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陆运河
icon
搜索文档
“项目为王”助推高质量发展
广西日报· 2025-11-08 11:46
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明镜告诉记者,截至11月3日,平陆运河项目已完成投资620.5亿元,占总投资的85.3%;完成土石方开挖约2.96亿 立方米,占开挖总量的93.8%;完成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564.8万立方米,占浇筑总量的96.6%;航道基本成型约109公里,占工程总量的86.7%;完成主桥下 构27座,完成上构合龙17座,通车2座。 黎明镜有感而言:"3年来,是自然资源部门以'先行用地'破瓶颈、'24小时响应'解难题,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条连通江海的大运河高标准、高质量、高 水平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 灵山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刘义欢,一路见证了自然资源部门服务平陆运河建设的全过程。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建设现场。 唐广生 任绍威 摄 11月5日,雨停初晴,群山如黛。 驱车行驶在平陆运河建设工地,但见主线桥梁施工如火如荼,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有条不紊,设备安装处塔吊林立。 在马道枢纽工程施工现场,满鞋泥泞的工程师韦敏鑫正指挥驾驶员操控可起吊750吨的履带吊,吊装船闸台车轨道梁桥设备。"我们日夜加班,为的是确 保明年如期完成这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设备安装。"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广西自然资源部门 ...
投资规模保持高位,多项交通重大工程本月进入建设节点
第一财经· 2025-11-03 10:47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规模保持高位[1][4] - 分方式看,铁路完成投资5937亿元,公路完成投资1.78万亿元,水路完成投资1605亿元,民航完成投资829亿元[4] - 公路投资中,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分别完成投资9296亿元、4343亿元和2753亿元[4] 重大桥梁工程项目进展 - 张靖皋长江大桥四座主塔主体部分将于11月下旬全部完工,大桥全长约29.8千米,预计2028年10月建成[1] - 厦金大桥(厦门段)A3标段首个海上装配式桥梁于11月15日启动吊装,项目整体进展已完成37%,力争2026年底海上主线通车[1][2] - 厦金大桥设计全长约17.34公里,是连接福建沿海与金门岛、构筑厦门翔安国际机场集疏运系统的重要一环[1][2] 平陆运河项目进展 - 平陆运河全长134.2公里,工程总概算为727.19亿元,建成后将缩短西江中上游地区入海航程约560公里[3] - 截至10月26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17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8%,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约2.95亿立方米,占总量93.5%[3] - 项目累计完成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562.4万立方米,占总量96.2%,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170亿元[3][4] - 项目沿线101个土石方堆存场的土地复垦工作已全面启动,总面积3.76万亩[4] 其他重大交通工程 - G95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廊坊至涿州段改扩建项目将于11月下旬同时拆除沿线6座天桥,以提升京津冀交通效能[2] - 平陆运河项目大田坪村大桥已于11月上旬实现全桥合龙[3]
平陆运河建设顺利推进 自然资源部门筑牢要素保障基石
中国新闻网· 2025-10-30 09:35
"在开挖之前,我们已经前期做了一个土石方综合利用方案。"对于大规模的土石方如何处置,广西 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实施科副主任工程师韦帆泽提及了七大利用方向,包括抬填造地、园 区回填、土地复垦、吹填造地(海上)、工程利用、绿色建材、矿坑修复等。 据了解,目前平陆运河项目沿线土石方堆存场(弃土场)的土地复垦工作已全面启动,正在按计划有 序推进。该项工作共涉及101个堆存场(弃土场),总面积3.76万亩。各相关责任单位已根据复垦实施方案 要求,开展场地平整、地形重塑、土壤重构和复垦种植等基础性工程。 截至2025年10月23日,累计完成69个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共涉及84个堆存场,占堆存场总数的 83.17%;累计平整土地9312亩,回覆表土6969亩,复垦种植3217亩,部分复垦的土地上已生长出茂密 的甘蔗。 民生安置与配套建设同步推进。平陆运河(钦州段)涉及的15个集中安置点,截至2025年1月20日已 全部建成交付,计划安置民众1323户5833人。项目涉及钦州市主城区和滨海新城规划范围内集体土地上 房屋245户1151人已完成安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表示,将持续紧盯平陆运河工程沿线环境风险隐患 ...
