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面油
搜索文档
从昂贵帝王蟹到家常米面油,南京最大“菜篮子”开展“亮家底”
扬子晚报网· 2025-10-14 20:34
展会概况 - 南京众彩会展中心举办特色农产品展与冷链技术装备展,参展方包括80家特色农产品展商和19家冷链技术装备展商 [1] - 展会旨在展示农产品批发与冷链创新成果,让消费者了解并享受实惠 [1] 展品与价格 - 海鲜摊位提供生冻帝王蟹,价格不到鲜活产品的一半,小青龙价格为90元一斤,帝王蟹价格为95元一斤,性价比高 [3] - 精品蔬菜摊位展出金耳、龙爪菌、抱子甘蓝及受欢迎的羽衣甘蓝等小众蔬菜 [5] - 米面油等基础农副产品以折扣价销售,消费者可单件享受众彩批发价 [5] - 特色农产品展区展示本土优质产品,包括南京卫岗乳业、众彩"甄选"品牌鸡蛋、江宁湖熟板鸭等,并设有美食市集供品尝体验 [6] 行业创新与联盟 - 江苏省农批市场数智创新联盟正式成立,南京农副物流中心(南京众彩)当选联盟理事长单位 [5] - 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包括苏州南环桥市场、常州凌家塘等14家单位,成员涵盖农批市场、物流企业、科技公司等多元主体 [5] - 南京农副物流中心现场发布供应链贸易系统,演示"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数字化采购流程,展现数智化转型成效 [6]
水运江苏:江河湖海共行舟
人民网· 2025-10-13 10:00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省通过系统性推进水域治理、船闸效能升级和生态修复,将水运优势转化为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显著提升了物流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1][3][4][7][9][10] 运河港口升级与产业集聚 - 黄码港投入近30亿元进行整治,清退127座散乱污码头,新建29个千吨级泊位,使千年漕运古道重焕生机 [3] - 港口升级带来运力提升,苏粮淮安公司实现原粮从码头到车间全程封闭输送,每小时运力达300吨,比公路运输效率提升3倍 [1] - 依托港口形成“储贸加一体化”链条,益海嘉里项目通过运河运输小麦,物流成本每吨低至20元,比公路运输节省80% [3] - 龙头企业如益海嘉里、苏粮集团、华跃生物相继落户黄码港产业园,实现从“一粒米”到“一杯饮”、“一桌菜”的产业延伸 [4] 船闸减负与运输效能提升 - 江苏省自2024年5月1日起取消101座船闸收费,吕四渔港船闸取消收费后,一条188吨接鲜船一年可节省3.2万元过闸费,占其总运营成本150万元的2%到3% [6][7] - 谏壁船闸通过“单闸优化调度法”进行扩容改造,使二线闸单闸通航能力提升15%,2024年在单闸运行模式下实现船舶通过量1.21亿吨 [7] - 2024年江苏省水路货运量占综合货运量比重达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22个百分点,内河航道货运量达7.4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36.1亿吨位居全国第一 [7] 水利建设投资与生态治理成效 - 近5年江苏省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超2500亿元,整治中小河流6200公里,新增三级以上航道里程410公里 [4] - 苏北灌溉总渠堤防加固工程新增灌排能力444.5立方米每秒,保障了8.6亿斤粮食产能 [4] - 南京新济洲通过生态移民和系统性治理,湿地面积增加近80%,岛上各类生物资源达到1937种,成为长江生态改善的典范 [9] - 生态修复助推“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崛起,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4年接待游客近1400万人次 [10] 经济贡献与战略定位 - 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占比22%,凸显其经济支柱地位 [10] - 长江经济带被定位为生态主战场和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水利建设成效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硬核支撑 [4][10]
塔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转入“节后清查”模式 切实保障民生安全
中国食品网· 2025-10-11 17:40
双节过后,塔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平市场监督管理所迅速转入"节后清查"模式,以"回头看"与常态化 监管相结合,聚焦节日期间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开展精准化、穿透式检查。 一、聚焦重点领域,开展"靶向式"风险排查 一是在食品安全"回头看"方面。以节令食品余货、餐饮后厨为重点,核查月饼等食品是否存在过度包 装、保质期违规问题,严查餐饮单位食材溯源、人员健康管理等制度落实情况,打击无证经营餐饮服务 等行为,持续清查"三无"、过期及假冒伪劣食品。 二是在价格与计量秩序整治方面。紧盯节后民生商品价格波动,聚焦集贸市场、商超、黄金饰品店等场 所,严查电子秤作弊、缺斤短两及计量器具未按规定检定等违法行为。 三是在产品质量与经营行为规范方面。围绕米面油、日化用品等民生商品,打击假冒伪劣、"山寨"侵权 等行为。 二、高效处置诉求,提供"闭环式"维权保障 加快节日期间及节后积压投诉举报的处置速度,严格落实"接诉即办、限时办结"机制,确保消费者诉求 得到有效回应,切实挽回经济损失,提升群众消费信心。 作者:塔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刘伟 三、推动长效监管,对特种设备安全再核查 针对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游乐设施等,重点复查节日期间排 ...
