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生产经营
icon
搜索文档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培训考试
中国食品网· 2025-08-15 17:05
食品安全培训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员集中培训及考试,旨在压实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防范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1] - 培训考试面向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学校食堂、医疗机构食堂、养老机构、集中用餐单位等,采用"分批次、全覆盖"模式 [1] - 培训内容涵盖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包括原料管控、加工流程、餐具消毒、应急处置等核心环节 [1] - 通过分析日常监管发现的实际问题强化现场教学,督促食品经营主体开展自查自纠 [1] - 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考试7场次,覆盖从业人员近1650人 [1] - 下一步将持续扩大培考覆盖面,强化培训考试后跟踪检查与效果评估,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压实责任 [1]
国务院食安办印发通知 部署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 对婴幼儿等重点人群食品加大监管力度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13
食品安全监管强化 - 国务院食安办要求各地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1] -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需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全面排查风险隐患 [1] - 重点检查场所环境、原料采购、加工贮存、人员健康等环节 [1] 重点监管领域 - 加大对米面油、肉蛋奶、调味品等大宗消费食品的抽检力度 [2] - 强化婴幼儿、老人等重点人群食品及灾区调拨捐赠食品的监管 [2] - 不合格食品必须依法下架召回并处置 [2] 违法违规打击 - 通过12315平台、内部举报系统等渠道严查问题线索 [2] - 重点打击受灾地区及农村、城中村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行为 [2] 应急管理机制 - 要求及时发布消费提示并加强舆情监测引导 [2] - 强化跨部门协作和应急值守,重大情况需第一时间上报 [2]
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食安监管恭迎“吹哨人”
齐鲁晚报网· 2025-07-30 17:13
食品安全内部举报系统上线 - 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旨在鼓励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及相关知情人举报违法违规线索 [1] - 该系统是落实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强化社会共治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迈出关键一步 [1] - 通过动员企业内部人员充当"吹哨人",将监管触角深入食品生产、流通的隐蔽环节,为社会共治理念提供实践 [1] 系统运行机制 - 支持实名与匿名双轨举报,通过先进技术手段严格保护知情人信息,避免"吹哨人"遭到打击报复 [2] - 坚持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对核实有效的举报按规定给予奖励,对报告重大风险隐患等突出问题予以重奖 [2] - 系统与12315形成联动,推动构建"全民参与、全程监督"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食品安全问题具有极强专业性和隐蔽性,涉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多个环节,链条长且复杂 [1] - 传统监管模式下监管部门力量有限,难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监督 [1] - 过去缺乏有效激励和保护机制,内部知情人发现问题后往往因顾虑选择沉默 [2] 未来发展方向 - 需配套完善举报线索核查反馈机制,避免"石沉大海"挫伤积极性 [2] - 通过普法宣传扭转"家丑不可外扬"陈旧观念,培育"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行业文化 [2] - 激活"内部吹哨人"机制是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重要举措,期待系统汇聚全社会守护食品安全的合力 [3]
市场监管总局:对食品添加剂越界、超标非法行为“零容忍”
新华社· 2025-07-30 10:42
市场监管总局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加大食品添加剂抽检监测力度 严管超范围、超限量和非法添加问题 对越界、超标非法行为"零容忍" [1] - 食品添加剂合规使用将成为食品行业的责任底线和信誉基石 [1] - 食品添加剂抽检监测工作被列为年度抽检计划重点任务 [1] 2023年上半年食品添加剂抽检情况 -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 [1] - 检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不合格食品1.2万批次 [1] - 主要问题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二氧化硫、甜蜜素、脱氢乙酸等 [1] 监管执法行动 - 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排查食品添加剂滥用违法违规行为 调用1200余家食品检验检测机构 [1] - 重点检查大宗食品、"一老一小"相关食品及校园食品等重点领域 [1] - 上半年处罚相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4727家 责令停产停业65家 [2] - 吊销10家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 将4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2] - 移送公安机关48件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 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及时下架、召回 [2]
国务院食安办:针对婴幼儿食品、赈灾食品等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证券时报· 2025-07-26 21:28
食品安全监管强化 - 国务院食安办要求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监管 重点排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隐患 包括场所环境 设施设备 原料采购 加工制作等环节[1][4] - 企业需落实"日管控 周排查 月调度"制度 做好食品原料清理 环境清洁 设备检修 用具消毒等工作[4] - 重点监管米面油 肉蛋奶 调味品等大宗消费品 以及婴幼儿 老人等特殊人群食品[4] 市场违规行为整治 - 加大对受灾地区 农村 城中村等重点区域监管力度 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 过期变质 受污水浸泡食品等违法行为[4] - 通过12315平台 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等渠道收集问题线索 依法快速处置违法违规行为[4] 应急管理机制完善 - 要求及时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加强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 澄清不实信息[4] - 强化应急值班值守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 落实重要信息直报制度[4]
国务院食安办:针对婴幼儿食品、赈灾食品等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财联社· 2025-07-26 19:12