平陆运河风物志㊿ | 灵山秀水多“彩虹”
广西日报· 2025-10-26 10:49
灵山县桥梁建设历史与成就 - 灵山县拥有378座各类桥梁,被誉为“隐藏”的桥梁大县 [1] - 境内683条大小河流分布,民间自古以修桥补路为美德,是多桥的重要原因 [1] 环秀桥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 环秀桥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曾是钦州与廉州(今合浦)之间的交通要道,现仍是城区主干道 [1] - 桥名源于“环秀女修桥”的传说,历史上屡毁于洪水又屡次重建,桥下6墩7孔为清末遗存 [1] 龙武大桥的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 - 龙武大桥建于1979年,是我国首座净跨百米无筋石肋空腹式双曲拱桥,整桥未使用钢筋 [2] - 大桥由灵山工程师自主设计,当地民众施工,与同跨径钢筋混凝土桥相比节约钢材80吨、资金百万元 [3] - 大桥被评价为“雄伟壮观、结构牢固、就地取材、施工简便、用料节约、造价低廉” [3] 三里江大桥的开创性技术 - 三里江大桥建于1968年,是我国首座无支架施工双曲拱桥,由时年27岁的郑皆连主持建设 [4] - 该桥开创的技术结束了修拱桥必须搭支架的历史,为天峨龙滩特大桥、平南三桥等现代拱桥奠定基础 [4] - 原桥因老化于2019年拆除,新桥设计载荷显著提升以满足现代运输需要 [4] 桥梁技术的传承与新发展 - 郑皆连院士团队为规划建设27座跨河大桥的平陆运河提供支持,三里江大桥的技术和精神在世纪工程中延续 [5] - 灵山的桥梁从古桥到现代桥梁不断迭代,是文脉载体和发展见证,连接着通江达海的发展蓝图 [5]
通江达海画卷加速铺展
广西日报· 2025-10-11 12:03
项目概况与战略意义 -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始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134.2公里 [6] -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5000吨级航道、3座双线船闸航运枢纽和27座跨主航道桥梁,需开挖土石方约3.15亿立方米、船闸主体浇筑混凝土584.6万立方米,建设体量与施工难度在国内同类工程中位居前列 [6] - 运河建成通航后,将为广西及西南地区开辟一条通往东盟的最短、最经济、最便捷通道,西南地区货物经此出海比经广州港出海缩短内河航程560公里以上,物流成本预计降低约30% [7] - 项目将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资源优势转化,并推动“东盟地区—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产业链构建,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7] 整体建设进度 - 截至10月9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608亿元,土石方开挖和枢纽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成量分别超92%、95% [3] - 航道基本成型段的施工长度完成率超84%,项目已连续3年超额完成建设计划 [3] - 平陆运河航道14标全长9.01公里,大部分区段已经通水,未来可满足5000吨级货轮通航需求,该标段土石方开挖累计完成92.9%,产值累计完成83.1%,整体进度已超预期 [3] 关键枢纽与船闸进展 - 作为运河最下游、离出海口最近的梯级航运枢纽,青年枢纽船闸人字门吊装工作已全部完成,项目进入人字门附件、机电设备安装阶段 [4] - 青年枢纽船闸主体已完成混凝土浇筑74.4万立方米,占总量的97.4%,预计今年底实现主体完工 [4] - 项目建设同步打造了全国首个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运河”,用科技为工程建设赋能 [6] 桥梁工程进展 - 运河全线共规划27座跨越主航道的桥梁,目前已累计完成主桥下构17座 [4] - 东坝村大桥和G75兰海高速钦江大桥右幅已实现通车,旧州大桥全桥合龙、陆杨新村大桥格子梁合龙、新福镇过江通道桥完成管内混凝土灌注 [4] - 今年底前将力争完成19座桥梁的建设,整体工程进入冲刺阶段 [4] 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 作为运河“暖心驿站”的钦州水上服务区,是集通航保障与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关键站点,其综合楼、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已封顶 [6] - 服务区的岸电室、维修间主体工程完成50%,主入口的路面硬化、路灯安装和部分园林施工也已完成,团队争取在明年春节前完工交付 [6]
向祖国报告丨一江春水向“南”流 平陆运河通江达海雄姿渐显
央广网· 2025-10-08 09:06
工程核心进展 -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船闸人字门吊装工作全部完成 标志着工程正式进入人字门附件和机电设备安装阶段 [1] - 人字门是船闸的"心脏" 其吊装精度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船闸运行的安全、稳定及通航效率 [1] - 三大枢纽建设进入船闸主体结构浇筑收尾和金属结构安装攻坚期 累计完成船闸主体混凝土550.9万立方米 占总量的94.2% [2] 工程规模与技术细节 - 平陆运河全长134.2公里 起点和终点之间水位差高达65米 [2] - 运河设置马道、企石、青年三大枢纽 每个枢纽建设两座巨型船闸 马道枢纽落差最大接近30米 [2] - 船闸采用连通器原理运作 通过控制水池水量实现船舶升降 [2] - 截至目前土石方开挖和枢纽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成量均超过90% 成型航道里程约105公里 占项目总航道里程的83.7% [2] 战略意义与预期影响 -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 预计2026年年底建成通航 [3] - 运河建成后将直接开辟广西及西南地区通往东盟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通道 [3] - 项目将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 [3]
全球首个、关键突破!大国重器捷报频传
证券时报· 2025-10-06 13:47
