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
搜索文档
单季度合计超500条!跨境ETF溢价风险被密集提示,美日主题产品成“高发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8 21:33
2025.11.18 "特此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近期,这样的风险提 示公告在跨境ETF中密集刷屏。据第一财经初步统计,四季度以来,有33只产品合计发布超过500条溢 价风险提示,其中11只产品预警次数超过20次,美日主题产品成为溢价"高发区"。 多只产品保持高溢价状态,甚至频频出现临时停牌情况。如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的 IOPV溢价率连续25个交易日保持在10%以上,仅11月就连续12个交易日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及停牌的公 告。 与高溢价相伴生的,是跨境ETF赛道的爆发式增长,年内整体规模增幅近117%,远超A股ETF同期增 速。随着近来海外市场出现震荡调整,叠加市场对AI泡沫的热议,这场跨境投资热究竟是资金对海外 资产的迫切追逐,还是暗藏风险的"价格泡沫"? 美日跨境ETF"高烧不退" 11月18日早盘,景顺长城基金一则公告揭开了当前跨境ETF市场的热度一角。公告内容显示,景顺长城 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因此 开市停牌一小时。 据第一财经统计,这是该基金自月初以来连续发布的第12则关于 ...
单季度合计超500条!跨境ETF溢价风险被密集提示,美日主题产品成“高发区”
第一财经· 2025-11-18 20:16
本文字数:3350,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曹璐 "特此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近期,这样的风险提示公告在跨境ETF中密集刷屏。据第一财经初步统 计, 四季度以来,有33只产品合计发布超过500条溢价风险提示,其中11只产品预警次数超过20次,美日主题产品成为溢价"高发区" 。 2025.11. 18 多只产品保持高溢价状态,甚至频频出现临时停牌情况。如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的IOPV溢价率连续25个交易日保持在10%以上,仅11月 就连续12个交易日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及停牌的公告。 与高溢价相伴生的,是跨境ETF赛道的爆发式增长,年内整体规模增幅近117%,远超A股ETF同期增速 。 随着近来海外市场出现震荡调整,叠加市场对 AI泡沫的热议,这场跨境投资热究竟是资金对海外资产的迫切追逐,还是暗藏风险的"价格泡沫"? 美日跨境ETF"高烧不退" 11月18日早盘,景顺长城基金一则公告揭开了当前跨境ETF市场的热度一角。公告内容显示,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 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因此开市停牌 ...
高溢价警报频响难挡狂热,跨境ETF规模年增117%
第一财经· 2025-11-18 19:22
跨境ETF市场高溢价现象 - 四季度以来,全市场至少有33只跨境ETF产品累计发布超过500条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其中11只产品预警次数超过20次 [1][2][3] - 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的IOPV溢价率连续25个交易日保持在10%以上,11月连续12个交易日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及停牌公告 [1][3] - 截至11月18日,有9只跨境ETF的IOPV溢价率高于5%,前一日则有21只,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和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的溢价率持续处于高位 [2][3] - 美日主题产品成为溢价"高发区",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分别以39条、34条预警居前 [3] 跨境ETF规模增长与市场热度 - 截至11月17日,跨境ETF总规模达到9202.88亿元,较去年底的4242.2亿元增长近117%,远超A股股票型ETF同期约28%的增速 [5] - 百亿元规模以上的产品从11只翻倍至22只,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达845.76亿元,多只港股相关产品规模突破420亿元 [5] -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博时标普500ETF等聚焦美股市场的基金规模超200亿元,分别为296.47亿元、221.2亿元 [6] - 投资范围从早期的港股、美股为主拓展至全球多元化布局,包括法国CAC40、德国DAX、巴西IBOVESPA等指数,首批投资巴西的跨境ETF一日售罄,配售比例均不到12% [6] 高溢价成因分析 - 核心矛盾在于QDII额度"瓶颈"与资金需求的错配,标的指数的稀缺性、外汇波动预期及短期市场炒作行为加剧了供需失衡 [5] - 溢价本质是价格泡沫而非价值增长,一旦市场情绪降温、资金撤退,溢价空间将迅速收敛,高位接盘的投资者将直接承受价格下跌损失 [3] - 11月10日起,6只ETF产品正式纳入"南向ETF通"名单,首次纳入包含40%非港股资产的ETF,标志着跨境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6] 海外市场波动与AI产业争议 - 截至11月17日,纳斯达克指数月初以来累计跌幅达4.29%,日经225指数18日重挫3.22%,创4月10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月内累计跌幅超7% [7] - 18日跨境ETF成为ETF跌幅榜"重灾区",跌幅前20名中跨境产品占比近半,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以-4.99%领跌 [7] - 市场对AI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升温,机构认为当前科技行情主要集中在优质大市值头部个股,美股可能会经历一段泡沫化过程 [7][8] - 多数机构对短期调整后的美股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AI繁荣的大逻辑暂时没有改变,在财政和货币"双宽松"、科技投资持续的环境下,美国信用周期和盈利可能会继续向上 [9]
201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居首
搜狐财经· 2025-11-07 09:54
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概况 - 截至11月6日,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207.7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1.93亿元 [1] - ETF融资余额为1123.5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3.66亿元 [1] - ETF融券余额为84.2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73亿元 [1] ETF融资净买入情况 - 11月6日有201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1] - 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净买入1.09亿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ETF包括鹏华中证酒ETF、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等 [1]
