取纠偏措施 [1] 智慧化建设 - 已完成工程建设"一模贯通"等五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 - 依托数字孪生智慧运河探索智能疏浚和船舶自动驾驶业务 [2] - 成立广西平陆运河数智科技公司作为AI及高科技产业投资平台 [2] - 通过广西现代运河实验室加强AI大模型训练平台研究 [2] 配套规划 - 加快完善港口码头、园区等基础设施 [2] - 编制水运网体系提升方案助力广西高质量发展 [2] - 推进平陆运河清洁能源走廊建设开发光伏和风电项目 [2]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程重点在哪,监督重点就在哪——广西深化政治监督护航平陆运河建设
新华社· 2025-06-12 18:56
平陆运河项目概况 -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 全长约134 2公里 建成后将形成西南地区西江干流向南入海的江海联运大通道 [1] - 项目始于南宁横州市平塘江口 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 涉及15个主标段和27座桥梁建设 [1][2] 监督机制创新 - 广西纪委监委推行"147"监督模式 包含1套联动机制 4个同步措施 7个关键流程监督 形成嵌入式 全过程监督格局 [2] - 设立驻点监督小组驻扎一线 累计开展1900多次检查 发现并整改2700多个问题 实现"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对账销号"闭环 [2][3] - 采用"一季一主题 一月一重点"滚动监督 组织专家对专业技术领域开展全方位核查 [3] 监督执行细节 - 监督覆盖设计 概预算 招投标 施工 变更 验收 资金拨付全流程 重点防范隐蔽性工程和"四风"问题 [2][3] - 通过"室组地企"联动审计 监理等多方力量 破解专业监督难题 同步推进质量监督与廉洁监督 [2][3] - 在征地拆迁 招投标 建设期质量 竣工审计等环节实施动态监督 强化项目建设"后半程"关键节点管控 [3]
又一世纪运河来了?中国拼命“挖运河”,背后是一场真正的国运之战
36氪· 2025-05-27 15:48
中国内河航运新动向 - 浙江正式实施《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谋划推进浙赣运河,该运河规划全长约760公里,途经浙江杭州、衢州和江西上饶、鹰潭、南昌等城市,旨在打通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 [1] - 浙赣粤运河总投资预计3200亿,规划全长1988公里,比京杭大运河长194公里,将横跨浙江、江西和广东三省,与京杭大运河直接"牵手" [5][6] - 水运成本优势显著,是铁路运输成本的1/2,公路运输成本的1/5,航空运输成本的1/20 [7] 全国运河建设热潮 - 全国八大省份联手推进内河航运复兴,总投资超8500亿元,包括浙赣粤运河、湘桂运河、江淮运河、荆汉运河、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 [2] - 部分重点运河项目投资额:浙赣粤运河3200亿、湘桂运河1500亿、江淮运河950亿、荆汉运河748亿、平陆运河680亿、河南运河网1416亿 [2] - 这些运河项目总投资约等于7座港珠澳大桥,将形成新的水运网络 [2] 重点运河项目进展 - 浙赣运河始于1986年研究,因跨省协调、生态评估等因素仍处前期筹备阶段 [5] - 荆汉运河规划从松滋市松滋口到武汉市东荆河口,长约230公里,可通行万吨级船,预计总投资784亿,将缩短航程260公里、减少运输时间约14小时、每年降低物流成本300亿 [11][13] - 平陆运河总投资超680亿,目前进展约七成,计划2026年建成,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短出海通道 [2] - 江淮运河总投资949.15亿,已于2016年12月开工,2023年通航 [2] 运河经济价值 - 江西将显著受益于浙赣粤运河,其丰富矿产资源可通过低廉运费实现南北流通,链接长三角、珠三角海港 [7] - 湘桂运河预计总投资1500亿,贯穿湖南、广西,将缩短长江中上游地区货物至北部湾水运里程约1200公里,使湖南成为南北水运大通道的航运枢纽 [14] - 运河建设将带动上下游工业发展,如江西可能凭借水运和资源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8] 国家战略意义 - 中国正推进"国内大循环"战略,水运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发挥关键作用,2024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4.1%,较2020年14.7%有所下降 [20] - 交通运输部《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提出到2035年中国内河千吨级航道里程达到2.5万公里,目前仅1.5万公里,未来十年需新增1万公里 [17] - 运河网络将形成"横贯东西、辐射南北"的超级水运之网,覆盖整个华夏大地,为相关省份提供发展机遇 [22]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央广网· 2025-05-03 10:08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平陆运河项目近2万名建设者和4400多台设备昼夜施工 建成后将形成广西及西南地区通往东盟的最短最经济通道 计划年底完成三个枢纽船闸主体浇筑和19座桥梁通车[1] - 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采用"甬舟号"盾构机以日均16米速度掘进 预计2027年完工 2028年通车后宁波至舟山车程将从1小时缩短至26分钟[2] - "五一"期间水运铁路公路等交通重大工程全面加速推进[1] 水利工程建设 - 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全长194.7公里 可提升汉江流域水调配能力并增加中线调水量[4] - 2024年一季度新开工8项重大水利工程 投资规模超去年同期 水利部将继续推动新项目开工[4] - 水利部将以"两重"项目为重点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4] 能源项目建设 - "陇电入鲁"工程进入投产冲刺阶段 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 其中新能源占比超50%[5] - 庆阳换流站全员在岗保障工程"五一"后投运 确保设备稳定运行[5] - 广东福建浙江等海上风电基地已投运 风电光伏装机从2020年5.35亿千瓦增至2025年14.82亿千瓦 增长177%[6] - 风光为主的非化石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保持在80%以上[6] 重大工程总体进展 -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涉及5000多个项目 目前已完成99%规划目标 涵盖能源交通新基建等领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