食品安全监管强化 - 国务院食安办要求各地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统筹协调工作[1] -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需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全面排查环境设备原料等风险隐患[1] - 企业须完成食品原料清理环境清洁设备消毒等基础工作确保符合生产经营标准[1] - 重点防范食品及原料污染变质问题防止问题产品流入市场[1] 重点监管领域 - 对米面油肉蛋奶调味品等高频消费食品实施强化日常监管[1] - 婴幼儿老人群体食品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1] - 灾区调拨捐赠销售食品及灾区企业产品纳入重点监控范围[1]
国务院食安办:针对婴幼儿食品、赈灾食品等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央视新闻· 2025-07-26 19:06
食品安全监管强化 - 国务院食安办要求各地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 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 全面排查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风险隐患 [1] - 重点做好食品原料清理 环境清洁 设备检修 用具消毒等工作 确保符合生产经营要求 防止食品污染及变质产品流入市场 [1] 重点监管领域 - 加大对米面油 肉蛋奶 调味品等大宗消费品及婴幼儿老人食品的监管力度 不合格产品一律下架召回 [2] - 强化灾区及农村 城中村等重点区域监管 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 过期变质 受污染食品等违法行为 [2] 监管机制优化 - 通过日常检查 12315平台 内部举报系统等多渠道收集线索 及时核查处置违法违规行为 [2] - 加强跨部门协作与应急值守 落实信息直报快报机制 重大情况需第一时间上报 [2] 信息管理措施 - 及时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加强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 澄清不实信息 [2]
中经评论:吹响守护食品安全的哨声
中国经济网· 2025-07-13 10:15
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创新 - 引入吹哨人制度以弥补传统监管盲区 食品行业产业链长且复杂 传统监管难以全面覆盖种植养殖 加工 包装 贮藏 运输 销售等环节 [4] - 国务院食安委发布《意见》推动建立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鼓励食品从业人员作为"内部知情人"参与监督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4] -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 支持实名与匿名双轨举报模式 [4] 激励机制设计 - 采用分级奖励制度 "小隐患小奖 大隐患大奖" 对报告重大风险隐患者予以重奖 通过经济激励减少举报人顾虑 [5] - 机制设计覆盖全流程 包括明确报告内容 报告途径 核查整改等环节 旨在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5] 举报人保护措施 - 举报系统通过技术手段严格保护知情人信息 实行全国统一接收 编码 分派的闭环管理 举报人可实时追踪进度 [6] - 禁止企业以解除劳动合同等方式打击报复举报人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6] 制度潜在影响 - 需平衡制度执行效果与企业正常经营 防止不正当举报行为 从业人员需正确识别和报告风险隐患 [6] - 机制执行效果将直接影响食品安全水平 从被动隐瞒转向主动举报有助于降低问题食品流入市场的风险 [6]
奖励举报不分内外,合力保障食品安全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3:33
食品安全内部举报机制 - 国务院食安委发布《意见》推动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食品从业人员通过"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向单位或市场监管部门报告风险隐患 [1] - 报告内容涵盖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因素及食品安全管理问题,涉及食品生产主要安全问题 [1] - 生产经营单位需及时组织核查报告内容,核查属实要尽快整改并给予报告人员物质和精神奖励,重大隐患举报将获重奖 [1] - 举报机制专门设立举报系统,简化沟通环节,有利于保护举报人个人信息和防止打击报复 [1] 举报机制实施特点 - 举报机制主要依靠企业组织实施后续响应,包括问题核实和奖励发放,属于内部监督行为 [2] - 机制效果取决于企业能否做好机制衔接,包括问题跟进解决和奖励落实,以及是否会产生利益冲突 [2] - 对于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企业核查动力和风险隐匿可能性存在不确定性 [2] 外部监督机制补充 - 内部举报机制是补充性监督,有关部门还构建了更广泛外部监督机制 [3] - 近年各地探索将外卖小哥纳入食品安全监督员,赋予特殊监督职责 [3] - 国家市监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办法,对举报重大食品违法行为最高奖励100万元,并加强举报人信息保护 [3] 机制评价 - 不同举报机制适应性不同,内部举报机制方便行业日常管理,是有益探索 [3] - 食品从业人员和行业相关人员均可通过举报机制发挥特定作用维护食品安全 [3]
黑芝麻(000716) - 000716黑芝麻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8:22
公司基本信息 - 2025年5月21日15:00 - 17:00举办2024年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互动方式,地点为价值在线(www.ir - online.cn) [2] - 接待人员包括副董事长、总裁李文全,副董事长、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周淼怀,财务总监王炳波,独立董事叶志锋 [2] 公司关系与股价问题 - 公司与黑芝麻智能HK02533无任何关系 [2] - 股票市场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板块轮动特征,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正聚焦主营业务提升竞争力和投资价值 [2] 年报与分红问题 - 2025年4月25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可能面临的风险详见年报第三节相关内容 [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提报股东大会审批,不晚于2025年6月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后将另行公告分派事宜 [4] 业务发展规划 - 润谷食品将根据海外市场与竞争需要,丰富产品线、调整经营策略 [5] - 公司计划开发药食同源粉体等不同品类新产品,布局黑色健康产业 [5] - 2025年重点聚焦健康食品产业经营,围绕新定位巩固优势业务、做好药线渠道经营、推动产品升级 [6]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同比下降7.92%,主要因压缩低效能电商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73.76万元,同比增长80.46% [5]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25.11万元 [8] 业务板块调整 - 2024年第三方品牌电商业务收入下降,因执行战略调整压缩低效能业务,后续大概率持续调整优化 [6] 新业务进展 - 食品业务方面,布局保健品资质黑芝麻糊切入部分OTC渠道,中老年高钙黑芝麻牛奶销量增长,“黑养黑”品牌产品受喜爱并拓展线下渠道,烘焙系列产品外销收入增长 [7] - 电商业务围绕控风险、抓效益、提升竞争力推进整合优化升级,虽收入下滑但效益提升,资源优化整合 [7][8] 现金流与盈利问题 - 公司目前现金流正常,可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要 [8] - 盈利增长点包括聚焦健康产业、加快新产品上市、加强成本管控 [8] 行业情况 - 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持续改善,净利润逐年大幅增长 [8] - 食品行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需求旺盛,国家加强规范管理带来机遇,公司对行业前景充满信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