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蛋奶

搜索文档
米价一年暴涨98%,日本“米荒”折射了什么问题?
虎嗅· 2025-06-25 08:16
日本大米危机 - 2024年夏季以来日本大米歉收导致价格持续上涨,2025年5月底米价同比涨幅超98%,达24元人民币/斤(中国同等价格可购6-12斤)[1] - 米价上涨未显著提升农民收益,因生产成本增加且流通环节分走大部分利润,加剧农业经营困境[1] - 日本政府通过释放储备米和增加进口缓解短期供应压力,但长期可能加深对国际市场的依赖[2] 东亚农业模式特征 - 东亚地区(日韩中台)形成高度趋同的"东亚模式":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牺牲农业推进城市化、食物能源高度依赖进口[13][14] - 人均耕地资源紧张:日本0.5亩、韩国0.44亩、台湾0.52亩,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89亩[8][9] - 1960年代曾实现粮食自给(日本1955年谷物自给率88%,台湾1952-60年为农产品净出口地区),但此后自给率持续下降[11][12] 粮食自给率演变 - 日本谷物产量从1960年代末2100万吨降至新世纪约1000万吨,1972年起进口量持续超过产量2倍以上[24][25] - 韩国谷物进口量从1960年代持续增长,1986年首超产量,近年达1400万吨(为产量2.5倍)[26][28] - 台湾粮食产量从1960年代末647万吨峰值跌至21世纪不足200万吨,进口量1979年超500万吨,1995年突破1000万吨[28][30] 消费模式转型 - 日本1954年通过《学校给食法》推广欧美化饮食,肉奶消费指数从1954-56年的100增至1970年的436(肉类)和381(奶制品)[33][34] - 台湾人均肉类消费从1961年16公斤增至90年代末80公斤,30年翻两番[35] - 饮食结构转型导致饲料粮需求激增,东亚地区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被放弃,转向依赖美国进口[39][40] 中国大陆消费革命 - 1990年代完成消费转型,肉蛋奶消费量显著增长:1978-2018年肉类产量增8.1倍至8625万吨,禽蛋增11.1倍至3128万吨[52][53] - 大豆进口量从2000年1012万吨增至2017年9500万吨,对外依存度超80%,2023年隐含虚拟耕地达10.17亿亩(占国内耕地33.4%)[56][62][69] - 主要农产品进口来源集中于美洲(巴西、阿根廷、美国)和东南亚,导致南美三国森林减少与农地扩张直接关联中国需求[71][72]
盛来运: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有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调查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07:39
农业普查背景与时间安排 - 国务院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普查标准时点为2026年12月31日24时 时期资料为2026年年度资料 [1] -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 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2026年为第四次普查 [1] 普查目的与意义 - 普查旨在摸清"三农"家底 调查多元化食物供给 农业新质生产力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新情况 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1][2] - 普查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1] 普查对象与行业范围 - 普查对象包括农村住户 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 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村民委员会 乡镇人民政府 [1] - 行业范围涵盖农作物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1] 普查主要内容 - 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从业人员 土地利用和流转 农业社会化服务等 [2] - 粮食和大食物生产情况:粮食和经济作物 肉蛋奶等畜产品 林产品 水产品等 [2] - 农业新质生产力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现代设施农业 智慧农业等 [2] - 乡村发展基本情况: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建设 乡村治理等 [2] - 农村居民生活情况:农户家庭情况 生活质量等 [2] 普查方法与技术创新 - 采取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 长表与短表相结合的方法 [2] - 加强现代化调查手段应用 利用卫星遥感 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智化水平 [2] - 广泛应用行政记录 打造农业普查数据"一张图" 促进成果共享 [2] 与前三次普查的对比 - 本次普查既有延承也有创新 重点新增多元化食物供给 农业新质生产力等调查内容 [2]
海淀区开展端午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92批次节令食品抽检合格
新京报· 2025-05-31 14:22