195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居首
搜狐财经· 2025-09-11 10:09
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变化 - 截至9月10日,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140.9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04亿元 [1] - ETF融资余额为1064.9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77亿元 [1] - ETF融券余额为75.9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0.73亿元 [1] ETF融资净买入情况 - 9月10日有195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1] - 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净买入1.58亿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包括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等 [1]
253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华安黄金ETF居首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10:09
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变化 - 截至9月1日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达1100.1亿元 单日增加13.1亿元[1] - ETF融资余额1024.13亿元 单日增加11.66亿元[1] - ETF融券余额75.97亿元 单日增加1.44亿元[1] 融资净买入ETF分布情况 - 253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华安黄金ETF以2.47亿元净买入额居首[1] - 融资净买入前列包括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及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1] -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与鹏华化工ETF同样位列融资净买入前列[1] - 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与华安创业板50ETF获显著融资净买入[1]
152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华宝中证医疗ETF居首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10:40
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变化 - 截至8月7日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022.7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8.66亿元 [1] - ETF融资余额为95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9.47亿元 [1] - ETF融券余额为64.7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0.81亿元 [1] ETF融资净买入情况 - 8月7日有152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1] - 华宝中证医疗ETF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净买入4974.11万元 [1] - 华夏纳斯达克100ETF融资净买入4886.18万元 [1] - 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融资净买入3443.76万元 [1]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融资净买入3357.24万元 [1] - 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融资净买入3033.56万元 [1] -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融资净买入2865.91万元 [1] - 南方中证1000ETF融资净买入2229.67万元 [1]
但斌旗下东方港湾海外基金公布二季度持仓动向:继续重仓英伟达还不够,新进数字货币概念股Coinbase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3 20:56
美股持仓动向 - 东方港湾海外基金2025年二季度持仓规模上涨至11.27亿美元,持仓标的增加至13只 [1][3] - 英伟达继续位居第一重仓股,期末持有126.78万股,二季度股价上涨45.77% [3] - 谷歌跃升为第二大重仓股,期末持有92.16万股,二季度股价上涨13.54% [3][4] - 新进持有特斯拉19.83万股,该股二季度上涨22.57% [4] - 新进持有奈飞4.28万股,该股二季度上涨43.6% [4] 科技行业布局 - 持仓主要围绕"AI技术、算力设施、AI应用"展开,以科技龙头为主 [3] - 持有2倍做多英伟达ETF12.17万股,该ETF二季度上涨88.29% [3] - 加仓谷歌凸显对算力基建的信心 [6] - 投资框架强调"投资改变世界的公司" [5] 数字货币领域尝试 - 新进持有数字货币概念股Coinbase15.61万股,二季度股价飙涨超过103% [2][5] - Coinbase是美国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业务覆盖法币与加密资产兑换等 [5] - Coinbase在Web3生态中地位逐步上升,具备"坐地收钱"能力 [5] ETF基金配置 - 国内基金组合重仓16只与美股关联密切的ETF基金,持仓总市值约9.3亿元 [6] - 具体持仓包括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5101万元、大成纳斯达克100ETF6625万元等 [6] - 这些ETF成分股高度集中于微软、苹果、谷歌、英伟达等美股科技巨头 [6] 投资策略分析 - 呈现"双轨进化"特征,主线强化同时布局新兴领域 [6] - 采用"核心+卫星"架构,80%仓位锚定确定性趋势,20%布局范式革命 [7] - 建议聚焦符合MCGF与AI10年周期的交叉领域 [7][8] - 关注中国AI驱动产业技术升级和海外AI基础设施相关产业机会 [8]
但斌业绩大反攻!最新持仓透露背后原因!一重仓标的底部反弹超90%!