核聚变能源 - 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主机全面开建,其重达400余吨的底座已安装就位,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 [2][3] - 该装置计划在国际上首次验证演示核聚变发电,目标在2030年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4] 光热储能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西塔调试成功,即将进入全系统试运行 [5][6] - 电站由两座200米高吸热塔及近27000块定日镜组成,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 [6] - 定日镜可根据太阳方位自动调整,分别服务于东塔和西塔以最大化光能利用效率 [6] 极地科考与深海技术 - “蛟龙”号在北极冰区实现首次下潜 [8] - 完成全球首次极区载人与无人潜水器的水下协同作业 [9] 航空制造 - 中国大型民用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批产第三架机已完成总装下线及生产试飞 [10][11] 重大基建工程 - 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的青年枢纽船闸人字门大型吊装工作全部完成 [12] - 平陆运河项目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计划于2026年建成通航 [13] 绿色航运 - 国内首制万吨级纯电动智能海船“740标箱纯电动敞口集装箱船”成功下水 [14][15] - 该船可通过高压岸电充电或吊装箱式电池实现快速换电,标志着沿海集装箱运输进入零排放、纯电动时代 [15]
点赞!大国重器,捷报频传
中国能源报· 2025-10-06 11:49
核能领域 - 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主机全面开建,其重达400余吨的底座已安装就位,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2] - 该装置计划在国际上首次验证演示核聚变发电,目标在2030年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4] 光热储能领域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西塔调试成功,即将进入全系统试运行阶段[4] - 电站由两座高达200米的吸热塔及近27000块定日镜组成,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6] - 定日镜采用智能追光设计,能根据太阳方位自动调整角度,分别服务于东塔和西塔以提高光能利用率[8] 极地科考与航空制造 - "蛟龙"号在北极冰区实现首次下潜,并完成全球首次极区载人与无人潜水器的水下协同作业[9][12] - 大型民用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批产第三架机已完成总装下线并圆满通过生产试飞[11][14] 航运与水利工程 -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船闸人字门大型吊装工作全部完成,项目预计于2026年建成通航[14][16] - 国内首制万吨级纯电动智能海船成功下水,支持高压岸电充电和吊装箱式电池快速换电,标志着沿海集装箱运输进入零排放时代[17][20]
全球首个、关键突破!国庆假期大国重器捷报频传
齐鲁晚报· 2025-10-06 08:36
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 - 核聚变装置BEST建设取得关键突破,重达400余吨的底座成功安装就位,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标志着主机全面开建 [1] - 该装置未来将在国际上首次验证演示核聚变发电,有望在2030年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3]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即将全系统试运行 [3] - 电站由两座高达200米的吸热塔、近27000块定日镜组成,全系统调试成功后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 [5] - 定日镜可根据太阳位置调整方向,上午为东塔送光,下午为西塔送光,实现阳光高效利用 [7] 北极深海科考与双潜器作业 - 在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中,"蛟龙"号在北极冰区实现首次下潜 [6] - 完成全球首次极区载人与无人潜水器的水下协同作业 [10] AG600"鲲龙"水陆两栖飞机 - 大型民用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批产第三架机(1103架)总装下线并圆满完成生产试飞 [9][12] 平陆运河建设工程 - 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取得新进展,三大枢纽之一的青年枢纽人字门大型吊装工作全部完成 [11] - 项目建设已进入攻坚冲刺关键阶段,将于2026年建成通航 [14] 万吨级纯电动智能海船 - 国内首制万吨级纯电动智能海船"740标箱纯电动敞口集装箱船"成功下水 [14][16] - 该船可通过高压岸电充电,也能通过吊装箱式电池实现快速换电,标志着我国沿海集装箱运输正式迈入零排放、纯电动时代 [16]
数说“十四五”发展成绩单 102项重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南方都市报· 2025-10-05 20:15
重大工程进展 - 102项重大工程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目标 [1] - 川藏铁路、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稳步建设 [3] - 全国约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3] - 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率达到97% [3] 交通基础设施 - 中老铁路、贵阳至南宁高铁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投运 [3] 科技前沿成果 - "祝融号"火星车首次登陆火星 [5] - "嫦娥5号"带回月壤已与6个国家开展共享研究 [5] -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领跑全球 [5] - "东方超环"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1亿度高温、1066秒的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 [5] 生态建设 - "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打响 [7] - 已完成生态建设任务1.64亿亩 [7] - 黄河"几字弯"区域实现绿进沙退 [7] - 科尔沁、浑善达克流动沙地歼灭战有力阻遏京津风沙源 [7] -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构筑全长3000多公里的阻沙防护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