食品安全监管 -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对农贸市场、商超、食杂店等重点场所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着重对粽子、肉蛋奶、水产品等热销食品进行抽样检测 [1] - 执法人员对12批次粽子、肉蛋奶、酱油及食用盐等食品进行抽检,检测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指标 [1] - 盒马鲜生(大钟寺店)的预包装粽子产品接受检查,重点查看标签内容合规性和储存条件达标情况 [2] - 端午节前夕,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对粽子、肉蛋奶、水产品等92批次食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涵盖甜蜜素、山梨酸、甲硝唑、菌落总数等方面,结果全部合格 [2] 消费者提示 - 建议消费者购买粽子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预包装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检查包装是否有破损、漏气或胀袋等异常现象 [3] - 提醒消费者确保粽子蒸熟煮透后再食用,并妥善保管消费凭证,如遇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可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3] 市场趋势 -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预包装粽子食品 [2] - 监管部门要求商家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避免不合格粽子产品流入市场,并严格按照规定储存温度存放粽子 [2]
我们的节日·端午 新疆乌苏节日市场物丰价稳 供应充足
中国食品网· 2025-05-30 18:44
节日消费市场供应 - 乌苏市农贸市场、商超备足货源,商品品类齐全、价格平稳,满足市民节日消费需求 [1] - 超市内日用品、零食、水果、蔬菜、鱼肉蛋奶等供应充足,可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1] - 市民反映货品新鲜齐全,价格实惠亲民 [1] 节日促销活动 - 超市推出粮油生鲜组合套餐优惠,部分商品低至五折 [1] - 会员顾客消费满额可参与抽奖,赢取节日大礼包 [1] - 促销活动旨在让各族群众感受传统佳节氛围和实惠 [1] 市场监管措施 - 乌苏市开展专项检查,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保障节日市场价格稳定 [1] - 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商场、超市明码标价执行情况和价格公示行为 [2] - 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虚假标价、模糊标价等价格欺诈行为 [2] 食品安全监管 - 组织开展端午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 - 欢迎市民监督,发现问题可拨打12315举报 [2]
国务院食安办:各地加强“五一”和端午期间食品安全工作
快讯· 2025-04-29 08:11
食品安全监管强化 - 国务院食安办要求加强"五一"、端午节假日期间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环节监管[1] - 重点监管对象包括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生产企业及大型食品销售连锁企业、食品批发企业、商场超市[1] - 餐饮服务环节重点监管连锁餐饮服务企业、集体用餐配送企业、中央厨房、学校食堂等[1] 重点监管领域 - 旅游景区、商业区、车站、码头和高速公路服务区被列为重点监管场所[1] - 网络餐饮被列为重点监管业态[1] - 将组织开展粽子等节日热销食品专项抽检[1] 监管措施 - 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及时开展核查处置[1] - 依法依规从严从快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处罚到人[1] - 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及时发布节日相关食品安全消费提示[1] - 做好反食品浪费宣传引导[1] - 及时受理和处置消费者投诉举报[1]
北京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商超及电商平台提高备货量、补充配送运力
新京报· 2025-04-12 10:36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后 各大商超及电商平台迅速响应 提高部分商品备货量 增加配送补货车辆 并采取保障骑手安全等措施全力保障供应 [1] 各企业应对措施 叮咚买菜 - 自4月10日起增加蔬菜肉蛋奶等全品类商品供应 与供应商、原产地提前沟通 进行商品保温保棚措施 提前配送到仓 加量生产生鲜商品 [1] - 4月10日北京市场备货量增加约20% 预计11日、12日备货量将持续增加40%左右 补充配送运力 [1] - 做好员工安全教育工作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配送 [2] 盒马 - 商品货源充足 安排门店采买护目镜 开展极端大风的安全培训 增加出勤车辆 缓解线上订单压力 [1][2] - 4月11日所有门店已安排检查 12日早间和中午将为骑手提供餐食 针对骑手的配送安全 专门开通应急处理通道 [2] 物美 - 门店已及时补货 即日起至14日 备货量提高到日常的2至3倍 [1] - 提示骑手安全骑行 可携带捆扎带 做好订单货物打包固定 后仓负责人关注异常天气实时联动 总部根据具体情况响应并与客服联动预警 [2] 多点 - 门店保持正常营业 员工正常配送 配送时效延迟 多点App增加配送延迟致歉公告 北京履约调整配送时效 联动客服对因超时而投诉的顾客安抚致歉 [1] 永辉超市 - 线下门店正常营业 门店物资加大储备 肉禽水果商品提升35% 蔬菜备货量储备超2倍以上 增加配送补货车辆 实现所有门店及时补货 [2] - 永辉生活App通过弹屏提示 因恶劣天气取消骑手配送时效要求 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好顾客保供需求 关注员工、顾客和骑手安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