中秋国庆节期间山东省临朐县主要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运行平稳
中国发展网· 2025-10-10 11:31
蔬菜价格基本稳定。17种蔬菜3升13平1降。其中,大白菜1.99元,上涨55.47%;油菜5.58元,上涨 11.82%;土豆1.99元,上涨44.2%;黄瓜2.99元,下降25.06%;其余蔬菜价格均与节前一致。 水果价格稳中有涨。西瓜2.99元,上涨133.59%;桔子3.99元,上涨54.05%;雪梨2.99元,上涨50.25%; 其余水果价格均与节前一致。 旅游景点、餐饮服务、交通运输行业均按照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进行收费,未发现价格异常情况。同 时反映,旅游消费市场供需两旺,秩序良好,价格稳定。(临朐县价格认证中心) 中国发展网讯双节期间,山东省临朐县价格认证中心扎实做好与群众生活、节日消费密切相关的粮油肉 蛋果蔬等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监测工作,认真开展市场监测巡查。从监测数据汇总及反馈情况看,节日 期间临朐县主要居民生活消费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平稳。10月8日,重点监测的55种居民消费 品超市均价较节前(9月30日,下同)7升4降44平。 米面油价格基本稳定。重点监测的20种商品中,节日期间保持平稳。 肉蛋价格稳中有降。五花肉15.99元、鲜牛肉32.9元、鲜羊肉52.9元、白条鸡9.99元, ...
守护食品安全只有进行时
经济日报· 2025-10-09 08:09
行业监管政策动态 - 2025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发布,标志着食品安全治理进入统筹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的新阶段 [2] - 2025年6月24日,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采取“小切口”模式,规定对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加强监管、将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等内容 [2] - 国务院食安委发布《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旨在发挥食品从业人员“内部吹哨人”作用,并已开通“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 [3] 行业监管重点与标准 - 监管要求贯穿“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覆盖食品生产、流通、储存、消费各环节 [2] - 监管体系将寄递配送纳入,强化食品寄递安全管理和网络订餐配送安全管理,明确各主体及管理部门的责任 [2] - 市场监管部门对米面油、肉蛋奶、果蔬茶等大宗食品严把许可准入关,强化全过程监管,组织全覆盖抽检,粮食加工品、肉制品、奶制品等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 [1]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食品安全环节多、链条长,食品经营主体量大面广,任何环节或主体管控不到位都可能带来风险 [1] -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带来新的隐患和问题 [1] - 行业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延伸、从局部管控向系统治理升级 [3] 社会共治与创新举措 - 全国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民意征集系统正式上线,打开了食品安全监管新思路 [3] - “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主题强调社会主体共同治理、不断完善,让更多主体参与监督 [3]
海口: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
海南日报· 2025-10-05 07:43
台风应急响应与市场供应保障 - 为应对台风"麦德姆"启动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应急调运机制,确保市场供应有保障 [1] - 截至10月4日上午9时,海口可动用蔬菜合计12492吨,其中批发市场和超市存货8165吨,政府应急储备4327吨,可满足全市7天以上蔬菜供应 [1] - 全市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及平价菜网点的蔬菜水果肉蛋奶库存可满足5天市场供应,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库存可满足7天需求量 [1] 假期物资运输与市场稳定措施 - 针对此前台风造成的琼州海峡交通拥堵,交通港航部门紧急抢运,重点保障蔬菜等民生物资及时过海,为应急调运提供支撑 [1] - 市场供应稳定,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价格平稳有序 [1] - 10月4日,海口市菜篮子集团208个末端网点正常营业,全日投放蔬菜57.2吨,涵盖45个品种 [2] 蔬菜投放与销售详情 - 当日投放的22种基本菜共计49.4吨,销售均价为1.49元/斤 [2] - 同时投放白洋葱、黑皮吊冬瓜、南瓜3种"一元菜",投放量为4.03吨 [2]
深圳将适时启动“五停”措施,市场供应总体平稳
第一财经· 2025-09-23 01:56
台风动态与政府应对 - 第18号台风“桦加沙”中心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62米/秒),七级风圈半径覆盖340-480公里,预计24日在广东深圳到徐闻一带沿海登陆,强度为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4-16级,45-52米/秒) [7] - 深圳市气象台于22日21时将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黄色,全市已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865个应急避难场所已做好开放准备 [2][6] - 深圳市强调将适时启动“五停”措施(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并引导群众主动防灾避险 [1][4] 台风潜在风险 - 台风主要风险集中在极端强风影响、天文大潮风险、强降雨影响三个方面,预计将给深圳带来300毫米左右的降雨 [7] - 台风登陆正值农历八月初三天文大潮,叠加风暴潮顶托作用,可能导致滨海低洼区域发生内涝和海水倒灌 [7] - 强风将对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塔吊、户外广告牌、行道树等造成严重威胁 [7] 市民应对与物资采购 - 深圳市相关部门提醒市民适量采购三天左右的食品和药物,市民已积极采购“囤货” [11] - 22日下午,部分商超出现叶菜、菌菇、土猪肉暂时断货,现烤面包也十分抢手 [11] - 线上平台出现订单激增情况,多数品类能满足需求,但送货速度比平时慢约1小时 [11] 市场物资供应保障 - 市场内肉类、鸡蛋、米面油、饮用水等总体供应充足,羊肉、牛肉、冷冻食品、米面油、鸡蛋等有大量在售 [3][10][11] - 深圳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深圳海吉星蔬菜整体供应量足价稳,各大商超和线上平台正加速补货 [13] - 深圳市三防办正在积极协调市场物资的保障工作,工作人员正在为较受欢迎的桶装水补货 [11][13]
