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经营

搜索文档
黑芝麻(000716) - 000716黑芝麻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8:22
公司基本信息 - 2025年5月21日15:00 - 17:00举办2024年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互动方式,地点为价值在线(www.ir - online.cn) [2] - 接待人员包括副董事长、总裁李文全,副董事长、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周淼怀,财务总监王炳波,独立董事叶志锋 [2] 公司关系与股价问题 - 公司与黑芝麻智能HK02533无任何关系 [2] - 股票市场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板块轮动特征,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正聚焦主营业务提升竞争力和投资价值 [2] 年报与分红问题 - 2025年4月25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可能面临的风险详见年报第三节相关内容 [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提报股东大会审批,不晚于2025年6月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后将另行公告分派事宜 [4] 业务发展规划 - 润谷食品将根据海外市场与竞争需要,丰富产品线、调整经营策略 [5] - 公司计划开发药食同源粉体等不同品类新产品,布局黑色健康产业 [5] - 2025年重点聚焦健康食品产业经营,围绕新定位巩固优势业务、做好药线渠道经营、推动产品升级 [6]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同比下降7.92%,主要因压缩低效能电商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73.76万元,同比增长80.46% [5]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25.11万元 [8] 业务板块调整 - 2024年第三方品牌电商业务收入下降,因执行战略调整压缩低效能业务,后续大概率持续调整优化 [6] 新业务进展 - 食品业务方面,布局保健品资质黑芝麻糊切入部分OTC渠道,中老年高钙黑芝麻牛奶销量增长,“黑养黑”品牌产品受喜爱并拓展线下渠道,烘焙系列产品外销收入增长 [7] - 电商业务围绕控风险、抓效益、提升竞争力推进整合优化升级,虽收入下滑但效益提升,资源优化整合 [7][8] 现金流与盈利问题 - 公司目前现金流正常,可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要 [8] - 盈利增长点包括聚焦健康产业、加快新产品上市、加强成本管控 [8] 行业情况 - 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持续改善,净利润逐年大幅增长 [8] - 食品行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需求旺盛,国家加强规范管理带来机遇,公司对行业前景充满信心 [8]
太仓市市场监管局全力推进食品安全领域“六化”建设
扬子晚报网· 2025-05-06 18:44
通过实体化建设,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强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配备智能化加工及检测设备,运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减少风险隐患。 通过全员化覆盖,强化全员培训考核,全员分级分类培训,培训通过后方可上岗操作,鼓励每位员工参与食安管理,构建上下联动迅速响应的工作机制。 去年以来,太仓市市场监管局以"六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食品安全领域"六化"建设。对重点领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围绕"网格化""专业化""数字 化"落实部门监管责任,聚焦"全员化""实体化""手册化"压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有力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242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六化"达标建设,其中学校食堂、肉制品生产企业、团餐配送单位、养老机构等领域实现重点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袁记食品有限公司(原苏州元亮食品有限公司)成为首批样板企业,企业创新的"三化"管理模式(全员化、实体化、手册化)已成为行业 标杆。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率专家团队也对企业原料验收、生产加工、成品检验等流程情况进行调研,企业的"三化"建设经验即将向苏州全市推广。 通过手册化管理,分级管控关键控制点,参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风险管控点,采用颜色标记系统管理 ...
市场监管总局:着力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新华财经· 2025-04-02 17:01
文章核心观点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的修正优化现行规章制度,强化企业权责,细化风险防控规定,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1] 分组1: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权责 - 修正目的是构建更完善的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强调主要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责任落实 [1] - 《规定》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建立落实主体责任长效机制并推动运行,压实首要责任 [1] - 新增食品安全总监需由企业管理层担任规定,明确职级定位以更好履行职责 [1] 分组2:细化风险防控制度相关规定 - 修正加强对风险的动态管理,推动企业形成常态化防控制度 [2] - 市场监管总局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库,修正规范相关表述便于企业执行 [2] - 要求记录每日检查、每周排查、每月调度情况并存档,确保风险隐患可追溯、可整改 [2] - 要求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发现事故风险后,企业停止生产经营并报告,避免风险扩大 [2]
中办、国办发文!事关食品安全
券商中国· 2025-03-19 19:24
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意见核心观点 - 建立从农产品种植到食品消费的全链条协同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2][3] - 强化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4] - 完善特殊食品注册许可制度,加强技术联动和专家联审[6] - 建立食品贮存、运输、寄递等环节的专项监管制度[8][9][10][11] - 加强网络食品销售新业态监管,压实平台和主播责任[11][12] - 健全进口食品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建立跨境电商负面清单[14][15] 食用农产品监管 - 明确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种植养殖环节,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流通加工环节[3] - 建立承诺达标合格证问题通报协查机制,完善不合格产品闭环处置流程[4] - 强化肉类检验检疫信息化管理,推进无纸化出证和禁止注水行为[4] - 制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5] 食品生产经营监管 - 严禁擅自改变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条件,加强传统特色食品工艺保护[6] - 对特殊食品重点品种实施优先审评审批,完善功能声称管理[6] - 建立专业化食品安全检查员队伍,强化培训考核和统一调配[7] 食品流通环节监管 - 建立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制定重点品种目录[11] - 实施运输电子联单管理,强化交付装卸过程管控[12] - 督促快递企业落实实名收寄和验视制度,打击寄递假冒伪劣食品[13] - 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标准[14] 网络食品销售监管 - 要求平台设置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严格入网资质审查[11] - 规范主播营销行为,要求对推荐食品进行查验[12] - 建立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治理要求,加强信息监测[12] 餐饮服务监管 - 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13] - 完善学校食堂食材供应商评审制度,建立不良记录清单[13] - 推动大宗食材集中招标采购,建立数字化采购平台[13] 进口食品监管 - 建立部门间风险通报机制,对问题食品采取协同处置措施[14] - 制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负面清单并动态调整[15] - 明确跨境电商食品召回责任,加强召回监管力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