私募排排网· 2025-05-20 18:44
但斌旗下私募产品业绩表现 - 但斌旗下64只私募产品中近一个月收益超***%的有62只,绝大多数产品近一年收益已超***% [2] - 业绩反弹主要源于重仓股近期表现亮眼,海外基金一季度美股持仓市值达8.68亿美元(约6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9.95亿美元略有下降 [5][7] 美股持仓调整策略 - 清仓Palantir、SoundHound AI及三倍做多小盘股指ETF,大幅加仓苹果(+38%)、微软(+25%)、亚马逊(+70%)、谷歌(+38%)及三倍做多纳指ETF(+47%) [7] - 对第一大重仓股英伟达微幅减仓2%,同时持有2倍做多英伟达ETF(NVDL)自4月7日以来涨幅达91.65% [7][8] - 台积电持股数减少95%,持股市值仅130万美元 [8] 国内基金美股相关布局 - 国内基金2024年末重仓7只美股ETF,总市值9.31亿元,涉及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等产品 [8][9] - 银河东方港湾1号、2号资管产品除A股、港股外,亦重仓多只美股相关基金 [9] 人工智能与美股投资观点 - 但斌强调AI已从科技热点转变为重塑企业基本面的核心力量,认为AI行情将持续10年以上 [12][14] - 指出美股一季报超预期,AI资本开支未停滞,企业基本面战胜市场恐惧 [14] - 坚持"抓大放小"策略,认为美股每次大跌后都是买入时机 [12] 重仓股近期市场表现 - 英伟达、微软股价距历史前高仅一步之遥,英伟达自4月7日以来上涨43.57%,微软上涨26.24% [7][8] - 三倍做多纳指ETF(TQQQ)同期涨幅达73.89%,META上涨26.87% [8]
大类资产与基金周报:黄金下跌,商品基金跌幅录得-3.58%-20250518
太平洋证券· 2025-05-18 22:12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周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大类资产市场概况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跟踪全球主要市场指数、债券收益率、商品价格及外汇汇率的变化,构建大类资产市场表现的量化模型[4][9][10][26][27][32][33][39]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权益市场:采集A股/港股/美股主要指数涨跌幅,按市值风格(大盘/中盘/小盘)和行业分类计算收益分布[9][10][11][12][13][15][17][18][19][22] - 债券市场:计算国债收益率变动(1/3/10年期)、信用利差(企业债-国债)及中美利差[26][27][28][29][31] - 商品市场:跟踪原油/黄金/工业金属等商品的绝对收益和南华指数分类表现[32][33][34][35][37][38] - 外汇市场:监控主要货币兑人民币汇率变动及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相关性[39][41][42][43] 2. **模型名称**:基金业绩归因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基金类型分类(权益/固收/QDII等)分析业绩表现与市场基准的关联性[44][45][46][47][51][55][56]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按基金类别统计规模占比(固收基金占67.77%,权益基金占22.78%)[47][50] - 计算各类基金不同时间维度的回报率(近1周/1月/1年),并与对应市场指数(如纳斯达克指数与QDII基金)进行相关性分析[51][55][56][5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市场风格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A股市场不同市值风格(大盘价值/小盘成长等)的收益差异捕捉风格轮动[9][12][1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风格收益 = \frac{指数_{风格}}{指数_{基准}} - 1$$ 其中基准采用沪深300指数,风格分类包括大盘价值(本周+1.45%)、小盘成长(-0.20%)等[13] 2. **因子名称**:商品动量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利用商品期货价格变化率构建趋势跟踪因子[32][33][34][3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动量值 = \frac{价格_{t}}{价格_{t-5}} - 1$$ 应用于沪铜(本周+0.93%)、沪铝(+3.03%)等品种[34]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大类资产市场概况模型**: - A股中证2000指数近1周收益0.97%,北证50收益3.13%[9]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变动-4BP,期限利差收窄至45BP[27][31] - 南华贵金属指数近1周下跌3.25%[37] 2. **基金业绩归因模型**: - QDII基金近1周平均收益2.14%,跑赢恒生指数(2.09%)[51] - 商品基金近1周亏损3.58%,与COMEX黄金(-3.72%)表现一致[54][55]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市场风格因子**: - 大盘成长风格近1月累计收益3.45%,显著优于小盘成长(-0.20%)[13][55] 2. **商品动量因子**: - 沪铝近1月动量值达3.03%,同期原油动量值为-2.10%[34][37] 注:报告中未提及对模型/因子的定性评价,故未包含相关描述[1][2][3][6][8][60][61][62][63][6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