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日常生活消费品
icon
搜索文档
但斌二季度美股持仓曝光:英伟达稳居第一,多只头部公募纳指ETF现身
搜狐财经· 2025-07-31 23:11
东方港湾海外基金二季度持仓分析 - 英伟达稳居第一大重仓股 持股市值达2亿美元 较上季度增持5076万美元 二季度股价上涨45.77% [2] - 前五大持仓全部为科技股 包括英伟达 谷歌 三倍做多FANG+指数ETF 三倍做多纳指ETF和Meta [3][5] - 持仓组合呈现高度科技导向 信息技术行业占比最高 其次为通讯服务和非必需消费品 [4][6] 重点持仓变动情况 - 大幅增持英伟达和谷歌 分别增加5076万美元和6124万美元 [4] - 新进特斯拉 奈飞 Coinbase等个股 持仓市值分别为6301万美元 5723万美元和5470万美元 [5] - 减持苹果 微软和亚马逊 减持金额分别为4534万美元 1100万美元和2688万美元 [7] 行业配置特点 - 科技板块占绝对主导地位 前十大持仓中有7只为科技相关企业 [4][6] - 通过三倍做多FANG+指数ETF和三倍做多纳指ETF强化科技板块配置 [5][8] - 减持消费电子类个股 如苹果 同时增加对AI硬件和数字货币等新兴领域配置 [6][7] 市场观点与策略 - 基础层AI硬件龙头被视为核心资产 但需通过波段操作平衡估值波动风险 [6] - 应用层拓展至新兴领域 如加仓谷歌AI模型投入和新进Coinbase 体现对技术落地场景的前瞻布局 [6] - 采用"分层策略"看待科技股前景 优选现金流强劲的生态型公司作为长期投资标的 [6]
港股“双重优势”吸引QDII基金配置转向
证券日报· 2025-07-21 00:15
QDII基金区域配置策略调整 - 37只QDII基金配置港股资产 多只基金加大港股持仓 科技板块仍为核心配置方向 [1] - 一季度末132只QDII基金配置美股市场 持仓市值1783.63亿元 二季度多只基金降低美股仓位转向港股 [2] - 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股票QDII美股仓位从39.04%降至3.03% 港股仓位从13.97%提升至57.91% [2] - 创金合信全球芯片产业QDII港股持仓优化 大中华区配置价值凸显 [2] - 鹏华港美互联股票LOF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等基金均出现类似操作 [3] 港股市场配置逻辑 - 恒生科技指数动态市盈率处于低位 较海外市场呈现估值优势 [3] - 港股科技股中互联网服务 软件应用等板块与国内经济复苏关联度高 政策改善传导至股价形成"估值修复+基本面共振"逻辑 [3] 科技板块配置情况 - QDII基金第一大重仓行业为信息技术 38只基金布局 投资市值331.47亿元 [4] - 医疗保健 非日常生活消费品 通讯业务 日常消费品等行业投资市值居前 [4] - 16只QDII基金信息技术行业仓位保持在30%以上 多只基金将其作为第一大重仓行业 [4] - 创金合信全球芯片产业QDII信息技术仓位从74.65%提升至75.47% [4] 下半年投资主线 - 多只QDII基金将AI产业链作为核心主线 看好从算力基建到应用落地的完整产业链 [5] - AI产业基本面进展及关键宏观事件演变成为市场焦点 [5] - 科技板块尤其是AI产业链布局成为QDII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 [5]
“反内卷”与资本周期
国信证券· 2025-07-13 14:52
核心观点 - 资本周期方法关键是理解行业内配置资本数量变动对未来回报的影响,传统价值/成长二分法存在问题,预测需求比预测供给更难,供给变动驱动行业盈利性,股价常未能预见供给侧变动 [3] -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状态下,行业集中度呈倒U型分布,盈利类似,分红方面股息率中枢随企业演化不断走高 [3] - 按相对回报和绝对回报定位,结合季报数据定位行业,发现行业集中度呈U型分布,当前推荐的二级行业有养殖业、动物保健Ⅱ等 [3] 资本周期:供给和集中度先于景气度考虑 - 《资本回报》是《资本账户》续集,深化资本周期理论应用,扩展到多领域,强调管理层资本配置能力,引入行为金融学元素 [10] - IPO等资本市场行为顺周期,上市企业收益率高位回落,少数企业二次成长,二级市场投资中二次成长更适合投资 [14] - 美国股市百年行业市值变迁反映产业结构演进,从能源、工业主导过渡到信息技术、金融核心,经济从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和知识经济主导转型 [21][22] 细分行业资本周期历史定位 - 对124个申万二级行业按行业集中度、盈利增速、资本支出增速划分8个象限,匹配季度行业涨跌幅,定位推荐和审慎行业 [27] - 整理2010 - 2025Q1不同二级行业所处资本周期,定位推荐/规避行业 [39] 当前各行业所处资本周期阶段 - 根据2025Q1判定,推荐行业有金属新材料、房屋建设Ⅱ等,审慎行业有煤炭开采、电机Ⅱ等 [59] - 按一季报资本周期定位挖掘细分行业,行业集中度符合产业生命周期U型分布 [60] 美国和日本资本周期原理和案例 美股资本周期 - 70年代及2009年后美股可选消费板块显著超额,新消费崛起时相关行业负债率增长,基本面向好获高估值溢价,细分领域轮动丰富“新消费”内涵 [77][80] - 库存周期和资本周期有映射关系,资本开支和利润有周期属性,现金流和集中度有趋势特征 [66] 日股资本周期 -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耐用品消费爆发,转型期服务业和体验式消费兴起,新消费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85] 电信行业案例 - 80 - 90年代美欧电信行业从起步到竞争、内卷、出清,最终整合实现稳定和盈利恢复 [90] 互联网浪潮案例 - 亚马逊因强大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因素被长期投资,Booking.com转型后股价回升增长 [95] 科技巨头案例 - 英伟达ROE、自由现金流等表现良好,负债率低于行业,资本开支变化率高于行业 [100] - 微软负债率和行业集中度同步走高,资本开支两轮起伏,不同阶段股价表现不同 [103] - 亚马逊不同阶段现金流、盈利、资本开支等情况不同,股价表现受其影响 [106] - 谷歌盈利、现金流等情况变化,资本开支和行业集中度影响股价 [109] - Meta不同阶段盈利、资本开支、负债率等情况不同,符合不同投资阶段定义 [111] - 特斯拉负债率下降,资本开支高于行业,股价有两次脉冲 [113] 站在新一轮“反内卷”视角看资本周期 - 中国库存周期和经济周期并轨,实体需求贴近短周期,资本开支周期有中周期属性 [118] - 投资选择上游或下游产业,规避中游产业,选择初始成长和二次成长阶段,规避竞争中间阶段 [126] - 2025年多个行业和部门发布反内卷倡议和通知,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128] - 国内新消费领域资本开支、自由现金流、PE等指标有变化 [131]
但斌业绩大反攻!最新持仓透露背后原因!一重仓标的底部反弹超90%!
私募排排网· 2025-05-20 18:44
但斌旗下私募产品业绩表现 - 但斌旗下64只私募产品中近一个月收益超***%的有62只,绝大多数产品近一年收益已超***% [2] - 业绩反弹主要源于重仓股近期表现亮眼,海外基金一季度美股持仓市值达8.68亿美元(约6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9.95亿美元略有下降 [5][7] 美股持仓调整策略 - 清仓Palantir、SoundHound AI及三倍做多小盘股指ETF,大幅加仓苹果(+38%)、微软(+25%)、亚马逊(+70%)、谷歌(+38%)及三倍做多纳指ETF(+47%) [7] - 对第一大重仓股英伟达微幅减仓2%,同时持有2倍做多英伟达ETF(NVDL)自4月7日以来涨幅达91.65% [7][8] - 台积电持股数减少95%,持股市值仅130万美元 [8] 国内基金美股相关布局 - 国内基金2024年末重仓7只美股ETF,总市值9.31亿元,涉及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等产品 [8][9] - 银河东方港湾1号、2号资管产品除A股、港股外,亦重仓多只美股相关基金 [9] 人工智能与美股投资观点 - 但斌强调AI已从科技热点转变为重塑企业基本面的核心力量,认为AI行情将持续10年以上 [12][14] - 指出美股一季报超预期,AI资本开支未停滞,企业基本面战胜市场恐惧 [14] - 坚持"抓大放小"策略,认为美股每次大跌后都是买入时机 [12] 重仓股近期市场表现 - 英伟达、微软股价距历史前高仅一步之遥,英伟达自4月7日以来上涨43.57%,微软上涨26.24% [7][8] - 三倍做多纳指ETF(TQQQ)同期涨幅达73.89%,META上涨26.8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