守护中秋“团圆味”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在行动
中国食品网· 2025-09-22 17:15
市场监管动态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在中秋节前开展专项检查行动以保障节令食品安全和市场平稳运行[1] - 专项检查重点针对食品销售者的主体资质、索证索票、贮存销售环境及包装合规性[3] - 通过查阅票据和现场抽检排查月饼销售中的过度包装和虚假宣传行为[3] - 检查范围包括米面油、肉蛋奶等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情况[3] 检查与执法重点 - 执法人员检查经营者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是否按规定明码标价[3] - 重点排查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以及违法广告问题[3] - 提醒商户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避免出现包装层数过多、单价过高的“天价”月饼[3] 行业规范与未来监管方向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加大对月饼食品安全、价格和过度包装的监督力度[3] - 监管目标为引导月饼市场规范健康运行,营造健康、绿色的消费新风尚[3]
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强化“严”的主基调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新华财经· 2025-08-22 13:42
市场监管政策方向 - 强化全链条监管和严守安全底线 确保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1] - 持续强化严的主基调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 [1] 大宗食品监管 - 严把米面油 肉蛋奶 果蔬茶等大宗食品许可准入关 强化全过程监管和全覆盖抽检 [1] - 粮食加工品 肉制品 奶制品等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 [1] 重点人群食品安全 - 严格婴配乳粉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注册管理和加密体系检查 [1] - 严厉整治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管理 [1] - 严打坑老骗老违法行为 组织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清理整治 [1] 新兴业态监管 - 强化平台经济下网络购物 外卖点餐 直播带货等新消费场景合规指导 [2] - 加大专项抽检力度 综合治理幽灵外卖和虚假声称等突出问题 [2] - 制定网络销售 平台外卖 直播电商等监管制度 明确各类主体食品安全责任 [2] 违法行为整治 - 严惩重处掺杂掺假 非法添加 虚假宣传 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 [2] - 依法吊销许可证3072件 实施从业限制23.8万人 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 [2] 社会共治机制 - 鼓励媒体舆论监督和消费者通过12315反映食品安全问题 [2] - 倡导从业人员举报内部风险隐患和违法线索 推动行业组织强化企业诚信自律 [2]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紧抓这几个重点
新京报· 2025-08-22 12:34
食品安全监管 - 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全链条监管 严把米面油 肉蛋奶 果蔬茶等大宗食品许可准入关 组织全覆盖抽检[1] - 严格监管婴配乳粉质量安全 整治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打击坑老骗老违法行为[1] - 针对网络购物 外卖点餐 直播带货等新消费场景强化平台合规指导 加大专项抽检力度 综合治理幽灵外卖和虚假声称问题[1] - 制定网络销售 平台外卖 直播电商等监管制度 明确各类主体食品安全责任[1] - 严惩重处掺杂掺假 非法添加 虚假宣传 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 依法吊销许可证3072件 实施从业限制23.8万人 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2] 药品安全监管 - 建立药品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体系 完善药品安全风险会商机制[2] - 聚焦药品网络销售 委托生产 临床试验管理等重点环节 以及疫苗 血液制品等重点产品[2] - 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 药品经营环节清源行动[2]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 化妆品2万余批次[2] - 对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100%全覆盖[2] 医药产业创新与发展 - 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 附条件批准 优先审评审批 特别审批4个加快通道[3] - 十四五以来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其中2023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3] - 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到全球30%左右[3] - 优化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程序 加快儿童用药和罕见病药品上市速度[3] - 十四五以来批准儿童药品387个 罕见病药品147个[3]